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银行家的金融热战路线图

(一)“货币是最坏的违禁品”

这句话是美国副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赖恩的肺腑之言,很多人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他深深地知道美联储建立的含义和大量向欧洲协约国提供美联储券贷款的性质——银行家族用数字捆绑和掠夺欧美国家财富和私有财产,让战争演变成消灭各国理智声音的工具,这和后来银行家在"大局已定”之后,又转而高喊“世界和平”是一回事,并不矛盾。

(二)“普法战争”在银行家财富之争路线图上的价值和历史地位

“普法战争”(1870.7.19—1871.5.10)在世界财富之争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由此在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第一帝国”,而且对从古代欧洲慢慢发展起来的跨国垄断金融资本来说,也有着分水岭的重大含义。

1.虚拟经济的目的是控制实体经济,“普法战争”的财富之争价值就在于欧洲实体经济的中心,从此转向了德国。控制实体经济是发动财富之争的始点和终点。

2.这场由罗思柴尔德在普鲁士和法国的银行代理人共同导演的金融热战,缔造了一个现代"德国",也就是所谓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它不是"德意志第一帝国”(以奥地利为中心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延续,而是古代武装银行“条顿骑士团”的延续,而“条顿骑士团”则是古典共济会武装银行“圣殿骑士团”的分支……这种意义非同凡响,令人深思。

1866年,普鲁士甚至与包括奥地利、汉诺威、萨克森等众多德意志邦国发生了战争,后者才是真正的“古代德国”,普鲁士不得不称之为“德意志第一帝国”,而自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普鲁士王国改说德语也不过是几百年前的事,这不是一场喜剧吗?

3. 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左手扶植了“拿破仑三世”,右手扶植了俾斯麦,然后让他们两个打了一场“战争”,甚至在战场上密会,并且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联合普鲁士打垮了法国自己的军队。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不仅掏空了法国的财富,而且埋下了法国和德国冲突,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为私有货币在欧洲的“发扬光大”铺垫好了下一次更大规模金融热战的伏笔。

4.普法战争缔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在几年后的1876年缔造了"德意志帝国银行",一个罗思柴尔德家族拥有的“独立央行”,他们又先后拥有了原“德意志第一帝国”,奥地利王国的“独立央行”,此时罗思柴尔德家族也成了法兰西银行的主导股东……当1913年罗思柴尔德家族通过其一手建立的摩根财团控制了美国的货币发行权,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整合这些“独立央行”了。最简单和彻底的方式就是打一场世界规模的金融热战,而普法战争就是这一系列人间悲剧的开始。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价值吗?

“(美国)士兵是愚蠢的动物。

——美国犹太裔国务卿、现代共济会成员、外交协会会员基辛格“平等、博爱、人权”的旗帜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也是美第奇银行推动“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宣传口号。可文艺复兴的标志徽章却是“束棒”,也就是“法西斯”,在西方没有几个学者敢于提及这类问题。有趣的是,把法西斯和银行家相联系不是一种“来自他人的批判”,而是银行家自己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一种理想宣传和对世界的公开规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完成银行家建立世界政府、世界央行、世界货币的任务,却让欧美跨国垄断金融资本完成了走向世界统一货币体系所需要的资本凝结,并同时埋下了下一场世界范围的金融热战的种子。

1.“世界货币”——得到了推广,却没有正式建立

普法战争标志着罗思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欧洲跨国垄断金融资本的重心转移从法国到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这个重心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但是建立一个私有的世界货币体制,并为人们广泛接受,谈何容易?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力度很大”,但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有一次新的、更大规模的金融热战。

2.“世界央行”——达成了,但“实践和计划有所不同”

普法战争让罗思柴尔德家族凭空得到了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法国支付),他们通过“德意志帝国央行”开出账面马克票据,金币进了家族的金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要赔偿2260亿金马克。当时全世界也没有这么多黄金实物,德国只能不断地向“国际债权人”集团借入“等同于黄金的金本位账面数字”。银行家这个目的是要把德国经济永远和债务捆绑在一起,并成为永远的利息奴隶(这就是债务金融主义的雏形)。

核心问题是,这些战争赔款当然不会归各国政府,而是要进入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腰包(各国政府得到的是数字,金币或债权却归了罗思柴尔德家族)。

