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打造你的声音

人们爱听的是声音不是噪音

当你与别人交谈时,如果别人用一种很大的声音对你说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在火车里,在飞机上,或者在机器轰鸣的工厂里,不得已需要提高声音说话。可是如果四周一片宁静,或树下谈心,或围炉叙旧,高声谈话是如何煞风景啊!在客厅里,过高的声音会使主人讨厌;在公共地方,同伴更会觉得难堪。

我们每个人的音量范围的可变性很大,有的高,有的低,说话时,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音量。高声尖叫意味着紧张惊恐或者兴奋激动;相反,如果你说话声音低沉、有气无力,会让人听起来感觉你缺乏热情、没有生机,或者过于自信,不屑一顾,或者让人感觉到你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苏珊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资深业务经理,她最关心和留意客户的销售问题,并总是乐于帮助他人解决,但她的声音却让人听来讨厌,那尖叫的声音就像一个小女孩发出的叫声。她的老板私下说,我很想提升她,但她的声音又尖又孩子气,让人感到她说的话缺乏可信度。我不得不找一个声音听来成熟果断的人来担任此职。显然,苏珊就是因为自己说话的音量不合适而失去了提升的机会。

有时,当我们想使自己的话题引起他人兴趣时,便会提高自己的音量。有时,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又会故意降低音量。但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在自身音量的上下限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

查理是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研究部经理。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表现得异常活跃和激动,为了让大家听到他所说的话,他总是大声叫喊。每当他打电话时,隔几个办公室也能听清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同事们对他的这些行为感到迷惑不解。

其实,语言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与声音的大小是两回事。不要以为大喊大叫就一定能说服和压制他人。声音过大只能迫使他人不愿听你讲话,讨厌你说话的声音。与音调一样,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试着发出各种音量不同的声音,并仔细听听,找到一种最为合适的声音。

对于音量的控制还有一个妙用:运用音量变化来吸引听众。

人们常说:“会议中,大声疾呼才是胜利者。”这是因为声音大,具有扰乱对方说话的作用。比如,大声呼叫与开怀大笑的政治家或实业家,不论其说话内容如何,至少比起音量低的人更易给人留下豪放磊落与大胆的印象。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会议具有密室性,如果大声疾呼,会摧毁这密室性,也许大声可让对方惊讶,但反观大声疾呼的人,是企图利用“威吓效果”让自己处于优势。

那么,向来声大如雷的人,如果突然变得轻声细语,会带给对方何种反应呢?一般而言,“轻声细语”让人联想到悄悄话或秘密。因此,当对方忽然降低音量时,即使不是重要内容,也会让人自然而然去细听话中内容。

愈是大声疾呼,接踵而来的轻声细语也愈具效果,这说明两者间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在会话中想领先一着,最好是音量大小配合。简单地说,先以大声疾呼来威吓对方,再以轻声细语来吸引对方的注意。把威吓与引起注意的效果交替使用,即是利用两者间的差距,让对方疲于奔命,完全乱了阵脚,这便是大声疾呼与轻声细语轮流使用的意图所在。

一次,在某全国性会议上,因发电影票问题,引起与会者不满。有几个人怒气冲冲地来到会务组兴师问罪。会务组组长确实是语言心理战老手,他向对方解释时的声音越来越小,嘴巴也越来越靠近对方的耳朵,最后简直就是贴在对方的耳朵上说悄悄话。对方的脸色也由阴转多云,多云转晴,最后,组长拍拍对方的肩膀,亲热地问了一句:“明白了吧?”对方点了点头,微笑着告辞了。事后,有人询问组长:“组长,您跟他说了些什么,这么见效?”组长的回答令人大吃一惊:“其实我什么也没说!”“那对方为什么消了怒气呢?”“我跟他说话的方式使他消了气。”

音色的训练

一位女性,如果她的声音清脆圆润,不管她到什么地方,只要她一开口说话,所有的人都会洗耳恭听,因为他们无法抗拒如此富于魅力的声音。那种真诚、爽朗、充满生命活力的声音就像从干裂的地面喷出的一股清泉,就像从静寂的山谷涌出的一道急流,在每个人的心头涓涓而流,恰似生命中最美的音乐。即便这位女士的相貌相当普通,哪怕有些丑陋,但她的声音所带来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并且也从某个层面象征着她高雅的素养和迷人的个性。

