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批评裹上“糖衣”

休斯敦火箭队的主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有一名主力球员在赛前因塞车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场。当球员飞奔进训练场的时候,他已经迟到了30分钟。在美国人的眼里,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过失。火箭队的主教练范甘迪把球员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晚到,但—切已经过去了,从现在开始,我要你百分之百地去思考比赛,好吗?”

紧接着在最后的赛前会议上,范甘迪面对本队球员说:“大家都知道,他今天迟到了,所以他欠大家一场很好的比赛。”然后他转向这位迟到的球员,说:“你明白吗?你要打出一场很好的比赛还给大家。”在队友们的注视下,这位球员的心中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在赛场上拼了!

结局是这样的,这场比赛,这位迟到的球员共获得22分20个篮板,率领休斯敦火箭队主场以86: 80战胜了底特律活塞队。正如主教练希望的那样,他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奉献给了所有的人,换来了队友们对他过失的谅解。这位球员就是我们非常喜爱的篮球明星姚明。

常言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无论什么人,对于旁人的忠言或劝告,接受起来往往有点儿困难。如何才能找一种高明的批评方法,使良药不苦口,使忠言不逆耳,从而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呢?

答案就是给批评裹上“糖衣”——这样能够维护被批评者的自尊,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坦然接受你的批评。

范甘迪的聪明就在此。他对姚明并没有大肆指责,图自己痛快,一味发火,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委婉的语气,从信任、鼓励的角度出发,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范甘迪只是强调严明的纪律,而无情地给姚明当头一棒,会得到什么效果?

我们对别人进行忠告也好,批评也罢,都要明确一个目的:为了使对方的行动方向按我们的意愿改变。如果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倒不如沉默为好。有些上司事先未经考虑,就随便说些下属该如何如何做的话,这是很盲目的。他不清楚自己向部属提出的忠告或批评究竟会有什么效果或反应。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这往往妨碍他们接受批评。所以,上司在批评的时候,必须使受批评的下属理解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集体好,也是为了下属本人好,其中并无个人成见,这样才有积极的作用。

“真没见过你这样的糊涂虫!”“你不想干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这类批评语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只能刺伤对方的自尊心,激起对方的反感。

“你没有必要沮丧,”这样的话能使被批评者知道你对他是尊重的;“如果你认为我说得有道理,你就听听吧。”“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这类话也可以使被批评者感到你的温情。

忠告或批评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最好是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场合,否则他会认为你是故意让他当众出丑,从而加剧被批评者的抗拒心理。

现在我们来看美国总统柯立芝是怎样运用赞美来教育别人的。

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长得十分漂亮,但工作常常粗心大意。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好看,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这几句话出自柯立芝之口,简直让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的人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上就很少出错了。

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痛。”

用赞美给批评里面加点蜜,使对方“刮起来不痛”,这正是批评的最高境界。那么,具体应如何运用呢?

首先,讲讲你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假如从一开始就比较谦逊地承认自己也犯过此类错误,然后再指出被批评者的过失,这样被责备者将会更容易地接受你的批评。这往往能给对方这样的心理暗示:你和他一样是犯过错误的人,会激起他与你的“同类意识”。在此基础上你再去批评对方,他就不会有“面子有损”的顾虑,因而也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其次,别当面指责他人。当面指责他人,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喜欢。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意接受批评,主要原因是批评的话语伊及了他的自尊和脸面。为此,我们在批评他人时,要尽量寻找一种委婉的批评方法——这种最高效且最能令人接受的批评方法无疑便是赞美了。

最后,尽量温和,注意用词。赞美式批评,最忌讳的便是大发雷霆。有些人所犯的过失可能对我们造成了直接的伤害,作为受害者往往容易发怒。但是,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大发雷霆却会严重地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引发更强的抗拒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在批评的语气上要尽可能温和含蓄。比如,要对方改正错误,用请求的语气说“请你改一下这点好吗?”就比说“你马上给我改正过来!”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卡耐基在他《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述了他批评秘书的技巧:

数年前,我的侄女约瑟芬离开了她在堪萨城的家,来到纽约担任我的秘书。她当时19岁,3年前由中学毕业,她的办事经验比年龄稍多一点,现在已经成了一位完全合格的秘书……当我要使约瑟芬注意到一个错误的时候,我常说:“你做错了一件事,但天知道这事并不比我所做的许多错误还坏。你不是生来具有判断能力的,那是由经验而为;你比我在你的年纪时表现得要好多了。我自己曾经犯过许多愚鲁不智的错误,我没有批评你和任何人的意图。但是,如果你如此做,不是更聪明吗?”……

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相互比较”来批评对方,尤其是家长批评自己的孩子时,常拿某个好孩子来作对比,殊不知“相互比较”更容易适得其反,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心理。

有位母亲,总是用左邻右舍的孩子如何争气、有出息来贬责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天长日久,使孩子处处觉得自己不如人,因而信心丧失,最后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自杀。

这位母亲不断地用相互比较使儿子丧失信心,甚至活下去的勇气;如果上司也用相互比较的方法批评下属,那么下属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很可能一点小事也做不好。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更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之言。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批评也是引导,是一种警醒性的引导。要想指出一个人的过错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心存感激,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赞美对方,用裹上“糖衣”的话语间接地暗示对方,这才是批评的艺术。

妙语点睛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所以要学会给批评裹上“糖衣”,采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这样批评才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