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创新决定你的竞争力

卖烧饼能发大财吗?

能。重庆一个叫巨国的人,靠卖烧饼成立了公司。他不仅自己发了财,还帮助不少加盟的老板发了财。巨国40多岁,身材却像个10岁的孩

子,只有1.23米高。2005年,巨国开了一家饼店,将“大郎Q饼”作为店名。我们知道,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是个卖烧饼的矮子。巨国利用自己身矮的“优势”,和“烧饼”以及“大郎”相结合,一个绝佳的商业创意就此产生。

他的饼店自开张后客流如云,由于人手不够,他还专门招聘了一些

身高在1.3米以下的员工。2006年4月,巨国注册成立了重庆大郎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至今已在全国发展不少加盟店。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一个曾经为温饱而挣扎的人,因为有了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成为了人生的强:者。“创新”的“新”是指新构思、新方法或新手段。创新在我们创业过程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分量。

从PPG的崛起看创意

仿佛一夜之间,一家名叫“YESPPG”的男士衬衫企业就横空出世,将男士衬衫市场搅得风生水起,让我们来看看它匪夷所思的成长速度:2005年10月24日开业,当天就有1万元的销售收入,之后每个月增长30%以上;2007年全年的营业额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并跻身国内衬衫市场前三甲,而PPG男士衬衫在国内市场已排名第一。

“YESPPG”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用该企业CEODavidLee的话是:“我们既不是服装企业,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数据中心,甚至你可以认为是一家服务器公司。”PPG的全部家当是矗立在上海郊外的3栋白色的小矮楼,其中,两栋楼是仓库,另一栋是办公楼。

熟悉国内衬衫市场的人,会知道服装企业的“身躯”有多么庞大。雅戈尔在纺织板块和分销零售网络上分别投资10多亿元,它甚至拥有占地500亩的纺织工业城,用于面料生产和纺织印染环节。相比之下,专注于男式衬衫生意的PPG简直是在挑战轻资产运营的极限:员工总数不到500人,其中还包括206席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看不见厂房和流水线;只有3个小仓库;而且商场里也没见过它的专卖店。可以说,这家公司几乎就浓缩在这么一个小院子中。他们依靠网站和产品目录来推销商品,所有的交易在网上或电话中完成。

成立时间不过两年多一点儿的PPG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仅仅凭呼叫中心和互联网,它每天能卖掉1万多件男式衬衫!要知道,这种业绩与国内市场占有率的老大雅戈尔难分伯仲。但是雅戈尔目前拥有零售网点1500多个,每年在渠道上的投入是三四千万元,而PPG没有一家实体店却已经迅速成为雅戈尔强劲的对手。

PPG到底凭什么?那么多人挤在服装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无论是专卖店还是网店,都挤满了人。它凭什么异军突起?

首先,它选择了一个需求巨大的市场——男性衬衫。与女性服饰流行时尚求新求变不同的是,男士服装随潮流变化的趋势不明显,而且衬衫在板型上变化不大,是最易于标准化、也是少数几类即使在实体店内销售也不需要试穿的服饰之一,这使得衬衫具有网络直销的天然优势。事实上,内衣、袜子、T恤等类别的服装也具有与衬衫相似的条件,它们也是比较适合网上直销的。但对于大多数服装,尤其是女装而言,由于其自身特点,是很难适于网络直销模式的。

其次,他们看准了多数男士不喜欢逛商场的习惯,开发这种可靠的网络购物网站,无疑迎合了男士们的喜好。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所有购物流程。

再者,PPG从不自己生产衬衫,把生产全部外包,甚至物流也外包了出去,却创建了一条快速反应的供应链。PPG的库存周转天数只有1周,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是3个月。

此外,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和传统的服装产销相比,他们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因此一个同等定位和质量的衬衫产品,其价格几乎便宜50%。而且这些平均售价只有150元左右的衬衫,还能维持比别人更高的利润。

由此可见,PPG赢在对市场有了精准分析后的巧妙创新。它绝非只是简单的网上以及电话购物,它是一个伟大的商业创意。这个创意看准了男士不喜欢逛商场、喜欢穿全棉衬衫而又不需要试穿的特性,将这些特性嫁接到网络与电话购物上,终于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

一个伟大的商业创意,我们看上去似乎会觉得并是那么高深莫测,这就像一个智者所说的睿智之语即使平常人也觉得通俗易懂。然而,别人做了,你再模仿就不显得那么新鲜了——除非你能拿出更绝的创意。就像PPG,它因为先行一步,得以在没有强劲对手下迅速成长,并因为迅速的成长而被众多风险投资者看中,先后已经注入了5000万美元的风投。现在的PPG,已经是一只老虎。

