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干涉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怕孩子这样,怕孩子那样,总觉得自己是过来人,经验比较丰富,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他们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让孩子照自己的意见去做事情,这也限制,那也约束。孩子的事,总是大人说了算。

家长们在把自己的经验、价值观灌输给孩子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压抑孩子的天性。其结果是把孩子的手脚和头脑束缚了起来,对孩子的自身体验进行剥夺,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性。

一个长期生活在家长的“强迫”与“约束”中的孩子,主动进取精神差,对学习毫无兴趣,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为父母学习的.所以对学习的态度非常被动!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取得优秀成绩的,更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从小就被爱包围着的孩子。自从他出生以后,家里人就一直围着他转,他要星星的话,家长不但会给他“摘”下星星来,同时还会“捎”上月亮。当他想喝水的时候,爷爷、奶奶和妈妈就忙不迭地跑过来为他“服务”。爷爷奶奶还说:“宝贝呀!以后拿水跟我们说就可以了,别自己拿,烫坏了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心疼的!”直到他上了高中,还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他想出去玩,家里的大人都不肯,说怕他有危险。

他在学校念书,爸爸动用关系,让学校的老师多照顾他!

他要出去跟朋友玩,爸爸妈妈出来干涉,说人家不是好孩子,叫他不要跟那些朋友玩!

总之,家长们对他关怀备至,保护得体贴入微!可是,这个孩子并不领情,在他看来,他的人生都是家长们安排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为此,他特别羡慕自己的那些同学,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自由!

现在,他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下个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但他心灰意冷,学习没有动力,心情压抑,他总觉得同学们都用瞧不起他的目光看他!

也许,爱他的家长们并不知道,正是自己这种过分“干涉”的爱,摧毁了孩子对生活的所有信心,使得孩子像马戏团的小象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只不过,这个限制不是麻绳的捆绑,而是家长和家庭的约束而已。但这种限制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严重,因为被束缚的不止是孩子的身体,更是孩子的心灵。

其实,能力是需要靠实践培养的,是需要机会锻炼的。如果平时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被家长包办、代替,甚至是干涉了,那么孩子哪里还有自己做事情的信心与勇气呢?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是有思想的个体,是独立的人,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才能健康地成长起来。干涉太多,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失去独立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此外,过分干涉孩子,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与家长起冲突,甚至自暴自弃以刺激父母,给家庭和社会埋下隐患甚至带来伤害。这里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宇航是某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性格也很随和,很乐于助人,每到周六周日,就经常主动到爷爷奶奶家帮忙。

可是,自从上初二以后,宇航和父母尤其是和母亲的关系日趋紧张,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架。有几次吵得太厉害了,索性离家出走,两三天都不回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宇航的妈妈非常担心,所以就带宇航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与宇航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宇航的妈妈是一个“干涉欲”很强的人,她动不动就会盘问宇航跟谁在一起,给谁打电话了!甚至是宇航做作业的时间,她也很不放心,三番两次地来“偷看”,这让宇航非常反感,于是矛盾就爆发了!

为了表现自己的不满,宇航就用逃课、离家出走来刺激他的母亲!

宇航的这种情况正是家长过分干涉引发的,在青春期有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一方面他们渴望被关注,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过多地被干涉!因此,对于家长的干涉、批评与责备,他们都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情绪,故意与家长唱反调。同时,他们的反抗更多的是以潜在的形式表现,如对家长在生活和教育上的安排采取不关心、不表态、无所谓的态度等。

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专家建议: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发展,家长不妨放开自己的“束缚”,对孩子的生活不要过多干涉,给孩子一片自由、独立的天空,让他们展开双翼飞翔,引导他们自己去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体验坎坷、波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体察与感悟之后跨越生活中的一道道障碍,成为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