2260亿金马克德国赔不起,整个过程却由银行家来“跨国协调”。1924年银行家抛出了一个“道威斯计划”,让德国每年赔付10亿金马克(都是纸币,哪有这么多金币?),这要德国赔付许多年(好像还“减轻了负担”)!但“道威斯计划”不过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德国“独立央行”,并让德国人民真正被榨干骨髓,而不是“干脆赖账”。可这笔钱依然太多,德国各阶层纷纷破产,无力支付(银行家搜刮的计划,执行并不顺利)。

罗思柴尔德家族于是开始了一个策略转变——从追求金币到追求债权。也就是说不再奢求得到超出当时金币总量的金币,而追求对欧美各国实施债务控制,也就是“国际债权人”主导的“世界债务货币体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世界央行,而把所有搜刮到的黄金、白银都弄到这个“世界央行”来“管理”,给各国开出“超主权的金本位的账面转账数字”。这不仅可以让跨国垄断金融资本一举完成世界范围的资本凝结,还可以让各国人民误以为这个“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是“可靠的金本位”,并且是由"各国政府联合发行”,而且这个"世界央行”也会被误以为是一个"各国政府联合组建的跨国金融机构”,事实却是罗思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几个垄断银行家族的私有财产和私有皮包公司,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跨国信用卡特尔。

1928年,美国银行家扬格(0.D.Young)就开始四处活动,于1929年通过了《扬格计划》,让各国同意组建一个“国际清算银行”替代“赔款委员会”。1930年1月20日,由罗思柴尔德家族的银行代理人摩根财团和其他一些纽约美联储股东出面,在海牙与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日本的“独立央行”闭门磋商。这个会议很滑稽,因为除了日本情况比较特殊之外,大多数“独立央行”都是几个跨国银行家族的私产,却得出了一个“跨国政府决议”,建立一个私有的世界央行——国际清算银行(瑞士政府发给经营执照,并给予银行家股东们免税、“外交豁免权”等许多特权,前面说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国际清算银行的确控制了各国的财富,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但是这和银行家预想的可以发行“世界货币”的“世界央行”,还明显不是一码事,故此这个皮包银行从此成了跨国垄断银行家集团对各国“独立央行”发号施令和实施人事渗透的跨国私有金融情报组织,实际上的金融支配,却依靠美联储才得以实现。

所以,国际清算银行仅仅是“小半个世界央行”,与美联储合在一起可称为“半个世界央行”。

3.“世界政府”——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跨国银行家建立了现代共济会组织的分支,美国外交协会成员,也是建立美联储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第一世界政府”的奠基人。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提出了“威尔逊十四点条”(有时也被称作“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至1945年),这实际上是一个银行家操纵下的“世界政府”(所谓的《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就是《国际联盟盟约》,包括国际法庭等“世界政府”机构,后来却由一个罗思柴尔德家族的银行代理人——摩根财团建立的跨国私有金融机构"国际清算银行"来“运作”)。

《凡尔赛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了一个《凡尔赛和约》。人们总以为这个和约是各国政府(包括战胜国和战败国)联合协商和妥协的结果,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凡尔赛和约》是3个共济会(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巨头密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凡尔赛和约》的命名,源于谈判是在1919年1月18日凡尔赛宫进行(1870年德国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并统一德国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德皇”在此举行加冕仪式)。当时邀请了来自38个国家的70名代表(包括了旧中国的外交代表)。

(1)第一批被踢出去的国家

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均不在邀请之列,这就成了一个“单边力量”控制下的“协商”。

(2)第二批被剔出去的国家

由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实行“闭门磋商”,导致各国政府代表并未参加会议,而是“领通知”来了。

(3)第三批被赶出去的国家

日本和意大利对于当时的国际政治表现得非常幼稚和不知斤两。妄图在殖民地分配上分享美英传统利益,受到打压,“自动”退出会议(“以示抗议”)。

(4)实际参与制定《凡尔赛和约》的“共济会三巨头”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任期1913—1921,生卒1856—1924),现代共济会成员。

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任期1916—1922,生卒1863—1945),现代共济会成员。

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任期1906—1909、1917—1920;生卒1841—1929),现代共济会成员。

“世界政府”就是在这样一种银行家主导的跨国组织的主导下,被廉价地炮制出来了。“国际联盟”和后来的“联合国”明显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垄断银行家族的力量尚不足以公开建立一个“世界政府”,而只是一个由胜利的参战国组成的跨国条约组织,并且美国政界非常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抵触极大,一直没有批准美国加入“国联”(美国总统建立的“国际组织”,却先由“赔偿委员会”后由“国际清算银行”管理)。