市场永远青睐有创新精神的人。

公司再小也不要拒绝创新

葆拉·金是美国华盛顿的一名妇女,在2003年她被诊断得了癌症。

葆拉的朋友们闻讯,都非常关心,纷纷给她送来一篮一篮的慰问食品。但根据医生的诊断,葆的消化系统不能承受玉米类食品,而食物中通常会或多或少地含有玉米成分,更要命的是,有时玉米并未列入成分表。因此,葆拉根本就不敢吃朋友们送来的慰问食品。

葆拉拿这些食品犯了愁,她本来想将食品转送给朋友苏珊·拉文斯。但苏珊告诉葆拉,她对小麦过敏,而小麦也是食品中另一常见成分,并且也不一定列入了成分表。

葆拉和苏珊可谓同病相怜,不过她们并没有因此而怨恨什么。她们通过两人的境遇,想到了一个商业创意,这个创意后来给她们俩带来了滚滚财源。葆拉和苏珊创办了一个名叫HealthyGoodiesGifts.com的网站,向那些像她们一样有着特殊饮食需求的人们推销定制的礼物食品篮。两年后,她们的小公司获得史蒂威妇女企业经营奖(StevieAwardforWomeninBusiness),成为2005年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

她们成功的经验说明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创新是全世界企业成功的关键。

(2)因需求而产生的最简单的构想,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创新有时并不需要企业巨头的投资,也不需要使用重点大学的实验室。

Inc.com网站在2002年10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一个例子:制袜

商吉姆·特罗内布格发现美国人在从事不同的体育运动时需要买不同的鞋。Inc.com网站引用了吉姆·特罗内布格当时所说的话:“如果鞋子需要适合不同的功能,我想我需要设计出配合鞋子的袜子。”他的公司随即开发出超过25种适合各类体育运动的袜子,其中包括专为满足一位打高尔夫球顾客需要的袜子——因为曾有顾客抱怨说,她打高尔夫时袜子总是往下滑到鞋底。吉姆·特罗内布格的创新难吗?也许你会说一点儿也不难,但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到,或想到没有去做呢?

提到创新,有些人总是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似乎它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办到。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其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创新活动不只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进行着创新性的活动,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只有在事业上不断产生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才能在实现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幸福。

电视节目里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在学校旁边卖运动鞋的店铺,仅仅是因为在店铺里多摆了一张乒乓球桌,就令生意直线上升。奥妙何在?原来店主发现不少买运动鞋的学生最苦恼的是鞋子不合脚。这种不合脚,在运动不怎么剧烈时感觉不出来,因此在购买时的试穿并不能试出效果,非要等到打篮球或跑步时才真正感觉出来。店主当然不可能在店铺里开个室内篮球场给学生们玩耍兼试鞋,但他有足够的空间来摆上乒乓球来买运动鞋的学生,可以穿着新鞋打几局乒乓球,一则可以试鞋;二则可以娱乐。结果,他的这项举措为他赢得了大量的客源。

创新可以不走寻常路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有一句很大胆、暧昧的话:“一年出轨一次是道德的”。江南春所谓的“出轨”,当然不是所谓的花心,是指每个人都要有一些颠覆性、反逻辑性的观点。不按常理出招,经常变化招式,江南春谓之“变态”。在他的办公室里,高悬着两个大字“变态”。他希望用这两个字时刻提醒与敦促员工改变常态的思维方式。他有些“变态”地认为:最保守的信条不见得安全,反而可能是最危险的。

“变态”的江南春,走出了一条“变态”的致富之路。他做着与众不同的广告生意,30多岁就拥有一家市值近8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经常一天在两三个城市间奔波,靠洗脚按摩来打发少得可怜的睡眠以外的休闲时间……江南春和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的故事,已经为人们所熟悉,却又难以复制。

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会告诉你:“如果你想开始做一种成功的生意,要注意:不要选择一个已经有几家大公司统治了的行业;不要计划不进行广告宣传就能销售产品;不要将政治混合在销售中。”

在开办销售纯天然化妆品的形体商店的时候,一个名叫阿妮塔·罗迪克的英国妇女就决定打破包括上述三条原则在内的经商理论,其结果是:现在她的商店在全世界有1500多家分店,总资产价值超过了5亿美元,并在化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领域发挥着影响。形体商店还成为社会环境意识的非常有效的载体,这正是阿妮塔最为重视的结果。

