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带点特产回去?老朱钱包空了

自己的这个儿子生性敦厚,知书达理,一副菩萨心肠。

这样的太子,若是在太平盛世,自是没有问题,可若是国家动乱之际,便少了一份魄力。

朱标自然不知道自己老爹的想法,直赞叹这里的东西好吃,若不是路途遥远,只怕是要带回去一些。

用了些许饭菜后,朱元璋放下筷子,缓缓开口,“大明朝初立,百废待兴,许县令有何高见?”

哟!这问题升级了呀。

许轼摆了摆手,砸吧一口桂花茶,“在商言商,不要谈论国事,大明朝在陛下的带领下,迟早会越来越好。”

“哦?何以见得?如今北元余孽仍在,而且民生凋敝,急需恢复。再说了,我们都为大明朝子民,难道不想着为国分忧么?”

听许轼这意思,他对于为国家出力,没有什么想法啊!朱元璋眼珠子一转,他得想个办法把许轼弄到朝廷去。

许轼爽朗一笑,“如今北元已是强弩之末,派一员大将即可,如今陛下要担心的,可不是北元。”

朱元璋不留痕迹的点了点头。

想要民力恢复,说到底,还是要钱。

自应天府走出,一路走来,民生凋敝,饿殍荒野,很多田地都在荒废,可谓是触目惊心。

哪里像许轼这里,物产丰饶,谷物满仓,实在是没有想到,一个偏僻小县,竟然如此繁华。

“昨日之见,可谓是大开眼界,民众有案情上报官府,需要缴纳银钱,见到许县令本尊,依然要缴纳银钱,这不是以权谋私么?”

朱元璋抛出了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许轼若回答不出,朱元璋不介意在贪官名单上添上他的名字。

马皇后和朱标,以及站在身后的郭英,目光炯炯的盯着许轼。

许轼微微一笑,“周先生此言,实乃片面。”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何解?”

“这我自然知道,鱼儿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水不能太清澈。”朱元璋虽疑惑,却也顺着许轼的话回答。

“对了。”许轼笑着点了点头,“自然如此,难道大明朝不也是如此么?”

“何为清官?何为贪官?”

“若一官员从不收人钱财,那治下的百姓生活,定是清贫无比,若是官员收人钱财,百姓生活未免不会富足。”

“清官、贪官、皆在一念之间。若贪官拿了些银两,使得百姓生活富足,岂不美哉?”

许轼的一番话,彻底让朱元璋陷入沉思。

从山沟沟走出,他从小便知道贪官之弊害,正因如此,建立大明后,他才严厉打击贪官。

可是,许轼今天的话,却犹如晴天霹雳,颠覆他的认知。

许轼贪么?贪!

报案收钱,见面收钱。

可是,自进入桂阳以来,竟无一百姓谈论许轼的不好。

无一例外,都对这位许县令歌功颂德,分外佩服。

见朱元璋沉思起来,许轼淡淡一笑。

良久,朱元璋叹了口气,拱手道:“许县令之言,令在下茅塞顿开。”

朱元璋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定要好好思考。

“这不就对了嘛,好好赚钱发展经济才是王道!”

许轼挥了挥手,婢女又抱着两个大纸壳子走到众人面前。

把纸壳打开,里面乃是灰色的布,布上纹有花纹,内里鼓鼓囊囊的,里面装满了东西。

“周先生,这是桂阳特产的助眠枕,里面乃是荞麦壳,帮助睡眠,温养心神。”

“另外,这桂花茶可是上好的物件,若是带回去一些,那可要赚不少啊。”

看着许轼给自己等人展示的特产,马皇后不禁感兴趣。

枕头家喻户晓,但是这么柔软且带有香甜气息的枕头,她还是第一次见。

“这价值几何?”马皇后开口询问。

固定商贩,靠的是人来人往,而流动倒卖货物,就是赚的信息差,把一地便宜的货物倒卖到其他地方。

如此,差价之丰厚,只有真正经手之人方能感触。

“不贵,桂花茶和枕头组合,套餐价只要五十两!”许轼伸出了五根手指。

嘶!

