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胜地

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文物古迹数不胜数。

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是国际旅游名城。自1325年阿兹特克人建立其前身特诺奇拉兰城以来,墨西哥城先后经历了阿兹特克帝国时期、西班牙殖民时期、独立战争时期、专制时期和民主时期等,为城市留下了风格多样的遗迹。阿兹特克的庙宇、宫殿和西班牙式的教堂、宫殿、修道院等建筑,使墨西哥城成为“宫殿都城”;而20世纪初承袭千年印第安传统的现代壁画运动,为墨西哥城赢得了“壁画之都”的美誉,以国立自治大学墙上的巨幅壁画为代表的各种风格强烈的壁画遍布墨西哥城。墨西哥城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点众多,有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三种文化广场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城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和展馆,无不演示着墨西哥城建城600多年来几经变幻的沧桑史。

阿兹特克大神庙遗址 大庙又称特奥卡里大神庙。位于宪法广场附近,是供奉雨神特拉洛克和战神威济洛波奇特利的金字塔形神庙。原庙已被西班牙殖民者拆毁,现仅存金字塔塔基和部分石阶。大庙遗迹是阿兹特克文化最有价值的文物宝库。

大神庙遗址于1978年2月被发现,经过4年半的挖掘,先后发掘并修复了近5000件珍贵的文物。在经过挖掘后的现场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庙上有庙,重叠着7层。每层庙宇都有战、水两神的祭坛,这7层先后建于1330年至1535年。底层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庙。第二层的建筑比较完整。在庙宇祭坛供桌上,供奉一座威武的战神雕像。第三层的台阶又陡又窄。在战神一边靠台阶整整齐齐地躺着8座掌旗官石雕。这些石雕的高度和真人一般。阿兹特克人修建第四层庙宇时,在石雕和台阶间的空隙处填满石泥,以防被上面的建筑物压碎。第五层隐约可见。第六层的规模最大,正面墙上饰有3幅巨大的蛇头浮雕,形象逼真。据说这里就是阿兹特克先遣队发现伫立在仙人掌上叼着蛇的那只鹰的所在地。大庙的最高一层第七层,也就是西班牙入侵者攻陷特诺奇蒂特兰城后看到的大庙,几乎全被毁坏了。

三种文化广场 位于市中心。广场上有3组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古代的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祭坛遗址,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以及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楼。金字塔大祭坛庄严、古朴、神秘;大教堂属于巴罗克建筑风格:豪华、浮夸、雕琢;外交部大厦是现代建筑:高大、挺拔、明亮。这三种建筑代表了三种文化,即古老的阿兹特克文明、西班牙殖民文化与墨西哥现代文明,象征墨西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兼容并蓄的民族特征。它们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因此广场得名为“三种文化广场”。

三种文化广场是墨西哥历史的浓缩。广场上有一座纪念碑,上面的碑文意味深长:“1521年8月13日,夸特莫克曾英勇保卫过的特拉特洛尔科陷入埃尔南·科尔特斯手中。这不是失败,也不是胜利,而是一个梅斯蒂索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宪法广场 位于墨西哥城中心,又名中央广场或索卡洛(Zoealo)广场。宪法广场中央树有巨大的墨西哥国旗,四周则是包括国民宫、最高法院和主教座堂在内的重要建筑。众多身着印第安民族服饰的传统服装摊贩和装扮得绚丽多彩的印第安民俗艺人,是广场上的独特风景。每逢重大节日,宪法广场都会举行盛大集会。

墨西哥主教座堂 位于宪法广场北面,是天主教墨西哥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天主教堂。主教座堂建于1573年至1823年,漫长的修建时间使大教堂包含了古典巴罗克、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大主教堂主体由两侧高耸的钟楼和中间宽广的主殿构成,其中钟楼高达67米,主殿宽为110米、长为110米,两座钟楼各高67米。教堂内16座礼拜堂中有14座对公众开放。除了保存在16个礼拜堂中古老的雕像和家具以外,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顶上那辉煌艳丽的圣经故事壁画。