从1976年开始,阿妮塔就想要开办一家专卖纯天然化妆品的商店,她用一种最不像商业人士的方法进行思考。当时多数企业家都还抱有非常热切甚至不切实际的梦想,而阿妮塔仅仅是在寻找一个能够养活她和她的两个孩子的途径。她不得不靠自己,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在两年前离开她和孩子,骑着马到处进行冒险。

她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找到一家愿意生产她设计的化妆品的生产商。她接触的所有生产商都没听说过霍霍巴油或芦荟胶冻,但阿妮塔还是发现了一个将要迅猛发展的市场:年轻的女消费者们愿意有一种化妆品能用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生产出来。当时的生产商没有这样的远见,阿妮塔就找到了一个草药医生按她的要求工作,开始尝试着对这个市场的开发。

由于阿妮塔不是典型的企业家,所以她没有看到在几乎毫无资金的情况下开办公司有何不妥。为了省钱,她亲自将生产的化妆品装在医院用于装尿样的廉价的塑料瓶里,并鼓励她的顾客将这个塑料瓶带回来重新灌装。阿妮塔没钱支付商标的印刷费用,她就和她的朋友们自己动手印刷每个商标。这种临时准备的包装使她的产品看起来自然、朴实。

阿妮塔在英国的布赖顿码头(英国南部海岸避暑胜地)开办了第一家商店。她的商店一开张,附近的经营者们就开始打赌说她的商店坚持不久,但比这更糟糕的是还有当地的一家丧葬店坚持要她改换店名,他们抱怨说没有人会雇用一个在名叫“形体商店”附近工作的葬礼主持人。然而,阿妮塔坚守立场并保住了店名。

第一家商店取得了小小的成功之后,阿妮塔决定继续开办第二家商店。银行询问了她的计划之后拒绝给她贷款。她的一个朋友愿意借给她6400美元,同时要求拥有形体商店一定的股份。如今那个人的股份已经价值1.4亿美元了。

以下是阿妮塔所犯的三个违反常规的“错误”。

(1)她即使是在美国开办商店之后,也从来没有打广告来宣传她的产品。人们告诉她,在产品进入新的市场时,如果没有大量的广告宣传,简直无疑是自杀。

(2)除了在形体商店销售自己的产品外,她没有任何代销店来销售她的产品(她在亚洲的一些商店位于商场里面,这是仅有的一个例外)。

(3)她很早就决心使自己的商店成为促进变化的催化剂,不仅仅是在商界,而且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这些决定后来被证明在零售业是最有激发力的“错误”。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阿妮塔仍然从不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她的反传统的做法引起了媒体的很大兴趣,媒体的记者写了数百篇文章并采访她,从而使阿妮塔和她的商店广为人知。她在纽约开张的第一家商店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其中一个35岁的女人滑着滚轴冰鞋,振臂高呼:“上帝!你终于来了。”对于一种产品来说,这种广告就足够了。

现在,每两天半的时间,全球就有一家新的形体商店分店诞生。有时,阿妮塔在商业区开店时会遇到麻烦,但她总能提出非常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个商业区拒绝租给她营业场所,她组织了在110公里范围内所有邮寄订货的客户给商业区的管理机构写信。几个月后,形体商店的一家分店在这个商业区开张了。

阿妮塔还把追求理想放在追求利润的前面,这也是违反常规的。从一开始,阿妮塔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改变顾客的面孔,还要改变整个商业界的面貌。她梦想建立一个对社会负责和富有同情心的公司。“我认为人类精神在生意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工作不一定非常辛苦乏味,它的唯一目的也不一定非得是挣钱,它应当是一个能使人确实感觉很好的人性化企业。

她的产品的一些原材料是由不发达的地区的人们采集的,这样就为当地的人们带来了收入。形体商店曾发起过各种运动,其中包括帮助无家可归者、挽救鲸鱼、禁止化妆品业的动物实验,保护热带雨林等。所有的这些运动都得到了忠实的顾客们热情的支持。

形体商店的雇员也非常积极地参加到这些运动中。每个月雇员们都有带薪的半天假期去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例如,一些雇员就曾到罗马尼亚帮助重建孤儿院。她的商店鼓励顾客登记选举、回收塑料化妆品瓶、自带购物包以节省纸和塑料。因为所有这些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建议阿妮塔将商店改名为“形体和心灵商店”,顾客们到这里来不仅仅是购买好的化妆品,同时也是寻找一份好感觉。

