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型性格的代表:马皇后

朱元璋早年寄身寺庙,作了和尚,穷困潦倒,后见郭子兴起兵反元,他就投到郭子兴的军中。郭子兴见朱元璋气宇不凡,相貌出众,对他十分看重。朱元璋作战勇敢,智勇兼备,打了不少胜仗,郭子兴就对他更加器重。马氏就是这个时候嫁给朱元璋的。

马氏不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而是他收养的义女。但怎么说,这时马氏的身份、地位是比朱元璋高许多的。马氏早就听说朱元璋之名,朱元璋也知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二人相互倾慕,结婚后十分和睦。朱元璋做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不久就被提升为镇抚,再加上他战功赫赫,大家都尊称他为朱公子。郭子兴见朱元璋威势日重,倒还没有多想,他的两个儿子看了却心怀嫉妒,再加上朱元璋同他们称兄道弟,他俩更觉不满。于是,这弟兄二人密谋,想除掉朱元璋。俗语说,疏不间亲。兄弟编造谎言,屡屡在郭子兴面前谗毁朱元璋。起初郭子兴不听,但说得多了,郭子兴不免起疑,尤其是郭子兴的性格不够大度,偏怀苛刻,遇事不能明辨,易听人言,所以,郭子兴害怕朱元璋真的擅权自专,将来会危及自己。而这时,朱元璋并不知道郭子兴对他已起疑心,在军事会议上还是率先发言,不免有顶撞郭子兴的地方。郭子兴大怒,找了个借口,把他关了起来。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听说了,觉得害死朱元璋的时机已经到来,便偷偷嘱咐伙夫,不要给朱元璋送饭,把他活活饿死。

朱元璋未能回家,马氏便探知了此事。她偷偷地跑进厨房,拿了一块刚刚下锅的热饼,准备送给朱元璋吃。谁知刚出门就撞见了义母,她怕被义母看破,连忙把热饼塞进怀中,热饼烫在皮肤上,疼痛难忍。马氏一面向义母请安,一面眼睛瞅着别处,脸上也显出很不自然的神情。义母见她神情有异,叫住她寻根究底,后来马氏实在烫痛难忍,就伏地大哭,说明了原委。等取出饼来一看,胸乳都被烫烂了。义母了解到这一情况,连忙劝告郭子兴,郭子兴也觉得关禁朱元璋太过分,再加两个儿子暗害于人更是情理不容,于是放出了朱元璋,对两个儿子大加训诫。朱元璋知道了马氏揣饼烂胸的事以后,大为感动,尤其是马氏以此打动义母,再由义母说动郭子兴,救出了自己的性命,还能使他恢复原职,朱元璋更觉得马氏德足可敬,才足可佩。

郭子兴做了滁阳王后,朱元璋带领军队驻守滁阳,当时,嫉恨朱元璋的人散布谣言,说朱元璋手握重兵,为了保全实力,不肯出战,就是出战,也不尽力。郭子兴性情耿直暴躁,信以为真,把朱元璋的得力战将都调到自己的部队,削弱了朱元璋的兵权,对朱元璋也冷淡起来,遇到战事,也不和朱元璋商议,致使二人互相猜忌。

有一天,一队贼兵到滁阳城边,郭子兴得知报告,立即把朱元璋召来,命令他把贼兵消灭掉。朱元璋接受命令刚要离去,郭子兴又命令自己手下的一员将领与朱元璋一起出战。朱元璋见郭子兴这样安排,知道郭子兴对自己怀有戒心,也不计较。二人并马出城,战斗刚刚开始,该将就被箭射中身体,调转马头,夺路向城中逃去,将朱元璋的阵势也冲乱了。贼兵乘机杀来。幸亏朱元璋神勇,挡住了贼兵的冲杀。等到众兵冲过来,朱元璋反守为攻,冲杀在最前面,杀得贼兵四处乱窜,争相逃命而去。

朱元璋胜利回城,向郭子兴报功,但郭子兴只是冷淡地敷衍了几句。朱元璋非常懊丧,回到自己家中,长吁短叹。朱元璋的妻子马氏见了,就关切地问:“听说夫君打了胜仗,我正为你高兴,为什么夫君却闷闷不乐?难道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朱元璋说:“你怎会知道我的心事?”马氏说:“莫非是我义父薄待了你?”朱元璋被妻子猜到心事,更加烦闷,说:“你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马氏说:“你可知道义父为什么这样对待你吗?”朱元璋说:“以前怕我专权,已削了我的兵权。现在怀

疑我不肯尽力,我就争先杀敌。虽然打了胜仗,你义父仍然对我冷淡。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

马氏想了一会儿,问:“你每次出征回来,有没有给义父礼物?”朱元璋听了一愣,说:“没有。”马氏说:“我知道其他将帅回来时都有礼物献给义父,夫君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朱元璋愤然说:“他们是掳掠来的,我出兵时秋毫无犯,哪里会有礼物!就是有从敌人那里夺来的财物,也应该分给部下,为什么要献给主帅?”马氏说:“体恤民生,慰劳将士,理应如此。但义父不知道这些,见别人都有礼物,只有夫君没有任何表示,反而怀疑你私吞金帛,因此心中不高兴,这才薄待了夫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与我义父尽释前嫌。”朱元璋问:“你能有什么办法?”马氏说:“我这里还有一些积蓄,把它们献给义母,请义母向义父说明情况,义父一定很高兴,不会再难为于你。”朱元璋觉得十分过意不去,说:“就按你说的办吧,只是这样做太委屈你了。”