这里所说的声音是指音色。音色,亦称“音质”,即人的声音本质,由于每个人声带的不同,其音色也不一样。有的人音色优美动听,音质好的人通过训练可能成为优秀的歌唱家、演讲家;音质差的人更要训练,变不利为有利,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音色训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必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那些饱满圆润、悦耳动听的声音,干瘪沙哑的声音往往让人生厌。所以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是高超的当众讲话水平的必备条件。

练声的方法是:

第一步,练气。

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与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练声时,要注意吸气与呼气训练。

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闻到一股香味时的吸气法。注意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要让气慢慢地呼出。因为我们在演讲、朗诵、论辩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学习了吸气与呼气的基本方法后,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园去做这种练习,做深呼吸,天长日久定会见效。

第二步,练声。

(1)音高与音低的练习:

可选用一首古诗,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练习。

①先用低音说起,一句句地升高,然后再一句句地降下来。

②一句高,一句低,高低交替。

③每个字的音调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

(2)音强与音弱的练习:

①小音量练习,要求音量虽小,但吐字清晰。

②中音量(正常音量)练习,要求吐字清晰,抑扬有致。

③大音量练习,要求气息强大,音色高亢响亮。

④三种音量,混合练习。

(3)实音与虚音的练习:

①实音练习。要求音色响亮、扎实、清晰度高。

②虚音练习。说话的气息强而逸出较多,音量则有所控制,注意字音的清晰。虚音多用于表达感叹、回味、夸张等情感的语句中。

(4)虚实结合练习:

①明朗音色练习。这是我们说话常用的一种音色,要求轻松明快,朗朗上口。

②暗淡音色练习。暗声的气息深沉,共鸣点分散而靠后,音色偏暗,多用来表达忧伤、抑郁的感情。

③明暗对比练习。通过明暗对比,更恰当准确地表达其思想感情。

(5)刚声与柔声练习:

①刚声练习。要求气息充足,音色响亮,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②柔声练习。要求气息舒缓,音色柔美,如春风袭人。

③刚柔对比练习。声音能刚能柔,刚柔相济,使声音刚强中带有柔韧,柔韧中富于变化。

声带活动开了,我们还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备活动。我们知道口腔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声音的洪亮、圆润与否和口腔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动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进行张闭口的练习,活动咀嚼肌,这样等到练声时咀嚼肌运动起来就轻松自如了;挺软腭,这个方法可以用学鸭子叫“ɡāɡā”声来体会。

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就是鼻腔。有人在发音时,只会在喉咙上使劲,根本就没用上胸腔、鼻腔这两个共鸣器,所以声音单薄,音色较差。练习用鼻腔的共鸣方法是,学习牛叫。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说话时,如果只用鼻腔共鸣,也可能会造成太重的结果。

我们还要注意,练声时,千万不要在早晨刚睡醒时就到室外去练习,那样会使声带受到损害。特别是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时,更不要张口就喊,那样,冷空气进入口腔后,会刺激声带。

不要用鼻音和尖音说话

语言是我们的思想及情感的表达,是来自一个人心底的声音。而声音就像是语言的衣裳,它能完全表现一个人。粗浊或优美的品格,在粗浊或优美的声音中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一个人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说出自己,但却多数能鉴别及透露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在有意无意间,在别人的眼前,他往往以每一句话、每一个语音来描绘自己的轮廓与画像。

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的男人,拙劣的谈吐将会让你的能力大大受损;如果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女人,拙劣的谈吐会使你失去自己应有的魅力和吸引力,让人听到你的声音就避之唯恐不及。

说话时最要不得的两种声音就是鼻音和尖音。

鼻音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说话方式,当你使用鼻腔说话时,你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在电影镜头里,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使用的就是鼻音的说话方式。当你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如果使用鼻音,就不可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因为这种声音会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厌烦感。不过,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声音也会从鼻腔出来。当你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鼻音对于女人的伤害比对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见到一位不断发出鼻音,却显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神怡,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

另一种情况就是尖音,这也是说话中要极力避免的。通常,当我们受到惊吓或者恐惧时,当我们大发脾气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一种尖叫之声。女人尤其如此,这也许是因为她们整日面对着无数的刺激。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因为这种声音会使人神经紧张,很容易将谈话的气氛破坏掉。

纠正鼻音必须努力减低心理紧张,放松你的下颚、舌头,张开喉咙,使声音可以由此散发,而不从鼻孔中遁出。尖音的消除当然也离不开心理因素,因此要做到心平气和。你可以通过镜子来观察自己的这一缺点,你说话时脖子是否感到紧张?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索一样凸出?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就会发出像海鸥一样的声音。

