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小失大

朋友之间能力大小不同,各人的财富多少也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可是有的人对朋友耍小聪明,是极不尊重的一种表现,其实朋友之间有要求可以直接谈,你玩小聪明,朋友能那么傻而不感觉到、不会发现吗?玩小聪明和《太极张三丰》里的君宝与天宝的差别一样,两个人天分差不多,一个玩小聪明,一个不玩小聪明,玩小聪明的人,占得不少便宜,但是到最后总是他的棋差一着甚至十着,最后是不玩小聪明的人成了大宗师,而玩小聪明的人被狠揍了一顿。

有一种最为简单也最容易赢得别人尊敬的处事方式,那就是以诚待人;有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糊涂很愚蠢的处事方式,那便是耍小聪明。

有个故事,说有一个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哥哥自以为有点小聪明,总喜欢偷懒。弟弟虽不是呆傻木讷之人,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兄弟俩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想检验一下两个儿子的智商,就拿出了两块铁,一块如同鹅卵石,另一块坑坑洼洼,薄厚不均,有的地方十分锋利,甚至可以砍柴,他对两个儿子说:“这两块铁,你们一人挑一个,拿它去砍三天的柴,谁砍的多,我就把咱家里的鹅作为奖励。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哥哥一看,砍柴刀当然是越锋利越好,于是拿走了那块坑坑洼洼的铁,虽然早就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既然它可以砍柴,也就索性不去磨它了,结果越用越钝,三天下来,只砍了一担柴。话说哥哥拿走了锋利的那块铁,弟弟立刻就把鹅卵石似的铁拿走了,反复琢磨父亲的话,终于想明白父亲是让他把铁磨成刀,然后

去砍柴,第一天一点儿柴也没砍,只是把刀子磨锋利了,但在第二天、第三天,他每天都砍了两担柴,结果获得了奖励。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小聪明,不也正像那块坑坑洼洼的铁一样吗,在看似锋利的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本质——浮华。只有像故事中的弟弟那样,认真地磨炼自己的才智,才能称为大智慧,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当你的工作遇到困难时,应该不耻下问,这是处事的明智表现,也是赢得人心的明智之举,以此求得更多的合作者。

一位成功的人如果能获得朋友贡献出全部能力,那是因为他在相处中懂得尊重对方,并赢得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一个极为强烈的动机——共同得到某种东西——物质上的或者精神上的。每一个人能放弃他自己的个人利益,以一种极为和谐的精神给予合作是难得的,也是必要的。

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的明确的目标是什么,只要你计划通过其他人的合作努力而实现你的明确目标,那么,你一定要在你所寻求合作的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培养出一个动机,而且这个动机要强烈到足以使他们同你进行完全彻底、毫不自私的充分合作,而不能玩小聪明。

相互尊重的相处,可使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是玩小聪明而不懂尊重的人所永远无法得到的。玩小聪明的人也许可以积聚庞大的物质财富。此一事实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他将会为了贪图一时的小利,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因为只有在正常动机中,中正地合作、友好地交往,才是明智的,无所不利的;也才是恰到好处的令人愉快的为人处世。

平等不等于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但只有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往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

校正自己的眼光

人格上的平等,看上去虽然虚虚实实,但它决定了你的品质状态,品质高的人,不会污辱别人的人格,品质低的人肆意践踏别人的人格。

有时候,你不要忽视朋友的几句牢骚话和生气的话,如果能马上捕捉住,这往往是一些你最需要掌握的真实的情况,能帮助你发现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的自己的不足,从而使你能够迅速给以矫正。

也会有一些多嘴多舌的人,会经常跑到你的面前来,故作神秘地给你透露一些小道消息。

你且不要信以为真,因为你不知道这消息里究竟掺了多少水分,更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告诉你这些小道消息。

对于这些向你报告小道消息的朋友,你也不必有讨厌之意,甚至声色俱厉。假如对方是出于好意,岂不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吗?你要和颜悦色地感谢对方所给予的信息,但也要善意地提醒对方,请对方把信息的正确性再确实一下,然后再告诉你。你要让对方明白,提供一些确凿的信息会更好一些。

你不能总是以命令的方式,将几位朋友叫到你的跟前来,以生硬的语气,让他们给你提出意见,提出看法。这就不是相互平等的做法,反而往往会形成场面的紧张化,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制造一种宽松的气氛,就得平等待人,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以眼神、表情来传达你对大家的信任,相信大家是会畅所欲言的。

