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虚荣”的陷阱

萧蔷是个漂亮的小女生,圆圆的大眼睛,笑起来还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可讨人喜欢了,叔叔阿姨们看到萧蔷,都不禁想捏一捏她粉粉的脸蛋。慢慢地,萧蔷越来越喜欢听别人的赞美了。只要听到其他孩子受到表扬,萧蔷就老大不高兴,她觉得只有她一个人才配得到别人的表扬。

在学校里,萧蔷总喜欢出风头,抢着发言,抢着做好事。只要老师笑眯眯地摸着她的小脑袋,夸奖她真乖,她就高兴得什么都忘记了!除此以外,萧蔷还喜欢穿漂亮的新衣服,衣服稍微旧一点,她就觉得穿出去不漂亮,很丢脸……

像萧蔷这样的行为方式就是虚荣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点儿虚荣心,这是正常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渴望自己被人尊重,被人敬仰,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更理想。恰到好处的虚荣心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如果虚荣心太重.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聪明、好强的金鑫就深受其害:

金鑫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从小到大,她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学习成绩没得说,在市里举办的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为此,同学羡慕她,老师喜欢她,同一个小区的很多爸爸妈妈也都认识她,让自己的孩子以她为榜样。可是,这么一个从小在荣誉与掌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最近却一蹶不振了。先是在市里举行的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没有取得名次,后来又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跌出三甲之外。尽管爸爸妈妈安慰她“胜败乃兵家常事”,但金鑫依然难以接受如此“残酷”的事实。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拒绝参加各种比赛……

老师问其原因,金鑫的回答是,觉得很丢脸,很没面子,怕比赛再次失败让同学嘲笑,怕让老师和家长失望。

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在社会生活的群体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从而产生对个人的声誉、名望、威信的强烈需求。金鑫也不例外,但因为她的自尊心过强,过于好胜、虚荣,导致她很难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变得一蹶不振。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如果孩子沾染上“过于虚荣”的毛病,对其有害无益。因此,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过于虚荣的毛病,就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开导。

虚荣心强的人,会因为一个羡慕的眼神心情舒畅;会因为一句恭维话眉开眼笑;还会因为一句言过其实的赞誉沾沾自喜,更会因为一个毫无实质意义的头衔引以为荣……

虚荣心强的人以追求个人荣誉为奋斗目标,为了“出人头地”,可以置社会道德规则和规范于不顾,违背社会道德,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等。他并不能从与他人交往中获取愉悦和帮助,反而时常和邻居、同事、好友,甚至亲人发生冲突。这种人一旦得到荣誉,就会表现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趾高气扬,独断专行,听不得周围同事或朋友的意见。如果得不到虚荣的甘霖滋润时,便会不择手段谋取自己所需的荣耀。不少罪犯,便是在虚荣心驱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喜欢盲目攀比的人,最终也使自己的生活陷入窘境。

一般来说,孩子过强的虚荣心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估计过高,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听到表扬就得意忘形,而对于批评则不以为然、拒不接受。

(2)常在同学和伙伴面前夸耀自己父母的地位或者家境的富足,以突显出自己的优越感。

(3)不懂装懂,喜欢班门弄斧,自以为是,如果别人指出了他的错误,就恼羞成怒,拼命要把方的说成圆的。

(4)讲阔气赶时髦,特别注重穿着打扮,不关心衣服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貌,只关心衣服是不是名牌。

(5)对别人的才能从不称赞,反而鸡蛋里挑骨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对于孩子过于虚荣的心理,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采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

1.榜样示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不卑不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2.教会孩子客观评价自己

虚荣心太强的孩子要么过于自尊,要么过于自卑,总是不能客观地正视自己。所以,要教会孩子别欺骗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同时又要看到自己的优点。

3.高要求

如果孩子做事总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就要交给他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使他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别人指导和帮助。进行受挫折训练,教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经受失败的考验也很必要。

4.正确评价孩子

家长不能过分夸大孩子的优点,也不要掩盖孩子的缺点,对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家长应给予适度的表扬。对于孩子的缺点要及时指出,帮助分析原因,并鼓励孩子逐渐克服。

5.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誉观

虚荣的表现还有沽名钓誉,喜欢追求表面的东西。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告诉孩子,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一个人应该有一定的荣誉感,但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把华而不实的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就会扭曲自己的人格。

