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团结一心

五十贯?

听见这个数字,满新雨眼圈不由得又红了起来,她和相公,总共就带了三十五贯钱,白来了一趟。

谁知,于嘉还没开口讲价,那王闵便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了掌柜面前,将他扶了起来,笑道:“你这个掌柜,是不给本县面子喽?当初你买他,花了多少钱?”

三年前,满地卖身契提交给了县衙,此时,卖身契就在桌子上摆着,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二十二贯。

“他给你干了三年活,一点工钱没给,转头来,卖得更贵?”

嗯?

王闵刚上任不久,对这些商人,还没有认全。

他这是笑着说的,但也给那掌柜造了一个机灵,腿一软又跪了下去:“大人,那我不要五十贯,四十贯总行吧?”

嗯?

王闵摇了摇头,笑道:“你再好好想想,多少钱合适……”

满地打铁手艺非常好,孩子也非常有灵性,如果,不是知县大人出马,一百贯,这掌柜也不能卖满地。

那掌柜脸上虽然笑着,心里都骂开了花,五十贯钱也不行,四十贯也不行,那还问他干什么?

“大人,你开个价格,看看多少钱合适呗?”

掌柜哪还敢再开价?

没有办法,家业都在卢龙县,得罪不起知县大人。

王闵拉着铁匠铺掌柜的胳膊,眼神示意衙役送上来一个凳子,亲自给掌柜又倒了一杯茶,双手奉上。

那掌柜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该接还是不接,知县大人亲自给草民上茶,接不接都是罪过呀!

“不给面子是不是?”

“不是,不是,哪敢不给您面子?”铁匠铺掌柜双手接过了茶杯,手还不停地颤抖着。

王闵走回案台,坐下,拿起满地的卖身契晃了晃,笑道:“你的铁匠铺里,共有二十二个铁匠,也不差这一个。既然,你给我面子,那折合这三年的工钱,这样,十贯钱吧!”

王闵一段话,说得前言不搭后语。

那掌柜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杯,笑得比哭得还难看。

十贯钱,这是明抢啊!

先别说是铁匠,就是青楼里过气儿的小娘子们赎身,也得用一百多两银子吧?

“不是……大人……”

可还没等那掌柜说出来话,满堂的衙役都拍起手来,知县王闵也拍起手来,笑道:“不愧是大掌柜,气度海纳百川,这样,上来签字画押吧!”

咋滴哟?

这还没说明白呢,就签字画押啊?

“大人……不是……”

谁知,掌柜刚说出两个字,王闵笑容渐渐冷却了下来,双手抱拳,向天空作了个揖,朗声道:“皇上有旨,各县募集军饷,次年春向安南国发兵,你准备捐多少?”

这都哪跟哪呀?

这就是官家的威胁,妥妥的威胁良家商人!

咋滴,不同意,就让我捐款呗?

那掌柜放下茶杯,死攥着拳头,猛地站起身来:“既然大人说话,那十贯钱就十贯钱,我将这钱捐给大明,祝明军所向披靡!”

随后,掌柜快步上前,在那卖身契上签上了字,同意赎身,并且按了手印。

嗯嗯!

王闵这才笑了起来:“大明朝,有你这样的好商人,实乃皇上之幸,大明之幸啊!前期先捐十贯,后期再补呗?”

还有后期?

那掌柜竟无言以对,如果面前坐着的不是知县,他一巴掌就挥上去了。

前几任知县组织捐款,都是让有钱的商人先捐,百姓看到有钱人捐了也跟着捐,然后,知县再把有钱人的钱还回去,自己留一部分后,剩下的提交知府。

这王闵,直接找有钱人明要啊!

唉!

那掌柜只得恨恨一跺脚,只想快点离开这县衙,便无奈的说:“大人所言极是,日后,还有剩下的部分!”

一分钱没拿走,还让知县给补了一刀,并且,丢了一个匠师,今天的鸿门宴就不该来呀!

待那掌柜离开之后,衙役们笑得是前仰后合,于嘉也是佩服地举起大拇指,好官,妥妥的好官!

满新雨和满地连连拜谢,王闵将二人扶起,回头对于嘉说道:“大郎,你们不必谢我,明年的院试一定好好考,我看好你,你以后,必是那登阁拜相之人!”

