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如何完善自己

远离孤独心理

孤独并不单纯是独自生活,也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心理学家菲思认为,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肉体接触,却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妇之间。事实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中,或者是独居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周围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

内向型的人大都心性极高,卓然傲世,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他们需要战胜孤独。那么战胜孤独的秘诀何在呢?

1.战胜自卑

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这就跟作茧自缚一样,要冲出这层包围着你的黑暗,你必须首先撕破自卑心理织成的茧。

其实,你大可不必为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忧思重重,要知道人人都是既相同又不一样的。只要你自信一点,钻出自织的“茧”,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同样存在弱点,完全不必自卑。你将发现,大胆地跟别人交往沟通并不是一件难事,那时你就不再孤独了。

2.与外界交流

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一个长年在山上工作的气象员说,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可是他的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倾诉,所以他就用打电话发邮件来满足自己的这一要求。

当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翻一翻你的通信录。也许你可以给某位久未见面的朋友写封信;或者是给哪一个朋友挂个电话,约他去看一场周末的电影;或者是请几位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菜,这都别有一番情趣。

跟朋友的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要知道,别人也都跟你一样,最渴望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3.为别人做点儿什么

同人们相处时所感到的孤独,有时候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10倍。这是因为你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好像跟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一样,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气氛里面,你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而他们之中的那种热烈气氛更是衬托出你的冷落。要想消除这种孤独感,请为别人做点什么,这很有好处。记住:燃起一把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4.爱自然,走入社会

一些习惯了孤独的人,很会充分地享受孤独提供给他的闲暇时光。但是他们却不知生活中有许多活动都是充满乐趣的,而孤独使你无法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

许多饱尝过孤独痛苦的人都说,当他们遭到厄运的袭击,而又不能够向人倾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江边去,让清爽的江风吹着自己,心情就会渐渐地开朗。有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子说,她常常跑到最热闹的街道上去,她觉得只要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就会忘掉自己的寂寞。

5.确立人生目标

也许,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过惯了群居生活,所以现代社会才有了“孤独”这样一种世纪病。一个人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被别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时候孤立无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总之是一种内心的恐慌,似乎人类的精神越来越脆弱了。

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并且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活着而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当然,“孤独”本身是一个中性词,适度的孤独可以使人有机会深刻地思考,我们在此所说的“远离孤独”,是远离那种自我封闭的孤独。

花点儿心思提高交际水平

内向者是那种不善于搞人际关系的那一类,他们总不能大大方方地出现在社交场合,在众人面前或陌生人面前,他们显得腼腆、忸怩,缺乏自信,很不自然,他们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属于“见不得世面”和“成不了大事”的那类人。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也包括内向者在内,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

正是因为内向者对自己在社交中的表现评价较低和害怕被别人小看、害被人审视的心理,故而在被观察时或在有可能受人关注的处境中产生不适当的焦虑。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内向者与社会的隔离。

所以,当内向者的目光直接与别人对视时,他们就会特别紧张,会有脸红、手抖的表现,于是,内向者就会有意识地回避社会交际。有时当无法回避时,即使处在社交场合时,内向者也不能完全参与其中。他们避免与人交谈,或坐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以此来回避与别人的接触。

人人都有自己不适应,甚至是想躲避的东西或事情,但像内向者这样惧怕交际,不会搞人际关系,特别是“见人便脸红,启齿更慌恐”,就已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实是一种病态。

内向者的这样表现是各种因素在他身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思想意识来说,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产生的“小农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于是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内向者就是在这种失去常态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支配下,害怕这害怕那,平白无故地自寻烦恼!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环境愈是文明、开放,性格内向的人的生存空间就越狭小。

长期的历史积淀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惰性,在行动上失去了机会,缩小了自己的社交圈。结果,清高者有之,谨小慎微者有之,夜郎自大者有之。久而久之,人们越不交往,便越没有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种“越怕……就越不敢……”的局面。

从心理上说,内向者在社交中过分自尊的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他就会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怕人们会小看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的心理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如此思来想去,怕这怕那,时间一长,凡事还没做便失去了“勇气”,就会被沉重的顾虑担忧所左右。他们更怕人际交往中一旦出现了不得不应付的局面,便会出现令自己窘迫不已的情况。

另外,内向者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他们跟其他人在一起时就会感到羞怯,畏首畏尾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的感觉会更甚,恐怕自己在交往中的表现被人认为是小气或没见过世面,因而极力回避与人交往,这更促使内向者产生自卑。他们害怕在与别人在谈论中,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使他们在面对各种交际场合时,不可能不惧怕三分。

