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偷”变成习惯

杨芳芳今年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妈妈翻看她的书包,发现芳芳的笔盒里有张电话卡,很显然,那并不是她的,因为妈妈从来没有给她买过什么电话卡。于是,妈妈问她这卡是怎么来的?芳芳还没说话就着急地哭了起来,然后抽抽噎噎地说:“卡是同学的。”妈妈问她:“人家是借你用还是你拿的?”芳芳说:“是借的忘记还了。”妈妈说:“既然是借的,那你哭什么呢?还了就是,我帮你打个电话跟同学说说。”芳芳便又大哭起来,告诉妈妈:“自己是中午休息时从同学的课桌里拿出来的。”妈妈气急了,把孩子暴打了一顿。

孩子渐渐长大了,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心眼儿也渐渐多了起来,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常常会出现偷拿别人的东西的现象。虽然说孩子偷东西和以偷谋生、以偷为职业的“偷”不可同日而语,但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偷”的现象如果不加矫正,很可能就会发展成很严重的问题。

孩子的“偷”往往集中在“物”和“钱”两个方面,而他们大多又有下列表现。

1.分不清“偷”与“拿”的不同

一些孩子不知道“偷”的本质含义,认为随便拿可能不是错误的,尤其是父母管理不严的家庭,常常有物品被孩子随便拿出来,最后发现“盗主”即是孩子。这种行为还会发生在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父母带孩子去朋友家玩,回来后发现,几岁的孩子居然怀揣着朋友家的玩具回了家。这在年纪小的孩子中经常见到。

2.因为爱不释手,所以就“偷”

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众多孩子在一起学习和玩耍,当看到别人的物品自己特别喜欢时,有的孩子就会忍不住拿来看看,看来看去就会爱不释手,然后揣进自己的口袋。

3.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偷”

一些孩子要求妈妈给他买某些东西,如果妈妈不给买,他就可能出现“偷”的行为,如,偷家里的钱,或者是同学正好有自己喜欢的这个东西,于是就偷回家里。

4.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偷”

有时候孩子偷的行为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的。例如,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几个小朋友在外玩耍,最后互相讲起谁家中有什么东西,于是约定每人回家偷拿一样东西出来,这实际是好奇的结果。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不要生气,也不能急着让孩子给人家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孩子年幼,道德意识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不太懂得道理,而孩子一旦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羞耻之心,就会爆发出来,再加上其他同学的指指点点和嘲笑,会让孩子无法抬头做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当第一次发现孩子有偷拿东西的行为时,父母应及时向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提出今后的要求,千万不能粗鲁地打骂。

(2)当孩子经过批评仍有偷拿东西的行为时,这时应引起家长的警惕,加强启发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发现孩子行为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3)孩子偷拿东西在年龄小时是无意识行为,但到上学之后,就会发展成有意识的行为。因此,家长应尽可能在早期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的概念: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向人家打招呼,并得到允许;即使是拿家长的东西也要向家长打招呼。当孩子不这样做时,就应让他尝尝“拿别人东西的感觉”,发现这类事情后,要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并带着他把东西还给主人,并向主人道歉。同时应给予惩罚,如不给孩子买爱吃的零食,不给零用钱等。

(4)在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改正后并做到不再犯,是可以原谅的,如果重犯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针对孩子的行为的,而不是他的人格,所以不能让大家瞧不起他,这就需要父母科学而有分寸地来帮助孩子克服不良行为和习惯。

(5)定期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干涉,让孩子养成支配自己的财产的意识。

对孩子管教要严格,但不是提倡粗暴的辱骂或体罚。如果只是一味地动粗,或者限制他的一切行动,冷淡、厌弃他,不去细致地了解他所以产生偷窃行为的内在理由,那么,他也会采取另外的不良行为,如离家出走、欺侮别的孩子等。有时严厉惩罚可能会使孩子的偷窃行为消失,但引起偷窃行为的某种因素仍然存在,孩子就可能产生别的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