第二天,马氏将自己积蓄的贵重首饰等物品一一拣出,送给义母张氏,并且说是朱元璋孝敬义父、义母的一点儿心意。张氏满心欢喜地告诉郭子兴,郭子兴神色怡然地说:“元璋这么有孝心,以前倒是我错疑了他。”自此以后,郭子兴对朱元璋疑虑渐释,遇到战事都和朱元璋商议。

翁婿和好,滁阳城从此巩固。

一方是自己的丈夫,一方是自己的义父,要想解除二人的隔隙,谈何容易?踏踏实实的马氏努力而又积极地想办法消除误会,让义父高兴,保住丈夫的前程。有此贤妻何愁事业不成?

马氏在郭子兴病死之后,越发显示出其办事踏实的作风,在朱元璋身边起决定性作用。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军中的文书多交给马氏办理,而马氏总是能有条有理地处理好。

一个人越是在困境,越需要支持帮助,马氏深知朱元璋的难处,所以义无反顾,坚定地支持着自己的夫婿。朱元璋同陈友谅会战于南京,当时,陈友谅的势力比朱元璋强大得多,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很难取胜。城中人心惶惶,竟有人挖地窖埋藏金银。而此时,马氏却把自己的金帛拿出来鼓励将士,激发士气,结果朱元璋大胜,进而消灭了陈友谅建立的“大汉”政权。1367年,朱元璋又攻克了苏州,俘虏了张士诚。于是在扫平群雄之后,朱元璋于1368年做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册封马氏为皇后。有付出就有回报,马氏贵为国母,受之无愧。

马皇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不仅常常参与军事,在空闲时间,还带领妇女赶制军衣,可谓竭心尽智,劳苦功高。作为一个女人,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但最为难得的,是她在建国以后的表现。在她被立为皇后以后,朱元璋曾深情地对她说:“朕起自布衣,登得帝位,外靠功臣,内恃贤后,为朕司书,为朕随军,为朕亲缉甲士衣鞋,种种劳苦,不胜枚举。古称家有良妇,犹国有良相,今得贤惠如后,朕益信古语不虚。”马氏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君臣同艰难。”马皇后的话,可谓语重心长而又适得其时。

朱元璋把她比作唐代的长孙皇后,马皇后谦辞不敢当,当知道到朱元璋要把马皇后的宗族故旧请入朝廷、授予爵禄后,马皇后叩谢道:“爵禄用以侍贤,不应私给外家,妾愿陛下慎惜名器,勿徇私恩。”但朱元璋为了表示对马皇后的感佩之情,还是追封了她的父母,并设庙四时祭拜。马

皇后的这番话,不仅令朱元璋倍加感动,就是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今人听来,尚犹自敬佩。

对于子孙,马皇后的教训也非常严格,她生怕后人会变成纨绔子弟,就教育他们不忘艰苦。幼子朱施很受马皇后和朱元璋的疼爱,长成后被封为周王。马皇后怕他离开了自己会变坏,就特派江贵妇跟随监视,并送给江贵妇一件纰衣和一根拐杖,告诉江贵妇说:“如果周王有了过失,就让他披纰衣而受仗,纰衣是让他不忘太祖起自穷苦,拐杖是让他不忘刑律。他如果不能及时改正,那就回来报告我。”果然,周王到了封地以后,曾想放纵自己,但江贵妇严加督责,周王终未有大恶。

马皇后出身寒微,一直不忘本色,虽贵为皇后,却过着较为俭朴的生活。平时她衣不重彩,多穿丝麻织成的粗布,过去的破烂衣服什物也总是修补再用。但她并非吝啬,在许多地方十分大方。有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马皇后听说太学生有几千人之多,便问他们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当她得知太学生是由国家供应饭食时,便说:“太学生虽免去了饥寒之虞,但他们的家属却不一定有生活保障,希望能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太学生以补助,让他们的妻子老小不至挨饿受冻。”马皇后还特别建议设立了红板仓,积聚财物赠送太学生的家属,以保证太学生无后顾之忧,安心读书。

马皇后居后位的第15个年头,突然病倒了。御医束手无策,马皇后很平静地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祷祀何益?世有良医,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药不效,罪及医生,转增妾过。”这种宁静安详而又慈悲的情怀使朱元璋及群臣大为感动。朱元璋问及遗言,马皇后说:“妾与陛下起自布衣,赖陛下神圣得为国母,志愿已足,尚有何言!妾殁之后,只愿陛下亲贤纳谏,如是而已。”这番不是遗言的遗言,朴实而又深刻。朱元璋及群臣百姓,闻马皇后病死,无不恸哭。据说在马皇后灵柩起动那一刻,突然狂风大作,天降黑雨,在中国历史上,天公做泪的英雄者多,令天公不敢睁眼的却只有两个,马皇后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