内向者应该积极拓展人际关系,想方设法为自己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其实只要你想多交朋友,你就一定会有很多朋友。有了朋友,你就能够推销自己,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互相合作关系。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提高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强的人总是引人注目的,并且他们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并进一步得到赏识。只有这样,个人的才能才有得以发挥的机会,个人的价值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

进行社交的基础是掌握一定的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真诚与友好是获得朋友和友谊的最佳途径。

2.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情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个人襟怀坦**、光明磊落、正直大方,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只有人格的力量才能真正征服人的心灵。

人品高,朋友才会真,人缘才会好,人缘好则真朋友就会多,朋友多了办事就顺利得多。一个人若是口是心非、挑拨离间、利欲熏心、势利无比,正派的人不避而远之、嗤之以鼻才怪。而那些敢于坚持真理、伸张正义、凡事不斤斤计较的人,必然会得到人们的敬重。

3.训练应变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必须学会很好地控制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随时间、场合的变化出现的意外难题,就更要求你有一流的判断力和果断灵活的处理措施。一个人在交往中还要掌握与各阶层不同人物打交道的本领,这样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提高心理素质

怎样才能做到在与人交往中挥洒自如、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呢?

首先,要认清自身的优势,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人生地不熟所产生的怯场感而自责,要知道那是人皆有之的感觉,也不要因面带严厉的人而过分紧张。

其次,多创造机会进行锻炼。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他人进行真诚的交流,广泛地与人接触,真诚地赞美别人,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

在实践与体验的基础上,经常进行总结,锤炼自己的意志,这样就能逐步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使自己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妄自菲薄走向乐观自信。要敢于毛遂自荐,并且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在突遭变故时也能冷静清醒、保持常态,在社会交往中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来。

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性格内向的人抱怨,说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为他的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认为是环境制约了我们。其实,真正制约我们的并非是环境,而是我们的心态。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直接影响着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

心态的不同,情绪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对同样事物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反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态下,对相同事物的认识和反应也有迥然不同的情况。

心理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实验,实验的内容是看一张一群青少年正在沼泽地区挖地的图片。一位实验对象在心情愉悦时对这张图片是这样描述的:“看来一切都很有趣,这使我想起了夏天,在大自然中劳动,是生命的真正享受,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在泥沼中挖土、种植,然后看着植物发育成长,是对劳动者至高无上的奖赏。”

还是这张图片,还是这位实验对象,在他情绪忧郁的时候,他这样描述道:“生活真是一场无休止的苦役。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担如此又脏又重的体力活,这个世界没有一点儿人情味。他们的家长,我们的社会干什么去了?这样年龄的孩子显然还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这真是一片可怕的黑色土地。”

还是这张图片,还是这位实验对象,在他情绪焦虑的时候,他这样描述道:“我真担心,这些孩子会弄伤他们的手脚,这种活儿应该让年纪大一些的人去干。一旦发生意外,真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悲剧。瞧,沼泽地旁边的水恐怕不浅吧,万一孩子不小心滑下去……”

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对同样一项事物,竟然有如此不同的反应,真是耐人寻味。其实,事物还是那个事物,所不同的是情绪和心态。由此说来,环境的意义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对环境的解读和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纯粹的物质环境中,而是生活在环境的意义中,这个意义是由我们自身建构的。明白这一点,我们对环境的适应和控制,便有了辽阔的空间。在很多情形下,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我们的心态、我们的视点,使它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环境感受。

事实上,心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我们在一项任务刚开始时的心态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人们在某一组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态。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自己的心态来创造。

心态可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能发挥潜能,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心态则排斥这些东西,夺走了生活中的一切,使人终身陷在谷底,即使爬到了巅峰,也会被它拖下来。

积极心态的特点是信心、希望、诚实、爱心和踏实,消极心态的特点是悲观、失望、自卑、虚伪和欺骗。

美国的世界冠军摩拉里就是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早在少年时代,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梦想,梦想着即将到来的成功。1984年,机会出现了。他在自己擅长的游泳项目中,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游泳者,但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却只拿了亚军,冠军的梦想并没有实现。

摩拉里重新回到梦想中,回到游泳池里,又开始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这一次目标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金牌。没想到,他的梦想在奥运预选赛时就烟消云散了,他竟然被淘汰了。

