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左李之争

京城紫禁城,慈宁宫。

这座偌大的宫殿内只有四个人,但却是整个大清最有权势的四个人。他们分别是:慈禧太后、恭亲王奕?、李鸿章、左宗棠。

慈禧太后轻轻抿了一口茶,对底下三人说道:“今天咱们就不在朝堂上谈事了,那里人多口杂的,各说各的,商量半天也说不出个什么结果出来。”

顿了顿,慈禧接着对李鸿章、左宗棠二人说道:“李爱卿、左爱卿,宁古塔总兵呈上来的奏折,提到的沙俄野心入侵我大清的事情吧,恭亲王都跟你们细讲了吧?你们有什么想法?”

左宗棠当先一步站出来,说道:“回禀太后,沙俄素有入侵我大清之野心,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下官以为,沙俄第一目标多半会放在新疆。至于东北满洲,那里距离沙俄的统治中心过于遥远,而且沙俄想要侵吞满洲,就需要跨越万里苦寒山路运兵,这对他们来说也不容易。再加上近几年来,沙俄的确也在新疆一带小动作不断,意图扶持当地游牧民族反我大清统治。所以,下官认为我们应将应对沙俄入侵的战略重点放在新疆一带。”

奕?则反驳左宗棠道:“左大人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不过却忽略了一点,新疆那里偏远荒僻,即便丢了也就丢了。然而东北满洲则是我大清祖地,绝不容许被他国染指寸土!”

左宗棠针锋相对道:“王爷此言差矣!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大清虽然日渐孱弱,比不上西洋诸国强大,但是我们依然要有寸土必争之决心,否则一旦连这股信念都彻底丢失了的话,兵器简陋、精神全无,恐难保西洋诸国无一不有轻我之心。反之,倘若我华夏子民人人都有自强不屈之心,则中外必然可以相安无事。所以,面对沙俄挑衅以及野蛮入侵,无论在新疆与东北,我大清都必要敢于一战,决不可轻言放弃一城一地。”

奕?仍然不怎么同意左宗棠的观点,继续道:“本王又何尝不希望我大清军民能如左大人所说的那样,上下一心奋力抗敌不丢一寸国土呢。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更多的是冷冰冰的实力比较,而不是军民之决心。而眼下,我大清实力有限,英法美俄诸国无不野心觊觎我中华,英美常袭扰我东部沿海,法国近来在我西南一带动作频频,沙俄也在新疆、东北两地蠢蠢欲动。既然明知难以应对西洋诸国对我大清的全面包围,我们总得有所取舍吧?”

见左宗棠和奕?二人争执不下,慈禧太后看向了一旁,一直没有急于表态的李鸿章,问道:“李爱卿,你有什么想法,也尽管说来听听?”

李鸿章沉吟片刻后,说道:“下官认同刚刚左大人的那番判断,沙俄侵我多半会先从新疆一带下手。不过下官却不同意,刚刚左大人寸土必争与沙俄死战的观点。”

左宗棠刚欲反驳李鸿章,却被慈禧太后挥手制止,她对李鸿章道:“李爱卿,你细细讲来你的观点。”

李鸿章道:“是,太后。请问左大人,你认为洋人从海上入侵我大清更容易,还是从陆上入侵我大清更容易?”

左宗棠道:“我大清陆上北部、西部、西南三面国界,皆有高山峻岭之天险阻隔,并不容易被洋人轻易突破。而东侧及东南沿海一带则,只要一经登陆几乎没有什么天险可守。而洋人军舰更先进、枪炮更猛,我大清无一可以应对,所以更容易被洋人从海上突破入侵。”

李鸿章点了点头道:“左大人分析的极对,所以我认为我大清国防还是应以海防为重、塞防为次。”

左宗棠不耐烦地打断道:“李大人,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如何对付沙俄即将对我大清展开的入侵之举,而不是什么海防、塞防之类的问题。”

李鸿章接着讲道:“呵呵,左大人莫急,你先听我说完。在陆上国界处,我们可以凭借天险据守,因此,只需发展国防边界一带的民团队伍和军垦队伍即可,军费开支投入可以相对较少。再说句不中听的,即便被敌人突破国界,我们依然有数千里战略纵深可以依赖,步步为营节节抵抗敌人入侵,总不至于能让敌国很快深入我国相对富饶的腹地。可是,如果西洋诸国洋人一旦通过海上封锁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一带毫无天险可以据守抵抗,尤其是东部地区,沿海一带就是千里平原沃土,无论洋人从旅顺口、天津、胶州湾还是从上海、广州登陆,都会对我大清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综上所述,因此我刚刚才说,我大清国防还是应以海防为重、塞防为次。再说回到有关沙俄野心入侵我国新疆、东北一事。左大人认为沙俄会首先大举入侵新疆,因此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发兵新疆以挫败沙俄入侵。我不反对在新疆阻击沙俄入侵,我认为不妥之处就是,我们在眼下这个阶段,不应该将大部分国防精力和军费开支浪费在新疆一带,只需在那里组建小批民团队伍,凭借天险与沙俄入侵者相持即可。等到我国兴办洋务、工业有所成就,国力有所恢复后,再调集力量去往新疆对付沙俄。”

奕?问道:“李大人,那如果沙俄侵略我大清东北满洲,我们又当如何应对呢?”

