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物的奇异妙用

猕猴——实验的高级用具

猕猴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珍贵物种,也是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高级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航天飞行、医药保健、计划生育、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它的一份功劳。猕猴是人类的近亲,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方面同人类非常相似,应用猕猴进行研究实验的结果,最容易外推于人类。

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内,猕猴作为实验动物的基本用途一是作原材料用,二是作鉴定和实验用,三是作为人类的疾病模型用。人类的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都可以在它身上制作模型,所以在近代医学生物学的一些最重要课题,如神经生理学、病毒学、心理学和行为学、计划生育、老年学、肿瘤学和器官移植等研究中,应用猕猴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价值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比拟的。据统计,迄今为止已经有46种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而猕猴是其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近年来全世界每年应用于疫苗生产、鉴定和医学生物学研究的数目达几万只,甚至更多。

应用猕猴等灵长类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内容包括解剖学、形态学、胎儿和胎后发育、脑功能、神经生理、性周期及子官黏膜变化、心理学、行为学、病毒的感染和小儿麻痹、麻疹、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脑炎、霍乱和痢疾等多种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在本世纪,尤其是近30年来进展较快。本世纪30年代中期,人类就已经应用它们成功地制造了高效抗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和抗白喉疫苗,并且用实验证明可以在其身上产生实验肿瘤,也得到了诸如高血压、冠状动脉不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模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大量地使用猕猴作为小儿麻痹疫苗的生产和检定,以及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应用猕猴进行放射线的危害、遗传毒理、环境生理、器官移植和国防医学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许多国家将艾滋病疫苗在它们身上进行试验后,取得了很多令人欣慰的效果。

作为实验动物,猕猴在其他领域的科学实验中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宇宙航行中,可以利用猕猴代替人类进行失重条件下的反应的研究和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所以早在40多年前,美国太空总署为了实现登上月球的目标,利用40多只猕猴来验证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多次将它们发射到月球轨道。1997年1月8日,两只分别取名为“穆尔季科”和“拉皮科”的猕猴,乘坐俄罗斯“生物型-11”号卫星在近地球轨道上遨游了两个星期以后,在哈萨克斯坦的库斯塔奈市西北130千米处返回地面,它们是1996年12月24日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的。在飞行过程中,俄罗斯、美国、法国、乌克兰和立陶宛的科学家对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生物考察和试验,希望得到有关机体的前庭系统和支撑——运动系统在失重条件下的功能情况的资料。返回地面的第二天,科学家给它们注射了麻醉剂试图通过手术对其肌肉和骨骼细胞进行研究,不幸的是,“穆尔季科”未能承受这一实验,死在了手术台上,“拉皮科”虽然幸存,但健康状况也很糟。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得出了这种手术应该在它们返回地面的第三天或第四天才能进行的结论,从而为宇航员返回地面后的行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97年8月,美国俄勒冈的科学家还用克隆胚胎培育出2只猕猴,这是首次通过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灵长目动物。科学家们使用了跟苏格兰研究人员用来克隆绵羊相类似的技术,但这2只猕猴是用从胚胎身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来的,用这一技术可以使一个细胞制造出8只或更多的完全一样的猕猴。不过,因为是用不同的胚胎细胞克隆出来的,所以这次培育出来的2只猕猴长相并不相同。

最近,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还进行了猕猴头部的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他们将一只猕猴的头从第四颈椎部位切断,然后移植到在相同部位切断头部的另一只猕猴的身体上。先后参加这种实验的共有30多只猕猴,其中生存时间最长的达一个星期以上。经过换头手术后的猕猴能够与普通的猕猴一样进食和饮水,对声音也有反应,面部的神经功能健全。据这个科研小组的专家说,再过25或30年,成功的换头手术就可以应用于人类。

在我国医学生物学领域中,应用猕猴作为试验研究的对象是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开始的,以后逐渐增多。目前,除在脊髓灰白质炎疫苗的生产和检定方面,每年需要数以千计的猕猴以外,也开展了形态解剖、生理、生态、计划生育、放射生物学、辐射遗传学、病毒学、药物学、疾病和驯养繁殖等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鲸——水下工兵

美国海军的宠儿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全世界有90多种。其中最大的蓝鲸,长可达335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它的一条舌头重约3吨,一颗心脏重70千克左右,肺重1500千克,血液总量约为8~9吨。抹香鲸可潜至2200米的深海之中,历时1—2小时。一般的鲸可潜入水下3~500米,在水中的时速30千米左右。有一些鲸可驯化来打捞海中的物品,可在海洋牧场中管理放养的鱼群。有的可以训练成“海军”,用来打捞海中的武器装备和排水雷。

在美国海军夏威夷水下作战中心的深水作业部队里,有两条服现役的“鲸兵”——摩尔根和阿赫布。摩尔根体重有540多千克,它能接受教练员的指令深潜海底,在声波定位装置的引导下,向发生器游去,搜索目标,完成任务后会自动返回。阿赫布是头虎鲸,体重25吨,它比摩尔根游得更快,潜得更深。

