日常应酬有分寸,不触雷区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通常要做到“三有三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避隐私、避浅薄、避忌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分寸,而这种"分寸"的主要体现形式便是说话。本节将指导你在日常交际场合中,怎样把话说得有分寸。

1.交谈要点是“心诚则灵”

交谈要恰到好处,就是说既要不亢不卑,又要热情、谦虚、温文、恳切和富有幽默感,这样的谈吐,留给别人的印象最深刻。

“不亢”就是谈话时不盛气凌人,不自以为是。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也不要轻视别人,要用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别人的意见不见得全不可取,而自己的意见不见得全都可取。如果你随时以高人一等的口吻或专家的姿态出现,好像处处要教训别人,这样只会引起别人反感。

当然,反过来交谈时有自卑感也是要不得的。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是难以得到别人的重视和信任的。例如在谈话时,你处处都表现得畏畏缩缩,说什么都不懂,或者是“驴唇不对马嘴",显出一副未经世面幼稚无知的样子,也是很糟糕的。

自卑与谦虚,两者大有分别。谦虚在谈话中受人欢迎,又不失自己的身份,更不等于幼稚无知。"虚怀若谷”或"不耻下问”,这就是交谈中的谦虚态度。通俗地说:就是不自大自满,碰到自己在交谈中不了解的话题,不妨请对方作简单的解释。这种做法是聪明的,因为这样既可避免误解别人的说话,又可表示对对方的赏识,尊重对方,这样,自然使对方也觉得你很可爱了。交谈时诚恳、亲切,也是很受别人重视的。如果你碰到一个油腔滑调,说话飘浮不实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异常不快,敬而远之,甚至会从内心引起反感。自己的心情如此,别人的心情也是一样,因此,在社交的谈话中也须警惕注意。

2.日常交际用语必须“入境随俗”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方言不同,往往同样一句话,意义却完全相反,你以为侮辱,他以为尊敬;你以为尊敬,他以为侮辱,所以古人才有“入境随俗”的主张。

从前,有个浙江人到北方去做官,他的妻子也是南方人。有一天,太太教女仆洗衣服,她说:“洗好后,出去晾晾。”“晾晾”的字音,南方人读做“浪浪”,而“浪浪”在北方是不好听的词。女仆听了,当然觉得奇怪。太太询问原因后出口笑骂道:“堂客!”"堂客"在江苏、浙江一带,是骂人的话。女仆听了,急着说:"太太,不敢当"!太太又问其所以,才知道原来在湖北等省,“堂客”是尊敬女人的意思。

这是一个笑话,却可证明方言意义的不同。北方称“媳妇",是指自己的妻子,南方很多地方“媳妇”却专指儿子的妻子,对象完全不同,各地的风俗不同,说话上的忌讳各异,你与人交际,必须留心对方的避讳话。一不留心,脱口而出,最易令人不快。

虽然对方知道你不懂他的忌讳,情有可原,但在你总是近乎失礼,至少是你犯了对方的忌讳,在友谊上是不会增进的。

留心对方忌讳,在交际上原是小事,但在彼此交情上却有极大影响,你在社会上做人,冤家越少越好,因为说话不识忌讳而多招空心冤家,那更是不值得了。

3.逢人只说三分话,留下七分自己赏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意思是要给双方都留有余地,这和"大丈夫光明磊落,无事不可对人言”是两个概念。

有生活经验的人,一般都只会说三分话,或许你会认为他们非常狡猾,是不诚实的,何必只说三分话呢?其实,你这种观点才是比较片面的。每个人说话,都应该看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尽其所谈的人,你能说出三分话,就已经不少了。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如果对方不是你深交相知的人,而你却畅谈所有,虽然你说出了自己的所有话,但对方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你所说的话,都是属于你自己的事情,对方是否愿意听你讲呢?

如果你们之间关系浅薄,而你与他深谈,会显得你没有一点修养;如果你说的话是关于对方的,而你又不是他的诤友,那他会觉得你不配与他深谈,虽然忠言逆耳,但是却显出你的冒失;如果你说的话是关于社会的,可是你并不明白对方的立场究竟如何,你也不明白对方的主张究竟如何,可你偏高谈阔论、畅其自己所言。那样会很容易招祸的!

所以,逢人只需说出三分话,不是不可以说,而是不需要说,不必说,不应该说。这与“事无不可对人言”的诚实没有什么冲突。

所谓的“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不是必须向别人都尽情地宣布,只说三分就可以了,那不是不诚实、狡猾的表现。

原本说话就有三个限制:人、时、地。如果不是其人就不必说;虽然得其人而没有得其时,这时也不必说;即使是得其人,也得其时,但却没有得其地,那也是不必说的。没有得其人,而你说出了三分真话,其实那已是很多了。如果你得其人,但是却没有得其时,你说出了三分真话,其实那是在给他暗示,你要看看他听到这些真话之后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你得其时,没有得其地,而你说了三分真话,其实那就可以引起他的注意了,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与他长谈下去,这样的人才能称作是通达世故的人。

4.多使用礼貌用语准没错

日常口语交谈,应该在交谈中多使用礼貌用语,这是博得他人好感与体谅的最为简单易行的做法,也是交谈的技巧。所谓礼貌用语,是指约定俗成的表示谦虚恭敬的专门用语。社交中,如果学会下述五句十字礼貌用语,并且经常加以运用,对你的日常口语交谈一定会大有帮助。

(1)您好

“您好”是一句标准的问候礼貌语。在口语交谈中,谁都会遇到相识者与不相识者,不论是深入交谈,还是打个招呼,都应主动向对方先问一声“您好”。若对方先问候了自己,也要以此来回应。在有的地方,人们惯以“你吃了饭没有”“最近在忙什么”“身体怎么样”“一向可好”来打招呼或问候他人,但都没有“您好”简洁通行。

(2)请

“请”是一句礼貌语。在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情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合适,低声下气、百般乞求也是不对的。在此情况下,多用上一个“请”字,就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赢得主动并得到对方的照应。

(3)谢谢

“谢谢”是一句致谢的礼貌语。每逢获得理解、得到帮助、承蒙关照、接受服务、受到礼遇之时,都应当立即向对方道一声“谢谢”。这样做,既是真诚地感激对方,又是一种对对方的积极肯定。

(4)对不起

“对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礼貌语。当打扰、妨碍、影响了别人,或是在人际交谈中给他人造成不便,甚至给对方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与伤害时,务必及时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这将有助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且有助于修复双方关系。

(5)再见

“再见”是一句道别的礼貌语,也是一种常见的礼貌用语。在交谈结束、与人作别之际,说上一句“再见”,可以表达惜别之意和对他人的尊重之心。

口语在社会交往与交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本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际交往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工具。在社会交往与交谈中,运用自己的口才帮助自己成功,就要诚恳、亲切、谦虚、热情、生动活泼、富有风趣,要让对方喜欢听,这样才能有吸引力。

交谈时最好说普通话,力求规范化。最低限度地让人听廑听清,不致产生误解。要吐字清晰,声音悦耳,给人一种美感,让人很想跟你继续交谈下去。

说话的技巧关键是要讲究方式方法,需含蓄的含蓄,需婉转的婉转,要善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日常口语交谈时,切忌任意贬低别人,揭人之短。应尽量避免谈到对方以前的过失、生理上的缺陷,或对方本人及亲属中的某些难于启齿的事,以免伤害对方,结下怨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