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抚并用

自平叛战争伊始,康熙皇帝就有招抚叛贼之意。王辅臣叛降吴三桂,康熙皇帝曾连降专敕招抚。但初期军事上不能造成压倒敌人的优势,招抚难以奏效。后王辅臣被围困于平凉、固原一隅,主动乞降,康熙初疑为缓兵之计,不予接纳,双方僵持将近一年,后见强攻不下,转而采取“剿抚并用”策略,收到良好效果,平凉一带,旬月绥平。此后,康熙将“剿抚并用”策略迅速推广于各个战场,令对叛变者,只要有悔罪输诚之心,均可容纳。

继陕西之后,康熙将下一个剿抚重点定在福建。他一向认为耿精忠与吴三桂不同,系一时无知,落入他人奸计。因此,在对吴三桂在京的子孙正法的同时,则对耿精忠诸弟照旧宽容,所属官兵亦未加罪。而且,早在耿精忠叛乱不久,康熙皇帝就派遣工部郎中周襄绪偕精忠护卫陈嘉猷赴闽,带去其招安谕旨。后来虽然派出大将军康亲王杰书至浙闽前线,加强军事进攻,仍不忘经常遣人前往招抚。

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因郑经已占据原属耿精忠管辖的漳州、泉州等七府,鉴于耿、郑矛盾尖锐,加以耿军内部军饷匮乏,军士逃亡,百姓不满,困难很大,耿精忠被迫后撤建昌府新城(今江西黎川)等地的军队。清军乘机于同年八月二十日攻克仙霞岭,进占浦城县,平闽大局已定。康熙为尽快解决福建问题,谕令康亲王说服耿精忠早日归降。同年九月,康亲王大军收复建宁(今福建建瓯)、延平(今福建南平)等府,耿精忠无力再战,派其子耿显祚赴延平迎康亲王军队至福建。同年十月初四,康亲王至福建时,耿精忠率文武官员出城相迎。康熙皇帝命耿精忠仍留靖南王爵,率领所属官兵随大军征剿海逆,图功赎罪。此后,清军又在居乡守制的侍读学士李光地协助下击败进犯泉州的郑经军。各地叛军纷纷投诚,福建、浙江相继平定。

福建的形势直接影响着广东,驻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自吴三桂叛乱以来,一直忠于清廷。康熙皇帝晋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督抚提镇听其节制,文武官员听其选补。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初,广东形势恶化。尚可喜卧病,长子尚之信暂代理事;平南大将军尚之孝在潮州对抗郑经军失利,退守惠州;高州总兵祖泽清、藩属水师副将赵天元、总兵孙楷宗相继叛降吴三桂。在这种情况下,尚之信在康熙二月二十一日倡兵作乱,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伪职,杀其父身旁得力谋士金光,夺其弟尚之孝兵权。两广总督金光祖与巡抚佟养钜亦降贼。

康熙皇帝对广东问题早有思想准备。

他认为,尚之信叛乱不足惧,吴三桂不会信任他,而且其内部矛盾重重,实力不强。只要顺利解决福建问题,尚之信不难招降。于是,他一面令安亲王岳乐攻长沙牵制吴军主力,令简亲王喇布速取吉安,既保岳乐后路,又可进剿广东;另一方面,加紧招抚福建的耿精忠。同年十月,尚可喜去世。广东地方官员坚决抵制尚之信等叛乱行为,支持满清政府。同月,福建耿精忠降清。在这种形势下,尚之信果如康熙皇帝所料,主动派人持密书至简亲王喇布军前请降。康熙皇帝于同年十二月九日降敕赦免其罪,令其相机剿贼,立功赎罪。同时,命莽依图为镇南将军,领兵自赣州入广东受降。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二十九日,莽依图率兵至韶州,尚之信于是年五月初四率省城文武官员及兵民等归降。康熙命尚之信袭封平南亲王,下属将领各复旧职。与此同时,康亲王杰书奉命派遣将军喇哈达、都统赖塔从福建进兵广东潮州,并驻于该地。原潮州总兵官刘进忠,原高州、雷州总兵官祖泽清等先后归降。原两广总督金光祖亦动员旧督标官兵擒伪总督董重民等,上疏归正,至此,广东乱局全部平定。