嘶!

嘶!

马皇后、朱标、郭英同时吸了一口冷气。

就巴掌高的一罐,加上这么一个枕头,竟然卖到了五十两?

朱元璋等人的三观被彻底刷新了。

只不过,朱元璋可以预感,这两件奇珍异宝,若是放到了应天府,只怕是不止五十两吧?

“许县令有多少个这样的……套餐?”朱元璋对于套餐这个词还略微陌生。

“目前嘛,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只不过,周先生你第一次来,带得多了,万一卖不动,岂不坏事?所以先带回去三十套即可。”

“好说!拿钱!”

朱元璋不是个墨迹的人,让郭英拿出一千五百两的银票。

见到银票,许轼眉开眼笑,顺手把这银票交给了婢女。

嗯?

朱元璋见许轼的动作,愣了一下。

这一千五百两,许轼眼都不带眨的。

难道说……

朱元璋的心头一沉。

“这东西也好卖,只不过你们回去之后做点宣传即可。”许轼提醒道。

翌日。

朱元璋一行人和许轼告别,带着马皇后等人登上马车,准备赶回应天府。

这一次桂阳之行,带给他的震撼太多了,他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出了桂阳地界,马路开始颠簸,饶是郭英放慢了速度,朱元璋三人仍感觉不舒服,直到此刻,几人才怀念起桂阳的马路。

平坦的地面、高耸的烟囱、新奇的客栈和马桶、小区和绿化带……

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

还在马车上,朱元璋便计划着下次来桂阳的时间了。

见朱元璋沉思,马皇后轻笑道:“重八,心里很震惊吧?”

“是啊!咱家自从打天下开始,自认为见识的够多了,可没想到在这小小的桂阳县,咱们都变成了井底之蛙,哈哈!”朱元璋自嘲道。

“父亲,这许轼如此有才,何不招入朝廷?”朱标开口道。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摇头叹气,“若许轼有入朝为官的想法,还会把桂阳打造的这么好?此子,不凡啊!”

话落,朱元璋看了看朱标,“标儿,你对许轼这人怎么看?”

一朝帝王,不仅仅靠宅心仁厚就可以长治久安的,更多的,还是帝王心术,此刻,朱元璋便是在考校。

听闻父亲发问,朱标一哆嗦,小脑袋瓜急速转动。

别看两人是父子,但是朱元璋气场的强大,只有这些个儿子女儿们才深有体会。

见朱标久不开口,朱元璋略显不耐,“咱家让你说你就说!怕什么?”

“小偷之事,许县令处理的不错,至于受贿的事,我倒是觉得,许县令的言论清新出奇,不妨是另外一条路也未可知。”

“另外,许轼造福桂阳,百姓富足,那种幸福感,绝不是装出来的,由此可知,许轼有大才。”

“但初次见面,儿臣觉得其商业气息太重,予以引导,稍加敲打,足可以为之重用!”

既然是朱元璋让说,朱标干脆把心中的想法全部说出。

朱标身为太子,见解不可谓不深,寥寥几句,便把许轼分析的头头是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朱标说的,很重要。

许轼此人,做事不拘一格,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步步为营,那幸福的百姓,便是最好的证明。

正因为如此,对贪污深恶痛绝的朱元璋才没有对许轼贪污一事多说。

“回去之后,可以把这些思想告诉百官,咱们大明啊,藏着一位能人!”马皇后和朱元璋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伴随着一路的颠簸,朱元璋等人的微服私访,暂时告一段落。

尽管郭英快马加鞭,朱元璋一行人也是一个月后才到了应天府。

直到应天府前,朱元璋才重新找回了自信。

现在看来,那小小的桂阳,也不如咱的应天府嘛,朱元璋得意的回头看了一眼,跨入了皇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