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要勇敢地去表达

“胆小鬼抓不住美人心”是洛克菲勒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语。这句话他一般是用在商业投资的决策上。当人们问他是如何抓住妻子劳拉的心时,他却不愿意透露自己求爱的细节。于是,人们推测当时有一个情场手段更为高明的人也在追求劳拉。1864年3月,洛克菲勒担心他的情敌会击败自己,便认为到了先下手为强的时刻了。一个知情人士回忆道:“约翰·D想把她娶到手,于是有一天去见她,郑重其事地向她求婚,就像提议做一桩生意一样。她也郑重其事地接受了。”可以想象,他俩当时都松了口气,不好意思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求爱,可以分为浪漫式的求爱和讲求实际的求爱。这两种求爱方式,如果缺乏追求爱的艺术,又都能导致失败。

求爱是恋爱的起点,求爱的失败意味着理想中的爱情被扼杀在摇篮里,也可以说是一种爱的挫折和命运的不幸。

求爱的方法有很多,但应因时而异,应地而异,因人而异。

☆浪漫式求爱

求爱成功必须依赖恰当的情境,比如掌握对方信息,自身的情感炽热化,恰当的时空,特别重要的是要激发对方情感,把对方带入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人们越来越受文化传媒(如文学、电视、电影等等)的影响,并且对其中的一些浪漫式的爱情越来越感兴趣,在爱情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浪漫。因而,浪漫式的爱情故事越来越多。

浪漫主义方式的爱,又称一见钟情,即在双方没有什么交往的前提下,瞬息之间凭印象产生的爱。一见钟情有两种:一是“一见”之后相互钟情,即两人相见之后立即产生了友爱,并且沟通成功,从此就开始恋爱。另一种是“一见”之后单一钟情,即在相见之后,一方爱上了另一方,而另一方则不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钟情的一方向另一方求爱,就很可能遭到拒绝,这就是求爱失败。

浪漫式的求爱失败原因有很多。首先,两人没有交往的经历,双方互不了解,求爱者可能单凭某种印象或契机爱上对方,可是对方却没有产生爱,也不会随便相信一个陌生人的爱,就不会轻易接受求爱者。一般说来,爱必须以了解为基础。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吸引理论已经证明:熟悉是决定喜欢的一个因素。只有熟悉,才可能产生信任,只有信任才能产生爱。因此,人们不会轻易去爱一个陌生人。其次,浪漫式的求爱不具备成功的情境。因为对方不熟悉、不了解求爱者,对之没有什么肯定的情感,更没有进入情感的炽热状态,突如其来的求爱反而会使对方莫名其妙。求爱成功必须依赖恰当的情境,比如掌握对方信息,自身的情感炽热化,恰当的时空,特别重要的是要激发对方情感,把对方带入角色。然而浪漫式的求爱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和情境,尤其是求爱时对方处于“死寂”状态,因而就只能是以失败告终。爱的爆发要靠一股**,正如炸弹少不了引信一样。只有当双方之间都富有**时,爱的航道才能开通。

然而,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行动能收到如愿以偿的效果,求爱者更希望自己的求爱能获得圆满成功,因此,求爱者一旦失败便会觉得爱的希望破灭了。对此,有的人也许几天之后就会进入正常状态,这种人往往这样自我宽慰:准备不足就应不抱多大希望,既然没有任何基础,自己爱得并不深,更没有从对方那里获得爱,也就没有多少值得留恋和惋惜的,来得快的爱失去也快;可是,另外一些人则会感到很难过、很痛苦、很懊丧,他们可能这样认为:在还没有真正了解和交往时,对方就表现出如此大的吸引力,倘若经过深一步交往,甚或生活在一起,那该多么幸福啊!因此,得不到他(她)太可惜了!

这种浪漫主义式的求爱失败也可能给失败者造成失恋错觉。求爱不成,自己的爱被否定了,就可能以为自我被否定了,爱情破灭,因而感到若有所失。这样,有些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烦恼、苦闷、忧愁和丧失信心。但是一般来说,过一段以后这种心态就可能自行消失。因为浪漫式的求爱一般是由表面印象,比如身体的吸引力、才华的表现等引起的,这种爱并不牢固和深刻。

浪漫式的求爱多发生于男子中,有一些男士往往为女士的美貌、温柔、热情所吸引而冒昧地求爱。男士勇气足,易冲动,失败了也容易恢复,不但热得快,而且冷得也快。相反,女士不易于浪漫地求爱,但善于单相思。在纯单相思型的假失恋者中,女士多于男士。因为女士成熟早、怀春早,善于细心观察,并且考虑婚恋问题时比较严肃、认真,而又不易于冲动和激**感,有比男士更强的压抑和自控能力,因此,默默地爱着,苦苦地相思着的女士较多。

