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我叫袁崇焕(2)

“锦州、右屯、大凌三城都是前锋要地,倘若撤军,已在此处扎根的百姓将再次被迫迁徙,将士们拼命收回的疆土再次拱手送给建奴,辽东还能经得住几次这般折腾?”

袁崇焕拍着桌子极力怒吼,“兵法有云,有进无退,收回的疆土怎么能轻言放弃?锦州、右屯动摇,宁远便会难保,进而山海关便失去屏障。这些地方只需要派遣良将守卫,就能阻挡建奴,我军何须有太多顾虑?”

“我要上书给高经略,我要上书给陛下,关外土地不可弃,这是亡国之兆······”

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何可纲、金启倧等将均愤愤然,对新上任的经略高第的鲁莽决定颇有微词,但袁崇焕和高第比起来就是个小角色,他们自然没资格给高第进言。

高第手握御赐尚方宝剑、坐蟒、玉带,后台又是不可一世的九千岁魏忠贤,连大学士、帝师孙承宗都被迫害致仕,其他人自然不够他们塞牙缝。

朱由检能明白袁崇焕的愤怒和不甘。

孙承宗被魏阉迫害离开辽东,袁崇焕失声痛哭,多半是不舍。

有一个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辽东经略,足以实现他心中的抱负。

守辽东,灭建奴。

可如今朝廷却派来一个畏敌如虎的窝囊废,上任后全面否定孙承宗的战略措施,大放厥词说久守必失,关外一定守不住。

既然守不住,何必浪费朝廷钱粮。

撤防!

把锦州、右屯、大凌河、宁前诸城守军,包括军械、枪炮、弹药、粮料全移到关内。

撤防就是弃地。

不战而退,放弃关外400里土地,不但会闹得军心不振,还会使民怨沸腾。

过得好好的,你让百姓背乡离井,扶老携幼,一起撤进关内······谁愿意啊!

而且以后建奴入寇,直接兵临关下,这与资敌有什么区别。

“只要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屹立,坚决防守,边守边进,已失土地,必定恢复······我已写好血书进言,诸将可愿联名上书?”

“某愿意!”

“末将愿意!”

“······”

众将纷纷割破手指,在血书上签名。

······

然事与愿违,高第不但执意要撤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而且今日传令袁崇焕,宁远城全部撤防。

满帐都是不解和愤怒的眼神,将领们想不通,朝廷派这样的人来当辽东经略,到底目的何在?

袁崇焕早已愤怒到极点,但他知道愤怒起不到任何作用。

慢慢地,他的心情平静下来,沉思稍许后,斩钉截铁对信使道:“你回去告诉高经略,我一人守宁远足矣!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其实袁崇焕的心在滴血。

他和将士们几年来在辽东奋斗的一切,就这样被高大人毫不吝惜地丢弃。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一直驻守在这里,在沉默中积累,也在沉默中进步,在局部战争中打得建奴灰头土脸。

眼见有了胜利的希望了,朝廷却让撤退。

不!

我不撤!

我袁崇焕要向世人证明,这条宁锦防线是唯一克制建奴的不二法宝。

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死活无足轻重,但若能向朝廷展示制胜建奴的办法。

死又何惧。

即便所有人逃走,我也绝不撤退半步。

“袁大人,你、你要抗令?”

信使瞪大惊恐的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袁崇焕只是个小官,朝中又没后台,支持他的熊廷弼死于狱中,孙承宗致仕,可他居然敢于违抗兵部尚书、辽东经略高第的军令。

实属大胆包天!

“你回去告诉高经略,我非抗拒军令,而是要请战,与建奴决一死战!”

袁崇焕当然不想戴上战场抗命的帽子,他镇定道,“待我修书一封,信使带给高经略,他便知我心意······”

说罢袁崇焕匆匆写信交给信使,而后众将也散去。

谁都不知道信的内容,但朱由检却知道。

袁崇焕在信中再次阐述宁远的重要性,然后笔锋一转请辞,说他不孝,要回家为父守丧云云······弦外之意很明显,如果高第不让他死守宁远,他就撂挑子不干了。

三年前父亲离世,他请假去守丧,谁知半途接到回归军令,他义无反顾归营。

如今情况下,若是不能让他为国尽忠,那他就选择尽孝。

虽说这是逃避,可在这种情况下,不逃避还能怎么样。

坚持吗?

笑话!

······

十二月,袁崇焕亲临宁远城头,和将士们共同修缮城防。

高第妥协了。

高第拒绝了袁崇焕请辞的要求,同意他率本部驻守宁远,但朝廷不会再给宁远派一兵一卒,就算宁远城被建奴围攻也不会救。

袁崇焕也没有指望高第来救,他孤守宁远的愿望达成了,可他清楚高第痛快答应的原因。

他是天选背锅人。

四年前他主动来辽东,就注定有这个命运,现在是阉党甩锅的好机会,他们自然会答应。

“袁大人,朝廷派使者到来。”

朝廷使者?

袁崇焕走下城头迎接,却是好消息到来。

他升为按察使了。

“好好守城,朝廷很期望你的大胜······”

“下官定不辜负朝廷期望,不辜负高经略栽培······”

高第是被迫陪使者来到宁远,传旨太监交代完一切后,他连一刻都不愿多呆,生怕走得慢,建奴就打过来了。

“本督就是个烦劳的命,给袁按察使送来喜讯,就得马不停蹄去下一个地方······”

高第滔滔不绝把自己刻画成一个鞠躬尽瘁的大忠臣,刚刚转身要走,且听袁崇焕道:“经略且慢,下官有一个要求,务必请经略答应!”

高第转身黑着脸道:“本督早就告诉你固守宁远的后果,是你一意孤行,今日却又出尔反尔······告诉你,本督什么都不会答应你······”

“下官不问经略要一兵一卒,一枪一矢,下官只求经略答应,若是建奴来犯,凡是宁远有兵将逃向前屯、山海关者,即刻斩首,以肃军纪,任何人都不能饶恕······”

这要求······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看来这个愣头青有必死决心,不像是作秀。

“好!本督答应你!”

高第转头就走。

他觉得和这样的人呆久了,脑袋会锈掉。

大明这么大,何必为了辽东弹丸之地去拼命。

这种人,真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