陕西、福建、广东相继顺利解决,对广西叛军的招抚工作也由麻勒吉加紧进行。这时,清廷从与敌相持状态,开始转入反攻。

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十六日,康熙皇帝敕谕各省王、贝勒、大将军、将军、总督、巡抚、提督等,部署在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全面推行“剿抚并行”策略。如有擒杀贼首,投献军前,及以城池兵马来归者,仍论功优叙。此后,每当战事进展到关键时刻,康熙都发布招降敕书,由专门从事招抚的人员掌管,随时发送。随着剿抚并用政策的推行,降军越来越多,战局变被动为主动。这时,康熙皇帝开始集中精力关心湖南战事。康熙皇帝一向认定吴三桂是主要敌人,湖南是主要战场,他曾说:其他战场报捷不为喜,吴三桂是贼渠,只有破岳州、澧州方可喜。因此,他自平叛战争开始以来,一直很关注湖南战场的战事。

康熙皇帝在处置陕西紧急事变中也不忘湖南问题,并拟定一项新的作战方案,即改正面进攻为迂回包围。他认为吴三桂长期占据岳、澧等地,主要军粮源于长沙、衡州,因而欲灭吴三桂,必先攻长沙,断其饷道。他在给岳乐的谕旨中阐明了攻取长沙的重要意义:“一以断贼饷道,一以分贼兵势,一以扼广西咽喉,一以固江西门户。而且,陕西发生叛乱,川贼必通杨来嘉、洪福二贼,窥我郧襄,扰我南邓,侵我荆州后路。因此,进兵湖南,刻不容缓。”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四年(1675)正月二十九日,命岳乐从速安排好江西要地的工作,稍有就绪,即进取湖南。正如康熙皇帝所料,吴三桂企图乘王辅臣叛变之际进犯荆、襄。他留兵七万守长沙、醴陵、萍乡,以挡岳乐江西的军队;又分兵七万守岳、漕诸水口,扼荆、岳大兵咽喉,以拒长江以北清军;又潜分其众据彝陵(湖北宜昌)东北的镇荆山,纠王会、杨来嘉、洪福等掠谷城、郧城、均州、南漳,以逼襄阳,并通西北的叛军;而他亲赴荆州上游的松滋(今松滋之北,近长江处),居中调度。对此,康熙皇帝四处调兵,坚守荆襄,并命简亲王喇布带兵进驻江西,催促岳乐从江西进兵湖南。岳乐于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攻占袁州(江西官春)后,又收复萍乡县,进军湖南。

至此,康熙皇帝已将六名大将军中的三名投入湖南战场。吴三桂见此情势,急忙调集十八名将军、十余万兵力,全力拒守长沙。康熙皇帝早已料到吴三桂将亲援长沙,而其岳、澧等处守军会减弱,所以曾命荆、岳大将军王、贝勒等乘机进剿。然而,尚善与勒尔锦分别在同年三月初九和三月十八日渡江之后,进兵非常迟缓。勒尔锦在同年三月二十九日再战太平街时失利,便退兵荆州,因而失去一次进取的大好时机,迂回包围计划未能立即奏效。康熙皇帝事后惋惜地说:若大兵数路并进,吴逆断无力随处备设壕桩,以与大兵相抗,其灭亡可翘足而待。

诸王贝勒这种拥兵自重、踟蹰不前、贻误战机的情势,严重影响了尽快收复湖南计划的实现。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康熙皇帝在平定王辅臣之后,大胆地破例任命署前锋统领穆占为实授都统,佩征南将军印,率精兵出征湖南。穆占,满洲正黄旗人,姓那拉氏,为叶赫贝勒锦台什的后代,初任侍卫兼佐领,后以功升授满洲副都统、署前锋统领。自入陕以来,在历次战役中,他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康熙皇帝对穆占寄以最大希望,出征前特召来京,面授机宜。吴三桂为摆脱在湖南三面被围的困境,于四月率众往衡州,派遣伪将军七人率贼兵三万至湖南南部的宜章,妄图进犯广东乐昌,并分兵侵犯江西的南安州(大余)图谋两广。

