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拜见师爷

苏毅摇了摇头,小声地说:“我也看不懂他究竟要怎么做,打井挖这么小个洞,又不拜土地公,还挖那么深。但咱都先别问,别打断他的想法。”

嗯嗯嗯!

围观的人群,几乎都点着头。

众人也是有目共睹,自从于嘉成亲以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如果夕阳里没有他,所有人,也不能过上天天都有米的日子。

他们虽然也好调理于嘉两句,但并不是像袁成里和长水里那些人一样冷嘲热讽,而纯纯的是开玩笑。

这时,只见于嘉起身,将棍铲上的绳子拆下,绑了一截竹筒,顺着洞放了下去。

再拎上来的时候,竹筒里装满了水,于嘉喝了一口,这水十分的凉爽,清澈透明,并且,没有一点怪味。

于嘉解下绳子,将竹筒送到苏毅面前:“大舅,尝一下,这水是不是比那井水好?”

苏毅接过竹筒,喝了一大口,抿了抿嘴:“这水很清,也没有沙子。不过,喝着没有水味儿,别得什么病。”

水味儿……

于嘉解释道:“那老井不过一丈半,而这口井,深度在十丈,打上来的是最纯净的地下水,应该说,没有怪味儿才对,喝它才健康!”

嗯嗯!

苏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困扰心中的疑惑,这一天也没想明白:“大郎,就算你说得对,那用这竹筒打水,比去泉眼拉水又能快哪去呢?”

这正是所有人的疑惑,一杯一杯的打,效率太低了。

而且,这井阔也没法阔,因为十丈的深度,根本没有办法加固井壁,遇到下雨天,必然发生坍塌。

于嘉走向马车,拍了拍车上的一堆铁:“你们着什么急,这才打到一半而已!”

随后,于嘉拿起两根细铁管,回头喊了一声:“过来帮忙,把所有的细铁管都拿过来。”

最细的抽铁管,直径大约有半寸左右,想必那铁匠,是用石头先雕刻出螺纹和套筒,趁着铁管还红的时候套扣,才做出了螺纹。

这点小手段,不用看都能想出来。

于嘉将螺纹扣缠上桐油泡好的布,两根铁管头尾接在一起,打造好的扳手加固后,顺着洞口放了下去。

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

每一根都是金钱!

橡胶,是清末才传入的华夏,铁管代替橡胶水管,造价很贵不说,还容易积攒铁锈,但此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纯属无奈之举。

十根铁管都放下去后,于嘉让苏毅再配好三合土,向细铁管和那中粗的铁管之间的空隙浇灌。

灌满之后,就该将铁管拔出来了。

可所有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站在苏毅的身后,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你们怎么了?”

苏毅笑着说:“大郎,平时看你挺聪明,这时候犯这个傻呢?先别说三合土都灌上了,三丈长的铁管,十根连在一起,别说夕阳里这些人,就是再来三十壮汉,也不好将它拔出来。”

留在土里怎么行?

这都是花钱打造的打井工具,只要消息传出去,其他乡里必然会求他帮着打井,到时候,还要重新打造工具不成?

“这点小事,有那么难吗?”

于嘉让邻里的壮汉,去找来一颗松木,用绳子绑住中粗的水管,利用杠杆原理,一点一点挪动绳子,将铁管拔了起来。

每拔出一根,于嘉就命令里中壮汉拆下一根,日落之时,十根中粗的铁管都被拔了出来。

邻里们这回真的服了,就连大舅苏毅,对于嘉佩服的也是五体投地。

本来以为这些铁管都浪费了,没想到,于嘉也挺会过日子,并不是纯粹的败家子。

于嘉用最后一些三合土将洞口填住,固定好细管后,又固定好了井体。

大事儿都已经完成了,只等明天三合土风干,试验一下这洋井的效果了。

夜幕降临,里中壮汉为了保护这些铁件不被偷走,也为了一天的努力不功亏一篑,轮流在夕阳里巡逻。

次日一早,于嘉早早便来到了水井旁。

三合土已经风干了,于嘉用脚踩了踩,难怪古人也能盖楼,原来,三合土竟然和水泥的坚硬度差不多。

放入井信,井抽,安好杠杆后,于嘉压着杠杆,满新雨向洋井中添着水。

不时,那洋井有了声音。

哗啦啦!

清澈的水顺着洋井喷涌而出,水量十分的大,于嘉杠杆压动三下,就能灌满一桶水!

夕阳里的百姓们,早已被惊得目瞪口呆,直接傻在了原地。他们想不明白,平时吊儿郎当的于大郎,这些想法都是从哪来的。

苏毅高高举着大拇指,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大郎,你真是长大了,成才了!这一口井,救了夕阳里一百零九户的命啊!从今以后,舅父听你的,一切都听你的!”

