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与“通才教育”相对立的专才教育

每一个人均获致两种教育:有一种是别人所提供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种则是来自自己。

曾耳闻,有一位企业家在谈论当今大学生时,抛出了这样一句评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无疑刻薄得很,但静下心来细细深究,觉得他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如今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综合文化素养不够、“知”的领域极其有限、底气不足、容易心浮气躁等问题。对于许多该知道的常识一问三不知,许多该读的书都没有读,许多该读许多遍的书读过一遍就算不错了,四年下来,胸中也没增长到很多见识,凭着那么几个舶来的时髦理论,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人才市场去现学现卖。

我们说,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中国高中教育文理分科的因素,有中国大学教育传统模式的弊端,有大学师资有限且整体质量堪忧之虞,有教材更新速度太慢的毛病,但追本溯源,不得不追究专业分工轻视通用能力培养的大学教育目标的罪过。

据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日前针对京、沪、穗、深推出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职业白领教育经历与从事工作并不相符,其中近三成职业白领认为教育给他们带来的负面效益远大于正面效益,这三成职业白领

基本均出自重点高校。调查还显示:七成白领求职时不同程度地对教育经历灌水。

从这则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有七成左右的人并不从事其大学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的专业教育成了无用功,而今后在工作中所必需的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积淀却在大学阶段教育中极度缺乏。

虽说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发挥才能、贡献社会的岗位,但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高度的整合。

综观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知识陈旧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伴随一项新的科技的兴起,会淘汰许多旧的产品、旧的工序,并随之产生大批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对此,专才势难适应,而通才却可大显身手,成为推动社会迅速发展的动力。

除此之外,新科技的不断革新,促使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许多学科之间已失去或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严格界限。新的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其创新的爆发点大都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上,出现在学科的渗透和转移之中。

不仅如此,跨学科、跨行业的现象在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凸显,而且各学科的综合趋势也越来越显著,许多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势必要求人们在专精于某一学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扎实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因为知识广博、视野开阔的人更易于产生灵感,触类旁通,新意迭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培养专才而轻通才教育,将“专业”学习研究与“通识”学习研究割裂开来,必然会使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使每个科系学生的学习日益分立,将学生日渐塑造成专此一门而别无所知的“片面人”。这样,某个行业若一旦实行更新换代,这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很有可能因为这个“饭碗”的消失或被其他“饭碗”所更替而丢了吃饭家伙,假使他对其他行业、其他技能一无所知,则很有可能遭遇失业的险境,为社会所淘汰。

并且,在整个大学教育上,中国的专业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有不少是将专业相关或相似的课程拿来凑数。同哥伦比亚大学的“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通才教育”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既不专业又不通用,在许多时候,已经成为换取学历文凭的一种手段。

前不久,正巧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就与他谈起了他对大学课程学习的一些看法。他告诉我:“我们大学上的课很杂,几乎什么都学,专业课也没什么针对性。而且这些杂乱的科目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拓我们的眼界和思路,也没有锻炼我们今后在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部分能力。学生们的感觉就是学校为了凑满课时数,或是根据老师能上什么就给安排什么课,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课程对毕业后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不少人只好在自己的教育经历上动动手脚,美化自己的经历了。”

我想,他的想法在中国大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专业不专,杂却不实用,高等教育已经同社会需求脱节了。

北大校长许智宏认为,当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技术的落后和科技革新的紧急使命,中国急需大量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因为专业化的培养模式无疑最适合当时中国快速工业化的社会需要。由此,中国高校的教育长此受着“精专”思想和分科过细的影响,认为只要专业选得对,学得好,就好像抱了个金饭碗,未来必定光芒一片。

然而,由此出现的现实问题是,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化,如今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定向培养。如果之前一贯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转变,很难适应这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

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单纯的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之效。如果学生不了解各个领域最基本的法则,所“知”东西无论就其“量”还是“面”都很单薄空洞,很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其实,除了大学的教育因素外,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也对精英人才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在中国,从高中开始就实行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掌握全面知识的可能。并且各个科目都自成一体,知识丰富却又刻板,并不同其他的学科相渗透、结合。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专才教育的我们,恰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填鸭式的教育,以历史和体育为例:

历史:不厚的教材包含了中国几千年、世界几千年,上课的步骤就在于分析无数事件的背景、年代、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意义等。在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独立分析的能力,不过是在不断地重复书本或是权威的观点。大多数学生没有读过一本历史专著,也没有学会如何用史实论证以至阐述自己的观点,更不用说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分析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这一纷繁复杂的世界了。

体育: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高中课表,我们的学生每周有两节体育课,按照时间和人数的比例,每节课每个项目轮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体育教学不受重视,但也实行僵硬的考试制度,在高三、初三等“非常时期”体育课常有被其他主课占用的现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

虽然在中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是这些情况却依然是现实。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始终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无法适应实际操作和今后的工作,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再来看看美国的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同样以历史和体育为例:

历史:到了高中,学习的重点放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上。如学习中国史的同学,在学了某次事件之后,就要在教师指导下读一两本专著,在图书馆查阅当时的报纸杂志上关于当时一些事件的报道,在班里进行讨论,然后写出自己的论文。学生要学会以史实作为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写上一篇有理有据有索引的论文,并以此学会了用史实来分析昨天、看待今天。

体育:体育是美国的骄傲,被认为是一个人必须参与和加强的科目,能锻炼体魄,同时也被认为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精神。美国的中小学均是上午八时至下午两时上课,下午两时至五时是体育活动时间。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一个运动队,根据学生水平分为甲、乙、丙三级;同时还有初学者俱乐部。在不同的赛季,校际展开不同项目的比赛。每周都有一次赛事,比赛中学生们穿着正式的比赛服装,有正式裁判,很多学生家长前来加油助威,赛场气氛热烈、活跃,给整个校园增添了活力。

或许由于两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不尽相同,对于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完全照搬,且我们的教育也绝非毫无优势可言,但是美国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却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基础教育的思想是:培养学生对各科的兴趣,努力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独立学习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别,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全面的素质和独立的人格。

美国对于整个教育阶段,甚至包括大学阶段,都会通过各门课程互相反复交叉灌输来加深知识的理解,并配以大量的教学活动辅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学校更注重知识积累的过程,而对结果的要求与中国相比较为宽松。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新颖活跃也更富有创造性,能大大地鼓励和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适应现代各学科的互相渗透。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教育理念,保证了大学期间这种传统理念的延续,保证了为美国社会培育的精英人才能适应时代,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与之相比,中国学生的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死记硬背及大量的题海战术,适用于考试却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甚至出现大量考完就将知识“丢弃”的现象。

哥伦比亚大学小百科

哥伦比亚大学对其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鼓励就是其国际化的交流。哥大还有10%的国际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在校园就创造了一种国际文化。在20多年前,哥大学生只有5%的学生去国外交流学习一学期或一年,成绩算学分,如今这个比例已经达到30%,哥大认可其学生在国外大学正规学习的课程,当然旅游是不算的。目前,哥大为其学生提供了全世界50多个国家150多个交流项目的学习课程,学生只要想申请,都有机会出国学习一学期,作为完成哥大学习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