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他人要直击要害

与人交谈,说话的内容是首要的。同样,针对不同的说服对象,说话的内容也应不同。擒贼先擒王,说服他人时,应一箭中的、直击要害。因为不同的人渴求不同的“好处”,所以,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反复从多侧面强调彼此所能提供的“好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公明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著名琴家,琴艺高超。《弘明集·理惑论》载有关于他的一则故事:

阳光明媚的一天,公明仪在草地上弹琴。看见一头黄牛在吃草,就突发奇想:琴声能通宇宙万物之灵气,那么给动物弹琴,它们也能听懂吗?于是,就面对着黄牛,弹起一曲《清角操》来。虽然公明仪弹琴弹得津津有味,黄牛却没有任何反应,依然在低头吃草。公明仪没有放弃,继续尝试。他调整琴弦,弹奏出蚊虻的嗡嗡声,黄牛以为蚊虻来攻击叮咬,就甩起尾巴来驱赶;公明仪又弹出孤独小牛的哞哞声,黄牛就竖起耳朵,四下张望寻找小牛。公明仪看见黄牛听到琴声有了反应,十分高兴。

所谓“对牛弹琴”,说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之人。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服他人也一样,不看情况就开始说教,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服他人一定要顾及对方——形形色色的人。要了解对方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说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得意弟子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非常的艰辛。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没想到,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把马嚼子抓住了,将马扣了下来。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平常能说会道。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然而,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通又一通,虽然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都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那个农夫身旁,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相互之间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指不定哪天我的庄稼也会被你的牛吃掉,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听完这一番话,农夫觉得很在理,就不再责怪他们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说服对方,就一定要看对象、看场合,要不然,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也不会买你的账。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一个口才高手,他说服对方时,常常能够击中要害,从而取得预期效果。在赤壁之战前夕,为了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他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孙权,说东吴与曹比之差远了。孙权不听他的羞辱,但其实孙权有点怕曹操,有降曹之意,他就试探着问诸葛亮:刘备为何不降?而诸葛亮答道:刘豫州盖世英才,怎能屈于他人?孙权则听出了话外音,然后就说:“我孙权降了,岂不成了亡国奴?好你个孔明,敢骂我!”

孔明心里清楚,说服了孙权还要说服周公瑾,然后他假装不知小乔是周瑜之妻,用言激之,说:只需把大小乔送给曹操就可免战,边说边吟诵了《铜雀台赋》。这周公瑾肚量本来就小,听着《铜雀台赋》,无名之火油然而生,毕竟铮铮男儿是咽不下“夺妻恨,杀父仇”的。最后,周瑜也决定出兵。

由此可见,在说服对方的时候,技巧需要发挥得淋漓尽致,分寸也要把握准,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击中对方要害。

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爱好、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说服对方要善抓重点,有的放矢,从而快速地击中对方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