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贤臣良将

他身怀智谋?他是贤臣良将?程咬金,侯君集表示怀疑,皇后静静聆听李靖等人汇报。

李靖转头瞥了眼楚昊,将凉亭内发生的事情如实陈述:“陛下,此人提出了在政治上拉拢分化突厥,在军事上,六路大军出击...

奇兵千里奔袭生擒敌酋,至于细节问题,此人尚未说完,便被李将军带来了!”他生怕自己有遗漏,汇报时还建议李绩,房玄龄,杜如晦补充。

拉拢分化?六路大军出击?奇兵千里奔袭?夺取恶阳岭,遏制定襄城咽喉。转战白道,堵截颉利逃离之路。

寥寥数语,却如雷霆般震撼,李世民心神俱惊。

渭水之耻,刻骨铭心。登基以来,他暗中筹备两年,计划对突厥发动战争。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中,只有朝堂核心才知晓,尽管已经出现了粗略的计划,但没有十足的把握,未经过改写的原文:孰料眼前的小子提出的策略好生详细,仿佛亲身经历过战争,甚至提前预测颉利的逃跑路线。

关键执行起来颇有几分灭突厥的味道。若照此计划实施,颉利必败,突厥必灭。

李世民心有余悸,幸好没杖毙此贼,不然朝廷将损失名良臣。顷刻间龙颜大悦,故作严肃的道:“楚昊,说出你的想法,若你身怀韬略,朕饶你不死,若你胡言乱语,朕决不轻饶。

”呼!楚昊深呼口气。看样子李世民同样被他的计划震撼了。

既然李世民求教,在对方门前班门弄斧也无妨。望了眼四面,楚昊侃侃而谈道:“陛下,草民出身低微,却深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道理,吾皇登基已有两载,渭水耻,犹未雪。

长期来突厥仗着草原广阔,对地形了如指掌,常常派游骑兵犯境,导致边疆百姓民不聊生。

改写后的原创作品: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提出的策略如此详细,仿佛他亲身经历过战争,甚至能提前预测到颉利的逃跑路线。

关键是,他的计划执行起来有一种灭掉突厥的气势。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实施,颉利必败,突厥必灭。

李世民心中不禁感到后怕,庆幸自己没有将这个贼子处死,否则朝廷将失去一个优秀的臣子。

转眼间,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喜悦之色,他故意装作严肃地说:“楚昊,说出你的想法吧,如果你真的有智谋,朕就饶你一命,如果你胡言乱语,朕决不会轻饶。

”呼!楚昊深吸了一口气。看样子,李世民也被他的计划所震撼。

既然李世民来求教,那么在对方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也无妨。楚昊环顾四周,自信满满地说道:“陛下,我虽然出身卑微,但深知即使地位低微也不能忘记忧国的责任。

我们的皇帝已经登基两年了,但渭水之耻仍未洗雪。

长期以来,突厥依靠广袤的草原,对地形了如指掌,经常派遣游骑兵侵扰边境,导致边疆百姓生活艰难。

在闲暇之余,我总结了突厥的用兵策略。他们经常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引诱唐军深入追击,然后逃往草原深处避免被追捕。

一旦唐军驻扎在那里,他们就像狼群一样前来骚扰。唐军被他们的骚扰所困扰,疲惫不堪。当唐军损失惨重,选择撤退时,突厥人乘胜追击,大举进攻,导致唐军多次失败。

我将这种策略称之为狼群战术或疲敌战术。这个发现让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再次感到震惊。程咬金、侯君集、尉迟恭尤其对此感兴趣,因为他们经常与突厥人交战,对突厥骑兵的战术非常了解。

这个年轻人不仅对突厥的作战策略了如指掌,还对他们的用兵策略洞若观火。李世民听了楚昊的话,渐渐发现他所说的确是北伐的策略。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让身边的宫女太监退下,然后询问道:“既然你对突厥人的策略很了解,是否有破敌的好办法?”

楚昊虽然不懂军事,但作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他对所见所闻和历史的了解要比李世民强得多。

李世民向他请教,他也不介意给予指点。“很简单啊,我们可以采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战略,即在战略上进行大规模的迂回和包抄,而在战术上注重侦察和疲劳战术,六路大军出击则是具体的兵力部署策略。”

李世民听到这些,感到非常惊喜和满意。因为这基本上就是唐军对付突厥的战术。

大规模迂回和包抄?这六个字简直击中了李世民的内心。他突然抬起头,望向李靖询问:“靖兄,你告诉他的?”

李靖连忙回答:“陛下,我什么都没有说。”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李靖高声说道:“懋功、玄龄、玄成,他们都可以作证。”

"陛下,这是完全由我策划的计划!"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催促道:"楚昊,你继续说下去!"

看着李世民急不可耐的样子,楚昊知道对方不仅认同他的建议,更对他的建议感兴趣,滔滔不绝地说道:"陛下,我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我们应该北伐突厥,彻底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如果战事爆发,我们将派遣六路精锐军队前往各地,提前沿着北方防线布阵。一旦颉利发动进攻,各路将领将按照计划行动,最终派出精锐部队奇袭颉利的大本营,使其无法回头。当然,这场战争需要君主选择贤能之人来担任重要职位,将领们必须严格执行命令,赏罚公正,士兵们必须勤加训练,服从命令。一旦颉利战败,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将失去领导,自然会四散逃散......"

君主、将领、士兵,每个人都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番话一出,一场决定乾坤的战争即将展开。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再次被震撼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战略问题,还涉及战术和军事训练。

这个年轻的贼察觉到了这一点,令人惊讶。在北伐战争中,李世民并没有声称要消灭突厥,而是计划重创颉利,然后与颉利和谈。

然而,这个贼却连续称自己一战定乾坤,将颉利抓回长安。他对自己的策略充满信心,才会如此坚定地说出这样的话。

李世民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掩饰自己的错愕和惊讶:“你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