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针锋相对

同治五年,在北京城里,有人刚刚修建一条五百米长的小型铁道,并没有展示几天的火车就被朝廷下令拆除了,拆除的理由是有官员认为火车的吼叫起来动静太大,如同怪兽一般并破坏了京城的风水。徐卫知道冯道台可不是一般的人,早就听闻他是一个“平时留心西学,素习算造之术”之人,在担任上海道台之前,他就曾经署理过江南机器制造局局务,又任江南制造局总办。

洋人的手段,冯焌光是十分懂的。他回到衙门,命人找来吴淞铁路公司的免税申请,审阅了之后,也派人去调查吴淞铁路公司的经营情况,又仔细查阅《申报》,看到了报道的相关内容,确认了他们修建的并不是“寻常马路”而是铁路后,冯焌光决定要和这些洋人谈一谈,因为他非常清楚这条铁路,决不能沦为洋人之手。

光绪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他前往英国领事馆,请求会见英领事麦华陀,麦华陀听说冯焌光到来,以为是前来登门贺喜的,就很高兴地去亲自迎接冯焌光。冯焌光一落座,麦华陀就问道:“冯大人,听说你对我们西洋文化也颇为了解,不知来此,你是想喝茶还是喝咖啡?”

冯焌光一脸严肃,示意什么都不想喝,麦华陀见冯焌光语气严肃,面色极为难看,知道必是有重要的事情来此,只怕是要来非难自己,而此时若来,必定与吴淞铁路有关。他故作热情道:“冯大人,何必客气?都是朋友,来人,给冯大人沏茶!”

冯焌光面色未改,直接质问麦华陀:“麦领事,敢问贵国在吴淞修建铁路,您可知道?”

麦华陀一听这话,便知冯焌光怕是来兴师问罪的,急忙推道:“啊?还有这种事?哎,我最近忙的事太多了,也没怎么留意。”

冯焌光从怀中掏出刚刚印发的《申报》,上面报道了吴淞铁路通车的盛况,照片中人山人海,一辆火车正在行驶。冯焌光指着上面的图片问道:“麦领事,您可别说这么大的事,您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咱啊,也别藏着掖着得了,我与你们英国人也打过多年交道,麦领事也是知道的。”

麦华陀心中不知冯焌光到底是什么态度,只得赔笑道:“冯大人,如今这铁路已然建好,并已经通车运行,您到此莫非就是来质问此事?”

冯焌光也没留什么情面,厉声道:“我早就查阅了吴淞铁路公司的免税申请,还有你们的营业情况,你们本是要求修建马路,那请问哪个国家马路上有铁轨?你们英国商人擅自建造铁路,按照《万国公法》的相关规定,铁路只能由本国的政府修建,他国修建需征得本国同意方可,你们此举,不知是否获得朝廷恩准?”

麦华陀见冯焌光拿出《万国公法》,一时理亏,只得答道:“冯大人,此事我一时失察,还望见谅!如今既然您亲自前来询问此事,那您说说,希望到底该怎么解决此事?”

冯焌光怒道:“我要求你们暂停筑路,等候朝廷商议周妥再行兴筑。”

麦华陀正欲反驳,冯焌光又道:“不然,我们也会想办法让工人们都停工!”

麦华陀只好答应道:“好,那就遵从冯大人的要求,我会告诉他们将运料机车暂停行驶一个月,等候北京公使训示。”

麦华陀当即打电话给怡和洋行,告诉他们:“你们干得漂亮啊!几天没见,就建了一个铁路!刚刚冯道台找到我,说你们私自修建铁路,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我要求你们停车一个月,不然我一定会和威妥玛公使,转告你们的这些问题!”

冯焌光见麦华陀已经告诉了怡和洋行,见此事已然暂时解决,就对麦华陀道:“多谢麦领事配合,此事事关朝廷大局,还请麦领事理解。”

麦华陀笑道:“冯大人,客气了,此事也怪我一时失察,给您造成如此大的麻烦,日后冯大人还请多多与我协商上海的事务,倘若有空,就来这里喝喝茶,聊一聊!”

冯焌光转身离开,麦华陀冷笑一声道:“你是个什么玩意儿,也配教我做事!”

而后,转身将电话线重新接好,然后打电话给怡和洋行:“你们做事怎么如此张扬?刚刚姓冯的找到我了,质问我吴淞铁路的事情?不过,你们放心,我暂时稳住了他,运送货物的火车暂时停一停,但是铁路该修还得修!你们找时间,也去教训一下他!”

冯焌光回到衙门,找到自己的亲信王筠宏,讲道:“你最近找几个兄弟,去盯着怡和洋行,还有他们在吴淞修建的铁路,看看他们什么动向,随时告诉我!”

王筠宏随后叫了三个捕快,分别去怡和洋行和吴淞铁路去盯着,看看铁路是不是真的停工了,结果三天之后,他们告知:“火车最近倒是没见过,可那里每天还在铺那个铁块,我看他们修路的工程还在照常进行!”