跟大多数人一样,摩拉里变得很沮丧。在这之后,他便把这份梦想深埋心中,到康乃尔去念律师学校。有3年的时间,他很少游泳,可是心中始终有股烈焰在燃烧,使他无法抑制对游泳的渴望。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不到一年的时间,摩拉里决定再一次孤注一掷。在这项属于年轻人的游泳赛中,他算是高龄者,简直就像是拿着枪矛戳风车的现代堂吉诃德,他想赢得百米蝶泳冠军的想法,在别人看来简直愚不可及。

对摩拉里而言,这也是一段悲伤艰难的时期,因为在这时他的母亲因患癌症而离世了,她将无法和他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可是,追悼母亲的精神却进一步加强了他的决心和意志。令人惊讶的是,摩拉里不仅成为美国代表队成员,还赢得了初赛。他的记录比世界纪录只慢了一秒多,他决心在决赛中要创造一个奇迹。

加强想象,增加意象训练,他在心中仔细规划赛程,并不停地训练。他希望能超越所有竞争者,一路领先。

最终他成功了。那一天,他真的站在领奖台上,颈上挂着令人骄傲的金牌。凭着他的积极心态,摩拉里将梦想化为胜利,美梦成真。

史蒂芬·柯维曾告诫我们,心态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带着爱、希望和鼓励的积极心态,往往能将一个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反之,带着失望、怨恨和悲观的消极心态,则能毁灭一个人。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拥有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穿皮鞋,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了大财。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如何维持、保护、培养和强化积极的心态?我们应该从如下方面去努力。

1.改变习惯用语

不要说“我真累坏了”,而要说“忙了一天,现在心情真轻松”;不要说“他们怎么不想想办法”,而要说“我知道我将怎么办”;不要在团体中抱怨不休,而要试着去赞扬团体中的某个人;不要说“为什么偏偏找上我,上帝,”而要说“上帝,考验我吧”;不要说“这个世界乱七八糟”,而要说“我要先把自己家里弄好”。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不用看早上的电视新闻,你只要瞄一眼权威性报纸的头版新闻就够了,它足以让你知道将会影响自己生活的国际或国内新闻。看看与你的职业及家庭生活有关的当地新闻,不要浪费时间去看别人悲惨的详细新闻。在开车上学或上班途中,可听听音乐。如果可能的话,和一位积极心态者共进早餐或午餐。晚上不要坐在电视机前,要把时间用来和你所爱的人谈谈天。

3.学会帮助别人,传递积极心态

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天里,写信、拜访或打电话给需要帮助的某些人,向某人显示你的积极心态,并把你的积极心态传递给别人。

消除厌倦情绪

厌倦的情绪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就像我们有时整天说“我很烦。我很烦!”不论出自真心与否,这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一般来说,厌倦情绪有很多表现。

工作与休息的关系没处理好。有些人工作时只知道拼命干,但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这样时间长了,不免会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反感。

人际关系不良。有的人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部分原因是因为与周围同事相处不好,这时心里就会想:“这种看别人脸色的日子真让人厌倦。”

人们应该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如果目前从事的不是自己理想的职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首先把与周围人的关系处好。否则,立刻“跳槽”没商量。

人们还可以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业余消遣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活动当作本职工作一样认真对待,并同样引以为豪。这不仅有利于拓宽视野,改善心情,排遣心中的不快,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

如果你与周围同事相处不好的话,或者说不喜欢与他们一起工作,但最低限度也应该和他们积极相处。积极相处的原则之一就是克服自闭,主动交流,融入工作环境中。比如,当你在电梯里对人微笑时,别人也会对你报以微笑,在办公室也是如此,以礼相待是人的本性。假如对周围的一切都心存厌烦——厌烦你的工作、你的上司……那就更应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与人交谈。谈些大家都喜欢的事,至少有可能找到与同事的某些共同点。

有个诗人说过:“年岁只能在额头留下皱纹。但若是在生活中缺少热情,心灵也将布满皱纹。”

有一个曾经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个书生认为,只要有书读,有没有情感,有没有生活都无所谓。于是,一个富翁便和书生打赌,让这位书生单独在一间书房里读书,每天有人送饭,假如能坚持10年不离开这间书房的话,这位富翁将满足书生所有的要求。于是,这位书生开始了一个人在书房里的读书生涯。他与世隔绝,终日阅读各种书籍。