国民宫 位于宪法广场东侧,最初为莫特苏马二世所建,西班牙人到来后,将总督府设在了这座曾经的帝国宫殿中,并将其改建为中庭宽大的宫殿。墨西哥独立后,这里成为总统府所在地。国民宫共有14个庭院,除总统办公处外,这里还设有1家博物馆。但国民宫最为吸引游客的是由墨西哥壁画家狄亚哥·里维拉(Diego Rivera)在1929年至1935年间创作的巨幅历史壁画,壁画满布国民宫中央庭院的四壁,色彩绚丽张扬,描述了墨西哥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其中对羽蛇神、西班牙人柯泰斯和独立战争的描述尤为出色。国民宫也是1810年墨西哥独立钟声响起之地,当年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戈神甫敲响的独立钟,至今仍保存在国民宫中门的阳台上。

查普尔特佩克森林公园和城堡 位于市中心,早在16世纪,这里就种植了许多树木,成为阿兹特克国王莫克特苏马游乐和打猎的场所。1944年,墨西哥政府将此地辟为公园,占地223公顷,有3个人工湖,并包括植物园、动物园以及闻名拉美的人类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革命展览馆和科技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园内高大的尖叶落羽杉林绿荫蓊郁,大小湖泊波光粼粼,环境秀丽幽静,有墨城"绿色心脏"之称。是首都人民喜爱的休息地和文化中心。

查普尔特佩克城堡,坐落在查普尔特佩克森林公园东南角。初建于1786年,曾为马克西米利亚诺的皇宫,现在是国立历史博物馆。城堡一侧有6座少年英雄纪念碑,为纪念1847年抗美战争中在此为国捐躯的6位军校学员。

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位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东北部,是拉美最大的博物馆。占地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3.3万平方米。该馆原址是墨西哥大学建立的古特委员会,1964年,经墨西哥著名建筑家佩德罗·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设计建成新馆。博物馆的基本结构东西长、南北短。该博物馆集古印第安文物之大成,展室共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12个陈列室,系统地介绍了8种印第安文化和墨西哥古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第二层的陈列室展出了印第安人的服饰、房屋式样、生活用具、宗教器皿、乐器、武器等多种文物。

美术宫坐落在墨西哥城胡亚雷斯街和卡德纳斯街的街口,处于旧城和新市区的分界线上。美术宫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修建的国家剧院。老剧院1901年被拆除。现剧院是一座由洁白的卡拉拉大理石砌成的欧洲式的巨大建筑,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波阿里主持设计,于1934年9月建成。

美术宫由12根大理石圆柱支撑的半圆形门廊,巍峨壮观,气势磅礴。门廊两侧,对称地安放着两组雕刻细腻的妇女塑像。正门中央上端是一组浮雕,代表"和谐"的维纳斯女神正中站立,神态安详;女神左侧是寓意"仇恨"的男子半卧在地,露出痛苦绝望的神态;女神右侧,一对炽恋的情人拥抱在一起,象征“爱情”。宽大的弓形窗框上面,有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天使,在欢庆维纳斯女神的诞生。正门顶上,两群象征"音乐"和"灵感"的寓言神像,展翅飞翔,表示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

美术宫门窗的造型优美典雅,巧夺天工。由意大利和墨西哥艺术家铸造的铁栅栏上的朵朵花冠,既有异国情调,又有民族风格。百合花盛开在葡萄藤的叶子中,栅栏的根根尖头好似一条条在门上爬的"小蛇"。大楼四角,4匹巨大的柏伽索飞马铜雕腾空奔驰,象征诗歌和戏剧的无限创作境界。大楼圆顶由彩色玻璃拼成,顶端展翅的雄鹰青铜雕像高达20米。雄鹰周围,4位呈喜怒哀乐神态的妇女分别代表喜剧、悲剧、话剧和抒情剧。整个雕塑形神俱备,生动自然。

演出大厅是美术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入口处的铁门上饰有印第安人传统的花纹图案或面具浮雕,使人感受到浓厚的印第安人文化气氛。厅内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整个演出厅设计成漏斗圆锥形,天棚镶板渐渐向舞台拱顶倾斜。天棚镶板中央,用彩色玻璃拼成奥林匹斯山上的阿波罗神形象,在他周围,9位掌管文艺、音乐的缪斯女神丰盈多姿,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