这两头鲸是美国海军的宠儿。它们具有深潜、导航、搜索目标的特异功能。常被派遣执行导航和深水排雷任务,被称为“水下工兵”。

“鲸工兵”的排雷技术很巧妙。教练员在它们的口上安上一个带有攫爪的充氨气的自动装置,当它在海底搜索到水雷、攫爪挂上水雷时,附带的气球就会自动充氨,气球充足了氨气就带着水雷浮出水面。摩尔根和阿赫布经常深潜到500米深的海底排除水雷。

由于鲸受到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日益减少,大量驯化鲸来当水下“工兵”不可能,但是,驯化少量的鲸作为海上“特种兵”,用于关键时刻、执行特种深海打捞任务是可行的。

蝙蝠——“活雷达”与“敢死队”

会飞的“活雷达”

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能做圆形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变换飞行速度等多种“特技飞行”。白天,隐藏在岩穴、树洞或屋檐的空隙里;黄昏和夜间,飞翔空中,捕食蚊、蝇、蛾等昆虫。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虫,对人有益,理应得到保护。

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只发育相当完全的幼体。初生的幼体长满了绒毛,用爪牢固地挂在母体的胸部吸乳,在母体飞行的时候也不会掉下来。

蝙蝠有用于飞翔的两翼,翼的结构和鸟翼不相同,是由联系在前肢、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构成的。前肢的第二、三、四、五指特别长,适于支持皮膜;第一指很小,长在皮膜外,指端有钩爪。后肢短小,足伸出皮膜外,有五趾,趾端有钩爪。休息时,常用足爪把身体倒挂在洞穴里或屋檐下。在树上或地上爬行时,依靠第一指和足抓住粗糙物体前进。蝙蝠的骨很轻,胸骨上也有与鸟的龙骨突相似的突起。上面长着牵动两翼活动的肌肉。

蝙蝠的口很宽阔,口内有细小而尖锐的牙齿,适于捕食飞虫。它的视力很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却很灵敏。一些实验证明,蝙蝠主要靠听觉来发现昆虫。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人们通常把蝙蝠的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作“回声定位”。蝙蝠在寻食、定向和飞行时发出的信号是由类似语言音素的超声波音素组成。蝙蝠必须在收到回声并分析出这种回声的振幅、频率、信号间隔等的声音特征后,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

靠回声测距和定位的蝙蝠只发出一个简单的声音信号,这种信号通常由一个或两个音素按一定规律反复地出现而组成。当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信号被物体弹回,形成了根据物体性质不同而有不同声音特征的回声。然后蝙蝠在分析回声的频率、音调和声音间隔等声音特征后,决定物体的性质和位置。

蝙蝠大脑的不同部分能截获回声信号的不同成分。蝙蝠大脑中某些神经元对回声频率敏感,而另一些则对两个连续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敏感。大脑各部分的共同协作使蝙蝠做出对反射物体性状的判断。蝙蝠用回声定位来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是非常惊人的。有人统计,蝙蝠在几秒钟内就能捕捉到一只昆虫,一分钟可以捕捉十几只昆虫。同时,蝙蝠还有惊人的抗干扰能力,能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中检测出某一特殊的声音,然后很快地分析和辨别这种声音,以区别反射音波的物体是昆虫还是石块,或者更精确地决定是可食昆虫,还是不可食昆虫。

当2万只蝙蝠生活在同一个洞穴里时,也不会因为空间的超声波太多而互相干扰。蝙蝠回声定位的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对于人们研究提高雷达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敢死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曾训练过一支蝙蝠“敢死队”,计划用于“轰炸”日本。当时日军常用气球携带炸药飘过太平洋,袭击骚扰美国。美国人就想用“蝙蝠炸弹”报复一下。他们把微型定时炸弹捆在训练过的蝙蝠身上,准备用飞机空投到日本。具体方法是这样:从飞机上用降落伞投下一个大圆筒,在大约300米高度上圆筒自动打开,数千只蝙蝠飞出圆筒,扑向预定的“攻击”目标。蝙蝠喜欢倒挂在屋檐下栖息,昼伏夜出,很难被人发现,美国人为此项计划耗费了200万美元。但没等到蝙蝠“敢死队”出动,日本就投降了。“蝙蝠炸弹”没有吓着日本人,倒使美国人自己受了一场虚惊:一个全副武装的蝙蝠擅自飞离基地,不知去向。训练人员带着侦测仪器四处寻找,好不容易在一座飞机库的房梁缝里找到了它。在手电筒强光照射下,心情紧张的训练人员一手就逮住了蝙蝠,卸下了那滴滴答答还在走动的定时炸弹引爆装置。

蝇——飞行间谍和剧毒杀手

蝇的身体粗短,全身有毛。它的毛被称为感觉毛,对气流变化十分敏感。头部呈半球形,两侧有一对大的复眼,头顶有三个单眼。每只复眼都是由成千上万只单眼组成,能灵敏地感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其视力宽度比人还宽。

