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转型的必然

经济转型,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1978年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经济状况处于相当困窘的局面,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但更突出地暴露出体制自身的弊端。当时,世界发达国家收入的平均水平是810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160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20美元;按当时的汇价计算,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30美元,而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91.33元,不足62美元,贫困人口及低收入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与国际发展差距的急剧扩大和国内严酷经济现实,决定了中国经济改革一个最为根本的主题即寻求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从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来看,这个主题基本贯穿了转型和改革的整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这个主题;而最终衡量转型成败的标志仍然是这个主题。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

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

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

目前,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新阶段,社会制度的创新和社会秩序的确立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市场化利益主体和市场化行为日趋成熟,市场体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以及市场化主体行为的不理性都开始出现,如: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市场抑制等。因此,加速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步伐,利用明确而又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利益主体资源配置及效率的发挥,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消除新体制导致的经济不稳定性成为未来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经济上,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村生产生活及环境改善的问题,是21世纪突出的中国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弱势产业和落后经济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尤其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挑战,会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发展局面。市场经济以放为主的转型实践证明,中国未来的农业前途还在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走组织化的现代生产道路。在国有企业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面,中国正在面临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艰难抉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入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05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同2004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当前,全国很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大部分地区还制订了经济转型规划。其他地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转型的问题,但实质上也在做着经济转型的工作。整体上看,全国经济转型可分为北方的经济转型和南方的经济转型,并且南北双方的经济转型有着明显区别。

北方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的能源开采利用,许多地区能源开采业进入了萎缩期,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东北以阜新市、辽源市、伊春市、大庆市为代表的四个国务院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国重型制造业基地,但是制造业整体水平落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北方工业需要有新的提升。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其次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北方经济转型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的经济转型。

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发展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

事实上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在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而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内在需求,是必要条件,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世界经济时时刻刻都处在转型之中。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性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克服自身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这个自身不断修正克服矛盾的过程便是经济转型。也正是由于经济转型,经济才会在曲折中发生前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应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已经被全世界所瞩目。

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中国目前正加快经济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努力扩大内需,发展高技术,让科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和最活跃的因素,从而代替高消耗、高污染、高耗能资源,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经济转型的过程复杂而困难,但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巨大飞跃。

通货膨胀

近年来,由于货币现象、供求失衡以及财富的重新分配等问题,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严峻。在经济转型时期,为了避免经济的畸形发展,抑制通货膨胀蔓延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需要应对的首要问题。

从表面现象来看,通货膨胀是货币投放量过多造成的结果。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胀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从表面上看都是一个货币现象,即币值标准变化,或者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还有一种暂时的通货膨胀现象,那就是供求失衡导致的交换价格大于生产价格的现象,只有等到供求平衡以后,价格才会回到以前的生产价格上。另外,财富重新分配也能导致通货膨胀。

从更深层次来看,通货膨胀实际上反映的是内在的经济问题,是经济体系所累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从外部因素来看,2008年至今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石油、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成为支撑中国通货膨胀的国际背景。

而且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也与通货膨胀不无关系。通货膨胀不仅对国家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还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如今,全球经济复苏已步入正轨,在2010年全球经济实现4.1%的增长之后,预期2011年全球GDP增长为3.7%,2012年增长则为3.8%。除了欧洲和日本之外,全球经济正呈现积极增长的态势,但风险也在大幅度上升,这其中也包括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和新兴市场周期性的盛极而衰。

随着通货膨胀问题的加剧,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加深,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接危害到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首先,使中国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很多人知道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实际上,它的危害不止如此,受通货膨胀冲击最大的是那些可怜的低收入民众。由于低收入民众只有工资收入(或者养老金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长总是在通货膨胀之后,而且上涨的幅度永远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货膨胀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越来越低,导致他们根本无力购买价格高昂的生活用品,生活压力会日益加大。

其次,给投资和消费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使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人们将在若干年后发现,中国长期累积的过度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将更加严重,而且还会给中国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加大难度。

最后,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通货膨胀时期,对于生产者来说最简单的牟取利润的办法就是涨价,并争取使自己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涨价。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减少市场需求,降低了对生产的需求就会阻碍生产效率。而且,通货膨胀将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中国很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败北。

根据目前的中国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物价水平仍将高位运行,国家应保持当前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特别是保证CPI环比指数稳中有降。现在,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这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政府应正确认识其影响,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战略的高度理性应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第一,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占中国GDP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出口中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大,在油价补贴、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过低、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的条件下,出口过大等于间接补贴了全世界。

中国可以借当前外部环境变化的时机,使出口企业优胜劣汰,改善出口结构,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改变片面追求外贸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的政策。同时,不断增强本国经济体系的自生能力,保持本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适度性,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的均衡式发展。

第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油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必将引领世界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中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位置,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推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央行应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回笼市场流动性,以数量型政策工具为主,适时采用