舞台的大帷幕更是别具一格。弧形大幕上,深绿的松树和仙人掌及鲜艳的花丛图案,是用100万粒直径为2厘米的玻璃小球缀成的,它显示出墨西哥谷地的秀丽景色。墨西哥艺术家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镶嵌成这幅大幕,它是美术宫中极为珍贵的艺术品。

陈列在各层走廊和大厅里的壁画,是美术宫珍藏的墨西哥民族艺术瑰宝,以精美著称,荟萃了墨西哥现代主要壁画家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壁画有:里维拉的《人和机器》,奥罗斯科的《卡塔尔西斯》,西凯罗斯的《新民主》以及其他一些价值很高的壁画作品。

瓜达卢佩圣母堂 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部的瓜达卢佩镇,是墨西哥天主教圣地,被罗马教皇认定为天主教三大奇迹教堂之一。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是墨西哥人民仅用一年多时间于1976年竣工的一幢现代化宗教建筑,与瓜达卢佩旧教堂相毗邻。新教堂比旧教堂大10倍,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教堂采用了现代化体育馆所用的圆形建筑结构,远远望去像是一把撑开的蓝色巨伞。“伞面”用漂亮的方形巨柱支撑,底下的外围是能停放1000多辆汽车的停车场。教堂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大理石砌成的大祭台。祭台外观像一个现代化会议厅的主席台。大厅中央悬挂着160盏六角形大吊灯。瓜达卢佩圣母原位就供奉在这里,每天都有大批朝圣者和游客来此朝觐、参观。每年12月12日瓜达卢佩圣母节来临时,信徒要在教堂里举行宗教仪式,还要载歌载舞热烈欢庆。圣母节前后几天,来圣母堂参拜的朝圣者多达数10万人。

奎库尔科金字塔神庙 在墨西哥城城南,1922年从厚8米的火山熔岩下发掘出来,据测定年代为距今2500多年,是美洲最古老的金字塔。该塔造型奇特,塔身由4个大小不同的截面圆锥体重叠而成,底层直径为135米,上层直径为70米,总高度为20米。塔顶上的神庙仅存片段残迹。

索奇米尔科水上公园 位于墨西哥城的东南郊。这里在古代原是一片沼泽地,后来印第安人在此开挖运河,取泥造田,遂形成浮田区。公园内浮田纵横,河网密布,沿岸草木葱茏,繁花怒放,一派水乡泽国风光。具有“水乡泽国”之称的索奇米尔科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城市名录,这里保存了大量古老建筑,密集的河道和岛屿展现了阿兹特克人当年的生活风貌。

公园占地面积189公顷,海拔2300米,四季温暖湿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索奇米尔科在古印第安语中意为“播种鲜花的土地"。园内种植了271种花草树木,栖息着多种珍稀禽类及其他生物。公园分为四大区域:禽类保护区、古城花园、古墨城风貌复原区、植物园区。整个生态公园由墨城建筑、历史、文化等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共同设计,风景秀丽,是旅游、休闲胜地。

其他旅游胜地

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 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处。系古特奥蒂瓦坎人的都城遗址,以雄伟壮观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驰名世界。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奥蒂瓦坎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全城以贯穿南北的黄泉大道为中轴,依四方网格设计,向外延伸。黄泉大道北端为月亮广场和月亮金字塔,南端是城堡。东侧太阳金字塔巍然屹立。祭司和贵族的宏丽府第分别建立在黄泉大道两旁。

黄泉大道系古代祭献俘虏的必经之路,大路因此而得名。位于黄泉大道东侧的太阳金字塔,约建于公元2世纪,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也是特奥蒂瓦坎最大的建筑。塔分5层,层层叠起,底边每边长225米,最高处距地面65米,体积约1万立方米。塔的正面有数百级石阶直通塔顶。古代塔顶上有太阳神庙,是祭司用活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现已不存。每天正午,太阳光芒将金字塔通身照亮,不生阴影;傍晚,太阳正好在它的对面沉没。