头部正中有一对具芒的触角。头的前下方是舐吸式口器。口器的末端有肥大的唇瓣,唇瓣能舐吸**食物,或者先从口中流出唾液,使固体食物溶解后,再舐食。胸部背面有一对发达的前翅,后翅已退化成平衡棒,飞行的时候用来平衡身体。有三对足,足的末端有爪和爪垫。爪垫能分泌黏质,因此,蝇能在直立而光滑的玻璃上爬行,并且容易携带大量的病原体。

蝇的生殖能力很强。每个雌蝇一生一般产卵600~800粒,有的可以达到2000粒以上。从卵发育到成虫,在一般生活条件下,需要10—15天。在温度适宜、食料充足的生活条件下,只需要8—12天。在南方温暖地区,一对蝇一年可繁殖10—12代,可见蝇繁殖后代的能力是惊人的。

飞行间谍

60年代美中央情报局曾用苍蝇运载窃听器,进行情报活动。他们把一种安在硅片上小如针头的微型集成电路做成一个超微型的窃听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听到20米以内的对话,并能将其传送到1英里外的接收站),粘在苍蝇背上。苍蝇通过房门上的钥匙孔或通风设施飞进戒备森严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去执行窃听任务。在苍蝇出发之前,要让它吸一口神经毒气,这种毒气能在预定时间内发挥效力,苍蝇到达窃听目标后,就很快地毒发身死,跌落在墙角桌旁,它携带的窃听装置就不致受到苍蝇翅膀振动颤音的干扰而影响窃听效果,房间里的声音就点滴不漏地收录下来,传送出去。

苏联也使用过这种负有“特殊使命”的苍蝇。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办公室就飞进过一只这样的苍蝇,它是苏联克格勃派来的。如果不是一个保安官员在例行无线电监听时发现的话,它可能连续工作几周。

最近,西方某国又研制出一种人工苍蝇。它是仿照苍蝇的某些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而制造的。这种人工苍蝇有一套完整的窃听收发装置,它能像真苍蝇那样寻觅着带有人体特殊气味的目标,叮在不易被人发觉的地方进行窃听;它的飞行方向还可以用无线电遥控,使它在完成窃听任务后再返回基地。

下面是一个间谍苍蝇被歼灭的故事。

某大使馆的一项重要情报被外国间谍窃去了。中央情报局大为恼火,忙派高级特工汤姆率员飞往巴利城。

在使馆里,汤姆听了大使和武官的情况介绍之后,断定情报失密原因是通过窃听方式搞走的。但几经调查,终未发现窃听器安放何处。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此行的情况也被搞去了,汤姆好不焦虑。

这天,汤姆叼着雪茄坐在沙发上出神,他打开专门侦察窃所器用的电子测量仪,可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时几只苍蝇从半开的窗子飞了进来,有一个居然大模大样地落到汤姆的脸上,他骂了一声“讨厌的东西”,便来到办公桌前,打算关上仪器到外边吹吹风。正当这时,蜂鸣器发出了警报,嘟!嘟……“啊?有窃听!”汤姆赶紧拧动旋钮,测定方位。

但讯号很不稳定,忽高忽低。老练的汤姆知道,这是一部正在流动的窃听装置,从讯号的强弱判断,窃听器距离测量仪不超过5米。

汤姆环顾四周,发现除了满屋乱飞的苍蝇外,再没有什么活动的东西了,窃听器到底在哪里呢?他把窗子关死,烦燥地一拍把落在办公桌上的苍蝇打死。这时讯号骤然增大,破了的蝇肚子里有一颗砂粒样的金属体显露出来。

“啊!原来是你!”有经验的汤姆大喊一声:“来人哪,捉拿间谍!”几个特工人员如临大敌,端着手枪窜进室内,懵懵懂懂地问:“间谍在哪儿?”“在那!”

特工们顺着汤姆手指的方向看去,哪有什么间谍,只不过是几只飞着的苍蝇。

“笨蛋,放下手枪,快拿拍子、掸子、笤帚给我把这几个苍蝇消灭掉。汤姆向迷惑不解的特工们发布命令。

于是,经过一场乒乒乓乓的特殊战斗之后,苍蝇全被歼灭了。通过解剖,不禁惊呆了:原来某国特务机关利用苍蝇喜欢钻进室内的特点,把微型电台移植到它们的内脏里。这种间谍苍蝇即使死去,电台也会照样把收到的情报发射回去。

而且即使是被发现了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因为苍蝇是没有国籍的。

苍蝇间谍虽然查出来了,但大使馆也未必因此就安宁,因为他们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生物会成为新的间谍。

剧毒杀手

苍蝇还可以被训练做杀手,只要收集暗杀对象的体臭,并培养苍蝇的嗅觉,苍蝇便会自动去找这种特殊体臭的人,以在苍蝇脚上与身上的剧毒,将人毒死。当然,苍蝇本身必须具有抗拒该剧毒的能力才行。否则,人尚未毒死,苍蝇已经一命归西了。

它们有特异功能

我问你一个问题哦。你知道我们所说的五官都包括什么吗?