即便是你遇到了什么突如其来的难题,也不要风风火火地把朋友找来,神色急切地向他们寻找对策。因为你慌张到这种地步,朋友哪里还敢提出什么对策呢?就算是有万全之策,你这副样子,也容易把朋友已有的对策压在肚里,不敢道出。因为万一事情有什么闪失,他们怕担不起责任,反而会受到你的怪罪。

没有信息的沟通是不行的。大家对你好坏的评价,如果你一无所知,那么你也就不知道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地位,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是交口称赞,还是不得人心。

你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走进了泥潭却还未发觉,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了。你要能够广泛地接触朋友,了解情况,洞察端倪,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在不利的事物出现之前就先期加以预防,将损失减少到最小。朋友如果出现了不满情绪,你也可以早早做说服工作,以免出现不良势态。但前提是要以平等的目光看朋友,不能利用他们。

平等,看似是虚的,其实是实在的东西。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朋友如果发觉你是一位霸道的人,听不得意见和建议,就会感到你们之间的平等无从谈起,似乎你在怠慢他,瞧不起他,心理抵触情绪就会滋生发展。所以你要不时地校正眼光,正视对方。在不平等环境中,会让人感到恐慌和压抑。

把人看轻了就不可能重视他的话

人与人是平等的,这是处事交友的出发点。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总经理必须兼任替下属端茶的工作。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要亲自端茶,而是说,身为领导者,不能虚无缥缈,而应与下属保持平等,让他们感受到一些实在的东西。比如,老板对员工不能说:“喂,某某你去做件事。”应该改为:“对不起,麻烦你做这件事。”看见尽责尽职的员工,应该满怀感激地说:“真是太辛苦你了,请喝杯茶吧。”这就显得相处平等多了。

松下幸之助无疑是深通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他知道,越是小人物,越是需要平等。因为小人物也有自尊心,却没有被人追随吹捧的机会,所以他们对别人的态度会非常敏感,他们内心有没有平等的感觉,将大大影响他们的情绪。

玛丽·凯曾经在一家公司当业务员。有一次,她参加了整整一天的销售训练课。课程结束后,由总裁做激励演讲,然后一一和大家握手。玛丽·凯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排在队伍中。终于轮到她了,但总裁却连正眼都没有瞧她一下,冷漠甚至有些厌烦地从她的头顶望过去,看看后面还有多少人,根本没有觉察到玛丽·凯在和他握手。

总裁冷漠的眼神刺得玛丽·凯心里隐隐作痛,她感觉到,总裁根本就没有将员工真正放在心上,接见和握手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他们只不过是他的赚钱工具而已。

这件事使玛丽·凯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位领导者,在雇员眼中不仅要有权威,更重要的还要有人性。因此,她在创办企业之后,一直以这件事作为镜子,并选择《马太福音》里“我在帮助别人,别人也在帮助我”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尽量做到公平对待雇员,尊重他们的人格,使每个人感觉到自己在公司的重要性。后来,尽管她的公司拥有20余万员工,尽管她已成为世界工商界的名人,但她每月仍然要抽出一天时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回到总部来轮训的400名雇员,并且清他们到家里来做客,用亲自烘焙的点心招待他们。她和每一个人热情地握手,并且亲切地交谈。每当她感到疲劳的时候,她总会想起自己当年排队和那位总裁握手时的情景,于是就会立即打起精神。她说:“我将给每一个来到我面前的人全然的注意,不管我自己多么疲劳。"

正是对人的关爱,使她掌握了打开员工心灵之门的钥匙,看到了他们内心需要的东西并给予呵护——与人平等处事——从而也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密码。

真话留一半让人去悟

人与人平等,或虚或实,就看你怎样撩起它的面纱。有些事情与是否平等并非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你对一个朋友说:“你不该这样办事,而应该……”而对另一个朋友说:“你为什么这样办事?”对前面的朋友需要把真话说透,而后面的朋友只用说一半真话就行了,或者提示一下就能管用。两个朋友会感到不平等吗?非也。不同的说法只与对方的接受能力有关,并不是关心一个,不关心一个。

所以,不要把一些与平等不相关的事混淆了。

对朋友要讲真话,但是真话看什么场合说,在不利于朋友接受真话的场合,你对他说了真话反而对他来说是故意给他丢丑。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旁敲侧击,或者说一半留一半。只要对方明白过来就行了,不必说得清清楚楚,让其他人也听到了。

田丰是三国时一个著名的谋士,可是他在处世交往上却经验欠缺。一、他不了解袁绍的性格与气量,以为可以得到平等的待遇;二、他说真话选择的场合不对,当着那么多将领们说袁绍战略决策的错误,岂不是伤他的面子吗?无所不能的袁大帅!你田丰算哪个山上的一棵蒜?竟把老子往脚下踩!如果田丰私下对袁绍说:“大帅,你出兵官渡有所欠妥啊。”这样会是什么结果呢?田丰会被关起来接着被砍掉脑袋吗?