黄泉大道北端的月亮金字塔。塔分4层,高45.79米,体积为37.9万立方米,是祭祀月亮神的圣殿。月亮金字塔虽规模较小,但建造精细,塔的外壁同样饰有华丽的图画,其200多级台阶每级倾斜角度皆不相同。月亮金字塔南面的蝶鸟宫是全城最华丽的建筑,原系大祭司宅邸。宫内方柱上有蝶翅鸟身浮雕,形象十分生动。城堡呈正方形,每边长440米,内有4座金字塔形神庙,其中以羽蛇神——雨神神庙最为著名,庙基侧壁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羽蛇神及雨神头像。每天夜晚,古城遗址内有声光表演,用灯光、音乐、解说、对话,再现古特奥蒂瓦坎人民的生活和有关神话传说。

瓜纳华托位于瓜纳华托州的西南部。这座始建于1559年的美丽山城,是墨西哥重要的旅游胜地和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8年将瓜纳华托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瓜纳华托是一座华丽的西班牙式城市,现在的建筑依然保有中世纪时代的西班牙古风,西式乡村民居和中美洲色彩鲜艳的建筑相互交织在城中各处。市内没有现代化建筑,建筑物与街道保持殖民时期古色古香的风貌。城区街道狭窄,小巷幽深,精巧的街心广场星罗棋布,西班牙式和摩尔式的古建筑连绵不断,富有浓郁的安达卢西亚城市韵味。全城有两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一条是胡亚雷斯街,另一条是波西托斯街。该城的主要景点大部分都在这两条街上。建于1798年的“小石榴”粮行,是独立战争重要历史遗址。1811年,起义军领袖伊达尔戈、阿连德、阿尔达玛和希门尼斯不幸被俘,殖民当局将他们枭首示众,英雄们的头颅当时就分挂在粮行的四角。这座建筑现为历史博物馆。城内重要古迹还有瓜纳华托圣母大堂、瓜纳华托大学、圣卡耶塔诺教堂、华雷斯剧院、万神庙(现为干尸陈列馆)、吻巷、巴伦西亚古银矿矿址等。

旧日流经市区的瓜纳华托河道已改建成蜿蜒曲折的地下公路,乘车漫游其中,妙趣横生。另一项富有特色的传统活动是瓜纳华托大学的学生乐队,乐队继承了西班牙中古传统。每日夜幕降临,乐队队员肩披斗篷,手执曼陀林和吉他,走街串巷演唱小夜曲,可使游客增添情趣。

1972年起,瓜纳华托城定期举办国际塞万提斯戏剧节,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团体前来表演和观摩。戏剧节期间,城内的剧院、教堂、广场多被用作舞台,盛况空前,从国内外赶来的演员和观众为数甚多。

瓜达拉哈拉市位于哈利斯科州中部,为哈里斯科州首府。始建于1531年,是一座呈鲜明西班牙建筑情调的古老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城内街道整齐,雕像林立,庭园密布,花木繁茂,精巧的喷泉与宏丽的楼阁交相辉映。风格与布局洋溢出鲜明的西班牙情调,是墨西哥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瓜达拉哈拉市内分4个区:东北部利伯塔德区是工人住宅区;西北部伊达尔戈区为高级住宅区;西南部华雷斯区是工业区;东南部雷福尔马区,除干道两侧为新工业区外,多为贫民窟。

城内殖民时期众多的建筑大部保存完好,仅古教堂就多达50余座。该城的瓜达拉哈拉大教堂,建于1561年至1618年,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穆旦迦式、陶土干式、科林斯式、拜占庭式7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配合和谐巧妙。堂内的圣器收藏室陈列着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穆里略的名画《圣灵怀服》。市政府大厦,建于1643年,是丘里格拉式建筑,门厅墙面装饰多幅壁画,出自“壁画三杰”之一奥罗斯科的手笔。建于1788年的德戈利亚斯剧院,造型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相仿,院内金碧辉煌,是瓜达拉哈拉最大的文化中心。圣莫尼卡教堂,已有250多年历史,大片素净的石墙配以两座精雕细镂的巴罗克式门楼,粗犷与秀丽共济,格调高雅。阿兰萨苏小教堂,建于1749年至1752年,建筑外貌古朴典雅,内部祭坛则灿烂华丽,为大主教装饰艺术的精品。

