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不倦

宋太祖性格比较内向。他虽然行伍出身,但与那些缺少文化素养的赳赳武夫大不相同,他酷嗜看书,虽行军打仗,也手不释卷。听说民间有奇书,往往不惜千金购得。后周显德年间,跟随周世宗攻打淮南,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赵匡胤攻下寿州,私自运载货物,达数车之多,都是一些贵重的东西。”周世宗将信将疑,派遣使臣前往检查,打开所有的箱子一看,只有书籍数千卷,并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周世宗急忙召见赵匡胤,对他说:“你刚刚做我的军事将帅,为我开辟封疆,应当努力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顿首道:“我没有奇谋上赞圣德,承蒙皇上重用为将帅,常常担心完不成任务,因此聚书观看,为的是从中学到知识,广见闻,增智虑。”

即位后,宋太祖更喜欢读书,经常派人到史馆去借书看。兵部郎中、知制诰卢多逊担任史馆修撰、判馆事后,总是预先派人打听太祖所要借阅的书目,然后预先通读,在心中对该书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等待宋太祖问询。而每当太祖问到涉及书中内容的问题时,卢多逊自然是对答如流,往往令同僚佩服不已。

宋太祖不仅自己好学不倦,还经常劝导文武臣僚和皇室子弟读书。赵普在他的劝导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终日手不释卷。赵普在年轻时,并没有多少学问,只是对吏事较为精通。做了宰相后,太祖经常劝他多读书,否则在朝廷难以立足。赵普于是有了好学不倦的习惯,每天处理完政事回到家中,就关起门,从书箱中取出书来,“读之竞日”。于是,从书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少习吏事”的赵普临政处事,更是如虎添翼,得心应手。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对于武将,太祖也鼓励他们读书,他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皇室子弟更应该读书,他曾对秦王侍讲说:“帝王的后代,应当多读经书,知道历史上治乱的情况。”

太祖有明确的读书目的,即“广见闻,增智虑”。劝导文武臣僚读书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知为治之道,知治乱大体。具体一点说,就是吸取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办事能力。读过书后,他经常召集大臣一起讨论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及其执政者的得失。开宝七年(974)闰十月二十日,监修国史薛居正等呈上新修的《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第二天,宋太祖就谈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昨观新史见梁大祖暴乱丑秽之迹,乃至如此,宜其旋被贼虐也。”乾德四年(966),太祖策试制科举人的时候,同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人一起谈到历代帝王得失问题,他说:“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史称宋太祖“留意听断,专事钦恤”,对御史台、大理寺等部门的官员的任用特别严格审慎,这与太祖注意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关。他曾对御史台官员冯炳说:“我每读《汉书》,见张释之、于定国治狱,天下没有冤民,这正是我所期望于你的。”太祖曾立有一条“家法”刻在碑上,藏于秘室之中,即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条家法的制定,也是宋太祖善于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的结果。

宋太祖爱好读书,很重视收藏书籍。唐末五代之际,兵火战乱相继,图书散亡甚多,部分流落民间。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宋太祖对各国的图书极为珍视,想尽办法加以搜罗和收藏。平蜀后得书一万三千卷,平江南后得书二万卷。乾德四年(966),太祖专门为搜求、征集民间藏书颁布诏令,凡是官吏、百姓献上的书籍,由史馆查看篇目,凡馆中没有的书就加以收纳。为了鼓励人们献书,规定献书人都可到学士院接受关于做官的道理的策试和询问,符合任职务件的记录下姓名,然后上报太祖。这一年,涉弼、彭干、朱载应诏献书,共计一千二百卷,受到奖励,赐予科名。通过向民间征集书籍,迅速丰富了国家藏书,仅史馆藏书量即很快增至八万卷。丰厚的藏书为随后大型类书的编纂准备了物质条件。

太祖读书较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有时善于借助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想法。他早年四处漫游,有一天,看到几个文人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吟诗。面对此情此景,他禁不住也吟出几句来:

欲出未出光辣达,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赶却残星赶却月。

这首《日》诗文词朴实,吟出了朝阳不凡的气势,也吟出了太祖希望找到机会一展才华的心情。攻下荆湖后,太祖派使者到后蜀侦察。使者回来后,太祖问道:“剑外情况如何?”使者说:“但闻成都满城诵朱长山《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处避,凉风清冷几时来?’”太祖说:“此诗意甚明,及蜀民思吾之来伐也。”江南国主李煜归朝之际,太祖对李煜说:“闻卿能诗,可举一联。”李煜思之良久,列举了一首咏扇诗:“捐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不料,宋太祖回答说:“满怀之风何足当!”很明显,太祖的意思是再强大的割据政权也挡不住宋军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