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理想中“应该的我”的形象

当一个人站在镜子前面观看那个镜子中的自己时,那个关于他自己的自我意象也随之产生了。这时,在他和那个镜子中的自己之间,他面临着两个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如果他能满意地接受那个镜子中的自己,他就会感到自信。如果他不能接受那个镜子中的自己,他就会感到自卑。信仰和接受可能就是那个架在他自己和那个镜子中“自我意象”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才能顺利地到达自信的彼岸。他在这一刻选择那个自我意象的方式可能将会最终变成一种命运般的力量决定他以后的生活。

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就是“自我意象”。这种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一般而言,个体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环境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验自然形成的。根据这些判断,人们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象”。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东西。我们很少去怀疑其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

自我意象,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画像。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我们都存在非常详细的自我意象。它决定了你在生活舞台中的角色形象。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受到自我意象的影响,因为它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你是一个……的人。”我们的意识收到这个信息后,就会去判断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不可以,从而做出各种决策。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一个基础,由此而产生了我们每个人的个性、行为甚至社会大环境。如果你的自我意象就是一个能力低下、依赖别人的形象,那么你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对自己说“这件事我做不来”,把本来可以完成的事情推给别人,一次次地丧失成功的机遇。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精力充沛有能力的人,你就会主动去挑战危机。

有时,为了成功,首先要在思想上打击自己退却和懈怠的想法,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成功者。想象成为一个成功者,你才有成功的勇气。因为失败是不需要避免和争取的,它就在面前,而成功是要靠努力才能够获得的。

我们的心灵创造着周遭的世界,即使两个人肩并肩地徜徉在同一片草原上,一个人的眼睛看到的情景永远不同于另一个人所看到的情景。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服务机制”,即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如同电脑程序,直接影响着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

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负面的讯息,然后感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自然而然地成功。

我们个人一切的个性、行为和言语方式都是建立在自我形象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在面对机会或挑战时,他就可能畏畏缩缩。这样,他即使不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平庸之辈。

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现实的自我意象伴随着自己,使自己能接受自己,拥有健全的自尊心。成功者应该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强化和肯定自我价值,真实地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

当这个自我意象完整而稳固的时候,“我”会有良好的感觉,并且会感到自信,会作为“我自己”而存在,自由地表现自己。如果它成为逃避、否定的对象,个体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而受到阻碍。

塑造积极的自我意象,改变郁郁寡欢的失败型个性不能依靠纯粹的意志力,必须要有充足理由和足够的证据确认旧的自我意象是错误的,不能仅仅凭空想象出一个新的自我意象,除非你觉得它是有事实依据的。正如爱默生所说过的:“人无所谓伟大或者渺小。”人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心中认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