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人行,必有我师”说起

听朋友说过他的一个很好的“育女心经”:

我从来就不请家教,不是因为我自己过于自信,而是我根本就不懂得孩子的很多学习上的问题,我常常成为了女儿的学生,每天女儿都给我讲一个小时的课,包括英语、数学各半个小时。

不请家教是因为怕孩子对家教产生依赖性,不好好在学校听课,反而依赖在家里听。也是因为我的外文和数学太差,所以我常常会请教孩子很多问题。在请教孩子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孩子在我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她总是能把这个问题学得很透。所以常常做孩子的学生,孩子自然就会成为老师。也自然不用请什么家教。所以我的育女心经是——给孩子找个好老师,还不如给孩子找个好学生。

朋友的育女心经让我想起了女儿那天在我的书房向我请教韩愈《师说》解释的场景:

女儿常来我的书房,随手拿书就看,也从不看自己的学识能否到那程度。她翻开韩愈的《师说》便认真地读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女儿一口气之乎者也地读下来,好像除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地熟悉点,方能知道—些,其他的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于是便向我索取解释。

当女儿读到“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的翻译时,她说:“圣人还有不懂的道理吗?如果他都有不懂的道理,他为什么能称为圣人呢?”

我笑了笑,给她讲了孔圣人出巡的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扬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这就是圣人所不懂的道理,很多时候,不是别人挡住了你的去路,是因为你不懂得去给别人让路。孔子当时就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项橐便成为了他的老师,这也便让孔子悟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我跟女儿解释着。

“爸爸,难道你就没有感觉孔子错了吗?是因为那个小男孩在大路上堆瓦片挡住了前路,是他不对在先,他那是狡辩。”女儿反驳道。

“是的,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小孩子说出来的道理也不无道理,城跟车,是谁让谁呢?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谦让一下便是一种美德,成就的是彼此的方便。而无需下车和他人争辩。这就是孔子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反正觉得是小男孩错了。”女儿依旧固执地认为是男孩错在先。于是我又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该所内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与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他想。

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突然从水面上如飞似地走到池塘对面上厕所。

博士生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他想。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飞快地地从水上漂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飞快地漂过水面去上厕所。这下子博士生更是差点晕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去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他想着便往水里走。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女儿听了这个故事为博士的死爱面子抱腹大笑起来。

“这就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体现,在人群中间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这样你才能在你的身旁找到老师,只要懂得谦虚,就能接受别人的优点,自己才能进步。倘若像那位博士一样自视清高的话,就会引为别人的笑柄。”女儿从笑声中停下来认真地听着我讲,随后又拿着《师说》的翻译认真地诵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