“照常态做生意”不是阿妮塔取得成就的一部分,就她而言,做“变态”的事情使一切变得不同凡响。想一想在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条条框框看似高明,实则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变态”的思维决定了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少突破。凡是用保守、陈旧的思维进行思考,只能重复过去而不能有所改进。成功者的思考习惯之一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量。

那些不能“出轨”的人之所以总是毫无起色,正是因为他们固守于常规性思维,从而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功。常规性思维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或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这样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变态”思维的核心在于创新突破,而不是过去的再现和重复,它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套用,但它是在前人思维痕迹的基础上去努力进行创新。

因此,“变态”思维的结果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取得成功,甚至有时可能毫无成效,并随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是它的风险,但是无论它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改变原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所以,即使是它的不成功结果,也能向人们提供以后少走弯路的教训。常规性思维虽然看起来稳妥,但是它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为人们提供新的迈向成功的启示。

“变态”思维能够不断满足一个人实用知识经验的积累,促使其努力探索尚未被认识的世界,从而打开新的活动局面。没有“变态”思维就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就不可能在探索中得到发展,不能在开拓中前进,这样的事业也必然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中。

创意就是观察加上思考

把一粒种子进行化学分析,会发现它就是由纤维、碳水化合物及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所组成,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把它放在泥土里,给予水分和阳光,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它会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它可能是养活众生的稻米谷物,可能是为生命添上色彩的鲜艳花卉,也可能是为地球提供氧气的参天巨木。

人的创意也像一粒种子,在酝酿阶段时是那么平凡、毫不显眼,但把它放在合适的“泥土”里,加入“养分”和“水”,让“阳光”照耀着它,它同样会发芽生长,甚至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

事实上,许多创意并非凭空而来。如果平时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变化多加留意,必然会获得许多新的认识和感悟。要知道,独特的创意并不完全来源于思考,它与留意和寻找也是密不可分的。

美国青年鲍克从小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多年以后,他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有一天,鲍克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纸条的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还有一句话:“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原来这是烟草公司利用买烟者收集一套照片的渴望来刺激消费、争夺香烟市场。鲍克把这个纸片翻过来,注意到它的背面竟然是完全空白的。他灵机一动,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把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空白的那一面印上照片上的人物小传,这种照片的价值就会大大提高。于是,他马上找到印刷这种照片的纸烟公司,向这个公司的经理推销他的创意,最终被采纳,而人物小传就是鲍克最早的写作任务。不久,他的小传需要量与日俱增,以致他得请人帮忙,钱也越赚越多。

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细心观察与用心思考,创意就会随之而来。一个叫普洛斯特的大富翁也是这样致富的。

这是100多年前的故事,但是人们常常饶有兴趣地提起它,因为它是商界创新的一大经典。

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小店的售货员普洛斯特和杂货店老板盖姆脾气相投,两人经常互相串门,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盛夏的一天,普洛斯特到盖姆家,一起在楼前喝咖啡闲聊,盖姆夫人在一旁洗衣服。普洛斯特突然发现,盖姆夫人手中用的是一块黑黝黝的粗糙肥皂,与她洁白细嫩的手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不禁叫道:“这肥皂真令人恶心!”普洛斯特和盖姆就此议论起如何做出一种又白又香的肥皂来。那个年代,使用黑肥皂是一件平常事,但有心的普洛斯特却萌发出创业的念头。

他和盖姆决定开办一家专门制造肥皂的公司,名称就用他俩名字的头一个字母P和G,叫P&G公司。普洛斯特聘请自己的哥哥威廉姆当技师,研制洁白美观的肥皂,经过一年的精心研制,一种洁白的椭圆形肥皂产生了,普洛斯特和盖姆欣喜若狂。

像面对刚刚诞生的婴儿一样,该给它起一个什么动听的名字呢?普洛斯特煞费苦心,日夜琢磨。星期天,普洛斯特来到教堂做礼拜,一面想着为新肥皂命名的事,一面听神父朗读圣诗:“你来自象牙似的宫殿,你所有的衣物沾满了沁心脾的芳香”。普洛斯特心头一热:“对!就叫‘象牙肥皂’,‘象牙肥皂’洁白如玉,又语出圣诗能洗净心灵的污秽,更不用说外在的尘埃。”