这个“世界政府”的尝试,反映了跨国垄断金融资本的力量与不足。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义——“完美的金融热战”

评价一场财富之争的得失,关键在于“背景准备”、“战役进程”、“胜败结果”、“损耗比率”四个因素。越是规模宏大的金融热战,越容易失去控制,陷入不可知的被动局面,甚至让整个财富之争走向银行家预期的反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范围的、被人们公认由金融问题引起的高强度战争。单就这一点来说,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1.背景制造的成功

(1)银行家族战略重心的转移

普法战争是罗思柴尔德家族从法国到德国的战略转移,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恶性贬值,则是其从德国到美国的战略转移。这个把戏很有意思,就是给德国制定了一个很高的“战争赔款额度”,然后不断地从美国向德国进行“贷款",这个贷款是“金本位的美联储券",而德国又向战胜国不断赔付金马克。所有这些看似一本正经的国际结算,都是在几个银行家控制的私有金融卡特尔——各国的“独立央行”之间进行的数字游戏,什么也没有转移。

这种金融战策略的目的,就是制造“国际债权人”对德国的巨额债权,也由于美联储券的发行,而制造了对美国的巨额债权,这些“私有银行券的流通”又制造了整个欧洲货币的“债务化”储备的“债务化”交易的“债务化”,也就是“接受债务、交易债务、储备债务”,这就是债务金融主义。各国政府什么也没有得到,各国人民从此成了银行家的债务奴隶而不自知。金马克不是黄金,美金也不过是数字,一切都是银行家笔下的虚拟账面游戏,却让罗思柴尔德家族的产业重心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

(2)仇恨的制造与控制

制造仇恨和消除仇恨都是财富之争的策

略,难点在于控制仇恨的“强度”和“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凡尔赛和约》制定了的“战争赔款”数字。当这种赔款的数字传到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1851—1929)耳中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当时人们并不理解的话:“《凡尔赛和约》不过是一纸20年的休战协议。”他不仅非常清楚银行家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费迪南·福煦不是天才,却准确地预见了历史进程。

这笔“战争赔款”虽然最后都进了银行家的腰包,可德国老百姓不知道,他们所产生的仇恨是一种和经济损失成正比的“可以量化的仇恨”。可以通过搜刮和通货膨胀的数字模型进行精确控制,这就是为什么要制定一个无法达成的“赔款协议”。

这个协议由德国、美国、法国的“独立央行”来“具体运作”,他们都不过是跨国银行家族的家族企业分部,通过对流动性的控制(包括搜刮和对希特勒的金融资助),银行家在德国制造了“精确的仇恨”和“惊人的复苏”,这笔看似诱人的“战争赔款”,并没有让法国得到任何实惠(法兰西银行的股东罗思柴尔德家族除外,可他们不等于法国人民)。

2.战役的爆发和进行协调

(1)1914年6月28日,欧洲秘密组织“黑手社”杀手加费格里·普林西波(19岁)对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成功暗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政治暗杀对于引爆战争的时间控制是最精确的,这个神秘的“黑手社”(有时也被翻译成“黑手会”)不论是什么人在控制,都成功地、精确地吹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号角。

银行家的金融战谋划似乎总有老天保佑,恰到好处地冒出一个“黑手会”,这支“黑手”来自何方无法考证,但受益的却是银行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和苏联是欧洲战争的主要对垒双方。罗思柴尔德家族通过摩根财团控制的美联储向苏联不断输血,同时通过银行代理人沃伯格家族,不断对希特勒提供战争资金。这些工厂在德国的土地上,却没有受到任何的空袭,一直保留完好。而那些不是华尔街银行家控制的德国工厂则基本上被空袭摧毁了。

华尔街的银行家集团通过对苏联和德国“金融力量增减”,让两个国家逐渐打成了平手,然后逐渐让苏联占据了上风。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有华尔街逐渐削减对德国支持力度的“功劳”,他们的目的是制造一个相对弱小,却能制约美国政治体制的“对手”,也就顺手埋下了“冷战”的种子。