普埃布拉市位于普埃布拉州中部,为普埃布拉州首府,是墨西哥中部著名古城。它以殖民时期众多的古迹闻名于世。

普埃布拉城面积不大,但建筑宏伟的教堂却有60座之多。许多教堂拥有彩釉瓷砖的圆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风采迷人。这些教堂有机地融合了巴罗克式的建筑风格和印第安的艺术特色,看上去美观大方、别具一格。建筑华美的大教堂,矗立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双塔式钟楼并立的天主堂,建于16世纪,教堂内部以大理石铺地,四周围墙饰以木雕,并以金叶镶嵌,门框上下饰以石雕和图案。从顶楼上可俯瞰全城景色以及东北方带有雪冠的火山。关于这座大教堂,在墨西哥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建造大教堂之初,不知什么原因,刚砌好的墙壁第二天早上就会倒塌,这样反复多次,致使工程无法继续进行。后来,两位天使闻讯降临,每天晚上守卫着教堂,使工人砌好的墙壁再未倒塌,宏伟的大教堂终于落成。人们为了感谢两位天使,便把普埃布拉称为"天使之城"。普埃布拉的其他教堂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圣玛丽亚·德·托南特辛特拉教堂以出自印第安人之手的栩栩如生的雕塑、线条明朗的人物与神像闻名。而弗朗西斯科·德·阿卡特佩克教堂则以印第安人高超的彩绘著称。拉孔帕尼亚教堂更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耶稣会教堂,教堂内埋葬着一位中国公主,在圣器收藏室里悬挂的一块匾上记载了她曲折的经历。这位少女不幸被海盗劫持到墨西哥,她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活下来,渐渐和当地人民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公主心灵手巧,她亲手做的色彩协调、红绿相衬的衣服,深受墨西哥人民的喜爱,从此这种服装便流行开来,成为那里的地方服装。这位少女与墨西哥人民的情谊,成为中墨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现在在普埃布拉城的一条公路上还矗立着这位中国公主的巨型雕像。

普埃布拉城内有座占地宽阔的5月5日广场,广场上矗立着用整块巨石雕成的贝尼托·胡亚雷斯像。广场四周有瓜达卢佩堡和洛雷托堡。1862年5月5日,在这两个古堡坐落的地方,华雷斯率领的2000名战士一举击溃了傀儡皇帝马克西米利亚诺的6000名殖民军。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人们将广场命名为5月5日广场,并在广场上竖立了华雷斯的塑像。

城内还有许多博物馆。圣塔罗萨博物馆收藏有16世纪珍贵的艺术瓷砖,砖上有五彩图案和人像,被称为塔拉韦拉瓷砖。城东部有建于1790年的美洲最古老的剧院和建于1537年的普埃布拉大学。城南15公里处有一座动物园。

城郊的乔卢拉镇,自古就是墨西哥重要宗教中心,号称“365座教堂之城",现仍完整保存37座风格多样、造型各异的天主教堂。乔卢拉镇旁的特帕纳帕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建筑之一。塔分5次建造,逐次重叠扩建,分属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奇奇梅克文化、特奥蒂瓦坎文化和乔卢拉文化。第一次建造时,塔分5层,高18米,底边为113×107米。第五次建造时,已扩大到9层,高64米,底边各长350米,总体积比号称世界第一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大5.9%。塔顶有西班牙人建造的雪梅迪奥斯圣母堂。金字塔内部已开辟8公里长的隧道,供游客观赏不同时期的金字塔结构。

阿卡普尔科 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港口,格雷罗州最大城市,位于格雷罗州太平洋岸阿卡普尔科湾畔,与墨西哥城有43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相连,有"旅游天堂"之称。

阿卡普尔科湾呈半圆形,长6公里,宽3公里,三面群山环抱。城市沿湾而筑,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市内建筑以旅馆、饭店为主,现代化高层建筑连绵不断。沿岸有24片海滩。有的滩缓潮平,宜于进行海水浴和日光浴,开展驶帆、滑水撬、驾摩托艇等水上运动;有的波涛汹涌,可供游客观赏渔民搏浪表演。阿卡普尔科演出—会议—展览中心,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内设露天剧场、流浪乐队酒吧、迪斯科舞厅、夜总会、剧院、电影厅、饭店、自助餐厅、咖啡馆、商店、会议厅、展览馆,从傍晚至凌晨对旅游者开放。断裂崖伸入海湾,高数十米,每天有“悬崖跳水”表演。断裂崖近旁有著名的“中国船”纪念碑。阿卡普尔科在殖民时期是墨西哥最大港口,菲律宾和中国的商船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亚洲特产,如中国的丝绸、棉布、食品和陶瓷,并由此港转运到墨西哥其他城市,促进了港口的繁荣。