此外,你还可以用一台录音机检查一下自己的说话情况:

1.准备好要说的几句话,然后打开录音机。

2.录完后,重复播放自己的录音,从中听听自己说话是否带有浓重的鼻音和尖音。

录下你的声音,可以很好地帮你了解自己与人沟通时的谈吐,也便于改进自己的谈话风格。

汤姆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他在公司会议中试着鼓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时,他发现没有人愿意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不得不点名要求他们来发表见解,而被要求者都是一脸的惶恐。这时,他想到也许自己才是症结所在。于是,他在员工会议上做了录音,然后在会议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把自己的讲话逐字逐句认真地听了一遍,汤姆惊讶地发现了引发雇员们郁闷情绪的关键,在于自己浓重的鼻音,就是这种声音让部下很难提起精神,认真考虑事情。

后来汤姆积极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说,是这盘磁带帮助他发现了矛盾,解决了他和员工之间沟通的问题。现在,他的雇员们在会上已经非常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快慢有速让节奏充满旋律

节奏不是外加的东西,它取决于说话的内容和交谈双方的语境,靠起伏的思绪遣词造句,靠波动的情感多层衍进。

人们在说话、朗读和演讲中,速度的快与慢、情绪的张与弛、语调的起与伏、音量的轻与重等,变化对比,就形成了节奏。节奏在口语中起着重要作用。

节奏主要表现人的心理的运动变化,不同的口语节奏具有不同的形象内涵和不同的感情色彩。适当的节奏,有助于表情达意,使口语富于韵律的美感,加强刺激的强度。

口才出色的人,与他谈话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们说话时,抑扬顿挫,引人入胜,就像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将语言的节奏当作钢琴的琴键随意指挥,弹奏出一曲动人心弦的“高山流水”。他们对语言节奏的掌握可谓随心所欲。

下面几种语言节奏较为常用,若能有效地掌握,也能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1.高亢型

高亢的节奏能产生威武雄壮的效果,声音偏高,起伏较大,语气昂扬,语势多上行。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如叙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传重要决定及使人激动的事。

2.低沉型

这种节奏具有低缓、沉闷、声音偏暗的效果。语流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用于悲剧色彩事件的叙述,或慰问、怀念等。

3.凝重型

这种节奏听来一字千钧,句句着力。声音适中,语流适当,既不高亢,也不显低沉,重点词语清晰沉稳,次要词语不滑不促。用于发表议论和某些语重心长的劝说、抒发感情等。

4.轻快型

轻快型节奏是最常见的,多扬少抑,听来不着力。日常性的对话、一般性的辩论,都可以使用这类型的节奏。

5.紧张型

紧张型节奏,往往显示迫切、紧急的心情。声音不一定很高,但语流较快,句中不延长停顿。用于重要情况的汇报,必须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等。

6.舒缓型

舒缓型节奏,是一种稳重、舒展的表达方式。声音不高也不低,语流从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说明性、解释性的叙述,学术探讨等宜用这种节奏。

以上6种节奏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但又互相渗透,有主有辅,只有适当把握,才能显示出技巧的内在力量。而有些人对语言的节奏毫不留意,将语言当作垃圾,不顾一切地向别人扔去。他们犯了语言的8大禁忌:

其一是连篇累牍、语无伦次、无的放矢、文不对题的废话。

其二是颠三倒四、七拼八凑、文理不通、是非混淆的胡话。

其三是荒谬绝伦、子虚乌有、装腔作势、故作高深的玄话。

其四是滥用辞藻、自鸣得意、吟风弄月、华而不实的俏话。

其五是牵强附会、大言不惭、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的混话。

其六是张冠李戴、不着边际、平淡乏味、冗词赘句的空话。

其七是言不及义、陈词滥调、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套话。

其八是无中生有、低级趣味、风花雪月、斗鸡走狗的俗话。

总之,缺乏节奏感的语言是平淡呆板的,而节奏感强的语言抑扬顿挫,富有表现力,是吸引听者的最大秘诀。语言节奏的处理,既是说话者感情的表露,也是说话者思想水平和涵养的表现。

让你的吐字清晰圆润

我们所说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最基本的语音单位组成,然后加以适当的重音和语调。正确而恰当的发音,将有助于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你心想事成,这也是提高你言辞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才能自信地面对你的听众。