价格型政策工具,但绝对不能依赖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政府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手段,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促进货膨胀问题的解决。

第四,理顺价格机制,完善市场体系。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在市场机制中居于核心地位。要想真正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应该加大整顿市场秩序的力度,理顺价格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垄断领域的改革,尽快完善国内市场体系。

第五,调整财政补贴政策。由于价格管制等原因,中国长期以来对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垄断行业企业实行财政补贴,不仅明显有悖于社会公平,而且容易造成效率低下。政府应尽快调整财政补贴政策,减少对富人的补贴,将补贴的重点转向对农业、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以及中西部地区,以财政补贴来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

房地产调控

在经济发展时期和人口增长时期,房价增长是必然现象,但现在中国房价疯涨,已经高出了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如今,房地产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最热门的话题。

201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症状”。例如,有一些机构和个人用大量银行贷款及私募资金进行短期炒作,还有一些开发商放慢开发建设和销售进度甚至囤积土地,使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从而抬高了房产价格。同时,需求和成本推动也是高房价的另一层原因。从需求来看,一是刚性需求,二是改善型需求,三是转移支付型需求,四是梯次计划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从成本推动来看,土地成本由于土地财政而增加,交易成本增加使得房价居高不下。

而且,中国目前房地产税费主要集中在开发投资环节,保有、交易环节相对偏轻,严重的房市投机,使得房价开始背离其实际价值和普通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群众若想改善住房条件已是难上加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2011年2月中旬之前,各地要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各公布细则的城市都对限购作出规定,但是限购程度有所区别。

在限购套数上,已公布细则的城市皆按照“国八条”落实。个别城市对于那些非本地户籍家庭购房资格的取得,在本地居住和工作年限的要求上有所差别。例如,成都没有限制外地居民购房的严格条件,仅要求有社保或是纳税记录。而上海、广州、南宁、哈尔滨、长春、贵阳、青岛和南京等城市,则只需提供本市一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等四项措施出台,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房地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均开始出现集中抛售,新开楼盘的房价也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例如,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出现集中抛盘的现象,在地处北三环的一处楼盘,甚至出现了一名浙江投资客一次性挂牌出售20套商品房,总价达到1.3亿元。

二手房的政策一出台,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就已经显现出房源增加,客户观望的态势。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市场180度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人们对楼市"拐点"的期待。一系列政策的严厉出台,加快了房价拐点的出现,房地产市场将加速降温,房价指数估计将出现环比零增长,甚至下跌。

从中央到部委再到地方,一场力度空前的房地产调控,震动了原本热火朝天的楼市。在重拳猛药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房价还会继续上涨,而且涨预期高于下落预期,国家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前景难测。

任何房地产泡沫都会破灭,任何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都会暴发出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已经越过13年的长周期,其积聚的泡沫及风险不能低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结通报2012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时说,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仍不可低估。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可能持续相当长时期,扩大外需的难度增大。从国内看,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我们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

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认真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结构的重要着力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对外经济稳定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防止房价反弹,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战略调整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量的出口和投资,它们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消费却占有很小的比例。所以,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明显。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

目前,既是中国经济结构重构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中央已经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军。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投入和廉价劳动力,能源资源又依赖国际市场,这就造成了中国是能源资源的主要买家,但并没有掌握定价权的尴尬局面。国际市场上铁矿石、原油等能源资源价格的疯狂上涨,挤压着中国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增加了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此外,中国为了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增强中国自身在国际的经济地位,一味地采取以压低生产要素价格为主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源的价格非常低廉。低廉的要素价格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本土市场的需求,中国居民的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出口毕竟只能解决中国本土的部分产能,当外国经济出现危机减少对中国的进口的时候,就会使中国出现经济危机。所以,中国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

"十一五"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实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着力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灾后重建,同时加快一批在建和新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从2009年4月份开始,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美好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随着物价的居高不下,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矛盾。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借助城镇化进一步拓展持续发展的空间,这是中国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还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包括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服务业将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今在中国,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然而中国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严重制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根据中国的发展现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为平衡经济保驾护航已是大势所趋。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通过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尊重企业、农户市场主体的地位,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它们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在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要正确定位自身职能,起到服务、示范、引导作用,做到尽责而不越位,充分发挥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

第二,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主创新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保证,增强中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否则,就会陷入被动的地位,发展经济之路也会坎坷不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所以,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动力就是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使中国早日拥有自己的品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第三,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中国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实现优良品种显著改良的生物育种,力争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生物医药,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和平利用空间、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海洋开发,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的地质勘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还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带动中国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第四,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由于市场调节还需要完善,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时刻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也要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结构需要国家的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在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国家法律的监督和保证以及政府的协调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市场弱点带来的浪费与危害,尽快实现结构调整的优化。

第五,将经济结构调整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是大力发展以信息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这些都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六,彻底改变高投入、低效率的生产模式。中国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资源与环境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那种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绿色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使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