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

生活中,孩子不讲礼貌的现象有很多,比如见人不打招呼、不会礼貌用语、不懂得致谢、在公共场合吵闹等;此外,还有一些孩子用粗话骂同学、去别人家做客随便翻东西……此类行为,让他人不堪其烦。其实,孩子不懂礼貌与家庭教育或多或少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首先,家长缺乏引导。在生活中,许多家长能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礼貌的行为,让孩子学会跟别人打招呼、问好、道谢等,但没有告诉他这样做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样,孩子缺乏目的指引,自然不会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其次,家长自身的行为缺乏说服力。如果家长平常不注意用“礼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这对孩子而言,是强人所难。而如果家长自己有礼貌,家长互相之间有礼貌,之后要求孩子也这么做,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很容易学会了。

第三,家长忽视了“礼貌”的重要性。孩子年龄尚小,分辨“对”“错”的能力不够强。而家长们往往以为孩子说脏话、乱翻别人东西等都是一些小事情,不需要斤斤计较。只要孩子学习好,这些小问题都可以忽略。于是,在生活中,这些家长对孩子一些不礼貌的行为总抱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正是家长的这种态度,导致孩子的行为越来越恶劣!

因此,当孩子出现不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时,做家长的一定要追究自己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礼貌的习惯是在家长长期的教育与熏陶下形成的。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礼貌的观念,才能培养出一个待人彬彬有礼的孩子。

如果孩子因为长期积习难改,那么家长要想出相对应的办法进行纠正。当孩子出现各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时,千万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大打出手,这两种做法对纠正孩子的行为是不利的。

家长应该如何纠正孩子不礼貌的行为

1.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礼貌的可贵

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在孩子面前骂人、说粗话;不争抢;给老人让座等,这些行为的影响远比语言更有力度。孩子耳闻目睹家长礼貌的言行和举止,不但受到了熏陶,还会更加地服从和尊重家长。

2.在生活中多给孩子讲一些礼貌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了解一些起码的礼貌规则很有必要。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哪一种行为是有礼貌的,而哪一种行为是没有礼貌的。比如,在公共场合,安静是礼貌的,吵闹是无理的;买东西的时候排队是有礼貌的,反之就是没有教养没有礼貌……让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和举止,这样才能慢慢成为一个有礼貌、知书达理的好孩子。

3.注重孩子个人礼仪的培养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几个方面。

从仪容仪表说,主要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等都要洗得干干净净;从仪态举止上来说,主要从站姿、坐姿、行姿以及神态、动作方面提出要求,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忌讳随便剔牙、掏耳、抠脚等不良动作习惯;从谈吐方面讲,要求讲话态度要诚恳、亲切,使用文明语,简洁得体,不能沉默无言,也不能喋喋不休或者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从衣着方面说,要求干净、整洁、得体,不要皱皱巴巴。

4.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当孩子有一些讲礼貌的行为时,家长尽量用鼓励和表扬去强化他的行为,让孩子认识到“嘴巴甜”的好处。如果孩子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举止,尽量与孩子开诚布公地交谈,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会让人不高兴的。让孩子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与反应,可以问孩子:“如果别人也这么说你,你会不会很难过?如果会,就不要这么说。”也要提醒孩子,常常说这种话会得罪人,没有人喜欢跟他做朋友。和孩子讨论他的情绪感觉,建议他使用其他文雅有礼的语句,会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

5.让孩子学会做小主人

如,客人来了,要打招呼问候。还可以让孩子请客人坐到椅子上,给客人倒茶、送水果等。孩子从他人欣赏的目光中意识到“礼貌”的好处,自然就更喜欢表现了。

6.带孩子作客,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做客的基本知识

让孩子明白好东西要分享。无论作客也好,做主人也好,给孩子打一支讲礼貌的预防针十分必要。童年学会讲礼貌,会为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7.让孩子在分析与比较中认识到什么是礼貌

分析、比较他人的行为,从而得出结论:什么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又是没有礼貌不正确的。

总之,孩子礼貌的行为习惯,只有在家长有意识的监督下,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家长需要注意教育孩子的说话方式

(1)许多家长总喜欢这样说“你从来都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如果你不写这个感谢便条,就不让你看电视!”“你怎么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家长的本意是想改正孩子的行为,而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往往出于考虑少,而不是有意冒犯。严厉斥责、制定规矩有时会使他们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也许,你可以换一种表扬或者提示的说法“阿姨来了,如果你能与她握手,还帮她搬椅子,我们会为你感到骄傲的。”“今天,王爷爷表扬我们家的小明居然跟他打招呼了,哎,真是变得有礼貌了!”经常这样的提示和表扬,你会发现不久你就只需要表扬了。

(2)如果你想说“你这个没教养的孩子,把胳膊肘从桌子上拿开!”可以换成这样说:“我们家的规矩是:吃饭时胳膊不放在桌子上。”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你是在说一种行为,而不是在批评他。

总之,引导孩子养成有礼貌、举止文明的行为习惯,既要求孩子做到,又不能因为言行过激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这样,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子加油站

“你要成为有礼貌的孩子。”“一定要使用敬语。”“要学会关心别人。”

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就相当于严厉地呵斥孩子。因为礼貌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孩子不能明白“有礼貌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才能成为“有礼貌的孩子”?如果盲目地要孩子有礼貌,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因此只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所以,要想孩子有礼貌,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有礼貌的。这样的教育效果远比单纯的说教有效,也不会因此伤害孩子。所以,做一个聪明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你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