对此,康熙皇帝一方面命令将军莽依图、觉罗舒恕分别守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南安,协助湖南战场;另一方面令穆占会合简亲王喇布规取衡州、永兴,遏贼后路。如此则广东得以宽缓,而广西欲降者亦可乘间来归。穆占遵旨,于击败贼首郭应辅等人、收复茶陵州及攸县之后,乘胜南下,复安仁、鄱县。康熙十七年(1678)年初,他又连克郴州、桂阳,召降桂东、兴宁、宜章、临武、兰山、嘉禾、永兴等城,彻底粉碎了吴三桂进犯广东的企图,并准备在湖南战场进行主力决战。但因新收复之地增多,诸王不予配合,穆占不得不分兵防守,自驻郴州,以都统宜理布驻永兴。六月,吴三桂集中马宝、王绪、胡国柱等优势兵力强攻永兴,战斗激烈,昼夜不息。都统宜理布、护军统领哈克山等战死,前锋统领硕岱率兵入城死守,浴血奋战,情况十分危急。康熙皇帝为此忧心忡忡,直到敌人因吴三桂死而撤退,战局才转危为安。

简亲王和穆占均不敢丢下驻地驰援永兴,事后互相抱怨。康熙皇帝则予以调解,劝他们彼此和衷共济,并总结永兴失利的深痛教训,指出贼以大军攻永兴,形势险恶,我方兵势太分散,以致失利。他进一步概括战略战术的原则说:凡摧寇破城,必审量己力,可击则击之。如贼众我寡,即宜调集诸路合为一军,壮其声势,以图攻剿。倘株守新收复城池,迟留疑畏,于大事殊无所济。

吴三桂重视广西的郁林、湖南的郴州和永兴等地,而忽略湖北的岳州。康熙在派遣穆占横扫衡、永等地的同时,决定乘贼之虚进攻岳州。康熙十七

年(1678)闰三月,他居然封在湘潭率众投诚的吴三桂伪亲军水师将军林兴珠为侯爵,授建义将军,留在安亲王军前,剿抚叛军。林兴珠建议水陆联合以困岳州,以半数船只泊于君山,断常德之道,其余船只泊于香炉峡、扁山、布袋口诸处,并沿九贵山陆路立营,以断长沙、衡州之道。如此,贼可不战而毙。康熙接受了他的建议,指出击破逆贼,规定湖南,在此一举。于是,他急调荆州、陕西、河南、安庆等地军队参加围攻岳州之役。共集中鸟船百艘、沙船四百三十八艘,兵丁三万,实力超过吴军。

吴三桂军事上丧失主动权,形势日绌,于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在衡州匆匆称帝,聊以**,八月十七日病死。其孙吴世瑶继立,部下涣散,军心动摇。康熙皇帝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命大将军贝勒察尼(尚善故,察尼代之)等水陆夹击,速取岳州。并发江南子母炮千门,调荆州水师营张忠标兵、岳乐军每佐领二三人,及江西总督董卫国军两千余人赴援。敌军实力不足,饷运不继,十月下旬以后多次突围,均未得逞。

康熙皇帝在加强军事进攻的同时,又派伪水师将军杜光学之子杜国臣去招降其父。固此事泄密,杜光学被杀。招降虽未成功,但加剧了吴军内部的矛盾,伪总兵王度冲、伪将军陈珀等于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十八日率部归降清廷,吴应麟等弃城逃遁,岳州收复。康熙皇帝闻讯,喜不自胜,再令各路大将军、王、贝勒等,要广泛传喻和实施“剿抚兼施”政策。正月、二月间,湖南战场上出现了诸路并进的大好形势。长沙吴军潜遁,岳乐立即率部入城,并乘胜南下,恢复湘潭。察尼进兵湘阴,湖广提督桑峨、固山贝子彰泰进占华容、石首两县。勒尔锦派兵渡江,收复宜都、澧州(湖南澧县)、常德府(湖南常德市)等地。简亲王喇布派前锋统领希佛夜袭衡州,取耒阳(今湖南耒阳)。伪总兵、巡抚等纷纷率众投降,至此湖南基本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