相反,不良的发音将有损你的形象,有碍你展示自己的思路和才能。如果你说话发音错误,并且含糊不清,这表明你思路紊乱、观点不清,或对某一话题态度冷淡。当一个人没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又想向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时通常如此。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经常出现发音错误并养成一种发音含糊的习惯。

口语主要是依靠声音传播信息,进行交流。口语的声音是以每个转瞬即逝的音节组成的,某些音节又相似易混,如果发音不准,很难听清。所以,在口语表达上一定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第一,要念准字音。

念准字音是有效交流的第一要素,要念准字音就要尽可能规范地使用普通话,避免方言发音带来的误读误听。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方言发音可能会带来的麻烦。

西南某地的采购员小A到武汉出差。他走进一家百货商场,看到柜台上摆着小水壶挺好,想买一个,便高兴地叫道:“哇,‘小媳妇’(小水壶),挺漂亮!多少钱一个,我要一个!”售货员是位20岁出头的姑娘,听他喊“小媳妇”,便认为他心术不正,气得骂了一声:“流氓!”“6毛?”小A想:6毛一个可真便宜,多买几个。于是他说:“6毛就6毛,你这儿的‘小媳妇’我都要啦!”这下把姑娘气坏了,姑娘骂他无耻。小A一听,这是什么话,售货员怎么骂人,就说:“我要‘小媳妇’嘛,你怎么骂起人来了?”结果,双方大吵起来。

这是由于方言差异,发音不准造成的一场误会。我们在平时应多练习吐字发音,掌握发音规律,尽可能说规范的普通话,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了。

第二,一定要避免读音错误。

汉语的语音非常复杂,尤其是一字多音的异读变化和某些疑难读音,确实难以完全读准。这就需要下功夫苦练。

几年前,曾有一位女播音员把“水獭”(音tǎ)读成“水赖”,有人便戏称她为“水赖小姐”。还有一位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男播音员,把“鬼鬼祟祟”读成了“鬼鬼崇崇”,被人戏称为“鬼崇先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识某字,不辨某词的情形,每个人都会遇到,但在语音辨析方面,要注意避免“想当然”“读半边”的错误。平时要多掌握一些一字多音的异读,还要特别注意历史上某些词语的读音。例如“禅”这个字,凡表示帝王祭地活动或将帝位让给他人时,一律读shàn音,如“禅让”;而用于佛教中,读chán音,如“坐禅”“参禅”。

口语表达要做到语音准确,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尽量避免使用音同而义不同的词语。例如“译员”与“议员”,“缺点”与“缺碘”,“全不”与“全部”等许多含义不同的词,在口语中由于语音相同而容易混淆,造成表意错乱。因此,对于音同而义不同的词,要尽量选用语音不同的同义词。如把“译员”说成“翻译”,就不会与“议员”混淆了。

第三,要想发音圆润,还要通过刻苦的口部训练和发音运气训练来加强。

(1)口部训练:

口部的开合练习。张嘴像打哈欠(打牙槽),闭嘴如啃苹果(松下巴)。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自然平放。经常做这个练习,可以克服口腔开度小的问题。

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反复练习即可。

双唇练习。一个方法是双唇闭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转圈。另一个方法是双唇打响。

舌部练习。舌部练习方法较多,分列如下: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伸、向上下伸;舌尖弹硬腭,弹上唇,练习其弹性;舌尖与下齿龈接触打响。

(2)呼吸发声练习:

慢吸慢呼。立定站稳或一只脚稍向前,双目平视前方,头正,双肩放松,用鼻子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保持几秒钟,然后再轻缓地呼出。

快吸慢呼。当你看到一封意想不到的来信时,你会迅速而短促地吸一口气,并保持气息,喊一声“啊”,然后保持着吸气状态。你可以经常假想这种状态,反复练习,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对吐字清晰、掌握运气有帮助。

上述方法,只要坚持练习,就可以使你的发音准确,使你的音色圆润。

训练感动人心的语调

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第二大要素,亦被人们称之为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什么是语调?即为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每个句子都有语调,说话时应恰当地运用语调,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

语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起着润色语言的作用,可促进思想沟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学会运用语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语调能反映出你说话时的内心世界,表露你的情感和态度。当你生气、惊愕、怀疑、激动时,你表现出的语调也一定不自然。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感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你的语调同样也能反映出你是一个优柔寡断、自卑、充满敌意的人,还是一个诚实、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

无论你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都应保持说话的语调与所谈及的内容相互配合,并能恰当地表明你对某一话题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你的语调应能:

(1)向他人及时准确地传递你所掌握的信息。

(2)得体地劝说他人接受某种观点。

(3)倡导他人实施某一行动。

形成语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语调的起伏变化万千,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练习,把基本相似和大体相同的语调归纳为以下几类:

1.升调

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是由低向高,句尾音强而向上扬起。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全句未完,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

2.降调

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3.平调

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一般用于表达庄重严肃、踌躇迟疑、冷漠淡然、思索回忆等意思的句子中。

4.曲调

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或由高而低再扬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讽刺嘲笑、意外惊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语调的变化,是在一种基本语调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基本语调是在中音区进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语调变化。另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表现高昂、激越、紧张、热烈、愤怒、仇恨等情绪的语调,是在高音区进行;另一种表现低沉、悲哀、凄凉、沉痛等情绪的语调,一般在较低音域进行。

然而如何来整体把握有声语言的语调变化呢?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书写的艺术,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再好,在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例如‘是’字,可以有50种说法,‘是不是’也许有500种说法,可是写法只有一种。”

正因为如此,许多作家写文章时,特别注意词语的“音响”问题。

高尔基明确提出,要“使得每一句话都能歌唱”。

我国当代散文家曹靖华也要求“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让人听来悦耳,读来顺口”。

法国作家福楼拜才绝呢,据说他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用钢琴检验句子的音节是否响亮。

老舍先生说得尤为具体:“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字不改地拿来念,大家都能听得明白。虽然我的报告做得不好,但是念起来很好听,句子现成。比方我的报告中上句末一个字用了一个仄声字,如‘他去了’,下句我就要用个平声字,如‘你也去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响。好文章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

写文章尚且如此,说话时使用的言辞更需要讲究字音的选择了。汉语同音字很多,许多词写出来有区别,念出来无区别,容易在交际上造成混淆。如:

“致癌”——“治癌”:前者是“导致癌症”,后者是“治疗癌症”,语义截然不同。“全部”——“全不”:前者是“全体”之意,后者是“全都没有”之意。“全部完成”与“全不完成”,语义恰恰相反。

为了练习语调,让表达显得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境界,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设计:

1.发音响亮

由于齐齿呼音节(i或i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所以演讲时音发出来不亮。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ɑ或以ɑ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u或以u开头的韵母)。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

2.双音节化

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表达意义复杂、深刻,如能改成双音节就明白、通俗些,且双音节响亮明朗,有顿挫变化,易于表现语言的音乐美。

3.平仄相间

汉字一字一调,高低升降,起伏变化。作为平声字的阴平、阳平变化不大,比较稳,易听清楚;仄声字的上声、去声变化大,声音短促,音感强烈。二者要相间配合,使音声起伏变化。

4.停连适当

演讲要有节奏感,不能像平平流水,应按语法、逻辑、感情的需求把它们音化为一个个跳跃的节奏。要注意的是停中有连,整体把握。当停不停,听起来模糊不清;当连不连,听起来支离破碎。

比如说:“乒乓球五毛五十个。”

“来了的和尚未来的同志均有捐款的义务。”

5.轻重得体

根据演讲感情的需要,可以把语句中的一些词语读得轻些或重些。轻重的确定一定要得体,要建立在语义基础之上。中间衔接处要自然,不留痕迹。如:“为了我们的友谊干杯!”其中“干杯”一词可重读。

6.快慢得当

快慢即演讲的速度。快慢要看对象、看场景、看内容。要做到“慢而不乱”,否则含混不清;也要做到“快而不拖”,否则松松垮垮。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中求慢,慢中有快,快慢得当。

流畅的声音才是动听的

每个人都渴望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可怎样才能做到呢?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因为造成语言不流畅的原因很多,比如口讷、口吃、思维逻辑混乱,等等,但是这些障碍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了解清楚其现状以及根本原因,就可以消除语言流畅的阻力。

1.口讷

人人都希望自己语言流畅,出口成章。但不少人在人前讲话却十分费力,说出话来结结巴巴,意思支离破碎。正如俗话所说:“茶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这种现象叫作“口讷”。