当10年期限快到的时候,富翁不愿履行诺言,准备杀了这位书生。谁知进书房一看,这位书生已越窗而逃。

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我们可以不爱金钱,可以不爱权力,可以不被各种各样的物欲所**。不爱金钱,最多沦为穷人;不爱权力,最无奈也就是个平民;不被物欲所**,最终将会心静如水。但我们不能没有感情,不与自己的亲人相互依伴,不与朋友真诚相待,心与心地合拍共鸣,我们的心很快就会被荒芜吞噬。

自闭的人需要改变自己,下面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1)乐于接受自己。有时不妨将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要想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的心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3)精神转移法。将过分关注自我的那部分精力转移到其他可与他人交流的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可以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4)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正视现实,要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地摸索经验,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容易的事做起,然后逐步完成高难度的接触。

不要无端猜疑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可是,不久他自己又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这时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儿也不像偷斧者。

由此看来,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上来,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上面这个例子了。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用封闭的

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猜疑往往是建立在主观臆断的基础之上,往往缺乏事实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象像毫无逻辑地去推测、怀疑别人的言行。

有位伟人曾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使你的家庭和事业遭受损害和失败。

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一个好猜疑别人的人交往,故好猜疑者多为孤独者,这种孤独是处在得不到别人帮助的孤独。好猜疑者会处处行路难,其生命的能量无法施展,其智力和才华也无法展开,很难事业有成。

行动迟缓,遇事犹豫不决,经常使人陷在进退两难境地。

某大学曾对3200名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么?”有2800多名学生回答是:“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如此高的比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多数青年总是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反过来讲,就是青年人在社会交往中又总是对别人有疑心。

疑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猜疑者由于其生理气质没有健康正常地发展,没有乐观通达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自信心,因而一步一步地内向化,使自己经常处在自我封闭状态。他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个性世界,哪里会人人都有闲工

夫专门搬弄你的是非呢?过于内向者总是用一己的狭隘偏见为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其次是“心私则生疑”。这里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太强,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比较敏感,担心别人背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便疑神疑鬼的,陷于一种自我恐惧和自我防卫之中。再次是误会。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即使双方感情、友谊极其深厚,也难免有时会发生误解。于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轻信流言蜚语,造成疑心,形成裂痕。

总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

想要克服多疑、神经过敏的心理缺陷,就得从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把自己从内向的趋势拉转到外向的趋势,勇敢地面向外部世界,面向他人,多去交往,多去了解,以获得对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

在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能力,形成乐观通达的开朗个性。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

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你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会再记恨那个人了。

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地交流,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那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

走出自私与狭隘的泥潭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这是一个中学生向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个人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呢?”

这个学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说:“我有时有自私的表现,有时有无私的表现。我到底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呢?”他自己也被难住了。同学们为此展开了讨论,大家在讨论中都想起了自己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行为,最后大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但无私帮助别人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每个人也都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时候。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自私是人的本性’。”

“人有过自私”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一个人自私过,但并不等于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道德和法律意识,这与保持自己的私心杂念是不矛盾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杂念,没有什么崇高的道德理念,人也就不再是人,而和动物也没什么区别。

不可否认,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它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的人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一味地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可是自己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过于自私,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还觉得心安理得,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人格缺陷。

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是一线之隔。越过它,就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这是人生最大的喜悦。自私的人只能停留在狭小的自我束缚里,无法想象和体会无私助人的快乐。无私是所有崇高人物共同的特征之一。没有无私的付出,任何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成就感,当然也成为不了崇高的人。如果行为是自私的,纵然读破万卷经书也是枉然。

有的人遇到一点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的学生听到老师或家长一两句批评的话就接受不了,有的人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一点儿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莫大的失败与挫折,长时间寝食不安,有的人人际交往面窄,只同与自己看法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自私狭隘性格的产生往往同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父母自私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子女狭隘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另外,扭曲的生活环境、溺爱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形成子女任性、骄傲、利己主义等品质,使其受一点儿委屈便耿耿于怀,对“异己”不肯容纳与接受。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阅历浅、社会经验少,遇到问题后,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加之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稍复杂一点的事情常感到无能为力,因而容易给人造成自私狭隘的印象。

狭隘的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而且这种人的知识面也往往非常狭窄,因此,开阔视野就显得很重要。要使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于“大我”之中。只要交往增多了,就可加深彼此了解与沟通,就能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开阔心胸。

解放自己

你感到经常受到压制,被人欺负吗?人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是不是三番五次地被人利用和欺负?你是否觉得别人总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尊重你的人格?人们在订计划的时候是否不征求你的意见?你是否发现自己常常在扮演违心的角色?你想改变这种处境吗?

