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多磨难

自古英雄多磨难,在权贵的荫泽与庇佑下的成长,如同温室里的花朵,鲜有能经受风雨的。

1975年夏天,一个18岁的农村小伙子在炸鱼时不慎被雷管炸去了右手掌。残疾后他被迫终止了中学的学业。五年后,23岁的小伙子出门游历并拜师学画,立志要做一个画家。他怀揣几十元钱离开家乡,在外历经了两年的磨难:身无分文无处可去的时候,曾跟街边的流浪汉睡在一起;因为衣衫褴褛,他曾经被人当成小偷……他甚至一度试图以自杀来告别苦难。

这个小伙子叫谭传华,他于1995年注册了“谭木匠”商标,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谭木匠"已经是名声响亮,光加盟店就是有千余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出身贫寒也好,命运多舛也罢,如果你换一个角度看,未必不是一种财富。当然,如果你在贫寒中潦倒、在多舛中随波,就谈不上什么财富了。《孟子》中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以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篇文章我们在中学都读过,只是中学时代的我们没有多少人生的历练,并不能对这篇文章产生太深的共鸣。如今,回头来看,对于出身平凡或出身贫寒,以及遭受或正遭受磨难的人来说,孟子至少告诉了我们两点。

第一,将相本无种,英雄不怕出身低。古时如此,而今亦然。第二,所有的磨难与困苦,都可以成为锻炼能力和增强心志的手段。磨难与困苦源于外界,能力与坚韧激发于自身。

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美丽的梦想,都在努力地行走、奔跑,只为了更好的生活。然而,世界是丰富的,有许多东西令人满意,也有许多东西令人讨厌。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两者都会如期而至。

当痛苦如冰雹从天而降,我们可能会自言自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呢?我已经足够努力了,却也足够倒霉了,为什么命运总是要和我作对,这个世界真的太不公平了。”有谁没有沮丧过呢?然而,如果你一味让自己在沮丧中怨恨与绝望,就永远也无法让自己在人格上成熟起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弱者会诅咒,而强者选择的是战斗。诅咒有什么用呢?当西班牙人在圣胡安山燃起的战火让人忍无可忍时,很多美国人开始诅咒。但一位叫伍德的上校大声呼喊:“不要诅咒——去战斗!”他的呐喊伴随着手里毛瑟枪的怒吼,让西班牙人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奥里森·马登说:“最高贵的绅士,他能以最不可动摇的决心来选择正义的事业;他能完全抵制住最不可抗拒的**;他能面带微笑地承受着最沉重的压力;他能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最猛烈的暴风雨;他能以最无畏的勇气来对付任何威胁与阻力;他能以最坚韧的个性来捍卫对真理与美德的信仰。”年轻人应该如同奥里森·马登笔下的高贵绅士,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方能在人生的坎坷之旅一路过关斩将,成就自我。

人生的风雨是立世的训谕,生活的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谭传华们并没有因“命苦”而一味沉沦。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水果成熟前,味道也是苦的。未经霜打的柿子,是不会变得绵软可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