美好的产品、圣洁的名字,谁能不爱?P&G公司为此申请了专利,为了把这种产品推向市场,普洛斯特和盖姆决定大力进行广告宣传。他们聘请名牌大学的著名化学家分析“象牙肥皂”的化学成分,从中选择最有说服力和**力的数据,并将它们巧妙地穿插在广告中,让消费者对“象牙肥皂”的优良品质信不疑。P&G也由此大获成功。

在现实的生活,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造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情况就会改观,创意的空间会更大。记住:只能转换视角,就会有新意产生。

7个用创意赢得财富的小本生意

小本经营若想发财,必须有一个独特的商业创意。本节将介绍国内市场近期出现的一些充满创意且赢利不俗的小项目,一则提供给读者作投资参考;二则希望读者能通过这些项目举一反三,找到最适合自己干的事业。

1.福建:牛粪公司供不应求

牛粪在农业上的用途广泛,它既是生产蘑菇的主要原料,也是瓜果蔬菜的优质肥料。福建长泰三位农民看准了这一行业,联合开办了一家牛粪公司,产品推向市场后供不应求。如今,该公司每天加工牛粪5000吨,依然是求大于供。

2.武汉:“房屋诊所”前景看好

据媒体报道,武汉首家“房屋诊所”——翠微社区住房维修急修服务中心开张头3个月,就接活儿300余笔,盈利9000元。该“房屋诊所”的前身是翠微房管所。近年来,翠微房管所的直属公房已出售一半,“以租养人”渐成历史,员工生存面临困境。2006年4月,该所决定利用房管所的修房优势,组建武汉第一家住房维修急修服务中心,专门为社会房屋“拿脉问诊”,实行有偿服务。

3.北京:“宠物裁缝”生意红火

原本只有男女之分的裁缝如今也有了“职务细分”:特体、孕妇服装都有各自的特色裁缝,在北京近期甚至出现了专门给小猫小狗做服装的“宠物裁缝”。这些“宠物裁缝”为宠物量颈围、腰围和臀围同样认真,量完还要细细询问宠物主人对服装款式、颜色等的要求,将宠物们打扮得也时髦摩登。据说,为宠物“量体裁衣”的收入,不少于替人做衣服的裁缝们的收入。

4.苏州:“破烂王”垄断经营垃圾

37岁的“破烂正”洪宝华,2007年与江苏省苏州东港花园物业管理处签下垃圾分拣协议。按协议规定,洪宝华每月向管理处缴纳1000元承包费后,将有权对小区内所有生活垃圾实行分拣,并全权处理垃圾中的力可回收物资。当地媒体介绍,洪宝华自称经营垃圾“有赚头”。

5.厦门:“应召司机”随叫随到

厦门的王先生开自己的汽车去赴朋友的宴会,高兴之余多喝了几杯酒,醉倒了。他只打了一个电话,半个小时不到就来了一个司机。此人接过王先生递过来的汽车钥匙,搀扶着他坐上了汽车后排,然后自己再坐到驾驶座位上,将汽车开回王先生家里。王先生所享受的服务,是厦门某家政公司率先推出的钟点工服务——应召司机。“应召司机”不仅能为喝醉的顾客解围,还提供上下班接送、家庭采购等临时用车服务。

6.南京:写作事务所“按字论价”

近日,南京东郊一位杨姓老中医来到升州路一家写作事务所,要求给自己配个助手,专门写病历,以解年老眼花无法捉笔之苦。该事务所于2006年3月开张,老板是两位“下海”文人,按字论价,专给企事业单位及市民撰写法律、经贸、广告、婚恋等方面的文章。上门找他们代笔的顾客络绎不绝。

7.天津:社区热捧“老年人小饭桌”天津市河东区某敬老院办起“老年人小饭桌”,社区老年人可以在敬老院只吃饭不住宿,使老年人既能得到社会服务,又能满足家庭的养老愿望,同时也使子女能安心工作。每天老年人可自己到敬老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中午或晚上在敬老院用餐,吃饱了、玩好了,晚上再回家睡觉。这种界于养老院与家庭之间的养老方式,令老人既享受了友情,又享受了亲情,可谓两头兼顾。目前已有一大批老年人报名参加,成为“流动养老族”一员。

离经叛道的皮尔·卡丹

年逾八旬的皮尔·卡丹先生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传奇首先在于他的奋斗历程:从赤手空拳到世界顶级服装大师。他的传奇还在于让高档时装走下高贵的T型台,让服装艺术直接服务于百姓;他的传奇在许多人看来是他的商业成就,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像皮尔·卡丹先生那样的先例,集服装设计大师与商业巨头于一身,皮尔·卡丹的商业帝国遍布世界各地。除时装外,他还拥有4家剧院,近年又开始投资音乐剧,曾在中国上演过他投资的音乐剧。目前,皮尔·卡丹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