阿卡普尔科海滩,细沙呈金黄色,风景优美,冬春气候宜人,为国际旅游胜地,每年来此避暑消夏的游客达200多万人次。

坎昆 坐落在金塔纳罗奥州尤卡坦半岛东北角,加勒比海畔,墨西哥新兴旅游城市。这里原是荆棘丛生的渔村,1972年起辟为度假旅游区。该岛长21公里,最宽处仅400米,面积60平方公里,形状如一条带子。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万顷碧波中游动着的一条水蛇。岛上覆盖着由珊瑚礁风化而成的皑皑白沙,葱郁的树木点缀其间。岛的两端各有大桥与尤卡坦半岛陆地相连。岛与陆地之间形成24平方公里的尼楚德湖,湖中又有若干小岛和半岛,岛外有岛,湖外有岛,湖套湖,湖连湖,隔而不断,是开展滑水、垂钓、驾艇、潜水等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坎昆岛的外侧有20公里长的白沙滩,滩外是碧波万顷的加勒比海,景色十分迷人。

坎昆市区街道清洁整齐,有新建的街心公园、广场、教堂和纪念碑。市区的各行各业都为旅游业服务,风格多样、豪华舒适的旅馆、饭店掩映在繁花绿荫之中,环境恬静优雅。岛的东北角建有现代化的会议中心,许多国际会议在此举行。这里地处热带,全年气温在27℃左右,但早晚海风习习,凉爽宜人。它以绚丽多姿的热带风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度假、休息。

蒙特阿尔班古城遗址 位于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瓦哈卡市西南郊。从公元前650年至公元1400年,这里曾是好几个印第安民族的宗教中心,残存的建筑和文物分属奥尔梅克文化、萨波特克文化和米斯特克文化。古城建在2000米高的平坦山脊上,长1公里,宽约半公里。古城中心为300米长、200米宽的大广场。城内建有神庙、城堡、宫殿、胶球赛场等建筑物,风格粗犷。舞蹈者神庙是奥尔梅克文化遗迹,历史最为悠久。神庙底座立着一排刻有舞蹈者形象的浮雕石碑,建筑因此而得名。古城博物馆内陈列着当地古坟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有金器、银器、玉器、骨器以及壁画残片,都是古印第安艺术珍宝。

塔欣古城遗址 位于韦拉克鲁斯州西北部。1785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在韦拉克鲁斯州东部墨西哥湾沿岸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被植物掩盖了500多年的塔欣神殿遗址。后来,考古学家又陆续在这里发现了塔欣古城的其他遗址。建城时间在公元800年至1200年之间。公元13世纪初,埃尔塔欣遭到破坏,后来被遗弃。据考古学家估计,塔欣地区可能存有数百座金字塔,但大部分为野草掩盖。1992年,塔欣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印第安语中,塔欣是"雷电"或"暴风"之意,塔欣古城可能是玛雅人修建的用来供奉自然神的宗教城市。埃尔塔欣遗址被分成3处,即“小城市"、"大城市",以及被称作"圆柱馆"的神殿金字塔所代表的“塔欣奇克"。"小城市”里,球类游戏场散布在各处,埃尔塔欣在当时是举行盛大球类游戏活动的地方,而这种球类游戏是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在目前发掘出的17个球场中,最大最美的是“南球场"。城中最著名的建筑是祭祀风雨诸神的壁龛金字塔,它在墨西哥金字塔建筑中独树一帜,塔的底部呈正方形,每边长36米,7层塔身高逾18米,共镶嵌着365个方形壁龛,每个壁龛代表年中一天。每一层还有向外挑出的檐口,由于光线和阴影的对比,更增加了金字塔的庄严气氛。