这五官还对应五种感觉呢。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你不会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吧?

但是,长久以来,也有人相信人类存在着一种超过这五种感觉的“第六感”。还有就是当我们发现动物具备人类所不具备的能力时,动物发出的种种奇特信号,就会认为动物拥有神秘的“第六感”……

生物化学家几十年来一直在实验研究,探索是否能从生物角度对心灵感应和预感等现象寻求更好的更科学的解释。为适应生存,这此动物行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形成特殊的信号。

美国有一对夫妇养一只狗,让人不敢相信的事发生了。小狗知道圣诞节和生日的到来。多数人给出的一般的解释为,狗肯定是见人为准备过节的庆典迹象了,猜出来快过节的,所以也做好了准备的。狗懂人语可以与这对夫妇交流。主人问话时,可以用叫一声表“是”,叫两声表“不同”,大叫三声表示“不知道”的意思呢。

有一天,主人的朋友来家拜访,女主人让狗做了表演。她先对小狗说:“我念的这串数字中漏掉一个数字,你仔细听哦,然后说出是哪个漏掉了?”

主人很快地从一数到十,故意省掉了六。没等主人念完,小狗就等不急了,连叫了六声。主人的朋友认为,狗抓住主人流露出来的表情了,经过长期训练就会答对的,可能是经常训练这同一个科目了,当然会正确地回答了。

晚上,女主人说那你看看,这狗不但能表达,还能看出你的心思。朋友很是不敢信,他把自己的年龄写在纸上,交给主人拿着。这位客人写的数字是33,可狗却叫了36声。

主人就微笑着对这狗说:“宝贝啊,这次你猜错了,再试一次吧。”奇怪啊,它还是叫了36声。

客人大吃一惊,没等女主人说话,他自己很难为情地说:“我撒了谎。它是对的,我的确是36岁。”

像狗这样能与主人进行心灵沟通是真实的。俄国的一位训狗专家。就曾和他的一只狗进行一次心灵感应实验。

专家在一个房间里放了几张桌子,上面上了摆各种物品。专家开始试验了,他在另一个房间里,要小狗把对应桌子上的电话簿拿来,依靠心灵感应。只见专家把小狗放在椅子上,双手握住狗的下巴,凝视它的眼睛,让它精神专一起来,把自己的命令无声地传达给它。

小狗很有意识的,两次走到门口,都返回专家身边了。小狗的意思是它把主人刚才给的指示给忘记了。专家再一次重复他无声的命令,这次小狗走出房门,来到另一房间,一会儿功夫,就叼着那本电话簿回到专家身边了,神了!

显然,专家并没在另一房间,并没有给狗在现场指点啊,我们完全可以排除掉它是受到主人某种暗示顺利地将电话簿叼来的。

科学家们证明人类与动物能够心灵感应,以多种方式实验将信息传给动物。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动物有接收意会的能力;动物有超感应力,这种力量并可以影响外界的,最终实现目的。

里维先生的工作是研究人类天性。他给才孵出14天的小鸡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群鸡摆在灯下,用发电机与灯连续不间断地工作,每天保证正好照12小时。供应的温度对小鸡来说太少了,如果确实是这样的,小鸡过不了多久就死亡了。

实验结果惊人:小鸡运用心灵影响力,增加了机器的发电时间,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一实验使得大家信心大增,拿来24只就差七天就孵成小鸡的鸡蛋,一组12只先煮熟,然后把没被煮的,共两组鸡蛋轮放灯下。

结果:摆灯下的生蛋,灯亮的时间延长。证明了生蛋中会释放出某种力量,对发电机运转产生干扰。

这个实验结论一出来,可是不得了,引发大量的舆论攻击。科学家用老鼠做了类似的实验。研究人员将电极装入老鼠大脑的娱乐中枢,经过轮番的训练,研究人员灌输它们,当它踏上一棍子,很容易得到快感。然后就把电路与一台不定时发电机接在一起。

实验的结果惊人,老鼠遭到电击而获得快感的次数要比电机正常运转状态下遭电击的次数多。表明了老鼠干涉实验设备的运作是通过心灵影响力而达到目的了。

蜘蛛——风云变化它先知

蜘蛛是肉食性动物。不结网的蜘蛛,如狼蛛、跳蛛、蟹蛛,是游猎捕食。结网蜘蛛如同蛛,用蛛网来捕获昆虫。

蛛丝有黏性,当昆虫粘在网上挣扎时,园蛛就立刻从隐蔽处爬到蛛网上,用螫肢刺破昆虫的身体,将毒液注入昆虫体内,使它麻痹,然后再分泌消化液,将昆虫体内的组织溶解,成为蜘蛛能够吸食的**食物。