☆现实性求爱

一般来说,求爱必须有其现实的交往基础,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的求爱就是现实性的求爱。不过,认知既可以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知,又可能是双方的相互认知。因此,现实性的求爱又可以分为两种:单一认知基础上的求爱和相互认知基础上的求爱。前者是一方了解和熟悉另一方,而另一方则不了解和熟悉彼一方;后者是相互了解、互相熟悉。这两种求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单一认知基础上的求爱有如单相思一样,多半发生于对“风流人物”的爱。在一个生活区、一个单位、一个群体中,相对来说,总有一个或几个最出众的、最引人注目的“尖子人才”。尽管这样的“名人”不一定了解、熟悉别人,但别人却对这样的人有所了解或比较熟悉。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好的、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男生,往往会成为女生的追求对象;而那些比较漂亮、温柔可爱的女子则容易成为男生追求的目标。在其他团(群)体中也一样,如众的人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然而,这种追求往往很难成功。首先,一般人对“名人”满意,但“名人”不一定对一般人有好感。因为有的“名人”认为一般人配不上自己,不能构成“门当户对”;有的认为对方之所以向自己求爱是因为自己有名气,对方爱的是名气,而不是自己本人。假如有别人代替了自己的名气,对方也许就会去爱别人;或者当自己身败名裂时,对方便不一定继续爱自己。鉴于这种看法,“名人”常常会拒绝自己不太了解的人的求爱。另外,有的“名人”或许是因为不了解对方或者是因为自己春风得意而目不斜视,或者是因为另有选择等原因而拒绝对方的求爱。

其实,尽管有些人向“名人”求爱是因其有名,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并非如此。他们向“名人”求爱,决非为其名气所吸引,不是爱其名,而是爱其实。只是因为他(她)出众才被了解和认知,而名气并不是爱的对象和原因。由于人们广泛地尊重、崇拜、宣传“名人”,求爱者对其情况可能了如指掌,一旦发现“名人”的思想本质能与自己构成心理平衡,便去求爱。这样的爱是永存的,不管其名是否长久,因为追求者爱的不是人的名气,而是有名的人;并且只要是这个人,有无名气依然爱恋不变。但是,即便如此,“名人”对此却不一定能理解。因此,要想求爱成功,必须首先设法让“名人”了解自己,进而让名人理解自己的爱。这就是恰当而充分的自我暴露。把自己的基本特性:内在本质、思想情感、价值、信仰体系巧妙地暴露给“名人”,以便他(她)了解、熟悉自己。其次,也是主要的,就是使“名人”确信自己的爱是高尚的而不是庸俗的。这关键在于正确地对待“名人”的名气,不能瞎吹乱捧,而应深入了解、客观评价;在其得意时,不去捧场沾光;在其困难时,要主动、热情、真挚地去帮助和支援。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名人”的爱。很多“名人”往往爱上一个在众人看来不相称的人,其奥妙就在于此。绝大多数“名人”讨厌那种“势利型”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只爱自己看来值得爱的人,决不想爱一个虚情假意的人。一般来说,关心人、体贴人、贤惠的女子是有“名气”的男子所喜欢的,而那些庸俗的女子根本。不可能成为其爱人。明理、刚毅而有志气、不卑不亢的男子是姑娘所要寻求的,而那些低三下四、投其所好、胸无大志的男子则会使姑娘们退避三舍。

单一认知基础上的求爱失败,求爱者会感到很失望和可惜。失败者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或者由自省到自强。在日常生活中,二者都存在。

求爱的另一种更为普遍的形式是在相互认知基础上的求爱。在这种情况下,求爱者与被求者之间相互熟悉、有所了解,并有一定的交往基础,甚至还可能有一段友谊。但是,通过了解双方并不合适,即不能达到心理平衡——至少在被求者看来是这样;或者是出于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以致求爱失败。这种失败,因为双方有过一段交往,容易被误解为失恋,即把求爱前的交往特别是友好的交往等同于恋爱,把友谊等同于爱情。这是一种最典型的假失恋,这种假失恋者几乎有失恋者的全部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一位在县银行工作的姑娘,同在外地重点大学读书的中学同班男同学通信一年后,相互之间均有所了解,并且开始建立了较好的友谊。有一天小伙子收到姑娘的求爱信,当时他考虑到双方并不真正、全面地互相了解,时机不成熟,并且大学学习刚一年,因而婉言谢绝了。可是,这位姑娘感到非常苦恼,认为这位大学生欺骗了自己,抛弃了自己。于是,就大肆攻击对方,这位姑娘实际上已经视对方拒绝求爱为抛弃自己。然而,她没想到:每一个人都有爱和求爱的权利与自由,被求者也有自行处理的自由和权力。既可以接受和回报,也可以拒绝。

事实上,求爱失败并不是失恋,求爱只是建立恋爱关系的起点,在此之前还根本没有恋爱,甚至没有沟通,怎么可能会失恋呢?因而,失败者的失恋感觉只是一种错觉:把一般的异**往等同于初恋,把友谊、异性间朋友式关系等同于爱情,把拒绝求爱等同于抛弃爱人。这几个等式是以认同作用为契机建立起来的。这种因为自己心中爱对方,并且也希望对方回报自己的爱,往往会把对方对自己非爱的但是友好的言行认作爱的举动。于是,就满以为对方已经爱自己,一旦求爱就可大功告成。因而一旦事与愿违,失败者就会把一切罪责都归于对方,自己在失恋的错觉世界中向隅而泣。

在当代社会交往中,异性之间除了爱情关系、性关系,还有更为普遍的和宝贵的朋友关系,爱情之外还有友谊。当代青年切忌把二者混淆,而要清除这种狭隘思想,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