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摆脱依赖的拐棍

刘莉莉的妈妈中年得千金,视女儿如珍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为了给孩子最无微不至的关爱,莉莉的妈妈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却从不“亏待”莉莉,她给孩子买各种玩具、电子琴、钢琴,请家庭教师辅导,但家里的大小事情从不让莉莉沾手……

而小莉莉也是很乖巧、听话的孩子,妈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妈妈不让她做的事情,她一概不做。莉莉读到3年级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吃饭,甚至连鞋带都不会自己系。当然,在妈妈看来,这都是小事情,孩子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

莉莉高中毕业以后,妈妈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5万元钱拿了出来,让她到国外留学。

莉莉走后一个星期,那天她下班回到家里,惊奇地发现,她的宝贝女儿居然在家里看电视!妈妈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下来!

原来,因为一直以来习惯了独处的刘莉莉不懂得与人交流,加之习惯了妈妈的“关怀备至”,她自己一点独立生存的能力都没有,遇到事情就只能手足无措地打电话回家哭诉!

她要妈妈去国外陪她,可妈妈哪有钱去呢,于是,她索性就自己买了张机票回来了……

看着自己娇气的“千金”,莉莉的妈妈欲哭无泪!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从小习惯了家长的包办与娇惯,很多孩子养成了极强的依赖性。在生活中,小到穿衣吃饭、整理书包,大到报考哪所学校、找什么工作等事情都要家长为他们安排好了,一旦离开了家长独自生活,他们似乎就没有了主心骨,手足无措了。

这种依赖性过强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乃至今后的发展。

生活中,那些过分依赖大人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的迹象: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没有主见;总是要别人帮助,屈从他人;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遇到问题就惊慌失措,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人际交往能力差,孤僻、自我封闭。

因此,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真正地成长起来,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所作为,不妨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丢掉手中依赖的“拐棍”,学会自己独立行走。一个缺乏独立行走能力的孩子,永远都是思想上的“瘸子”,能力上的“跛子”,是不可能抓住成功的机会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克服依赖,自觉丢掉手中的“拐棍”呢?建议家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过。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

如不少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了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是赖在**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从**拉起来。为孩子上学做准备成了许多家长的痛苦折磨。

小王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折磨。后来,她知道自己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让孩子再一味地依赖自己。首先,她把孩子上学能走的路线详细地侦察了几遍,帮助孩子选择好了一条可以安全到达学校的路线。平时与孩子一起外出的时候,向孩子有意无意地讲解了一些交通常识。

通过近半个月的精心策划后,她找了一个机会跟孩子谈了一次心:“上学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去完成,晚上睡觉前上好闹钟,早晨自己起床,没有人再叫你了,然后自己去上学,以后如果再起来晚了、迟到了只能由你自己负责。”

第二天,闹钟一响,儿子果然立即跳下了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对孩子施行教育的过程中,小王意识到,父母的包办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与对自己、对生活的责任感。比如,早上起床磨蹭,但大人越是不冷静、督促、批评、替孩子着急,孩子就越磨蹭、越不着急。等到家长不再让孩子依赖,要求他自己去承担后果的时候,孩子开始意识到,起**学,原来是我自己的事情。因为没办法依赖谁,所以渐渐孩子就会克服依赖心理。小王的做法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

2.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承担任务,使自己有机会独立面对问题,促使自己拿主意、想办法。鼓励他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多给予帮助、理解,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让孩子自己决策

自己决策是独立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断。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角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孩子的事,家长不要干预,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孩子决策。

4.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有些难,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就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家长每次带孩子外出,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会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2)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一天的行程,准备做些什么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可能性等。

(3)出去之后,孩子如果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而生气或发脾气,家长不要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4)家长要经常这样提醒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了。

5.还要鼓励孩子多读好书

用古今中外有志之士自强不息的事例武装孩子的头脑,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自强向上的孩子接触,向他们学习。因为青少年时期同伴的作用有时甚于父母的影响。

6.别过于保护孩子

生活中很多家长多是“怀了爱怜之心”的父母,他们总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于是总想把孩子保护得好好的,以至于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越来越强。许多明明有办法自己做到的事情,也非要依赖别人去完成。因此,要想让孩子摆脱依赖的恶习,家长就不要过于保护孩子。

有一天,王先生带儿子去医院拔牙,儿子是个性格怯懦的孩子,很害怕拔牙。

王先生就安慰孩子:“别怕,爸爸会守在你的身边。”谁知进了诊疗室,儿子却抓住王先生的手不肯放,哭着闹着不让医生拔牙,医生拿着工具站在那里叹气。王先生使劲安慰儿子说:“别怕,不疼。”但儿子依旧抓着他哭。

就在这时,有一个老医生走过来对王先生说:“请你出去,在外面等着。”王先生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医生笑着说:“你出去一会儿就知道了!”

王先生说:“那好吧!”

但儿子却嚷着说:“爸爸,你别走,我好害怕……”

王先生忐忑不安地在外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儿子平静地走了出来。王先生急切地问:“儿子,疼吗?你哭了吗?”

儿子说:“有点儿疼,可我一声也没哭!”

王先生觉得很吃惊。带着疑问,王先生问了那个老医生,老医生回答说:“你知道当时我为什么要你出去吗?你守在孩子的身边,孩子有依赖对象,就会撒娇、任性。我让你离开你的孩子,是要促使孩子自己去直面痛苦和磨难。孩子没有了依靠,自然会丢掉幻想,用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战胜怯懦和疼痛。”

王先生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啊,我终于找到改变儿子怯懦性格的方法了!”

总之,克服孩子过分依赖心理的方法是很多的,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孩子过分依赖的心理就会减弱。慢慢地,孩子就能自己主动丢掉手中的“拐棍”而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