王闵安排于嘉休息了一夜。

清晨,临行之时,王闵给于嘉带了小录,都是往年院试科考试卷总结,以便于嘉能摸清院试出题的套路。

于嘉拜谢之后,三人骑上了马,离开了卢龙县。

于嘉没想到,就连满新雨、满地都没有想到,此行,仅仅用了十两银子,就赎回了满地。

因为是三人乘马,速度要慢很多,用了两天才回到迁安县。

归还玉佩之后,于嘉和知县江平诉说了卢龙县的一幕幕,逗得江平哈哈大笑,并夸奖了于嘉聪明,承诺冬天要带着几个师爷,亲自去夕阳里看看。

回到夕阳里后,满地见到了大哥和母亲,一家人在一起诉说衷肠,也讲述着这三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如果没有于嘉,估计他们那个穷家,在山北里还是任人欺凌呢。

现在,铁匠已经有了,还是匠师级别,接下来,就该研究铁匠铺子了。

于嘉回头看了一眼家,这房子破旧不堪,想必改造也没什么价值了,那就把这里当做铁匠铺。

接下来的几天,在满地指点下,于嘉拿出家里所有的钱,买了铁匠炉、风匣、手锤、砧子、大锤、磨石这些工具,还有不少的生铁。

于嘉也改进了一下风箱,让火炉温度又加大了不少,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

九月至一月,每月要向县衙提供十名徭役,去县城帮公家修城做工,于嘉提议,为了公平起见,服徭役的人,也会给他们按做工发钱,钱直接给他们的家人。

其余没服徭役的人,都在打铁铺里帮着忙活。

几天之后,十根带扣的细铁管便打造出来了,还造出了洋井需要的井体,止回阀和杠杆等所需零件。

途安帮了自己那么大忙,这口洋井,于嘉必须要先给他打。

打井的时候,于嘉带着苏毅一起去的途府,这回没用了十根,只向下挖了四丈便打出了水来。

途安还要给钱,于嘉没有要,也当还了途安的人情。

清湘书院、县府、太和医馆的三口井,都打了两三丈便出水了,于嘉也只要了每处五贯而已。

尽管是这样,还是有钱赚。

短短半个月,于嘉便净赚了一百多两银子,同时,苏毅也学会了打井,于嘉重新当上了甩手掌柜,有人要打井,一般都是苏毅带人去。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九月末。

早晚的天气越来越凉了,于嘉看了看,再不盖新房,恐怕,只有等到来年春天才能盖了。

于嘉便雇佣全夕阳里的人,别管事女人、孩子、老人或者残疾,每个人每天十文钱,一起帮他盖房子,并且,管三餐。

于嘉在三个作坊后边画了一块地,长约十丈,宽约三丈,地基打了五尺深,并且,用钢筋配合三合土,在四周架起了承重墙。

邻里们吃的好,干活也有力,还有人多的缘故,没过几天,二层小楼便封顶了,足足有七八个屋子。

邻里们之前的房子,都是用黄土制造的,这还是夕阳里第一个这么奢侈的建筑,全部都是三合土和砖。

于嘉用两层砖石封墙,并且每个屋都设计了火炕,卫生间,又找了一位陶瓷大师,打造了几个马桶,让邻里们羡慕不已,啧啧称奇。

邻里们都说,他们都要和于嘉好好干,也要攒钱盖一个这样的房子,不用这么大,但火炕、马桶、承重墙一样要有。

房子盖好了,就是院子。

不差钱,什么都好办,用砖和三合土围出院墙,河卵石铺路。

院子里,洋井是必不可少的,化粪池也得挖。

房子都盖好之后,已经是十月中旬了,一百多贯钱,又全部都花了出去。

不过,打造一口洋井就能赚二十贯,目前仍处于垄断状态,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出来,况且,香皂和铅笔的生意越来越好,挣钱对他来说,如今都是小意思。

于嘉也让满家、大舅家都搬进了新房,那八间房间,满刘氏、满天、满地、他和满新雨、苏毅和舅母、苏荷各一间,最后,还剩了两间空余。

整个房子,唯一一点不足的,就是窗户还是木头和纸作的,没有玻璃就很伤啊!

转眼间,十月中旬了。

在洪武旧制中,每年的正月和十月,乡里要有两次乡饮,即全体百姓大会餐,庆祝这一年风调雨顺,并且,向百姓宣讲这一年来的国家大事。

苏毅和于嘉,还有夕阳里其他八位里长,去乡老家参加了乡饮,痛饮了一番,也记录了这一年发生的事。

回来后,苏毅就在新房的院里院外,摆了差不多四十几张桌子,组织了全夕阳里大会餐。

这个会餐,并不是里长掏腰包,而是官府给每个里一贯钱,桌椅各家准备,吃得好不好,也要让乡下百姓吃饱一次。

于嘉给补了二十贯,添了肉菜和酒,邻里们都连连感谢着,吃得满嘴流油。

苏毅端起酒碗,走到院子中央,高声道:“乡亲们,这一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从吃不上饭,变成了全大雁乡最富有的里。我的外甥功劳最大,这毋庸置疑。当然,也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我敬大家一杯,希望下一年,家家都盖上这样的房子!”

好、好、好!

苏毅一句话,全夕阳里四百五十多人,无论是老人、孩子、妇女、残疾,全部都端起了酒碗,高声附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