蜘蛛捕食的昆虫大多是害虫,所以,蜘蛛是对人有益的动物。我国已经发现的蜘蛛大约有1000多种。

蜘蛛的形体雌雄悬殊甚大。大多数雄蛛都比雌体小,有些种类雌体超过雄体1000~1500倍,所以蜘蛛**时,如同螳螂那样,雄体常有被雌蛛吃掉的危险,因此雄蛛欲与雌蛛**时,必须小心翼翼地事先试探雌蛛是否允诺。

千奇百怪的蜘蛛蜘蛛是最常见的动物。世界上大约有4万种蜘蛛,除南极洲外,各地都有分布。它们有的外貌奇丑、有的步履蹒跚、有的能走善跳,可谓千奇百怪。

世界上最小的蜘蛛:巴拿马的热带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小蜘蛛,体长只有08毫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蜘蛛。

名称古怪的蜘蛛:在所有动物中,名称最古怪的要算生活在夏威夷的卡乌阿伊岛上某些洞穴里的一种盲蜘蛛了。这就是无眼大眼蛛。原来,根据各方面的特征它都属于大眼蛛科,只是由于它乔居洞穴,造成双目失明,空留下“大眼”之称。

子食母的蜘蛛:红螯蛛就是子食母的一种。红螯蛛的幼蛛附着在母蛛体上啮食母体,母蛛也安静地任其啮食,一夜之后母蛛便被幼蛛啮食而亡。

猎人蛛:澳大利亚境内有一种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大的约有25克多重,有八条腿,相貌丑陋,但却是捕捉蚊虫的好手,凡敢于来犯的蚊子无一生还,具有猎人般的本领。同时,猎人蛛含有大量蛋白质,是土著人的上乘佳肴。

吃鸟的蜘蛛:在南美洲有一种很大的蜘蛛,最大的像鸭蛋那么大,吐的丝又粗又牢,在树林里结网,经常用网捕捉小鸟。

投掷蜘蛛:在哥伦比亚有种奇特的“投掷蜘蛛”,它不是拉网捕食,而是将自己的丝滚成圆球,当有蛾子时,它能准确地将黏丝球一掷,击中飞蛾,顺势一拉,成为美食。同时,它还能放出一种蛾类性外激素,来吸引蛾子。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澳大利亚有一种生活在灌木丛或草地上的黑蜘蛛。它身上有一个毒囊,其中有毒性极强的毒汁,人兽或家禽被它咬伤,几分钟内便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替人守店的毒蜘蛛:伦敦一家百货商店的老板哈斯维尔,每晚用两只毒蜘蛛替他守店,说来也妙,这种毒蜘蛛把门,盗贼纷纷逃遁。几年来,该店从未丢失过任何东西。原来这种毒蜘蛛有两种致命的毒素,一旦被它刺中,轻则剧痛难忍,长期不愈;重者会死亡。

与植物合谋吃人的蜘蛛:在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一些森林或沼泽地带,成群地生活着一种毛蜘蛛。这种蜘蛛喜欢生活在日轮花附近。原来这种花又大又美丽,很能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吸引到它的身边。不论人接触到它的花还是叶,它很快将枝叶卷过来将人缠住,这时它向毛蜘蛛发出信号,成群的毛蜘蛛就过来吃人了,吃剩的骨头和肉,腐烂后就成了日轮花的肥料。

织渔网的蜘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们用来捕鱼的渔网是由蜘蛛织成的。人们只是把渔网的基底织好,然后将“半成品”挂在两棵树之间,再由蜘蛛去完成大部分织网工作。这里的蜘蛛吐的丝非常坚固结实,织成的渔网足可以使用两个星期。

在希腊神话里,蜘蛛是一位纺织巧匠的化身。的确,蜘蛛称得上是第一流的纺织家,一个蛛网织成,就是数学家也难以挑出什么毛病。

蜘蛛靠它的网而立世。蛛网的黏滞性相当强,小昆虫一旦触及,就是有翅也难逃的。蛛网粘不住蜘蛛自己,这是因为蜘蛛身上有一层润滑剂。蛛网圆心的那一小块地方是蜘蛛休息室,不具黏性,框架及半径线也不黏。蜘蛛一般有6个纺织器,位于肛门附近。每个纺织器都有一个圆锥形的突起,上面有许多开口及导管与丝腺相连,丝腺能产生多种不同的丝线。如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那纺织器犹如人们灵巧的手指,它们拉丝、梳理、搓丝为线,如同流水一般。蛛丝是多种腺体的共同产物,它是由许多根不同的、更细的丝混合纺成的。丝线是一种骨蛋白,在体内为**,排出体外遇到空气立即硬化为丝。最细的蛛丝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英寸。一条能环绕地球一周的蛛丝,只有168克重。在人们的心目中,都以为蛛丝是不堪一击的,其实不然。和蛛丝同样粗细的钢丝是没有蛛丝结实的,水下有些蛛网可以网住小鱼。

