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金融资本的进攻

自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打开国门的政策实施后,为了促使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中国政府强调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系统,引进外国资本,以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的愿望是美好的,其举措也是行之有效的。自此,国家基础设施、重工业,以及私营企业,特别是出口业,在国家投资的带动下齐头并进,使占中国总人口70%的劳动大军创造了60%的GDP。而以出口为平台的经济战略又使中国领先于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由于这一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GDP在30年间增长10倍,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划取得了成功。

特别是对外输出“中国制造”的出口业,可说是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些举措。那时中央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由此吸引了大批港商。他们凭借同文、同族和地理上的优势率先北上投资。邓小平南行之后,台商也大量涌入内地,此时港澳台投资额占了外商投资总额的80%,且带动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形成从事加工生产的制造业,生产国内所需商品和一系列出口产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外国资本才逐渐涌入各个经济特区,使国家规划以外的投资迅速增加,令经济特区的各种商品产量和价格不断提升,从而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担心恶性通胀,中国政府要求银行收回投机性贷款和提高利率,并重新评估投资项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使通胀率从1995年的17%以上下降至1996年年初的8%,其间经济增长并没有放缓,继续以9.5%的增速迈进,并且这一过程伴随着低通胀率。此后3年间,经济增长速度

分别达到8.9%、7.8%和7.1%。到了2000年,GDP与1978年相比翻了一番。

中国经济的崛起,使金融霸权垂涎欲滴,它们在暗地里策划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它们首先从中国周边的国家开始,用对冲基金作为直接进攻武器,大举扫**亚洲各国,以缩减亚洲经济的规模,并且在最后对中国香港实行了一次进攻。幸亏中国政府所制定的长远的改革目标——使国有企业继续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加强中央对金融系统的控制,以及不能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使中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直接影响中国,但是外国的直接投资减少了,因此中国出口额大幅下降。而此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启动已有12个年头,之前,中国已确定减少了4000多个关税项目,平均关税税率从35%降到23%,到1997年进一步降到17%。直到2001年年底,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进行到

第16个年头时,中国才终于成为该组织成员国,这为其他成员国大举进军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也为中国的出口扫清了障碍。

中国打开国门后,外国资本和美国的消费者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我们以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已证明自己非常善于建立有效的供应链:从它在中国设立的工厂到通过集装箱船进行的货物运输,再到美国的购物中心内的超市,直至网站上的价目表,一环紧扣着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