真话说一半是水平,也是方法。像袁绍这样的傻瓜,就是真心话如三江水一样多,也只会先淹死自己。

对于一个反应能力差的人,你对他说真话,只会给自己制造麻烦。谁不知道“话说三遍淡如水”。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一些人还是“话说三遍”,甚至更多。尽管事与愿违,但说话者却还在埋怨听话者的迟钝、没有悟性。这样的人,空有一副好心肠,处事上却是失败的,至少白费了自己的口舌。

“话说三遍”,是觉得“话”的有理,“话”的重要。因此,就要重复一遍,然后再强调一遍,或者更多,生怕别人听不懂,生怕别人听懂了而没有引起注意,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可以说,“话说三遍淡如水”,其中的“话”有些是有理的,是该说的。问题是这“三遍”的过度。过犹不及,有理,超过了度,也就无利了。“三遍”虽然用心良苦,但却很少有事半功倍的。

首先,真话说过头了,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信任、赞赏的心理。“三遍”容易使对方误解,好像觉得自己太笨,太没有灵气。

其次,真话说过头了,易挫伤对方的积极性、创造性。一般人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说话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岂不更好。

第三,真话说过头了,易诱发对办的逆反心理,尤其对于逆反心理较重的人来说。你的“话”尽管有理,只是由于“说”多了,“说”得对方不耐烦了,对方就很容易对着干,越说越不办。

其实,有理的“话”,重要的“话”,说在明处,说得恰到好处,“说”到见好就收就算可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说话,能够提醒对方,对方的聪明才智就可发挥,并且,最为重要的,对方会感受到一种虚妄的平等,而信心十足。

朋友不在面前的时候

与朋友交往,如果相聚的时候是“实”,那么不相聚的时候就是“虚”。“虚”的表现比“实”的表现更重要,也更能体现你与朋友是否真正的平等友好。

朋友不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对他的态度最能反映出你与他的关系是很好、一般,还是不好。真正的朋友,形虽离而神相通。“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的人尽管与朋友关系不错,可是当朋友不在面前的时候,就随便地有失公允地评价起他,把朋友的秘密、甚至隐私公布于众。后来他说的话又传到朋友耳朵里去了,结果造成两人关系的破裂。

“平等”二字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相处时都能够做到彼此平等。当面说我们是平等的,可一分开后,就又不平等了,这种“平等”是畸形的,虚伪的。要谈平等,朋友之间就要始终如一地维护对方的利益。当有人诽谤和曲解朋友的时候,虽然朋友不在,有你在,你就应该站出来为朋友讲一句公道话。

人生最难得到的就是真心朋友,但是被朋友出卖的那种滋味你们尝试过吗?

处事交往,需要明白这个事实,朋友之所以将他的“隐私”告诉你,他的目的是为了赢得你的同情、爱怜,要你及时帮助他出点子、想办法。但这些“隐私”被人知道的范围不能大,只能“你知、我知”。

朋友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你,即使没有叫你保密,也证明他对你的极度信任。对此你只有为他分忧解愁的义务,而没有把这种隐私张扬出去的权力。如果不把保密作为一种义务,一种责任,而热衷于流言蜚语,把朋友的“悄悄话”公之于众,如果是无意间的泄露,还情有可原,但也得向朋友道歉,否则,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风言风语,甚至被歪曲事情真相,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还会把事情搞糟。同时,还会使你失去朋友,甚至失去周围同事对你的信赖,最终你成为孤家寡人。

马克思在巴黎的时候,与诗人海涅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只要半句就能互相了解”的地步。海涅思想相当进步,写下很多战斗诗篇,夜晚他就到马克思家中朗诵自己的新作。马克思和燕妮就一起与他加工、修改、润色,但马克思从不在别人面前“泄露天机”,直到海涅的诗作在报章上发表为止。海涅称马克思是“最能保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为世人所羡慕,所称颂。

只有在朋友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仍为朋友着想,这才够得上真正的好朋友。

除了不说朋友的隐私外,还得不说朋友的“不是”,尽管那“不是”是客观存在的,也不要说,以防别人传到朋友耳朵里,会让朋友觉得你在说他的坏话,放大他的缺点。朋友之间有话当面说,背后半句也不要说,除非是在背后夸奖朋友,宣传朋友,如果你的夸奖和宣传被他知道了,那他会非常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