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扫描,可看出一条蛛丝是由两根不同的线绞在一起的:一根干性直线状的,只能拉长20%;另一根黏性螺旋状的,可拉长4倍,复原后不下垂,这便是一根“拥妖索”了。此索周围覆盖一层胶质**微滴,每一微滴中有一丝团。当昆虫被捕挣扎时碰撞微滴,其中团丝便伸展,增加了线的长度,当然不会被挣断,而是越挣越多,箍得越牢。

就像金箍儿一样,越箍越紧,任大闹天宫的孙大圣腾挪变化,直箍得他满地打滚。

蛛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圆网蛛的网很大,形同车轮;树林间棚蛛的网如棚;球腹蛛的网似笼;水蜘蛛的网像钟;草蜘蛛的网则不啻是一架吊床。有的蜘蛛还能织成套索状的网,它在空中嗖嗖抖动。有的蜘蛛能织出一片密网,安装在草秆上,它在微风中展开,像船上的风帆。南美洲有一种蜘蛛,它的网很小,只有邮票那么大。这种蜘蛛没有守候的耐性,总是用前面的四条腿扯着网,见有合适的过客,随时将网蒙过去。危地马拉有一种蜘蛛,总是几十只集在一起织一张硕大的网,网的色彩和图案都很美丽,当地居民用它作窗帘。

蜘蛛织网时是专心致志的,即便是外面闹翻了天,它仍然有条不紊地在织自己的网。编一个网一般只要25分钟,如果受风力、环境等影响,则可能要多花一两倍的时间。网织成以后,有些老谋深算的蜘蛛还会在网下另加一条保险带。

同其他生物一样,蜘蛛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最早的蜘蛛,仅会扯一条独丝,像晒衣绳那样单调。

至今,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还有一种“渔翁”蜘蛛呢。它在树林里选择一根又轻又直的枝杆做“钓竿”,在杆端吐出一根长长的蜘蛛丝,下面缠着一团黏液般的乱丝,做成“钓线”和“鱼饵”。当昆虫在森林边飞来飞去觅食时,看到随风飘**的“鱼饵”,常当作是自己爱吃的食物。无风的时候,“渔翁”蜘蛛会用前脚拉动蜘丝,让“鱼饵”来回摆动,布下“迷魂阵”,引诱昆虫来上钩。当昆虫飞扑到“鱼饵”上,黏液把它逮住,蜘蛛就攀丝而下,把昆虫吞食掉。

虽然大多数蜘蛛有4对眼睛,但视力都很差,只有那些不以张网取食的蜘蛛才能看得比较远些,但也不过30厘米。

正因为这样,蜘蛛在爬行时,尾后都拖有一条干丝,这是用来保持同后路联系的,生物学家称它为“导索”。

蛛丝也是蜘蛛的生命线,当它突然受震从空中跌落时,那线便将它吊住。蛛丝也有扩散运行的作用,小蜘蛛们可以放出长长的丝来,让风儿把它们吹送到很远的地方去。

美国科学家最近指出,蛛网也是一种符号语言,这种密码在生物语言中或许是最为神奇的。通过这张网,蜘蛛与邻居聊天,与配偶谈情说爱,以及规劝猎物就范。

蜘蛛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的网是一种美妙的艺术结晶。随着科学的发展,蜘蛛学现在已经成了一门学问,许多人都在企望着能透过那层晶莹的蛛丝看到一些新的自然奥妙。

蜘蛛帮助了拿破仑

很多蜘蛛织网都选在破晓前进行,因为这时温度最低。蛛丝含有胶状物,很容易吸收水分而失掉黏性,如果空气潮湿,野外的蜘蛛就会敏感地觉出而停止织网。在气温较低而又干燥的条件下结网……蜘蛛的这一特性曾经帮助过拿破仑打赢了一场战争。

1794年深秋,拿破仑的军队大举进攻荷兰。荷兰人打开各条河流的水闸,用洪水来阻挡法军。法军正准备撤退时,却接到了“蜘蛛在大量吐丝结网”的报告,拿破仑当机立断,下令就地待命。原来。蜘蛛吐丝结网预示干冷天气即将到来。不久,寒潮果然袭来,河湖冰封,法军得以踏冰前进,攻陷了荷兰的乌德勒支要塞。

蜘蛛虽曾助过将军们一臂之力,但未加入过军队序列,它在直接参战方面的作用远不及在军事仿生学方面大。

鹅——机警的“海军上将”

有一位苏联的作家这样来描写鹅的形象:“如果能授予禽类高官厚爵,这只公鹅就该是海军上将了。它的步姿,它昂首挺胸的架势,它和别的公鹅谈话的神态,俨然一副海军上将的派头。”它走路慢条斯理,似乎每一步都得经过深思熟虑。它每迈出一步,都是先把爪子提起来,在空中滞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放进泥泞里。所以,即使从泥路上走过,它身上也还是像雪一样洁白无瑕。

“即便身后有狗追赶,这只公鹅也从未跑过。它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你看,是不是挺像?

