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趣的谈吐让生活更轻松

一个富于口才的人,口语表达应当具有幽默风趣的特征。他说起话来挥洒自如、谈笑风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出口成趣。所以,训练口才不能不练“趣说”。

幽默风趣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安全阀”,而风趣的谈吐会使人们生活得轻松,给我们带来笑声。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笑声,因为没有笑声的生活是一种酷刑,没有笑声的生活不能称为生活。

当然,幽默风趣并不是油滑、浅薄的耍贫嘴、打哈哈,它应当是智慧和灵感的闪光,含而不露地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人们领悟一种观点、一种哲理,它有情的酿造,有理的启迪,传达着丰富的信号。

同时,幽默风趣也是一种高妙的应变技巧,它常常能帮助我们在瞬息之间摆脱令人尴尬的窘境——但是,幽默风趣又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一种特性、一种有意无意的情怀流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生活中的喜剧因素。“趣味思维”是一种反常的“错位思维”,这种思维即不按普通人的思路想,而是“岔”到有趣的一面去。演说家罗伯特是个光头,有人揶揄他总是出门忘了戴帽子,他说:“你们不知道光头的好处,我可是天下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罗伯特并不为自己的“秃顶”苦恼,反而“美化”了光头,他这是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自己身上的“喜剧因素”。他的“错位”思维使他想到的同别人不一样。

第二,要在瞬息构思上下功夫,掌握必要技巧。幽默风趣是一种“快语艺术”,它突破惯性思维,遵循反常原则,想得快,说得快,触景即发,涉事成趣,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三,要注意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极度的夸张、反常的妙喻、顺拈的借代、含蓄的反语,以及对比、拟人、移就、拈连、对偶……都能构成幽默。另外,选词的俏皮、句式的奇特也能构成幽默。表达时,特殊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半遮半掩、浓淡相宜或者委婉圆巧、引而不发——甚至一个姿势、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都能表达意味深长的幽默和风趣。

第四,注意搜集俯拾皆是的素材。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素材,这些素材无意间进入我们记忆仓库的也很多,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材料丰富起来。例如谚语、格言、趣闻、笑话等,我们可以提取、改装并加工利用,这样我们的语言就会增加许多趣味性的“调料”了。比如有位女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她却说:“麻雀哪里能飞得过大雁啊!”这句话包含对自己“启发式”体现不够的自知之明,也是风趣、得体的自谦,而这句话之所以很风趣,正是因为她在她丰富的语言储备里,顺便拈了句民谚俗语做比喻。

幽默风趣较多运用于应变语境。作为口才训练的终结,幽默风趣的表达是应该达到的较高的境界。通过“趣说训练”,要在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习惯于“趣味思维方式”,习惯于用“错位”语言艺术构成风趣和幽默,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幽默表达技巧。通过说俏皮话、对“侃”、自嘲、讲笑话、说相声等训练手段,使表达更风趣、诙谐,更有吸引力。

说话风趣,最常见的是选词择语很俏皮,有口才的人常常是不用陈词套话说话,而要绕个弯子用俗语、谚语、外来语或用比喻、比拟、反语、双关、移用等来说话。例如,美国某个黑人律师1982年发表反种族歧视演说,一登台就这样说:

“女士们、先生们——我到这里来,与其说发表讲话,还不如说是给这一场合增添一点点颜色……”(笑声)

显然,黑人面对白人群众是“添”了点颜色,但除此还有言外之意,这里用的是双关引趣手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满足于“惯性表达”,说话前可以先在脑子里打个“弯”,这时说出来的话也许就俏皮生动得多。例如,说一个人思想很保守,不听劝,就说“他呀,榆树疙瘩,不开窍”就风趣得多。

幽默作为一种“错位”语言艺术,常常运用意外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的移植或组合,构成令人捧腹的幽默,因此要突破常规思维,才能巧发奇中。平时要多留意以“错位”为特征的幽默言语,但要注意,幽默的俏皮话并非格调低下的哗众取宠,表达时要恰到好处。多用则令人生厌,近于油滑。幽默风趣的目的是“激活”信息输出机制,调剂人际关系,绝不是不顾场合的挖苦和嘲弄。

高明的风趣和幽默益智明理,折射出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它是以不损害别人为前提的。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相处,什么样的话题都有可能出现。在某些特定话题里,利用“声东击西”的技巧,把相同意思的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迥异。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确实令人回味无穷。

在说话艺术中,幽默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语言再现现实生活中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来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一种表达技巧。生活中懂得风趣幽默的人,往往三言两语,就妙趣横生,不仅使人忍俊不禁,而且能使人领悟其中蕴涵的智慧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