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影响交际

在心理学中,“乐群性”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素质,“亲和力”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人格魅力,而“乐群性”与“亲和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都需要后天的锻炼与培养。这其中,家庭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独生子女,因为没有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体验,缺乏与邻里同学的日常交往,大多时候他们都不得不独自在家,这养成了他们孤僻任性的性格。如果家长不注意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只能使孩子更加不合群、孤独、自私。

合群,不仅是一个孩子应该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而且也是每一个孩子所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许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单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正因如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论述教育的四大支柱时,将“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支柱,并认为“合群、与人相处可能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不合群对于孩子的危害很大。

首先,不合群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养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孩子正常的心理包括“学习心理”、“社交心理”、“法律心理”等,而其中的“社交心理”又是孩子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可以这样说,如果孩子没有一个正确的社交心理,那么孩子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健康心理。

其次,不合群容易使孩子产生孤僻心理。孩子不愿意与社会交往,其实就是孩子孤僻心理的一种表现。如果这种习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那么孩子的这种孤僻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冷漠心理”,甚至是“仇视心理”和“报复心理”。不少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就是这样因为心理的变化而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第三,不合群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也是在孩子参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如果不及时改变孩子的这种不合群的现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第四,不合群的孩子通常给他人留下孤傲、我行我素、比较自我的印象。一些在家中养成的唯我独尊的习惯导致了孩子的自傲、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交往的特点。或者在与其他孩子相处过程中,有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意识。当别的孩子不按自己的意思行事时,他们往往不再喜欢与人交往。

总之,培养孩子与人和睦相处、有团体精神的习惯非常重要。孩子只要从小有群体意识,长大以后才不至于固执、一意孤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小贴士

如何了解你的孩子是否“合群”?

(l)从生活细节了解你的孩子是否是个“独行侠”,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做自己的事情,有什么事情也不喜欢跟别人交流商量。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倾向,一定要及时疏导,因为孩子“孤独”太久,可能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2)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这对纠正孩子不合群的行为有帮助。如果时间长了,就很难纠正了。

(3)从孩子的同学中了解孩子的人缘。一个人际关系好的孩子通常有许多朋友,他们能跟这些朋友融洽相处,且有一定的口碑。而一个不合群的孩子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