帕伦克玛雅城邦遗址 位于恰帕斯州西北部。帕伦克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600年至800年,这里曾是玛雅繁华古城、重要宗教中心。遗址占地约10平方公里,主要建筑是一座宫殿和5座神庙。宫殿是帕伦克王宫,有4个庭院,宫殿建于庭院四周,迂回曲折的走廊把大量宫室联结在一起。西南庭院中矗立一座4层方塔,室内壁上布满各种人物浮雕。有的房间还存留古代蒸汽浴设备。

碑铭神庙是帕伦克遗址最雄伟的建筑,它是一座金字塔、庙宇、墓葬合一的建筑。碑铭神殿的底基边长65米,连同神殿高21米,675年起动工,683年建成。爬上最后几级阶梯,可以进入碑铭神庙的主厅。后墙嵌着两块灰色大石板,上面镌刻着620个玛雅象形文字,神庙因此而得名。文字排列得十分整齐,如同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这些文字有些看起来像人的脸庞,有些像怪物的面孔,还有一些仿佛是蠢蠢欲动的某种神话怪兽。这两块碑铭到底叙述的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人弄清楚,因为它的文字是由图形和音符混合组成,至今犹未被完全破译。

太阳神庙,正面有3扇门的门廊,后部中央为带顶圣殿,两翼各有一侧室。圣殿后壁祭坛雕刻有祭司向象征太阳神的圆盾献祭的图像。拱顶外壁有华丽的灰泥浮雕。

十字神庙,造型与太阳神庙相同。祭坛中央刻有十字图形、怪兽面具和彩咬鹃,两侧各雕有一供奉祭司立像。

枝状十字神庙,造型与太阳神庙相同。石雕祭坛中央是十字图形,十字架上附着有玉米叶和人头形象,顶端为太阳神面形和戴着雨神面具的彩咬鹃。据考古学家分析,枝状十字架可能是玉米的象征。

伯爵神庙,建于3层金字塔形台基上,造型与太阳神庙相似。神庙的门廊、石柱、墙裙及屋脊上均装饰有灰泥浮雕,门廊下部含有3座墓室。1833年前后,探险家弗雷德里克·沃尔德克伯爵曾长期在此居住,神庙因此而得名。

此外,遗址还有胶球赛场,呈"工"字形,两侧各建有高大边墙,每道边墙的中部伸出一对石环或木环。古玛雅球队隔着球场中线对峙,代表对立的天神。队员只能用臀部、膝部或肘部撞击实心胶球。比赛按是否及时还击球及攻入对方石环球数计算得分。

玛雅祭司依据球队的胜负来占卜吉凶。

1987年,包括古城在内、占地面积达1772公顷的帕伦克国家公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乌斯马尔玛雅城郊遗址 位于尤卡坦州西南部。是公元600年至900年玛雅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城市,被称为玛雅古国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公元10世纪末,乌斯马尔与奇琴伊察、玛雅潘两城联盟,达到鼎盛时期。1194年,玛雅潘城邦占领乌斯马尔之后,城市逐渐衰落,公元15世纪末被废弃。乌斯马尔是玛雅语,意为“建了三次的地方”。

乌斯马尔古城东西长约6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建筑雄伟而富于变化,体现了古代玛雅人在建筑艺术上的非凡成就。古城重要建筑物都建在一条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魔术师金字塔、总督府、四方修道院,鸽子宫都是按此布局分布的。

魔术师金字塔包括有5座神殿,它的底面呈椭圆形,长径70米,短径50米,高达26米。塔的边缘呈圆弧状。前后都有石阶一直通往顶端平台。祭司们就在高高的塔顶庙里占卜星象福祸,预测未来。金字塔的建设从公元6世纪开始到公元11世纪结束,融合了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

总督府是乌斯马尔甚至整个尤卡坦半岛最为宏大精美的玛雅建筑。建于高大的基台上,墙面上方亦有蒲克式石雕饰带围绕整个府第。饰带高3米多,总面积达627平方米,计刻有150个羽蛇神面具图案。