王筠宏赶紧告诉了冯焌光,冯焌光回道:“还得盯着点儿他们!”谁曾想不到一个月,运送货物的火车又恢复了行驶。

冯峻光气愤不已,找到了麦华陀,麦华陀却推说道:“冯大人,这个事情我实在不知道,你若是有办法,就自己去想吧!”冯焌光遂将情况准备详报两江总督沈葆桢,希望沈葆桢将此事上告朝廷总理衙门,再向英国公使交涉。

当晚,冯焌光走在街上,此时华灯初上,他正欲进门,只听脑后传来“啪”的一声响,后面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黑洞,他大吼一声道:“谁啊?有本事就出来!别当缩头王八!”

黑暗中,有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传来:“你不用知道我是谁,我只想告诉你,敢跟我们作对的人,没什么好下场,下次保证你见到你的脑浆!”

冯焌光心想,这一定是那些洋行的人搞的鬼!他小心翼翼地循声跟上去,去发现在巷子里,有三具尸体躺在地上,分别被一刀割喉。冯焌光仔细一瞧,发现都是安排监视修铁路和怡和洋行的捕快。

冯焌光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然被英国人发觉,倘若再有什么动作,只怕英国人真将自己脑袋打开花。他急忙叫人将三位捕快的尸体收敛,并按照公事伤亡给予了家属抚恤金。

回到家,看到孩子的手中拿着一个地球仪,急忙问道:“你这个东西,从哪拿来的?”

孩子吓得不知所措,急忙解释道:“是一个洋人叔叔送给我的,他说叫我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去英国读书。”

冯焌光听完,后背流下阵阵冷汗。

光绪二年三月十三日,此时马嘉理案尚未解决,清政府总理衙门就吴淞铁路事约见英国公使威妥玛,请求暂停修建的铁路。威妥玛听到总理衙门的请求,气得火冒三丈,但毕竟偷偷修建铁路,确实是理亏,也只得想个办法应付一下总理衙门的要求。于是找到梅辉立,对他道:“总理衙门找到我,他们要求我们停止修建吴淞那里的铁路,这样,你先去找李鸿章,看看能不能说服他,整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不过,铁路是一定要修的!”

梅辉立心领神会,明白威妥玛的意思,他起身前往天津时,拜见了李鸿章,他登门拜访,进入衙门之后,李鸿章早就知晓他的来意,就让下属为其沏茶,梅辉立从包中拿出吴淞铁路的有些图片,以及《申报》报道的内容,他对李鸿章道:“李大人,这便是我们正在修建的铁路,这铁路既可以商用,也可以民用,商用,则可以运输货物,民用,则可以方便出行。于大清政府和百姓可是大大有益。”

见李鸿章并未表态,只是瞅了瞅照片和报纸,心中有些不满,语气突然强硬起来道:“在下听闻一些思想落后的官员,多次建议停止修建铁路,这真是国之蠹虫!况且,中英两国交往密切,铁路营运关系到很多洋行的利益,如果停办,那些商人定会在议会上大吵大闹,给首相大人施加压力,到时候我可无法保证他们会闹出什么事情,到时候兵临城下,保不准会出大事。希望清廷能接受铁路已经建好的事实,我们届时也可以按国际惯例从铁路营运的收益中分成,或者十年后由清廷出资回购,自主运营。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此时,茶已沏好,屋子中散发着普洱茶的清香,见过风浪的李鸿章早就听出梅辉立话中的刺耳之意,李鸿章放下照片,从容淡定地回复道:“梅先生,先请饮茶!上海道台冯焌光早已查实你们的怡和洋行以修公路之名,却是修建的铁路,这些照片就是证据!当时签订的合同,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是公路,也是我们常说的马路,绝不是铁路,你们这是**裸的欺骗,是对我们政府和百姓的藐视和欺辱!如果让英方经营这条铁路,那还要我们政府做什么?你们说可以商用、民用,到时候你们要是运送大炮、鸦片,那是对中国国体的一种伤害!上海是各国聚焦的地方,到时候你们这样做,外界各国舆论不满不说,其他洋商难免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今天,美国建一条。明天,德国又建一条,最终此事将变得很难收拾。梅先生,您说要是我们在你们大英帝国上建一条铁路呢?”

梅辉立冷哼一声,却是争辩道:“那李大人的意思,是要收回这条铁路?我们修建铁路,也是用了不少银子的!”

李鸿章解释道:“我们怎么会让英方吃亏?你看,你们耗费的物力财力,值几个数,你且回去带人评估一下,何不由我们照原值买回,另招华商股份承办。如此一来,你们商人消耗的资本不致白费,而大清的主权亦无所损,这样岂不是更好?”

梅辉立心想:这倒也算是个办法,不过,自己可不敢随意决定。

于是,梅辉立举起茶杯,将茶一饮而尽,对李鸿章道:“李大人的建议甚好,不过,此事我还需与威妥玛公使禀告。”

事后李致函冯焌光详告会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