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能引导你成功的信念

有些年轻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深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拿破仑·希尔不这么认为,他说:影响人生的绝不是外在环境,也绝不是机遇,重要的是看人们对这一切抱有什么样的信念。

信念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不断积累而产生的。信念是我们生活中行动的指南针,指出我们人生的方向,决定我们人生的品质。

吉尔·金蒙特对自己的信念改变了她整个生活的方向。1955年,18岁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国最受喜爱、最有名气的年轻滑雪运动员了,她的照片被用作《体育画报》杂志的封面。金蒙特踌躇满志,积极地为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做准备,大家都认为她一定能成功。

她当时的生活目标就是获得奥运会金牌。然而,1955年1月,一场悲剧使她的愿望成了泡影。在奥运会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中,金蒙特沿着大雪覆盖的罗斯特利山坡开始下滑,没料到,这天的雪道特别滑,刚过几秒钟,便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后就失去了控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往下冲。她竭力挣扎着想摆正姿势,但无济于事,一个个连续不断的筋斗把她无情地推下山坡。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当她停下来时已经昏迷了。人们立即把她送往医院抢救,虽然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她双肩以下的身体却永远瘫痪了。金蒙特认识到活着的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发向上,要么灰心丧气。她选择了奋发向上,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仍然坚信不疑。她千方百计使自己从失望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去从事一项有益于公众的事业,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几年来,她整日与医院、手术室、理疗及轮椅打交道,病情时好时坏,但她从未放弃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历尽艰难,她学会了写字、打字、操纵轮椅、用特制汤匙进食。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选听了几门课程,她想今后当一名教师。

想当教师,这可真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她既不会走路,又没受过师范训练。她向教育学院提出申请,但系主任、学校顾问和保健医生都认为她不适宜当教师。录用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要能上下楼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而此时,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为一名教师,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她的决心。

1963年,她终于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聘用。由于教学有方,很快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教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很有办法。她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说:“这些学生也有感兴趣的东西,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罢了。”

金蒙特终于获得了教授阅读课的聘任书。她酷爱自己的工作,学生们也喜欢她,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后来,她父亲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绝她当教师的加利福尼亚州去。

她向洛杉矶学校官员提出申请,可他们听说她是个“残疾人”就一口回绝了。金蒙特不是一个轻易就放弃努力的人,她决定向洛杉矶地区的90所学校逐一申请。当申请到第18所学校时,已有3所学校表示愿意聘用她。学校对她要走的一些坡道进行了改造,以适合她的轮椅通行,这样,从家里坐轮椅到学校教书就不成问题了。另外,学校还取消了教师一定要站着授课的规定。

从此以后,她一直从事教师职业。暑假里她还访问了印第安人的居住区,给那里的孩子补课。

从1955年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金蒙特从未得到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却得到了另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她的。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因为对未来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已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怎么个想法。于是,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后来,她竟然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者年龄最高的纪录。

可见,不是环境也不是机遇能够决定人的一生,关键在于人们对于这一切赋予什么样的意义,也就是说他对生活具有什么样的认识,这不仅会决定他的现在也能决定他的未来。人生到底是以喜剧收场还是以悲剧落幕,是丰富多彩的还是无声无息的,全在于他到底抱着什么样的信念。

信念何以能对我们的人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事实上,它真的是我们生活中追求快乐、避开痛苦的引导力量。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生任何事情时,脑海里便自然会浮现出两个问题:一是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快乐还是痛苦(或者说是好还是坏);二是此刻我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避开痛苦或得到快乐(或趋吉避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就全得看我们所持有的是何种信念,不同的信念产生不同的结果。

不要小看经验,它可以让我们辨识出事物的共同性,使我们“有把握”敢去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若欠缺这种把握感,生活中就有很多事我们不敢去做了,可以说经验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让我们敢于尝试。然而,就是因为经验给予我们的把握感,也常常使我们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譬如说一个人因为在事业上失败过多次,很可能会从此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一旦他深信这种想法,那他就真的会变成如他所想的那种人了。

当一个人有了消极的信念后,对于未来就不再有任何希望,一生也就只能平庸度过了。信念虽然是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痛苦和快乐所做的主观认识所致,但我们却很少会留意自己的信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也不想知道那些信念究竟是不是错误认知的结果。我们几乎从未质疑过自己深信不移的信念,它到底是不是真有道理?一个人做任何事都不是没有原因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根据自己的信念,有意或无意地导向快乐或避开痛苦。如果希望自己能够彻底地改变旧的习惯,那么就得从掌握积极的信念着手才行。

信念可以是创造力,也可以是破坏力,就看是从哪种角度去认识它。人类对于自己生活中的遭遇往往会很主观地赋予某种意义,有的积极、有的消极,前者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继续前进,而后者很可能就此便毁掉了这个人的一生。人生诸事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其中甚至有极为痛苦的遭遇,要想活下去非有积极的信念不可,这是心理医生从灭绝人性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屠杀中发现的道理。他注意到少数能从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活过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不但能忍受百般的折磨,并且能以积极的信念去面对这些痛苦。他们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活生生的见证,告诉世人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惨剧。

信念不只适用于情绪及行为,也可以用在身体上,使身体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改变。耶鲁大学的著名教授伯尼·西格尔博士以几个针对多重人格异常的病例,证明了信念的异常功能,说来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当那些患者自认为是什么样的人时,他的神经系统便会传达出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使他身体的生化机能竟然做出很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在研究者的眼前很快地变化成另一种新的个体,例如,眼珠子的颜色变了、身上的某些记号消失了或出现某种特征,甚至于因此而有了新角色才有的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病症。

信念有时候可以摆脱掉药物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就在人们还十分相信药物疗效时,一门关于研究人类身心互动关系的“心理神经免疫学”就证实了数个世纪以来的疑惑:信念对于医病的功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于比治疗本身来得更重要。

如果你希望主宰自己的人生,那么就必须学好掌握自己的信念。不论你说能或不能,你都算对,因为成功和失败这两种信念都有很大的力量。那么,我们该拥有哪种信念?如何去培养它呢?

第一步就是自己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信念是可以选择的,事实上,信念的确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束缚你的信念,也可以选择帮助你的信念。成功的要诀就在于,选择能引导你成功的信念,而丢弃拉后腿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