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抠门?倒不至于。

听了如雪的话,许轼露出一抹微笑,“普通的官哪能买的起?这可不是小数目,是十二万两白银!”

“绝大部分家庭一辈子也赚不到。”

“清官哪里能有那么多俸禄?”

如雪眨巴了两下眼睛,若有所思的看着许轼。

“哪个朝臣敢买,无疑是在告诉陛下,自己的家底连十二万两白银都不放在眼里,才会买一个不必需品。”

“陛下那么看重清官的人,不得杀了这些贪官?”

要说这朝堂上哪个大臣买不起?

可以说绝大多数都买得起,但是在应天府的眼皮子底下谁敢买回去?

他敢保证,只要是买回去,隔天必定会被老朱抄家。

老朱一向是赏罚分明,嫉恶如仇,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在意自己卖官的事情。

“哦,我明白了大人。”

如雪点了点头,这下他她算是明白了,在应天府内任职还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许轼站在一边微笑着,所以从一开始他的定位就不是朝中大臣跟百姓们,而是那些走南闯北的富商们!

也只有那些走南闯北的富商们才买得起,他们可是知道来往的商旅富得流油。

翌日上朝,朱元璋还没来,一些大臣在看到许轼后,便开始冷嘲热讽起来。

“呵呵,许大人还真是有商业头脑。”

“听闻在西街店铺开的是如火如荼啊?”

“许大人这几日赚了多少银子?”

此人是四品大臣,李善长的门徒,准备借着机会来讽刺许轼的。

一旁一个三品大臣靠近,面露难色,“哎呀,子长你说什么呢!”

“许大人店铺的事情你还没听说吗?”

“哦?柳大人是我消息闭塞了,倒不知在许大人身上发生了什么?”

子长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许轼,得意的笑着。

“呵呵,自然是店铺乏人问津了!”

“不愧是许大人啊,一辆自行车竟然卖到了十二万两一辆!”

“啧啧啧!”

那柳大人直接竖起大拇指,眼神里带着嘲讽。

许轼跟徐达站在一起,并未在意,甚至当他们在放屁。

徐达凑近许轼,小声提醒,“许大人,莫要在意,这帮人就是嫉妒你。”

放眼整个大明,那个朝臣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在应天府赚钱?那不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吗?

可偏偏许轼就敢!还利用两位皇子!

这说出去,不得随机吓死一个朝中大臣?

就在这时,朱元璋上朝,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众人。

许轼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将带来的布包捧在手上,“陛下,这里是我卖自行车赚的银子。”

“听闻北边出现了旱灾,臣愿意将收入捐献给有需要的百姓们。”

嘶!

此话一出,众臣倒吸一口凉气,北方干旱的事情不过是昨日传到朱元璋这里的,五品以下的官员甚至不知道这回事。

可许轼却知道!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消息如此灵通!

还拿出了赈灾款!

许轼低垂着头,嘴角带着笑容,卷吧!卷死你们!

你们不是想揣着银子看我的好戏吗?既然这银子我赚不了,你们也别想装清高!

不给我赚,就奉献出来给朝廷。

昨日傍晚,朱标跟朱棣来许轼的宅子了,一边喝酒一边将北方旱灾的事情告知。

知晓今日上朝的许轼,脑海中就蹦出了一个计划。

这帮大臣们总是喜欢针对自己,不给他们放放血,不知道自己的厉害。

就在朱元璋准备夸赞许轼的时候,有人跳出来呵斥许轼。

“许大人,此番不妥吧?难道说是想要逃税漏税?”

“呵呵,许大人赚的轻松,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许大人,你这是何意思?”

一声声的指责出现,众人怒斥着许轼的不道德。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朱元璋愤怒的神情,北方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他焦头烂额一宿,原本就准备今天上朝询问各位大臣。

众臣可好,却指责许轼捐献银子?

荒唐!可耻!

砰的一声!

朱元璋一拳砸在了龙椅上,一双眸子带着愤怒。

见状,众臣安静下来,心脏吓得突突的,不明白朱元璋为何生气。

“同为大明子民,有人心系国家安危,有人对他人之事幸灾乐祸!”

“在其位,不谋其事!”

李善长抬眸,仅是看了一眼朱元璋便知道是生气了。

于是,李善长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北方灾情严重,粮食颗粒无收。我朝方才经历了水灾,天灾人祸,百姓们生活的水深火热,臣怜悯!”

“陛下,臣愿意捐献白银十万两,外加一千石的粮食。”

此话一出,众臣对视一眼,明白李善长的意思。

“陛下,臣惶恐!臣愿意捐一万两!”

“臣五千两!”

“一千两!”

捐献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些大臣匍匐在地上。

朱元璋扫视一眼,压下心中的怒火,眼下是平复旱情要紧。

“记录下来,按报数去收取!”

说完,朱元璋起身,深深的看了一眼许轼便离开了。

“散朝!”

散朝后,许轼悠闲的走出去,看着众大臣吃瘪的样子,他就乐开了花,回去后一定要如雪做顿好吃的。

这时,李善长黑着一张脸出现在许轼的面前,冷哼一声道:“许大人真是好本事啊!”

“赚不到我们的银子,还不允许我们银子傍身!”

李善长是何等精明的人?眼下算是看出了许轼的计划。

要借用陛下的手来对付他们,当真是可恨!这世间怎么还有如此之人!

可惜现在有陛下护着他,他无法对许轼下手!

等着吧!等你不受圣宠,届时他李善长定要将许轼千刀万剐!

许轼皮笑肉不笑,“李大人哪里的话?我昨日听闻北方旱灾,心痛难忍,怎忍我大明百姓受苦?”

“思来想去,便决定将赚来的钱财上交。”

“哼!”

李善长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其他的大臣更是愤怒的看向许轼,这一遭他们也跟着遭殃了。

心情大好的许轼准备去国子学看看老朋友们,刚到国子学就碰到了宋濂。

宋濂再次看到许轼很是兴奋,他消息闭塞,并不知道许轼来到应天府多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