美国大律师韦恩·戴尔指出:“我在诉讼人和朋友们那儿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些问题。他们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感到自己是受害者,我的反应总是同样的。‘是你自己教给别人这样对待你的。’”

中年妇女盖伊尔来找韦恩,因为她感到自己受到专横的丈夫冷酷无情的控制。她抱怨自己对丈夫的辱骂和操纵逆来顺受,她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对她表示尊重,她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她对韦恩讲述了自己的身世。韦恩听到的是一个从小就容忍别人欺负的人的典型例子。从她性格形成的时期开始,直到结婚为止,她的行为一直受到她的极端霸道的父亲的监视。没想到她的丈夫“碰巧”也和她的父亲非常相像,因此婚姻又一次把她推入陷阱。

韦恩对盖伊尔指出,是她自己无意之中教会人们这样对待她的,这根本不是别人的过错。她不久就理解了,那么多年她一直是忍气吞声,实际上是自己害了自己。她的任务应当是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周围环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盖伊尔的新态度就是设法向她的丈夫及孩子们表明: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了。她丈夫最拿手的一个伎俩就是向她发脾气,对她表示嫌弃,特别是当孩子们或者其他的成年人在场的时候。过去她不愿意当众大吵一场,因此对丈夫的挑衅总是毫无办法。现在,她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理直气壮地和她丈夫抗争,然后拂袖而去,当孩子们对她表现出不尊重的时候,她坚决地要求他们要有礼貌。

在采取这种有效的态度几个月之后,盖伊尔高兴地向韦恩汇报说:她的家庭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盖伊尔通过切身经历了解到,的的确确是自己教会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

盖伊尔还懂得了,自己解救自己的关键,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去教育人。这就证明,你表明决心的行动胜过千百万句深思熟虑的言辞。

韦恩指出:“许多人以为斩钉截铁地说话意味着令人不快或者蓄意冒犯,其实不然。它意味着大胆而自信地表明你的权利,或者声明你不容侵害的立场。”

下面是一些策略,内向型人可以运用这些策略来告诉别人如何尊重自己。

1.尽可能多地用行动而不是用言辞做出反应

如果在家里有什么人逃避自己的责任,而你通常的反应就是抱怨几句然后自己去做,下一次就要用行动来表示。如果应当是你的儿子去倒垃圾而他经常忘记,就提醒他一次。如果他置之不理,就给他一个期限。如果他无视这一期限,那么你就不动声色地把垃圾倒在他的床头。一次这样的教训,要比千言万语更能让他明白你所说的“职责”是什么意思。

2.拒绝去做你最厌恶的、也未必是你的职责的事

3.斩钉截铁地说话

即使是在可能会显得有些唐突的场所,毫无拘束地对服务员、售货员、陌生人、秘书、出租司机说话。对蛮横无理的人以牙还牙。你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克服你的胆怯心理。你必须心甘情愿地迈出这第一步,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不再说那些招引别人欺负你的话

“我是无所谓的”,“我可能没什么能耐”,或者“我从来不懂那些法律方面的事”,诸如此类的推托之辞就像是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点开了许可证。当服务员合计你的账单时,如果你告诉他你对计算一窍不通,那你就是暗示他,你不会挑出什么“错儿”的。

5.对盛气凌人者以牙还牙,冷静地指明他们的行为

当你碰到吹毛求疵的、好插嘴的、强词夺理的、夸夸其谈的、令人厌烦的以及其他类型的欺人者,冷静地指明他们的行为。你可以用诸如此类的话声明:“你刚刚打断了我的话”或者“你埋怨的事永远也变不了”。这种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告诉人们,他们的举止是不合情理的。你表现得越平静,对那些试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讳,你处于软弱可欺的地位上的时间就越少。

6.告诉人们,你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愿意干的事

从繁忙的工作中或是热烈的场合中脱身休息一下是理所当然的,把你支配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视为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不容他人侵犯的正当权益。

7.敢于说“不!”

