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移动的亭子

鲁班是木匠的鼻祖。“班门弄斧”这个词语就是根据他而形成的,意思是在行家面前耍大刀、炫耀功夫了得。他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就连我们使用的雨伞,也是鲁班的杰作之一。

作为一代宗师的鲁班,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出名了。他手艺高超,许多达官贵人纷纷邀请鲁班师傅来建造一些亭子和阁楼。

鲁班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非常自豪,便跟妻子说:“我想出去见见世面,或许那样能长更多的本事。”

妻子云氏非常了解鲁班的为人,她明白那是丈夫的虚荣心在作怪,怕他在外面吃亏,便说:“我们来比试一下吧!”云氏看看窗外飘起的细雨继续说:"半个月之内,我们做出能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工具,谁做出来的更实用一些,就算谁赢,怎么样?"

鲁班心里暗暗盘算着:“我是专业的木匠,而妻子只是一名家庭主妇,这种差距恐怕也太大了"便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准备赢了妻子,再去闯**江湖。

一开始,鲁班总是出去闲逛,并不急着建造什么工具。而是一到下雨的时候才出去观察雨水滴落在屋檐上的景象。他发现,雨水聚积在屋顶上,稍微凹陷下去的部分,雨水会越积越多,甚至压坏屋顶,造成漏水。

于是鲁班花了一些时间在路边上造了10多个尖顶的“亭子”,每个亭子有4个斜面,每个棱角都是向上翘的燕子尾。只要到了下雨天,雨水就会顺着斜面往下滑,一点儿都不会聚积。而且鲁班只用了4根柱子支撑顶棚,方便出入,在突然刮风下雨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在雨中毫无遮拦,找不到方向了。

而此时,云氏在想什么呢?云氏看着丈夫造好的亭子,有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我要造一座可以移动的‘亭子’”。她仿造鲁班的亭子,用树枝和竹子做了一个亭子的框架,然后在上面糊上防水的油纸。然后再为它安装上一个小机关,让它可以收起来。这样一来,不管是晴天或雨天,都能派上用场,而且可以随时带着走。”

二人约定的时间到了,鲁班约妻子把自己修建的10座亭子一一参观了一遍,妻子微笑着说:“很不错,果然是神匠鲁班。”他听了后胸有成竹地对妻子说:“这次,我是赢定了!老婆,你也把你的‘杰作’拿出来看看吧”。

只见云氏拿出了她自己制作的“伞”,她说:“我也制造了一座‘亭子’。不过,是一座可以移动的‘亭子’,而且可以随时带着走”。

鲁班听了妻子的话,又看了看她的伞,觉得这种伞既方便又安全,而且制作成本低,制作过程快捷,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鲁班决定不走了,留下来和妻子共同改进伞,把伞做得既精致又耐用。就这样,第一把伞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到了现代,人们还是利用他们做伞的原理来生产制作伞,不同的是,现代的伞经过改良和美化,不仅成为了一种方便携带的雨具,还能给人以美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