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答题!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周成看着试题上的第一题,忍不住轻轻点头。

他能感觉到,第二日试题明显比第一日难度上要高很多。

周成没能像昨日那般,直接就动笔,反而是开始思考起来。

“五行之妙用,在于圣人。”

“圣人能将五行元素分别利用好,发挥出它们的全部优势。”

“让五行为百姓所用。”

“谷,乃是指谷物,泛称粮食。”

“民以食为天,圣人之能需要让百姓有谷。”

……

周成的脑海中想到了一串串的答案。

他依旧是没有急着动笔,总感觉哪里还有一点不对。

“五行怎么用?”

周成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

他开始从五行的本质上去联想它们的作用。

“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割断、木能兴工、土能生长。”

“谷惟修……”

“对了,谷能养育!”

“是了,此处讲的并非是五行,而是六行!”

“水、火、金、木、土、谷六行!”

“六行若能合理安排,将其带给百姓,那便是圣人!”

“百姓种谷,不可迟于时令,否则收成不好,六行不存。”

“百姓不能修养生息,即不为仁政!”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人死!”

周成心中越来越畅快,脑海中想到的答案越来越明朗,他嘴角微微勾起,终于是伸手拿起了毛笔。

这一题,他悟出了!

接下来就是将自己想的内容,稍加整理,作成答案写于纸上。

台阶上。

邹如是坐在椅子上,见周成终于动笔,他恍惚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今日试题比起昨日,难度是有提升的。

他还真担心周成又很快就交卷,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周成分明是在胡乱答题。

好在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考场中,越来越多的考生,在一番思考以及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开始动笔答题。

当然。

不乏有人直接将试题抄写一遍的。

周成一口气将第一题的答案工工整整写了出来。

他的目光随之看向第二题。

“赋得「士先器识」,得「文」字。”

周成缓缓将手中毛笔放下,此题他第一眼没有任何感觉,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

考试中,你读完题目,脑海中却没有任何一点想法,很有可能是这道题超出了你的水平。

还有一种情况,大脑短暂的停机。

你实际上复习过这道题类似的知识点,可因为时间太长等缘故,脑海中暂时忘记了。

这种情况就需要你反复去读题目。

周成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心中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念着题目。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对,这个题目完整的应该是这样。”

“出题人实际上是将这句话隐藏了一部分,恐怕就是想让考生去仔细揣摩,提醒考生应当细心。”

“得「文」字,是让我们将这句话的文韵给写出来。”

“题目里没有要求我们如何写文韵,也就是既可以作诗词,也可以写文章。”

“考生只要能将那句话的文韵写出,那就能够得到高分。”

周成忍不住点点头,目前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没错的。

“这科举考试,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是说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穿越回去,就能够很顺利的考出高分。”

“这种只是没穿越前的凭空想象。”

周成心中微微叹气,自己一个文学硕士,来这边又苦读了这么久,面对这些题目都有些紧张,何况是普通人穿越呢。

难怪古人有十年寒窗一说。

这十年寒窗并非指的是学子用了十年时间读书,然后去参加了科举考试。

它实际上是一种夸张说法,表示科举很难。

事实上,科举乃是三年举行一次。

周成摇摇头,将脑海中的一些胡乱想法纷纷驱散,注意力重新回到题目上。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知道了原句子,也就好理解了。”

“士人想要走得长远,想要功名长久,那么必定要有器识,有了器识,才能再去谈文艺。”

“士人有多种。”

“心高气傲者中,有士人;谦虚好学者中,有士人;成熟稳重者中,亦有士人。”

“凡是士人,则必先有气识,若非如此,则下场难以预判。”

“士人只知卖弄文艺,只能赢得一时的喝彩,大浪淘沙中,士人之间的差距就会显现出来。”

“好的士人最终得以善终,不好的士人最终不得善终。”

周成心中将句子的本意解答出来,他没想太多,重新拿起毛笔,开始书写起来。

没有规定具体的答题格式,他就随意发挥。

周成很是专注,身心完全投入其中,以至于他左右两位考生被衙役强行驱赶离开考场,他都不知道。

等他交卷时,还误以为两人早早交卷离开了。

殊不知,两人乃是想要借鉴周成的文章,被一直关注周成的邹如是逮了个正着。

好在苏景辰检查两人试卷,见上面一人画了个王八,一人随意写了一些心得,也就没有严厉处罚。

只是下次县试,两人是参加不得了。

这叫做科举污点。

周成再次一口气做完第二题后,他很是小心的将毛笔放到一旁。

没办法,答题的纸不可能重新更换,毛笔时常拿在手中,不注意下很容易将答题纸给涂上墨斑。

墨斑很是影响后续评卷先生的心情。

在后世,考试中通常将其叫做卷面整洁。

周成的目光来到了第三题。

“家国,赋以诗之。”

他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异,这最后一题反倒是最为简单。

这一题的意思很直接,就是让考生以家国为主题,写出一首诗。

这对周成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他前世学习过的谈论家国的古诗,可不止一两首,随便拿出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出来,恐怕都能得到高分。

周成笑了笑,他脑海中简单思考一番,很快便决定了写哪一首。

“此诗写出来,肯定能让我这第三题,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若是这诗都得不到高分,那我可真要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针对我了。”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随后开始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