从心理学角度看,口讷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口语的自动化程度较差;二是意识对语言活动的监控失当。言语包含着无意动作,也叫自动动作。平常说话并不需要去思考口唇、舌头、喉部如何活动,呼吸怎样调节,口腔怎样共鸣,只要想好了要说的内容,发音器官就会自动发出适宜而连贯的有声语言来。人的很多行为都是这样,琴师只看乐谱,手下便飞出悠扬婉转的曲调;打字员眼看文稿,手指自能按到正确的字键;乒乓球选手只需准确判断对方的球路,手臂就能自动做出相应的击球动作。习惯成自然,动作经多次重复达到熟练之后,不用很多的意识监督和控制,便能自发地进行,这就是高度的自动化。如果缺少正确而充分的训练,没有养成言语自动化的技能,口语表达就难以流畅顺妥。言语活动又是一种高度自主性的思想和情感活动,选择哪些词语和句式来表达,声音高低和语速快慢的调节等,都需要高度灵活的自觉意识和监控。高度的自动化和高度灵活的意识监控是相辅相成的,是言语活动顺利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高度的自动化使意识得到解放。

口讷的人多属于羞怯型。他们过分注意别人的评价,过分注意自己言语活动的细节,对自己说话过程中的失误尤其敏感。这种太强的患失意识,往往干扰语言自动化的实行,造成表达的困难。你越是集中精力注意自己说话的动作,嘴就越发紧张得不听使唤。

口讷的毛病是能够矫正的。矫正的途径是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口语的自动化程度和意识监控的灵活性。按下述几点建议做,会对你语言流畅有帮助,使你消除说话紧张、语无伦次的习惯。平日说话时尽量保持冷静,放慢速度,等一句完整的话想妥了再张口;坚持练习朗诵,最好找一些上口、易记、接近日常用语的优秀散文作品,经仔细玩味后反复朗读,直到背诵如流为止。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丰富口语词汇和表现力,而且能养言语流畅、出口成章的习惯;多参加歌唱、演讲等活动,多出头露面,以克服羞怯心理,增强自我意识的耐受性。这里有两种循环过程:失误自卑,成功自信,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2.口吃

“结巴”,是口吃的通称,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有些人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会出现“结巴”的情形。其实,“结巴”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结巴”对于极个别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是一种病态反应,他们也被称为口吃患者。但也是可以治愈的。要想治愈他们的“结巴”,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去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对待他们,首先不可取笑,更不能以此逗乐。其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变换方式,消除其自卑心理,培养其说话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和他们交谈,态度要和蔼,放慢速度,耐心倾听,不时加以赞赏。可以请他们说一些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他们对日常生活大都感受真切,这样会增强他们说话的信心。另外,有口吃的人不能消极地一味依靠外部力量,还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就是口吃患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和舌根部位,最后他终于成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试一试田中的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3.思维逻辑混乱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又不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导致说话时前言不搭后语,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因此逻辑思维不强也是语言不流畅的一大原因。这种词不达意的言语,不但使对方听着吃力,而且会阻碍交往的进程和深度,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本人也会因此感到烦恼。要纠正这个毛病,应努力做到:

(1)多学习,勤实践,讲实效。除了看一些必要的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书籍外,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也在学习之列。多看多读能培养语感,加强对语言的自发控制力;另外,平时应注意语言实践,多听、多说、多练,这样能够提高语言的敏感度、清晰度,增强语言材料的丰富性、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性,来自缜密的思考。这就需要把握问题的前因后果,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观点鲜明,中心突出,层次清楚,并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自己的意见,使人心悦诚服。

(3)克服紧张、焦虑、恐惧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谈话时态度沉着、仪表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就会使语言自然亲切、流利透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

总之,要增强自己口头表达的逻辑力量,应注重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在谈话过程中发现漏洞,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另外,要做到语言流畅,是不允许语病现象出现的。常见的语病现象有如下几种:

1.表述简略

表现在其本人自认为表述完毕,而听者却还不知所云。即使是在叙事、状物、抒情时,虽然对于话题的认识有一定深度,也同样找不到话说,不得不三言两语结束。

2.口齿不清

这里指功能正常而“口齿不清”者,这种现象是与过去缺乏训练有关。在口语表述时心里一紧张,加之原本不习惯朗声说话,结果难免使人感到口齿不清了。这种情况要纠正不太困难,只要有意识地加强朗声阅读和当众表述的训练即可。

3.表述散漫

其特点是表述时把握不住中心,东拉西扯,而且越说越远,甚至到后来连自己都不知道最初的话题是什么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思维机制的主控功能不强,表述中思维运动的主方向不能紧扣话题向前延伸,在交际中很容易被非主题因素所左右和干扰。如不注意改正,就很难成为口语交际的高手。