另外,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家长都不能放纵孩子的消费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逐步纠正孩子追求穿戴、爱慕虚荣的坏习惯。

教育孩子做一个负责的人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让孩子保持专注的,并投入精力的,最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应该做到:

1.家长要树立榜样

孩子有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进行模仿的心理倾向,而父母在小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家长的一些所作所为,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闻目睹不由得孩子不受影响,父母只有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世界著名化学家、炸药的发明者艾尔弗德·诺贝尔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来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一次,诺贝尔问父亲:“炸药是伤人的可怕东西。为什么还要制造它?”老诺贝尔这样回答孩子说:“虽然炸药会伤人。但是我们要用炸药来开凿矿山,采集石头,修筑公路、铁路、水坝,为人民造福。”

听了父亲的话,诺贝尔接着说:“我长大了,也要制造炸药,用它造福人类。”

可见,父亲所具有的责任感极大地影响了诺贝尔以后的人生。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希望我的儿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我自己就该首先成为那样的人。”同样,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首先家长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责任心主要是指能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自愿承担家庭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个具有家庭责任心的儿童,不仅能在现时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成员的角色,在未来的生活中也有能力组织好属于自己的家庭;他的一生不仅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充实和快乐,同时,也能创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

如,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通过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如让孩子在家里有固定的工作,像洗碗、扫地、拖地板、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等天天都要做的事情,分几件给孩子干,并且负责到底,这样做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里的一分子,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3.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出面解决。比如孩子损坏了小朋友的玩具,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别人,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并鼓励孩子去照顾被打伤的孩子。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别人替他们收拾残局是不可能的。

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放的烟火炮,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和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烟火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

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让人感慨的是,这位父亲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他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件事负责任。到了16岁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像里根的父亲那样,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责任,看起来似乎有点儿“残酷”和不近人情,其实这才是父亲深沉的爱。一般来说,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有利时机。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该让他承担责任,而不是由父母大包大揽。

4.约定责任内容

家长应该和孩子约定责任的内容,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善始善终。

小平上中班时,妈妈就让他天天走5分钟的路,去拿牛奶。一开始他很高兴,但有一天下雨了,他就不肯去拿牛奶了,让妈妈去拿,妈妈说:下雨了,牛奶工就不送牛奶了吗?妈妈就可以不上班了吗?你就可以不上幼儿园了吗?下雨,一个人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怎么能不去拿牛奶呢?小平一想对啊,就爬起来打着伞跑出去拿牛奶。

一个星期天,小平赖在**不肯起来去拿牛奶,说自己好困好困。妈妈说:“如果送奶工人也说困,不起来送奶了,那大家有奶喝吗?我因了,不起来做早餐,你不就要饿肚子了吗?该自己做的事,不可能因为有了困难,就可以不做的。”

小平听了,觉得挺在理的,便乖乖地起床了。

现在,即便是下雪天,小平仍然不用大人督促,自己去拿牛奶。

妈妈让小平拿牛奶,就是在明确地告诉他,作为家庭成员,做家务事,也是他分内的事,是他应担的责任。小平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所在,所以坚持到底,这是孩子责任意识得以培养的表现。一个懂得自我负责的孩子,学业上的困难、以后到工作岗位上的困难,还可能难倒他吗?

5.让孩子从挫折中学会承担

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成长。如孩子在学校违规受罚,一定要支持老师的做法,不要想方设法去替孩子解围,孩子受到了惩罚,同时承担能力也就会增强。

6.让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情,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不要总想依赖别人替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困惑时,才给孩子一些建议,多沟通与指导,不要把自己的某种愿望强加给孩子。

7.不要惩罚失败

家长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及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动力,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如果父母只想让孩子避免失败或避免一些不良后果,那么孩子可能会为了怕失败而只去实现一些简单的目标,不敢挑战自我,这样自我目标就会降低,导致失败了不承认或是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总之,孩子的责任心来自于家长有意识地培养。明智的家长一定要分清楚谁应该来承担责任,是孩子承担的就应该让孩子承担,如果孩子年幼还无法承担,家长也需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他的责任。孩子的责任心是从小养成的,只有养成强烈的责任心,孩子才能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集中精力,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