但是,在现实中,鹅并不是什么显贵的角色,也没有叭儿狗那样的好运气,成为贵妇人的宠物。它只是依靠灵敏的听觉,在古代曾立下战功,即使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还仍然受到将军们的青睐。

鹅救了罗马

罗马共和国从襁褓时期起,经常对外发动战争,有时也遭到外来进攻。公元前5世纪,北方的高卢人侵入波河流域。

至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在首领布雷努斯的率领下进犯罗马城。两军在该城以北的哀利亚河畔相遇,大队的高卢战士装备着坚厚大盾和锐利长剑,呐喊着前进,一举击败了罗马军,并穷追向都城溃退的罗马士兵。

罗马城当时还没有高大的城墙,残兵败将守不住城池,几乎全部溃逃。次日,高卢军进入了毫无抵抗的罗马城,并大肆劫掠,焚毁房屋,杀戮来不及逃走的居民。

许多罗马人躲避到他们祖先发迹的古罗马七山上。执政官曼利乌斯带领部分元老,指挥着一支部队上了七山中最高的卡匹托林山。据守山崖上的堡垒。这座高山的顶上筑有丘比特神庙,向来是宗教祭祀的圣地。大殿上供奉着罗马人献给丘比特大神的一群白鹅。

随后,罗马全城除了卡匹托林山之外,都落入高卢人手中。布雷努斯派兵猛攻山头堡,被守军击退。于是,高卢军把卡匹托林山团团包围起来。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从山峰到山麓一片寂静。栖息在丘比特神庙里的罗马人都进入了梦乡。连守卫的士兵也因连日苦战,一个个酣睡如死。担任了望的战士见山下敌营里悄然无声,紧张的心情稍微松弛竟也沉沉睡去。

正是在这个漆黑的雨夜里,高卢军实施偷袭。他们悄悄向上攀登,没有一个罗马人听到敌军的声息。先头的高卢战士越来越迫近山堡。当此千钧一发之际,神殿里的鹅群却十分敏感地嘎嘎叫了起来。曼利乌斯和罗马守军因此惊醒,发觉敌军正要登上堡楼,便立即冲上去勇猛拼杀。经过一场激战,高卢军全被推下悬崖,罗马人得以保卫他们的国家,免受外族的奴役。

朱阿尧养鹅守寨

清朝顺治年间,广东饶平县农民领袖朱阿尧在海山岛聚义。为了抗击清兵,构筑了坚固的水寨,并在水寨周围驯养鹅群,用以值更放哨。由于义军熟悉水性,防守严密,清兵在日间屡攻不下,就改为夜袭。

但清兵一接近水寨,便被听觉灵敏的鹅群发觉,鹅声大作,义军闻讯立即出击,把偷袭的清兵杀得狼狈而逃。

美国组建“鹅兵”部队

1986年,美国新建了一支特种兵——“鹅兵”,并且将其部署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一处军事基地上,与哨兵一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这些警鹅个头高大、脖子长、好叼人。而且听觉器官非常敏锐,稍有异常,马上“嘎嘎”大叫,提醒巡逻哨兵注意。1987年,美军制订了一项“鹅兵”发展计划,打算在驻欧洲的美军中发展一支拥有近千只鹅的部队。

我吃,吃,吃石头

“啊!我受不了啦!石头呢?哪里有石头?我要吃石头……”

一条鳄鱼吃掉了一只小麋鹿后四处张望在找石头吃。不会吧?太让人不可置信了!

为什么要去吃石头呢?难道是鳄鱼在吃掉很多小动物后感到了内疚,是它们在惩罚自己吗?为什么鳄鱼咬吃石头呢?

鳄鱼的确是要吃石头的,这是千真万确的。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鳄鱼吞掉大的动物后,就要吞食一些小石头。因为鳄鱼的舌头和下颌是连在一起的,鳄鱼捕食不嚼的,也不会伸舌头舔了,就直接吞咽猎物进胃里,然后到岸上找石块吞掉。石块对于鳄鱼的生活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石块在胃里搅动磨碎猎获物的骨头和硬壳。鳄鱼胃里的石块约占他体重的百分之一,大的鳄鱼是这样,小的鳄鱼也是这样。

科学家们跟踪它们发现,胃中无石块的幼鳄,潜水能力不如吞食了石块的鳄鱼。可见,吞进胃里的石块,除了帮助鳄鱼磨碎食物,还相当于“镇仓物”呢。

胃里的石块,帮鳄鱼潜伏水底和在水底行动,胃里有大量石块,就不会被大的水流冲走,还能帮鳄鱼把大的猎获物拖到水里,在水中美美地分享。

所以,谜底揭开了,鳄鱼吞石头是有两方面的作用的。

鼠——动物军队的新成员

老鼠在中国属“四害”之列,早已被判处死刑,无一人为它申辩。但凭着顽强的生命力,老鼠家族还是生存下来了,而且还颇为兴旺。有的科学家甚至预言:老鼠将成为地球上最后的走兽。有些国家看上了老鼠的“特异功能”,尽力加以利用。美国和以色列已建立了训练和运用老鼠的“老鼠部队”。如果把参与细菌战这笔老账不算,老鼠可算是动物军队的新成员。