摒弃那种支支吾吾的态度,它容易给人造成对你的误解。和隐瞒自己真实感受绕圈子的话相比,人们更尊重那种毫不含糊的回绝。同时,你也会更加尊重你自己。

8.胸怀坦**不要为人所动,并因此对自己所采取的果断态度感到内疚。如果有人对你做出受了委屈的表情,向你说好话,许给你好处或是表示生气时,你不要感到不好受。

一般来说,你过去已经教会他人怎样欺负你,对这样的人这种做法你是不大知道该如何反应的。在这种时候,你要站稳脚跟。

记住:是你教会人们怎样对待你的。如果你把这一条当作指导你生活的原则的话,你就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了。

主动向别人问好

常听到内向的人这么说:“我的生活里老是充满着无聊平淡的小事,让我觉得很乏味。人生就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别人都过得那么多姿多彩,只有我过得这么无聊无趣?我该怎么办?”

就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惯性让你苦闷,让你觉得生命的意义不大。许多自觉生命枯燥而自杀的人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他们不懂得去控制生命中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那一部分,反而让平凡无趣的那部分生活给局限住,到头来,禁锢式的生活也将他的心灵之门关闭。

如果你总是感到烦闷,先问问自己的人际关系出了什么问题。也许都是别人主动来找你,而你却老是被动地等待,次数多了,朋友心里有了一种想法。这时,主动给好久没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你不就重新建立起热络的情谊了?

想想别人到底都用些什么活动来装点生活,你虽无法完全炮制,但仍可以他人为师,设法改变你的现状。你首先需采取的步骤就是:敞开自己的心灵之门,主动向别人问好!

如果你平常很少主动与人交往,这可以说你有一种回避习惯。你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训练,尽可能在社交场合主动与人进行简短的交流。比如,你可以向公寓的保安问声好,在散步或遛狗的路上向邻居招招手,上班在电梯里跟同事相互道声问候,甚至只是笑着说一声:“哎,你好吗?”“今天怎么样?”“你知道今天下午有活动吗?”“周末愉快!”这些话可以增加你的社会交往,还会给你带来社交自信心。

如果你能开始主动向别人问好,那你就能获得令你满意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事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内向的人应该明白,合作在人际关系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合作就是要与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在人际关系上要处理得当,也就是说合作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掌握了市场,掌握了成功。信息的闭塞可能使人贻误战机,遗憾终身。

广泛地结交朋友,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使你及时获得不同的信息,你就可能在这些信息的协助下,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事业的成功。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具有以上几种作用,它更能使人摆脱孤独的窘境。

不妨发一次脾气

内向的人通常都不大好意思拒绝别人,觉得会伤别人的面子,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让对方得寸进尺,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内向的人不能太“温柔含蓄”,必要时要不妨发一次脾气。

小黄是一家小厂的会计,他们办公室只有他、女出纳员和仓库保管员三个人。小黄生性温和,不善争吵,很少发脾气,即使是在对方无理取闹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心平气和地解释、辩说、摆道理,再不奏效,便常以不屑与之多费口舌而告终。不少人称他“性情好”,他也从内心里引以为荣。

女出纳总觉得小黄好脾气,工作上的事情常常让小黄代劳,连填写领料单的事也要小黄代写。有一次,小黄拒绝了她两次.不料,女出纳第三次仍把领料单塞给了他。小黄一下感到忍无可忍,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脸涨得通红,大声说道:“你不会填写,那就拿回家叫你男人填好了!”小黄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觉得口气太重了,不知对方受得了受不了。

但令小黄最惊奇和欣慰的是,小黄发脾气后并未影响和那位女出纳员的融洽关系,他们之间反而比以前有更多的话题和开更多的玩笑了。

大胆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仅会使你赢得尊重,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利益,而且还会使你赢得机遇,不断地走向成功。

一个人若总是爱发脾气就显得急躁粗暴,当然不好,相反,一个人受了气却总是委曲求全,迁就了事,那不就是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吗?而且,假如当你面对着一个无耻小人充满怒火的时候,仍然压抑自己,不让自己发脾气,不表露自己愤怒之情,那你简直就是一个胆怯之辈了。所以,发脾气并非都是坏事,发脾气要发得有理、适时、适度,这才是最要紧的。

适当地发一次脾气是内向的人保护自己的最佳武器。有人喜欢选择做好人,但同样有人喜欢做恶人!做好人有利也有弊,做恶人同样也有对自己好的或不好的地方。说到头来,做好人做恶人都不过是做人的技巧而已。

和做好人完全一样,发脾气同样可以因人而施,你可以有选择性地做恶人。比如,你可以对下属和同事发发脾气,但不可以对老板发脾气。总之,善于发脾气,你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所以,内向的人不妨大胆地做一次恶人,勇敢地发一次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