这口水井,比低温斯特林给苏毅带来的震撼都大,不过也确实,那个纯粹是为挣钱,而这个,是解决了夕阳里四百五十多人用水的困境!

邻里们反应过来,也都凑上前来,纷纷鼓掌,夸赞着于嘉聪明,是夕阳里的福星,小财神。

“乡亲们病还没完全好,先回家休息。我去趟乡老那里,让乡老来看看这井,也让其他人都知道知道,咱夕阳里,并非是用有毒的水做香皂!”

苏毅说完,转头解下了马车,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洋井打造成功了,于嘉也松了口气,不仅让娘子和亲人喝到了干净的水,而且,又来了一个挣钱的活计!

更重要的,他这次有的吹嘘了,这么做,是为了全里的人着想,再往大说了说,心系天下也不是不可以。

这马上就要到十月“乡饮”了,届时,乡老和各大宗族的族长,都会受邀来参加夕阳里的“乡饮”,由苏毅对百姓科普一年来的国家大事。

那时候,他提出接替李斌的位置,说不定乡老或许能同意呢,那都说不定。

想到这里,于嘉回头看向满新雨,叮嘱道:“娘子,你先回家休息,邻里们都回家休息,我出去有点事儿!”

说完,于嘉跑回家,牵出了马,也策马奔腾离开了夕阳里。

迁安县,县衙。

于嘉刚来到门口,衙役便认出了他,上下扫了一眼问道:“你前几天刚走,怎么又来了呢,是又和谁打架了?刑名师爷今天不在县衙!”

来县衙,就是告状的吗?

钱谷师爷途安说,不忙的时候让自己来县城找他。

于嘉不知道途安的家住在哪里,也不知道来县衙找人,要走哪个门才对,索性就来到了正门。

也难怪衙役问,正常的找人,都是去县府侧门找,来正门,大多都是击鼓鸣冤的。

“我要找清波先生,还望官爷通报一下。”

嗯?

衙役上前,仔细地盘问道:“师爷日理万机,想见他的人多,你需要排队,估计八天以后才能见到他。”

八天以后,他可没有那时间。

于嘉顺手从兜里掏出十文钱,塞到了衙役的兜里,放的时候,还一枚一枚的松,特意让这衙役听见了响声。

“官爷,清波先生前些日子说,让我府试之后过来找他,他要与小人对酌几杯,研究一下诗词,你帮帮忙,插个队。”

哼!

衙役嘴角一勾,拍了拍兜:“行,挺懂规矩,你在这里等着,我去通报。”

不一时,途安大笑着走出了县衙:“夕阳里于大郎!为兄等你好久了,正好,今日没什么事,就与我回到寒舍,对饮几杯可好?”

啊?

站在途安身后的衙役,一听这话,脸瞬间黑了下来,目光不由地向于嘉瞥了瞥。

刚开始,他还以为于嘉是扯淡,师爷堂堂从九品,怎么会请他一个平头百姓喝酒?

此时一看,人不可貌相啊!

最重要的,刚才他收了于嘉十文钱,这要是两杯酒下肚,让钱粮师爷知道了……

衙役转身上前,掏出兜里的十文钱,塞进了于嘉的兜里,刚才高傲的态度也一点都没了:“公子,就算你不拿这个,我也正常会去通报的!”

呵呵~

不拿这个,你还真就通报不了。

途安脸色一暗,疑惑地问道:“你干什么呢?你拿了人家什么?”

“师爷,我什么也没拿!”那衙役脸色一白,乞求地站在了于嘉的身旁,并向后躲了躲。

刚才,都是人情世故,毕竟,于嘉也想交个朋友,图个下回再来找人也能方便一些,便没有拿这当回事儿。

再说,也没几个子儿,就算衙役不退回来,于嘉也不会说他收了钱。

“清波先生,他没拿什么,咱们走吧,小子还有事相告呢。”

那行!

途安留下一个警告的眼神,便和于嘉走远了。

那衙役,这才松了口气。

不一时,二人来到了师爷途安的家,是一处宅院,门前没有装饰,唯独两扇厚重的木门,和一块清正廉洁的门牌。

宅院位于迁安县中心地带,距离县青楼不远,离县衙也没有几步,前后有三间正房,中部有假山鱼池,占地大约半亩左右。

途安家中有一子一女,女儿十岁,儿子六岁,与母亲在后堂鱼池边玩耍着。

三个丫鬟两个仆人,见师爷回来,上前作揖说:“老爷回来了……”

不愧是举人的门房,清幽雅静,连丫鬟和下人,都是作揖迎接主人。

途安挥手,吩咐丫鬟、下人们去备些酒菜,带着于嘉,径直穿过正堂,来到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