怪鼠种种

踩不死的老鼠:在非洲有一种全身肌肉、骨骼都很柔软的老鼠。由于其五脏位于下腹,用脚踩上去脊骨和五脏分别挤向两边,全都重力由肌肉承担,稍一抬脚,它便可溜之大吉,是一种踩不死的老鼠。

冻不死的老鼠:在俄国的雅库特地区,有一种不怕寒冷的野鼠。在零下7℃的严寒下,钢铁都会像冰一样脆,可这野鼠却怡然自得。

摔不死的老鼠:有一种老鼠不怕摔,在美国曾有人把它从摩天大楼顶上使劲往下摔,但老鼠却安然无恙。

毒不死的老鼠:在非洲有一种老鼠,任何毒品对它都无效,是毒不死的老鼠。可是当它把人给咬伤后,沾染了它那毒性极强的唾液,可就无一幸免了。

吃猫的老鼠:非洲有一种老鼠,专门吃猫。猫见了它就害怕,并且变得痴痴呆呆,浑身无力,任凭老鼠从容地咬破喉管,吸饱血液而去。这种吃猫的老鼠与普遍的老鼠大小差不多,它一见到猫时,即从嘴边的一层硬壳上分泌出一种“迷魂”气体,猫一嗅到,便会失魂落魄,迷迷糊糊,任凭这种食猫鼠摆布而无还手之力。

“畏罪自杀”的老鼠:我国东北兴安岭林区,有一种富有“武士道”精神的老鼠。当它们看到偷回的粮食被人挖走,自觉“羞愧”,一个个爬到小树上,找一个树杈,把脖子伸进去,身体和四肢垂下,上吊自杀了。

烫不死的老鼠:在希腊维库拉热泉有一种烫鼠,它常年在90℃的热水中自由生活,凫游自如。但如果它离开热水,在常温下则会冻死。

可作燃料的老鼠:坦桑尼亚的基戈马地区有一种老鼠,它的脂肪含量约占80%,晒干后可以做蜡烛点,当地人亦用它做燃料。

硬气功鼠:赞比亚有一种会气功的鼠,当地土著称它为拱桥鼠。体重达500克。如果有人用脚踩它,它会用锁骨抵在地拱起脊背,浑身鼓气,发出奇妙的硬气功。一个60千克的人踩在它身上,它竟不吱一声,若无其事,脚松后才溜逃。

最大和最小的老鼠:世界上最大的老鼠产于南美洲,其体重可达50千克以上,身长可达1.5米。最小的老鼠则是生活在泰国热带丛林中的小飞鼠,它体重约2克、体长3厘米,头长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虫为食。小飞鼠也是最小的哺乳动物。

老鼠部队

老鼠的嗅觉特别灵敏,与狗相比毫不逊色。狗凭这一独特的本领早已在军事方面诸如排雷侦察或缉毒上大显身手。

将老鼠也用于这些领域,恐怕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吧!其实,这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了。美国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训练老鼠排雷;以色列也正在训练一支搞侦察的“老鼠军团”。经过以色列专家训练的一只老鼠,可以准确无误地侦察出任何类型的爆炸物,包括伪装巧妙的邮件炸弹。

这种能起侦察作用的老鼠叫警鼠,特别适宜在机场或飞机上使用。倘若在飞机上、仪器中或者旅行者包里藏匿有炸药或其他违禁品的话,警鼠很快就能侦破。警鼠侦察全凭嗅觉。经过专门训练的警鼠,只要嗅到一丁点爆炸品的气味,就会在笼子里乱跑乱窜。以其出现的焦急和不安向主人报警,从而使警察缉获那些携带炸药或其他爆炸物的恐怖分子。警鼠体小灵活,动作敏捷,又能上窜下跳,这是警犬所望尘莫及的。

据报道,目前美军已有一支数量可观的老鼠部队来完成一些人们不宜完成的军事任务。那么,美国又是如何对老鼠进行专门训练的呢?老鼠天性怕光怕声,为了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训练人员首先把一群关在笼子里的老鼠放在机场上,让其习惯于各种各样的热闹场面和飞机起降发出的刺耳噪声。久而久之,这些老鼠“见多识广”,不再为飞机和旅客而受惊吓。其次,从大群鼠中选出最大胆者为领头鼠,带领“胆小鬼”和新来者,使鼠子鼠孙随其后或周围,这样反复训练,老鼠的胆量就会越来越大。再次就是培养老鼠的嗅觉灵敏度和鉴别侦探物的本领,最后择优录用。

美军训练老鼠部队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但老鼠部队也有其自身弱点,美军最大的担心是,如果敌方对老鼠进行“策反”,将奈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