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尺法

人们在做决定之前,心里一定有一把标尺——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这把标尺用来丈量、比较和判断哪一个选择更符合自己的实际。然而,标尺有很多种,因此才造成了选择时的困惑。

比方说你约朋友去外面吃饭,你选择去湘菜馆,因为你考虑到朋友是湖南人——这时,你心里的标尺是“利他”;反过来,若你选择的标尺是"利己"——假设你是广东人——则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粤菜馆。同时,你还会面临高档与低档、坐公交车去还是打车去等一系列的选择。面对这些选择,你若不拿出一个统一的标尺,则很难做出决定。

到了湘菜馆,朋友点了几份素菜,而你点的是高热量的蘑菇炖小鸡。朋友正在减肥,不想吃高热量的食物,素菜是他最佳的选择。你却因为整天熬夜,身体疲惫,想补充一些营养,因此对荤菜情有独钟。在点菜的问题上,朋友心中的标尺是低热量,而你心中的标尺是高营养。

人们在做一个选择时,首先要有一个合乎我们价值观的尺度存在。一旦这个尺度被建立,就可以很明确地去判断我们选择的答案是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价值判断的实际过程,是将你心中的想法一一拿出来比对后选择的答案。譬如你会考虑自己胆固醇太高,吃太油腻可能对健康不好;天气太热,湘菜大多又辣又烫,会不会吃得满身大汗?附近有哪几家湘菜馆?距离会不会太远?今天是周末,路上到处都是车,到了餐馆有没有位子……你会对应所有的需要逐一去比较、判断。

当然,考虑因素的多寡因人而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注重菜色及气氛,所以拼了老命也要去高级一点的餐厅,其他距离、健康、时间成本、交通等因素就不会那么在意;有些人天生比较精打细算,一旦评估了所有的因素,可能就推翻了出去吃的决定,干脆改成在家将就算了。

每个人的判断标尺不一样,很难说谁的决定一定是对的,是十全十美的。所谓海畔有逐臭之夫,个人品位及需求不同,人与人之间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标尺。正如希腊哲学家普洛塔高勒斯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有些人常在一些决定中犹豫不定,就是因为心中同时拥有好几把“标尺":"想吃蛋糕又怕身体太胖,不吃蛋糕又不甘心”;“星期六下午想去看电影,又想和朋友去爬山”类似这种矛盾,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

事实上,不管每个人心中的标尺有几把,每个人的价值标准差异有多大,每个人在做判断思考时,方法和理论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只是有些人反复在更换自己的“标尺”罢了。不管我们有多少把“标尺”,有多少选择,最后只能有一个决定。

因此,了解自己在做判断时的“标尺”,统一自己的“标尺"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明快地做出决定,不会在犹豫中浪费时间和伤透脑筋。

有时候,我们在做决定时,除了自己是阻碍自我效益原则的因素外,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是一大阻碍。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个人做出决定时所依据的标尺,竟然是用“别人”的标尺。这种做法等于是放弃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来的决定,不见得是符合自身情况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当事人在做出决定时,可能以别人、父母亲友、社会或道德的标尺来作为判断依据。在如此情况下所做出的决定,很难是个好决定,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也很令人怀疑。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形便是高考后的填报志愿。本来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应该是由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的,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却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父母的期望等因素影响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常常听到某些人因为兴趣不合所以书念得很辛苦的例子。适应力强的人会继续念下去,也有人碰巧能念出兴趣来,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在浪费宝贵的光阴。

如果当初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尺,或许可以少走些冤枉路。与其花时间去适应没兴趣或不擅长的事物,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收获必定会更多,心情也会更自在更开朗。不过,很多事是否正确可能要在你做出选择之后才会发现。

或许有人会觉得,发生这种情况也是不得已的,做决定的人有太多的苦衷和无奈,或许不得不做出的某种决定才是完美的决定,才能够使大家皆大欢喜。这种想法可说是大错特错,世上没有“完美的决定”。记住,你永远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只有符合自身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