3.财富之争的甜美果实

为了限制连任了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等银行代理人的尾大不掉,罗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突然“病故”了。这个历史事件的结果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让美国前台政客集团得到多大的威望和实惠,而是让美联储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美元体制。罗思柴尔德家族在美国的银行代理人摩根财团为代表的纽约美联储股东世袭家族从此广义上拥有了世界的一切财富。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死了许多人和一个总统。

4.财富之争的损耗比

(1)付出=收获

这是财富之争学中特有的现象,银行家用银行券注入各国战争机器的同时,也广义收获了各国的财富,不但没有付出任何东西,反而扩大了虚拟经济的控制范围和力度。

(2)用“小收获”得到“大收获”

银行家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财富之争中,一直是收获,而从来就没有付出。这是财富之争学中特有的战役数学模型,是财富之争学不同于传统战争的重要特征。银行家用收获替代战役支出,通过虚拟经济把支出转换为收获,即用“数字支出”换取了“私有货币领地范围的扩大",从而得到了一个“零支出”+"广义收获”的“战役付出模式”。

人们可以理解从一个婴儿手里抢夺棒棒糖是可耻的收获,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用“国际法”的形式规定了几个银行家用数字可以广义拥有整个世界的财富,这种更加可耻的行为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抛开道德不谈,这种伟大的"成功",无疑令人赏心悦目。全世界人民对美联储股东家族交出了一切财富,却“欢欣鼓舞”。所以,世界财富之争简史不仅是一部肮脏的欺诈史,也是一部幽默而又真实的历史喜剧。在这部喜剧中,被剥夺者与剥夺者都哈哈大笑,两者握手言欢。不过,被剥夺者并没有注意到,他不过是资本怪物脚下的傀儡,而不是相反———句话:剥夺者必被剥夺,他们没有资格嘲笑被剥夺者的愚蠢,因为他们更加愚不可及。

(五)永远的财富之争

所谓的战争,不过是物质世界的一种不稳定的异常状态,而物质世界的本质是趋向稳定。制造“不稳定”和“扭曲”的目的不是蓄意的破坏,虽然结果常常如此,而要达到一种绝对少数对绝对多数的主导。这种物质运动的形态,表现在人类社会中,就是战争。

财富之争是一种常在的控制体系,一种持续的财富转移模式,故此是金融主义时代的一种常态。从广义来说:人类社会一旦进入了金融主义阶段,财富之争就从广义永恒的存在,直到金融主义的消亡(希望人类文明不会被金融寡头的私欲同时毁灭)。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人们不断地欢呼:“大战结束了!”在某个层面来说,这是一种“真实”。但财富之争却从1913年人类社会进入金融主义阶段之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人类社会被银行家带入了一场新的、永远也不会停滞的“悖论战争",在财富之争学中也称"反逻辑战争",也就是一场骗局战争、无目标战争、无法终结的战争。

所谓的战争,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战争对手,这样才能有战略和战术目标,不论失败和胜利,都会有一个完整的开始、发展、结束的战争过程。但是财富之争中的“悖论战争”却不是这样,它服务于跨国垄断金融资本,扭曲物理世界(实体经济),用虚拟经济控制一切的需要,可以永远地进行下去!这里举两个“悖论战争”的模式:

1.反贫穷战争

美国约翰逊总统(1963年至1968年在位)是这种战争模式的始作俑者,他发明了一个“反贫穷战争”的概念,并在1964年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史称德国耕地面积约1195万公顷,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耕地中约70%的土地种粮食,兼营水果、经济作物、花卉和牧草。

“反贫穷战争法案”。

“贫穷”是私有制制造的一种不公正的财富分配体制,在金融主义确立以前,主要由创造财富的能力决定,“贫穷”的战略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在1913年极少数银行家族初步确立了金融主义之后,“贫穷”

主要由世袭与血缘决定,一个人不论能力如何、如何努力,他或她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必然归美联储股东广义拥有,不会有一分钱的“私有积蓄”,这种不被人理解的现象,不仅吹响了资本主义制度毁灭的号角,也消灭了一切公正。“贫穷”是一种注定要在金融主义体制范围内存在“收入差别”,这种“差别”不可能被消除,这种"反贫穷战争"纯粹是一个骗局,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更没有“重要的过程”。

2.反恐战争

打击一个或一个名单上的“恐怖组织”是一场战争,而“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则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因为没有终点和胜负可言,所以也就脱离了战争的概念,属于财富之争学中的“悖论战争"。战争的目的在于终结战争,悖论战争目的在于维系战争,两者有点相似,却又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