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前要三思

歌德曾说:“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间。”的确,有时一瞬间的冲动就会毁了自己的一生。孔子说过:三思而后行。做一件事,如果不是经过用心反复考虑才决定的,那往往是一种任意鲁莽的行为。与人交谈,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让不合适的话溜出嘴,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管好自己的嘴巴,切忌口无遮拦,必须要慎重地考虑之后再张口。

有学问的人不会乱说话,只有胸无点墨的人才喜欢大吹大擂。“宁可把嘴巴封闭起来,使人怀疑你的无知,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无知。”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

如果非说不可,那么你就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言,还应注意说话的态度、时机、内容、措词、声调和姿势,学会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然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是不会错的。

1.说话前应考虑周全

聪明人说任何话都要为自己留点余地,如果草率做出承诺而没有实现就会招来嘲笑。一件事情若三分在明,留七分在暗,不管事情发展如何,你都会有足够的空间去驾驭。说话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作何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关注,如有必要,不妨择地长谈,这才是通达事故的人。

与人交谈,要掌握好分寸,不能口无遮拦,人常说:话到嘴边留半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留住自以为是的见解。释普济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人们常说“祸从口出”就是指说话太多也会招致麻烦,所以口无遮拦的人最易招人厌烦。人们都是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的,加上感情倾向与情绪的作用,难免会产生偏见。正如索罗斯所说:“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透过没有折射作用的棱镜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一旦对某些问题产生了想法,不要急于表达,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谈论,再对自己的意见进行分析,确认无误,再说出口。这样即使自己的话语客观权威,也不至于因为判断失误遭到别人的嘲笑。

(2)避免对别人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如果你误会了对方,批评和指责无疑是火上浇油。如果对方确实有过错,也不能横加指责,要注意方式方法,点到为止,过分的批评指责可能使结果适得其反。

(3)不随便发泄心中的不满。牢骚太盛防肠断。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难免生出抱怨,但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些人直言不讳,逢人便抱怨,岂不知这样很容易招来别人的反感,给自己惹来麻烦。如果事先把话在大脑中“过滤”一番,就可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了。

2.有些话应该这样说

快人快语一般被看做是一个人果敢干练的表现,但是有时也不见得是好事。如果说话做事莽撞、欠思考,就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与人交谈之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了再说,避免给同事、朋友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有些话,我们巧妙来回答,远胜过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1)遇到别人的奚落或尴尬的情景,以幽默的回答来化解。

有一次,萧伯纳遇到一位牧师,这位牧师胖得像酒桶一样,他跟萧伯纳开玩笑说:“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

有时候,人际交往免不了要应对尴尬的境地,这时候如果口无遮拦,随口说“你的话真是很无聊”之类的话,必定会刺伤对方,而一句幽默的话语就能打破原有的压抑、缓解紧张的气氛,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又顾及了对方的面子,从而避免了冲突。

(2)转移话题,拒绝回答。

打个比方,如果一位胖姑娘穿了一件新的紧身连衣裙,自以为得体,高兴地问你:“漂不漂亮?”

她当然是想得到你的赞美。但这件衣服的确不怎么适合她。你不能违心地赞美,又不能直说,怎么办呢?你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今年夏天,姑娘们好像都很热衷于这种连衣裙啊!我最近看到一本杂志,上面有很多漂亮的款式,介绍给你啊……”

直接回答别人的问题会显得很不礼貌,这时不妨“顾左右而言他”,暗中转移话题。当然新的话题必须和原来的话题有一定的联系,还必须能引起提他人的兴趣。否则,也会引起对方的疑惑或反感。

(3)绵里藏针,批评也要温和。

唐太宗爱四处征战,为了扩大兵源,他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招为士兵。宰相魏征得知此事后,忙向唐太宗进谏:“把水抽干了,不仅得不到鱼,以后恐怕也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仅猎不到野兽,以后也无兽可猎了。如果中年男子都被招到军中,那生产怎么办?赋税从哪里征收?”唐太宗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直言的批评肯定会使人不满,而且对待身份地位比较特殊的人时,更不能直接批评指责。怎么办呢?不妨试试“绵里藏针”的招数。这种方法和喂小孩吃药的道理一样,要用糖水送服。

三思而后言,说前想清楚,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何乐不为呢?

妙语点睛

开口前要想清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然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