四方修道院有气派宏伟的拱门、宽敞的阶梯和中央庭院。庭院四周建有四座宽矮的宫殿式楼房,墙面上镶嵌着很大的蒲克式石雕饰带,它重复使用同一几何图案,彼此连续。

乌斯马尔古城还有鸽子宫、大金字塔、乌龟宫、球场等古建筑。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奇琴伊察玛雅城郊遗址 位于尤卡坦州中部。是玛雅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邦,始建于公元514年,13世纪时突然废弃,原因不明。重要古迹有库库尔坎金字塔,千柱广场要,勇士庙及庙前的斜倚的两神石像,蜗牛观象台,圣井。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库库尔坎”是玛雅语“羽蛇风神”的意思。库库尔坎金字塔是奇琴伊察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筑,占地约3000平方米。它9层叠建,塔顶高达30米。其塔基为四方形,越往上越小,最上层是6米高的羽蛇神坛庙。金字塔四周各有91级台阶通向塔顶平台上的神庙。四坡各有91级石砌台阶。台阶总数加上一个顶层代表一年365天。台阶两侧有宽1米多的边墙。北坡台阶两道边墙下端雕刻着带羽毛的蛇头,刀法细腻,形象逼真。每年春分、秋分两天下午,库库尔坎金字塔出现蛇影奇观。下午3时左右,太阳开始西下,阳光透过阶梯状金字塔的西北棱角,将光影投射到北坡西边墙上。在游客眼中,边墙从上到下,由笔直变为波浪状,直到蛇头。宛如一条巨蟒从塔顶向大地爬行。5时左右,边墙上的光影变为排成一列的7个等腰三角形,与当地响尾蛇背上三角花纹十分相似。随后蛇头化为阴影,7个等腰三角形由下至上依次消失。临近6时,蛇影奇观结束。这一奇观绝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古代玛雅人巧妙设计和精确计算的产物。

在库库尔坎金字塔的东面有一座宏伟的4层金字塔被称为勇士庙,庙的前面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圆形的石柱,名为“干柱群”,这些石柱过去曾支撑着巨大的宫殿。它的入口处是一个用巨大石头雕成的仰卧人形像,古玛雅人称它“恰克莫尔”神像,它的后面是两个张着大嘴的羽蛇神。环绕着这片中心区方圆几公里内还有很多奇琴伊察旧城的石砌建筑,均为同一时代的遗址。

蜗牛观象台是古代玛雅人天文观象台,筑在高台之上。塔呈蜗壳形,内有螺旋楼梯通往塔顶的观察室。室壁开凿不少精密设计的观察孔,沿观察孔的对角线可以观察到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圆,地球南北极的方向,并可计算出星辰的角度。

圣井,是石灰岩竖洞。古代玛雅人每逢雨量不足时,祭司就挑选童女作为祭品,连同珍宝一起投入井中,祈神降雨。考古学家曾从井底挖掘出大量珍宝和少女遗骸。

图伦玛雅城邦遗址位于金塔纳罗奥州加勒比海沿岸,北距坎昆市约130公里,是唯一建在海滨的玛雅古城。图伦古称“萨马”,11~16世纪时为繁荣的玛雅城邦。古城东临加勒比海,北、西、南三面有内外两道城墙环绕。城内为市政、宗教建筑荟萃之地,有金字塔城堡、壁画庙、后裔神庙、海神庙、风神庙、祭坛、住房、客店等著名古迹。城外是密集的住宅区遗址。这里也曾是重要的海港和贸易中心,有古老的灯塔为出海船只导航。海岸峭壁上有城楼和瞭望台,可以远眺加勒比海和断崖四周。

博南帕克玛雅城邦遗址位于恰帕斯州西部。建于公元6~8世纪。城邦遗址主要以古代遗留的壁画为主要内容。画殿由3间拱顶石室组成。室内墙壁和拱顶上布满色彩鲜艳的壁画。在3间拱顶石筑的殿堂之中绘满了五色缤纷生动形象的壁画。3室壁画各表现战争由始至终的一个侧面,又共同构成战争的全过程。第一室壁画描绘博南帕克贵族商讨作战计划及准备出征的情景。第二室壁画表现博南帕克战士向敌对部落发动进攻,取得胜利和献俘的场面。第三室壁画展现战争结束后,博南帕克人举行盛大祭神仪式、欢庆胜利的景象。这组壁画色彩绚丽,构图巧妙,场面宏大,是世界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