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践。”

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率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皮尔·卡丹的成长路上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

1950年,27岁的皮尔·卡丹,在里什潘斯街一所简陋的楼房里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店。在巴黎这个世界时装之都,一个简陋时装店的小裁缝,要想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谈何容易。有一天,在巴黎大学的门前,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引起了皮尔·卡丹的注意。这位姑娘虽然只穿了一件平常的连衣裙,但身材苗条,胸部、臀部的线条十分优美。皮尔·卡丹心想,这位姑娘如果穿上我设计的服装,定会更加光彩照人。于是,他聘请20多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组成了一支业余时装模特队——这个举动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

1953年,皮尔·卡丹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时装展示会。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身穿各式时装的模特逐个登场,顿时令全场的人耳目一新。时装模特的精彩表演,使皮尔·卡丹的展示会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巴黎所有的报纸几乎都报道了这次展示会的盛况,订单雪片般地飞

来。皮尔·卡丹第一次体验到了因创新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在当时的法国时装界,有一种沿袭多年的传统,认为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只能问鼎女装,设计男装会被人们指责为离经叛道。对于这一点,已在巴黎时装界闯**多年的皮尔·卡丹当然不会不知道。但是,强烈的创新欲望,促使他大胆地涉足男装领域。他认为时装作为人类点缀世界的装饰物,不应该仅仅为女性所独有;男人也需要装扮自己,忽视了男性,就等于放弃了50%的市场。皮尔·卡丹决心要打破女装一统天下的格局。不久,他设计的系列男装便问世了。

1959年,皮尔·卡丹又一次在巴黎举办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既有女装,也有男装。他的这一举动在巴黎时装界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业界人士纷纷指责他的这种“离经叛道”。一时间,皮尔·卡丹成为众矢之的,在名誉上和经济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但是,皮尔·卡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不断地反问自己:“男人怎么了?难道男人就不配穿自己喜欢的各种款式的衣服吗?”他继续设计男装,并坚持聘请时装模特做表演,而且规模比以前更大。他坚信,男装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果然,没过几年,皮尔·卡丹便迎来了男装市场的春天。他设计的系列男装很快便占领了法国男装市场的半壁江山。皮尔,卡丹再次品尝到了创新带来的美酒。

进入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法国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通市民开始对服装提出了新的要求。皮尔·卡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细微的变化,他预感到仅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时装时代即将结束,大众时装时代即将到来。于是,他适时地提出了“时装要面向大众”的口号。这对于法国传统时装业来说,这个创新无疑又是一场革命。

皮尔·卡丹改变传统的量体裁衣、个别定做的时装经营方式,他把自己设计的时装大批量地生产,然后分送到各大百货商店以及自己的销售网点出售。皮尔·卡丹还率先推出了成衣套装。出于自信,也是出于挑战,皮尔·卡丹将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印在服装上。他的这一举动,又招来业界人士的一阵非议:“真俗气!皮尔·卡丹,你怎么能把自己的名字印到服装上?”但皮尔·卡丹并未因此而放弃。这种新颖便宜的时装一上市,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被抢购一空。

“成衣大众化”在商战中是出奇制胜的妙招,但皮尔·卡丹的创举惹怒了保守的同行,他们群起而攻之,竟联手将皮尔·卡丹逐出巴黎时装女服辛迪加(行业协会)。皮尔·卡丹没有屈服退缩,正如他说的:“我已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是,骂我的人,接着就做我所做的东西。”

大胆创新,打破常规,始终是皮尔·卡丹设计思想的中心。他运用自己的精湛技术和艺术修养,将独特的款式设计和对布料的理解,将褶祠与几何图形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了突破传统走向时尚的新形象。他设计的男装如无领夹克、哥萨克领衬衣、卷边花帽等,为男士装束赢得了更大的自由。他的女装擅用鲜艳的红、黄、蓝、湖绿、青紫,其纯度、明度都格外饱和,加上其款式造型的夸张,颇具现代雕塑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意识在不停地发生变化。1962年,法国巴黎时装女服辛迪加在所有会员的要求下,又将自己曾亲手逐出去的会员皮尔·卡丹重新请回来,并请他出任行会的主席。

皮尔·卡丹终于名利双收,这个离经叛道者成为商界创新的又一个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