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幽云十六州

936年,石敬塘图谋称帝,为了争取辽的支持,答应称帝后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使辽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这一战略要地。

燕云十六州包括幽州(今北京)、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邱)、涿州(今河北涿州)、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州(今山西朔县)。这一地区西起山西与内蒙交界处,东达达渤海之滨,沿线山岭婉蜒,形势险要,有不少关隘控

扼南北交通要道。

从这里向南,便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中原王朝一直依赖这一地区的燕山山脉和长城作为屏障,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侵袭。因此,这一地区的得失,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辽在获得幽云十六州之后,将边界向南推进到雁门关、滹沱河一线。辽对幽云十六州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幽州改为南京,云州改为西京。并以此作为基地,动辄扬鞭南下,牧马中原。

而对于中原王朝来讲,自从失去幽云十六州以后,河东方面,云州、朔州等州以南有雁门关等要隘,还算是有险可守。而在河北方面,辽已完全控制了历来是中原政权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加上构筑在其上的长城,更是骑兵难以逾越的障碍。辽已完全控制,幽州更是成为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辽骑兵从此出发,很快就可饮马黄河,直逼中原腹地,对中原王朝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赵匡胤本人对此有切肤之痛。947年辽兵大举南下攻陷后晋都城开封,“华人百万,皆没于契丹”。这一印象,给年已二十岁的赵匡胤留下了刻骨铭心永远难以忘怀的印象。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虽迫于当时的形势而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但对幽云十六州却是没有一日或忘,从没有放弃收复幽云地区的打算。乾德元年(963)十二月,军校上书“献阵图,请讨幽州”,赵匡胤给予了奖赏。有一次,赵匡胤拿出一张幽云地区形势图,“你说曹翰能不能攻下这个地区?”赵普反问,“曹翰可以攻,谁又能够守?”赵匡胤答道:“既然他能攻下,就让他来守吧。”“那么他死后谁又能接替他呢?”赵匡胤知道赵普内心不赞成,又不好公然反对,因此这样答复自己,因此沉默良久,只好暂时取消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想法。开宝九年(976),也就是赵匡胤统治的最后一年,群臣要给他上尊号,名叫“广运一统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赵匡胤却婉言谢绝,他的理由是“汾晋未平,幽云未复,谓之一统,可乎。”

赵匡胤图谋幽云的想法是一以贯之的。同时,他也没有仅仅停留在言语上,他还采取了实际的行动和措施。这就是设立封桩库,从统一荆湖地区开始,就将所缴获的金银财物收藏其中。后来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盈余部分,也存入库中。用意何在呢?赵匡胤本人说得很明白:“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割让幽蓟地区以贿赂契丹,使一方之人远离故土,朕对他们甚感怜惜。等此库中蓄满三五十万,朕便遣使同契丹交涉,如果能将这一地区的土地民众归还,我便拿出库中所藏当作赎款,以补偿辽朝。如果契丹不同意归还,那我就散尽库中钱财,召募勇士,用武力攻取。”他还说:“辽兵数次侵扰边境,如果我用二十匹绢的价钱收购一名辽兵首级,辽军精兵不过十万人,总共只需花费我二百万匹绢,而辽兵就会被我消灭殆尽了。”

后人在评价赵匡胤这一构想时,颇有微词。有人认为这是反对使用武力,采取了怯懦的贿赂政策,表现出软弱妥协的精神。事实并非如此。

动用武力,进行战争,首先必须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在这一方面,宋朝不仅没有任何优势,相反,与辽朝相比,还处在劣势。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所辖人口只有九十余万户,兵力不足二十万人,部队以步兵为主。至于财力,“帑藏空虚”,难以支持旷日持久而规模巨大的战争。辽朝的情况又怎么样呢?其疆域东临黄海,西抵阿尔泰山,北至西伯利亚,南至今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人口约四百万,总兵力约三十万,其中精锐部队十万左右,辽军骑兵众多,剽悍轻捷,在平原旷野之地更利于发挥威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赵匡胤贸然向辽朝进兵,以硬碰硬,其结局很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动用武力,也许会自取灭亡。

中国著名帝王

武力或者是战争,毕竟只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一种手段,而非唯一手段。只有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手段都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才会动用武力。所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战争作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终极手段,暴烈而残酷,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物力消耗和人员伤亡。退一步说,即使赵匡胤能够用武力夺取燕云,付出的代价也将是十分惨重昂贵,绝非三五十万或三五百万匹绢帛的价钱能比拟。因此,赵匡胤企图用收买的办法赎回燕云十六州,是对战争的严重后果有着透彻分析之后的明智之举,绝不是懦弱。

况且,以和平的手段收复幽云十六州,只是赵匡胤文的一手,与此同时,还有武的一手,也就是诉之于武力。只是这必须在平定南方之后,国力大为增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当赵匡胤晚年统一南方之后,人口增加到三百万余户,军队增加到三十八万人,具备了同辽一较高下的条件。所谓财大气粗,赵匡胤的腰板也硬了起来,可以中气十足地说:如果辽不同意交还幽云十六州,“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所以,赵国胤图谋幽云十六州的构想,应该值得肯定。只是由于赵匡胤寿命不长,还未将他的宏图大志实现便去世了。后来,他的弟弟赵光义率军北伐,只是由于指挥失误,功败垂成,这也从反面证明了赵匡胤的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