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也是有尺度的

赞美是一种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处世艺术。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赞美的尺度,就不能实现赞美的目的,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在赞美他人时我们应该掌握如下几个方面:

1.要得体不可过于夸张

夸张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方法,在赞美他人时适当地夸张一点能够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对方也乐于接受,但过分夸张就有阿谀奉承、溜须逢迎之嫌。赞美要发自内心、真心实意。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对方都会怀疑赞扬者的真实目的。

比如:董明新婚,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大家都夸他妻子漂亮,董明心里也美滋滋的。他夸张地对妻子说:“你真漂亮,自从我娶了你之后,连电视都不想看了。”电视中美女如云,不可能个个都比不过他妻子,可董明的赞美却博得了妻子的欢心。

夸张总归是夸张,如果夸张过度,赞美也就变了味。过分的夸张往往使赞美脱离了实际情况,让人感觉到缺乏真诚的东西。真诚的赞美应该是最朴素的,有所保留的。越是知己,赞美对方就越不应该过分夸张和矫揉造作,有涵养的人都喜欢自然朴实的赞美。对于一般知识分子,你夸他智力超群,独树一帜,会令人生厌;对长相一般的女性,你夸她美貌过人,她会认为你在讽刺她。

2.要新颖

赞美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语言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避免陈词滥调。

(1)避开套词俗语。一些刚刚走入社会的青年没有社交经验,他们总是把从故事书中看来的诸如: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俗不可耐、味同嚼蜡的恭维词作为赞美之词来恭维他人。这种公式化的套词,使人感觉对方缺乏诚意、玩世不恭,给人留下不值得深交的印象。

(2)切忌盲目模仿。一些人在公共场合赞美别人时,自己想不出怎样赞美,只能跟别人说重复的话,附和别人的赞美。常言道:“吃别人嚼过的肉不香。”古时候,朱温手下就有一批喜欢鹦鹉学舌拍马的人。一次,朱温与众宾客在大柳树下小憩,独自说了句:“好大柳树!”宾客为了讨好他,纷纷起来互相赞叹:“好大柳树。”朱温看了觉得好笑,又道:“好大柳树,可做车头。”实际上柳木是不能做车头的,但还是有五六个人互相赞叹:“可做车头。”朱温对这个鹦鹉学舌的人烦透了,厉声说:“柳树岂可做车头!我见人说秦时指鹿为马,有甚难事!”于是把说“可做车头”的人抓起来杀了。

(3)避开公认特长。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大家往往都很容易发现这一点,赞美某专长的人也最多,时间长了,被赞美的人听腻了,对这方面的赞美也就不起作用了。

如:周女士是某大企业的法人。她把企业经营管理得非常优秀,业内人士都称赞周女士为“铁娘子”。一记者前去采访时对周女士说:“董事长,大家都认为您管理精到,我倒是认为您身上更具有传统女性的魅力,善良、心细。”听到这番赞扬,周女士非常高兴,忙说:“他们大家只看到我的表面,并不真正了解我。”记者的这番话得到周女士的好感,是因为她听到对管理水平高的赞美太多了,而这位记者称赞她的为人让她感到新颖。

3.不要说外行话

赞美他人是对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在赞美时,不能说外行话,要慎重选择赞美的角度,不要不懂装懂,落下笑柄。

有个年轻人本不懂诗,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幸遇到了一位诗人。年轻人趁机恭维道:“您的诗写得再好不过了,我读了好几遍也没读懂。”年轻人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位诗人的诗写得好,但究竟好在哪里?年轻人就说了外行话,用读不懂来形容,简直是在亵渎诗人的作品。

要想不说外行话,在赞美时要注意:

(1)适可而止。有的赞美本来使对方很满意了,为了显示自己的欣赏能力,而过多地去赞美,往往会露出马脚,反而让对方感觉不好。所以,赞美别人时应有所保留为好,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硬充内行。

(2)赞美行家可用模糊语言。行家比你要懂得多,没有必要在赞美时说得过细。比如:对书法家,称赞他们字写得好,可以说“你的字写得太好了,什么时候指点指点我”,这样即可,没有必要说他的字好在哪里。

(3)多类比自己熟悉的事物。

4.多观察,不要犯忌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人人都讨厌别人冲撞自己的忌讳。赞美他人时如不小心就会冲撞了对方,引起对方的反感,有的甚至招来怨恨。

如:小冯先天秃头。一天,大家在一起聊天,得知小冯的论文获奖了。小齐快嘴说道:“你小子,真有你的,真是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小冯脸也红了起来。

赞美他人的动机大多是良好的,但如果不把握好赞美的分寸、赞美的尺度,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说掌握赞美他人的艺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它来达到我们与他人沟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