4.语不连贯

即同一话题有时可看作几个子话题和分话题,话题的完整表述应该由各个分话题的完整表述综合而成。而“不连贯”性则表现为多个分话题表述得不完整。

5.赘语过多

由于赘语词占据了表述时间,结果干扰了信息交流。语言交际主要依靠表述内容,赘语与表述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交际时从语言表述的“外部”强加上去的。它对于信息交流,反而具有某种阻隔作用,直接影响交际效果。

6.节奏过慢

即通常所谓的“拉长腔”。还有则是语句之间停顿时间过长,即所谓“半天说一句”的情况。有人觉得语言表述时间长、速度慢,显得庄重稳健,能增加语言分量。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觉。

纠正语病的办法主要是接受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多做朗声表述训练。在训练初期,则可多做有文字底稿依托的朗声表述,这样有助于养成“先想好了再说”的习惯,有助于强化表述时思维机制的主控功能,有助于实现思维运动与发声运动的同步性。

解决语言不流畅的问题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语流训练。

口语一般是依靠前后连贯、相对完整的“语言链”来表达思想的。表达能力不强而又缺乏训练的人,出现吞吞吐吐、言不达意、前后脱节、说半截子话等语流不畅或语流质量不高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语流训练就是为了培养完整、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它包括储词、炼句和句式等方面的训练。

1.储词训练

语汇是语流的“细胞”,语汇贫乏是造成语流阻断、语言无味、语无伦次的重要原因之一。储词训练可使你储备各方面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短语,使语流更准确、更顺畅。

储词训练的方法有:

(1)“滚雪球”。先提出储词范围,供大家商讨,后举手发言,其他人补充,最后讲评归纳。通过不断发现、补充新词语,使“雪球”越滚越大。最好准备一个“储词本”随时记录。

(2)“堆宝塔”。在出示储词要求后,一个人只准说一个词。第一人讲出给1分,第二人讲出给2分,以此类推。随着后面难度提高,得分越高。最后累计积分,评出优劣。

2.炼句训练

说话啰唆重复,使语流质量不高的原因,在于说话前没想好,无法凝聚思维语言,言不及义。炼句训练能培养你简洁利索的口语表达习惯。

炼句训练的方法有:

(1)反例评析。主持人故意讲一句或一段不精练的话,请大家笔录下来,作为句子评析。如“在写作这篇作文的时候,字数最多不得超过1000字。”这里,“写作”和“作文”“字数”和“1000字”“最多”和“不得超过”,均为不必要的重复。全句21个字,缩短成10个字就行了:“写这篇作文,最多1000字。”

(2)“一句话新闻”。让大家稍做准备,每人站起来,用一两句话说一条新闻。说完后,将录音重放一遍,先让说的人作句子分析,然后大家从准确与精练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3.句式训练

句式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运用多种句式推动语流畅通,增强表达效果的能力。重点训练长短句的交错和多重复句、插入、倒装等句式的运用以及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式的组合使用。

(1)说——评:即先提出句式要求,由各人准备,然后围绕一个话题互说互听互评。

(2)听——议:听一段优秀演讲录音,进行句式的分析研究,指出各种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展开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掌握了以上方式,再加上自己刻苦勤奋的锻炼,就一定能达到说话如行云流水、开口即口吐莲花的效果。

在交谈中使用不同的语气

语气的产生来自声和气的结合,某一种声和气所表达出的特定意思是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有其特定的稳定性,一般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也就是说话时声和气的语义特点。我们只能遵循这一特点,而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地违背它或改变它。例如我们不能用大声吼气来抒发自己的柔情蜜意,也不能用粗声粗气来称赞别人,更不能用恶声恶气来表现我们激动的心情。否则我们将不能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本意,甚至还会招致麻烦和痛苦。由此可见,只有遵循声和气的语义特点,选用适当的声和气,才能恰当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相同的词语配上不同的声和气往往产生不同的意思。这时就会出现语言的一种歧义现象。仅以“你这死鬼”举例:用粗声粗气说,它表示反感、抱怨、指责;用恶声恶气说,它表示怒斥、憎恨、警告;用阴声阴气说,它表示诅咒;用柔声细气说,它表示亲昵;用嗲声嗲气说,它表示打情骂俏或假骂真爱;用高声大气说,它表示向听者示意去采取某种行为;用唉声叹气说,它则表示被迫接受对方的建议或行为,等等,因此,使用好声和气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尽力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歧义现象。

语气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用法。比如:

1.慷慨激昂的语气

慷慨激昂的语气给人以气壮山河之感,其酣畅磅礴的气势将增强语言的震撼力量。

2.抑扬顿挫的语气

就是指句子里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同样一句话,语调升降变化和轻重缓急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有可能不同,甚至会截然相反。抑扬顿挫可以加强语气,抓住听众的情绪,打动他们的心弦。

3.平和舒缓的语气

我们有时置身于某些特定的场合中,说话时不宜高声喧哗、慷慨激昂,需要用平和缓慢的语气,起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4.以气夺人的语气

要想说服别人,就先要说服自己,然后再以自己的沉稳自信去征服别人。没有气势的人就如病人,最终将沦为弱者;有气势者,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一定是强者。

所有使用有声语言的场合,都离不开语气。语气包括思想感情、声音形式两个方面。若想成为一个说话富有感染力的人,就一定要熟练掌握驾驭语气的能力,要善于运用合适的语气来表达复杂的内容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一般而言,较大的场合要注意适当提高声音,放慢语速,使语势呈一定幅度上扬,以突出重点。反之,小场合则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音,紧凑词语密度,使语势呈下降趋向,追求自然效果。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语气,比如,论辩的场合和对话的场合,严肃的场合和轻松的场合,安静的场合和嘈杂的场合,等等,都应该根据情况使用不同的语气。

2.用语气影响听者的情绪

语气能够影响听话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如,喜悦的语气带给对方喜悦之情,愤怒的语气则会引发对方的愤怒之意,埋怨的语气会使对方牢骚满腹,生硬的语气会使对方有不悦之感,等等。

语气是有声语言的最重要的表达技巧,因为说话语气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的潜意识的表露。只有掌握了丰富、贴切的语气,才能使我们在交际中赢得主动。

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语气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讲话者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可以展示内容的逻辑性和形象性。换句话说,相同的语言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则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据说意大利一位演员用悲怆的语气朗诵阿拉伯数字,听者竟进入悲剧的氛围而凄然泪下;而我国著名演员赵丹朗诵菜谱则像诗歌般优美动人。由此可见,语气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顺畅,在表情达意方面,有时甚至超过语言本身。例如,打电话时,同是一个“啊”字,运用不同的语气,便可以分别表示明白、听不清、惊讶、终于弄懂了等内容,听者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反馈。一个单字尚有如此精妙的变化,一个句子就更能“变幻莫测”了。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语调,让我们的口语真正显得声情并茂、充满生机。

总之,我们在用语句表达某种情感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各种语气的含义,注意语气与说话内容的一致,注意语气与措辞的一致以及语气之间的协调,而且还要注意语气、内容、措辞的交叉运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讲话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有活力的声音最有渲染力

有活力的声音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感动和认同,比如,响亮而生机勃勃的声音给人以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之感。当你向某人传递信息、劝说他人时,这一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当你说话时,你的情绪、表情同你说话的内容一样,会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

有一家大型股份有限公司的三位副总准备向几位计算机专家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这三位副总没有一个人懂得计算机知识,但他们都是极有权威和影响力的人士,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因为自己缺乏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而向他人表示歉意。他们各自站了起来,宣读了自己准备的材料,但声音平淡而毫无生机,不能引人注意,几位计算机专家弄不懂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说话中带有技巧性的重音,主要有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

强调重音表示特殊意义,用来强调和突出说话中的某一方面。它一般用在一句话上。如何用?重音的位置在哪里?原则上以说话者的意图为依据。

感情重音,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说话者突出某种情绪,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其运用应根据说话内容而定。

当然,声音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运用重音时要考虑整个说话内容,轻重抑扬,紧密结合,使整个说话充满活力与**。

声音可以使人对你产生极美好的幻觉,也可以使人产生最恶劣的错觉,它能在你疲倦时让别人感到你仍“精力旺盛”,能在你70多岁时还使人觉得你仍“年轻”。但千万小心,别在你精力充沛之际让人感到你很“疲乏”,在你成功时让人感到你刚刚“受挫”,当你依然年轻,竟有人感到你“老了”!

别让声音泄露年龄,除非你还很小。法兰克林·罗斯福即使在最后几次演讲中——那时他早已病入膏肓——仍然竭力设法使自己听来年轻富有活力。温斯顿·丘吉尔一直到他肩膀浑圆、步履维艰时,声音依然保持旧况。

别使人感到你的疲乏,要是你在声音中注入活力,他很可能会受到你的影响振奋起来,声音是会传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