李鸿章捋了捋胡须,然后继续缓缓讲道:“至于东北满洲一带的国防策略,则应采取塞防与海防相结合之手段。在大小兴安岭一带布兵驻防,防范沙俄入侵。造船买舰,在旅顺口一带设立水师,一旦沙俄从北防入侵,旅顺口的驻军可乘坐军舰一路北上,来至中朝交界,转乘中型运兵船只仍可经鸭绿江、松花江等内河,一路可达最北边界处支援大小兴安岭一带的驻军抗俄御敌。而如果沙俄没有入侵我国满洲,则旅顺口的水师依然大有用处。北可巡查驻防东北沿海一线,南可封锁渤海湾、支援京津。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在旅顺口设置一支水师对于我大清都极其重要,是必要之举!”

听完李鸿章的一大段分析后,慈禧太后深觉有理,于是便接着问道:“李爱卿,那你觉得在旅顺口设置水师需要多少军舰、多少兵力?又需要花费多少军费呢?”

针对慈禧太后提出的几个问题,李鸿章一一分析道:“依下官计算,鉴于旅顺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我们至少需要在那里放置三艘两千吨排量以上的主战军舰,三艘千吨左右的中级舰艇,以及三四艘补给舰,至少需要布置两万人以上兵力,大型主战军舰可以从德国购买,中小型军舰我们自己已经可以生产,只算购买和建造军舰以及各种舰载武器三项主要费用,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一听李鸿章说到组建旅顺口水师,就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慈禧太后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另一旁的奕?自从上次与李鸿章深谈过一次后,已对李鸿章的组建水师计划十分了解,他见慈禧太后没有立刻出言反对,于是趁热打铁对李鸿章道:“李大人,你上次跟我提过的组建三洋水师一事,我考虑了一下,认为你的想法不错。今日不如就在这里,你就把你的那个组建大清水师计划一并讲与太后听吧。”

李鸿章正色道:“是,王爷。”

李鸿章知道一心实在给自己机会说服慈禧太后,于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这才开口细细讲起了他的建设新式水师、构建新式海防的战略设想。

李鸿章先分析了大清海防的一些基本状况,以及一些主要问题,中肯讲述道:“自鸦片战争之后,我大清海防便秉持以海岸炮台为主、水师为辅的完全被动抵御手段。然而,洋人凭借先进的铁甲舰游弋海上伺机而动,可随时集中兵力攻取我大清沿海任一地方。以不能移动之炮台打击可以灵活移动之铁甲舰自然事倍功半、难上加难,而已可移动之铁甲舰炮击不可移动之炮台则是事半功倍、轻而易举。这也是我大清近几十年来凡遇海战常常被动挨打、无力还手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我国海岸线足有三万余里,总也不可能处处设防,就算处处建设炮台安装大口径火炮其成本代价也非常庞大,效果还不怎么好。”

见慈禧、奕?、左宗棠三人纷纷点头认同自己刚刚的一番分析,李鸿章又接着讲起了自己的应对之策:“想要改变这种处处在海战中被动挨打的局面,唯有仿效西洋诸国建立新式海上水师,凭借强大的铁甲舰队扩大海防纵深、取得一定制海权,大清的海防才能有所基本保障。”

李鸿章越说越激动道:“我的构想是在渤海、东海、南海分设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新式水师。其中,北洋水师以天津为轴心,北以旅顺口为第二中心,可兼顾辽东、渤海湾、山东沿海一带,最重要的是可以拱卫京师。东洋水师则以上海为轴心,北顾江苏沿海、南巡浙江沿海,此水师可大力保护长江下游之赋税重地。南洋水师则以厦门或广东为轴心,重点防守福建、台湾岛及两广沿海一线。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新式水师平时独自驻防、巡查各自负责区域,每半年或一年三支水师联合起来会哨演习一次,增加彼此间的交流配合,以使三洋联为一气,增加我大清海防的整体战斗力。”

李鸿章讲完后,左宗棠不屑一顾地冷笑道:“李大人不得不说你讲的是真好,也绝对正确。可是,我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李鸿章道:“左大人请讲。”

左宗棠侧头看向李鸿章,咄咄逼人地说道:“你刚刚也讲了,我们大清以前以沿海炮台为海防根基,我们大清旧水师的那些老旧木帆船,早就该被淘汰了。眼下,我们几乎没有几艘可以拿得出手的铁甲舰,那你所谓的三洋水师又拿什么组建呢?而且你刚刚还说了,仅就组建旅顺口一支北洋旗下的地方水师就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花费,那你所构想的架构更为庞大的三洋水师全部组建起来又该花费多少银钱?就难道只凭你一张嘴说说,就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