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G20峰会铺路金融秩序变革

来自发达和新兴国家的领袖们,带着各自的议案和诉求汇集于华盛顿,为可能改变一个已年过半百的国际金融秩序作出努力。"世界在改变,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不能把20世纪建立的秩序延续到21世纪。”法国总统萨科齐高举改革旗帜飞往华盛顿。“我们要更多的话语权。”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说。

太平洋的另一端,中国在G20峰会前五天,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来拉动内需,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为峰会提供了一个应对方案的参考议题。

但有观察家认为,这个峰会最终可能会沦落成一个“拍照大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研究员巴拉特·谢特瑟(Brad Setser)说:“一个即将过期的政权(布什)不可能做出太多或具体的承诺,因为那些承诺可能会被明年初上台的新政权否决,这个前提已经大大地限制了峰会的实质成效。”

雷声大,雨点小

峰会本来就不是布什的主意,而是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在3个星期前的一个周末,萨科齐特地飞到美国总统休假的基地——戴维营(Camp David),游说布什担当多边对话的东道主。“我们要改变世界金融体制的游戏规则,"当时也是欧盟轮值主席的萨科齐说,“这是欧盟的共同立场。欧盟成员还拿出了一份如何推行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的蓝图,指出必须加强全面监管、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金融行业行为守则以控制冒险行为、严管信用评级机构和重新审视会计准则并促进趋同。”

英国首相布朗则把这次的峰会比喻成第二个布雷顿森林会议,那次1944年召开的会议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体系,奠定了二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自由贸易和美国替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主导者的基础。

布朗还特地前往中东拉拢富裕的产油国,希望他们注资国际货币基金(IMF),让这个当年诞生于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产物,重振其财力去辅助陷入经济困境的国家。

而对美国含有怨气的巴西总统说:“现在我们大家都被迫为美国的问题埋单。现在的体系已经像纸房子般的塌下,一并垮掉的还有对经济不干预政策的信念。”

这些言论似乎让人感觉到金融秩序变革已经风雨欲来的压力。但是华盛顿很安静,布什很低调,自宣布了峰会的地点、日期后,没有对G20峰会直接发表意见;而他的接班人奥巴马则表示,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最高领导人,所以他会缺席,但会派代表跟进。

峰会召开的两天前,美国白宫和财政部官员出面预告了峰会的焦点议题,基本上否决了由法国提出的国际化单一的集体监管金融体系机制,同时也刻意降低外界对峰会寄予的厚望。总统助理丹·派赖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峰会的主要议题可能围绕着5个议案进行——确认危机的根源、检讨各国已经出台的措施和未来的可行方针、洽商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则来预防历史重演、确认可以执行原则的领域和建立特别工作小组来跟进。而所有的讨论都必须建立在认同自由贸易原则的基础上。他说这个为期两天的峰会只是为了达成原则上的共识,而各国的领导会尽快再次碰面洽商。

布雷顿森林体系升级

峰会拉开帷幕前,最常被提及的是它可否带来布雷顿森林体系2.0的新版本。

IMF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裁奥利弗·布兰查德(OlivierBlanchard)认为,即便有新一轮的改革,规模也不可能和当年比。“我更愿意叫它‘布雷顿森林体系1.5'。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更加现实主义地来设想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他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布兰查德认为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全球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和一个新的国际级别管制规则,那就已经是达到了更新、更好的国际金融秩序。

金融银行业界人士也认同,觉得目前的金融体系不需要革命性的大改变,而是需要调节和建立更有效的跨国监管系统。但对巴拉特·谢特瑟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2.0早已经出现,而且现在正面临着终结。他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是:中国和一些石油出产国资助美国无底洞般的扩张式消费,通过这个模式支撑大量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而目前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美国和欧洲放缓进口,这个模式将不可持续。他在三年前预测国外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会萎缩,资金账户将出现巨大的不平衡,依赖房地产的美国经济将受到打击。但出乎意料的是,银行和金融业在那发生之前先垮台了。“还有一点让我意外的是,现在的金融危机没有削弱美元的地位,反而让它重新变成焦点,因为各国都在找短缺的美金。不但美国要新增对国外央行的交换额度,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如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等,也成为他国寻求美元的目标。”他说。危机蔓延后,美元的汇率反而上扬,油价也开始下滑。

聚焦中国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在华盛顿召开的大大小小经济论坛,都无可避免地分析中国最新出炉的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和揣摩中国对援救他国的态度。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室主任瑟巴斯提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在10月底写的一篇社论,把这次的峰会和60多年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做了个比较。他写道:“布雷顿森林会议,看似多边会谈,但却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的博弈。今天,美国就像是当年的英国,而中国则要扮演过去的美国。”马拉比的同僚谢特瑟,却不完全认同这个对比。谢特瑟指出,当年美国的经济实力,占国际比重50%。"当然,这个数字是有偏差的,因为当年全世界都因为二战耗损了经济、产量,并因此负债,美国是例外,这无疑占了经济优势。”他说中国今天的实力还远远不及。

谢特瑟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也没有太大的意愿做领导者。“中国知道要做领袖是要付出代价的——越多的话语权,附带的是越多的责任。而且中国也不希望外界压力干涉它的汇率政策,它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步伐推行政策。但如果要做领导,它就必须在汇率问题上妥协"。

IMF执行总裁达拉拉也有同感,觉得中国发出的信号,显示它不想扮演更加积极的国际角色。“其实在这个危机中,是中国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时机。也是其他新兴市场可以在国际组织中谋得一席之地的时机”。

然而这个话语权是有价钱标签的。例如说,目前的IMF只有2500亿美元的资金,远远不如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金。因此,有不少专家呼吁让更多的国家把储备金拿出来,注资到IMF里,作为一个共同的资源库,为需要的成员国提供帮助。出资越高者一向被视为更有话语权,但是IMF一再强调话语权更多的来自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