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墨西哥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经验

墨西哥进行农业政策改革15年和执行NAFFA 10年之后,农业部门并未发生预期的根本转变,主要进口农产品生产也没有崩溃。同时,NAFFA实施10年以来,墨西哥的农业生产率没有多大的改善与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就本书观察到的情况而言,墨西哥农业在NAFFA期间的经历,证明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所提出的“贸易自由化一定会带来资源的大转移”的观点不适用于农业领域,而墨西哥的经验则很好地说明了"贸易自由化的成效取决于国内经济的配套改革"这一观点。

墨西哥农业在NAFFA框架下的发展至少给出以下三条经验。

在NAFA生效之前,经济学家们纷纷预测,墨西哥的农业生产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下将会崩溃。但是,墨西哥的经验表明,NAFFA对墨西哥农业所产生的实际冲击并不如原来预料的那样突出。从上一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主要进口农产品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并未因为进口农产品的冲击而减少,玉米的情况更能说明这一点。

从中短期看,农产品贸易壁垒的削减或取消不会给农产品的国内供给结构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对贸易自由化对农业冲击的分析通常是建立在当时农业政策之上的。这些分析往往没有预计农业贸易自由化可能导致的政策变化,没有认识到这些政策的变化是以往政策改革的延伸。墨西哥农业之所以在NAFFA生效后没有发生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NAFFA的执行只是其农业政策变革的一部分。

农业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生产者来说,既有赢家也有输家任何的经济改革和政策变化都会有利益获得者和利益损失者。利益获得和损失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不同行业的生产者的利益有得有失;二是不同区域的生产者有输有赢;三是不同类型的农户的利益所得不同。这里的利益损失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有的行业、生产者或地区受到贸易自由化的负面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二是某些行业、生产者或者地区没有获得贸易自由化应该带来的利益,这也是一种损失。就墨西哥参加北美自由贸易区而言,其农业生产者中既有赢家也有输家。谷物类生产者受到了负面的影响,水果和蔬菜生产者则是赢家;总体而言,靠近美国边境的地区的农户所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农户;大农户的利益所得要大于小农户的利益所得。地处边远地区,与市场几乎隔绝的、生产接近自给自足状态的农业生产者没有受到贸易自由化的冲击,福利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自然也是贸易自由化的输家。

经济学家们在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时,常常热衷于研究在一般均衡条件下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而忽视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农村的市场经济欠发达,忽略了农户半自给自足性,甚至是自给自足的预测模型往往会高估农民对价格的反应灵敏度。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生产同一种农作物,不同的生产者受到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墨西哥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加入了NAFFA的墨西哥,到2000年仍有将近90%生产玉米的农民依旧按照以前的方式和数量生产玉米,墨西哥的农民并没有撂荒成为无地的迁移者,这与某些经济学家的预言正好相反。

如上一章所述,墨西哥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差异巨大,因此,农业政策的变化和农业贸易的开放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大中型农业生产者受到的影响较大,而自主营生的农户受到较少的影响。占农业生产者10%~15%的大型农业生产者,耕种着墨西哥50%的农用地。由于可以获得技术和信贷、进入市场、耕地规模大、拥有成熟的营销渠道等优势,他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化生产,或者转向有利可图的农作物的生产。他们是农业政策改革和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中型农业生产者占墨西哥农业生产者的45%,耕种20%的土地。他们的生产条件不如大型生产者,特别是获得资金和技术的能力,他们主要是为本地或区域市场生产。农业信贷的萎缩和市场因素妨碍他们转向出口农产品的生产。但是政府的政策主要是针对这一类生产者的,因而,他们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

占农业生产者35%、耕种不到10%土地的营生农户的土地贫瘠、地块小、缺乏灌溉设施,主要是自给自足的生产。他们几乎不生产高价值的农产品。资金的缺乏、较高的交易成本使得他们与农产品市场隔绝。而许多政策却恰恰绕过这些需要帮助的农业生产者。因各种原因,他们仍然继续生产价格和盈利性下降的农产品,而他们原本应该获得新政策的恩惠和贸易自由化的利益。

国家农业政策对贸易自由化效果的影响

经济理论和贸易自由主义者对贸易自由化结果的预测不会全部都出现,因为他们往往忽略了国内政策变化的因素。事实上,国内政策的作用极大地决定了贸易自由化效果的实现。国内政策改革本身也是基于对预期影响的反应而做出的符合贸易自由化规则的政策变动。墨西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业政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NAFFA对墨西哥农业部门的影响。

国家农业政策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政策能够减少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生产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国内政策可以放大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前者表现在国家预计到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从而采取符合贸易自由化规则的措施来支持农业发展,使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的损失降到尽可能低。后者则表现为国家取消具有贸易扭曲效果的政策,减少政策对市场资源配置的限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使国内的农业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但是,墨西哥农业的双重性,即在墨西哥的农业生产部门同时存在商业种植户和家庭种植户,使得墨西哥的农业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住户是家庭生产者,他们的市场交易成本高,因而与市场相对隔离。加上他们主要是为了消费而生产的,其生产不直接受到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其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农户内部、在同村和邻近的村庄间进行的。因而,受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较小。他们的市场(如果可以将他们的内部经济活动称为市场的话)与外面的市场是相对隔绝的,买卖的价格都是由当地的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受其他地区市场的影响。

墨西哥的政策本来是要保护家庭生产者的,但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是必须在市场上有剩余产品出售。他们因为没能在外面的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也就享受不了这些政策的恩惠。政府的政策没有惠及这些最需要帮助的农户,他们是农业贸易自由化及相关政策变革的损失者。

国内政策在贸易自由化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帮助相关部门的生产者适应贸易自由化,迎接贸易自由化的挑战,抓住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机会。墨西哥实施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初衷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但是墨西哥政府并未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农民转向具有比较优势农作物的生产。信贷的缺乏是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相关农业政策的缺位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理想效果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