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愤怒,逃离别人圈套

愤怒是人类的正常情绪,所以,在适当的场合,向正确的对象,采取恰当的方式,因为公正的理由而发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的不可抑制的愤怒,却往往会使人失去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好机会,或正中别人的圈套。

武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大师,已经八十岁了。因其武艺与禅道均十分高超,所以长期担任着一个著名大寺院的住持。按照规矩,在他的弟子中,谁能够战胜他,谁就可以立即接替他的位置。

在他的众多弟子中,没有一个人试图向他挑战过。后来,终于有一位站出来,向他提出挑战。这位弟子想,师父年岁已高,体质已经下降,自己肯定能够击败他。

他连续几次挑战,师父都未作答复。但他还是坚持,师父便说:“你如果真的坚持要与我挑战,那么你先到附近的某寺庙去,找到里面的一个年轻和尚。那是我的一个徒弟,但后来他放弃了武术,一心读书悟道,成为文和尚了。如果能够战胜他,你再来向我挑战。”

弟子立刻出发,找到那位和尚,并说明了来意。那位和尚听后哈哈大笑,说:“你来向我挑战?就是你的师父也不敢向我挑战!”听了这话,这位弟子十分生气,立刻要求他一起到花园去,并说:“我给你带来了剑,我知道你现在已经放弃了武术,也许没有剑了。立刻起来,走!”可是这位和尚仍然十分平静地说:“你不是武士,你只是个孩子。你会被杀死的。你为什么要无端送死呢?”

这使他更为生气了。和尚又说:“我不需要剑,真正的大师从来不需要它。我不会进攻你,我只是给你进攻我的机会,好让你的剑折断。你只是个孩子,如果我拿起剑对着你,我是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这话立刻使得那年轻人暴跳如雷,拿起剑就向他刺来。可是那和尚不慌不忙,用脚挑起地上的蒲团,飞快地向他的腿部撞去。弟子在匆忙与急躁中被飞来的蒲团一绊,摔了一跤,手中的剑正好刺在一块大石头上,断成两截。年轻人爬了起来,承认自己输了。

他立即回到师父身边,向师父谢了罪,然后又愤愤地说:“但是,那个和尚,您的徒弟,他不该出语伤害您!他竟然说:‘即使你师父也不是我的对手!’”师父听后哈哈大笑说:“那家伙耍了一个花招。他是在激你生气,激你发怒。因为你一发怒,身上便会出现一个破绽、一个漏洞,他就能够看清你的弱点,然后就可以利用这个弱点来战胜你。”

的确,当一个人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时,他的整个身心便会失去平衡,出现分裂、漏洞和破绽,而这就意味着生命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当你作为一个平衡、完整的人出现时,你的能量是凝聚的,因而你是强大的;当你是一个整体时,对方便看不透你,他就不会利用你的弱点和破绽来战败你。而一旦你发怒,一旦你失去平衡,出现漏洞时,对方就会立刻看穿你,利用你的弱点来攻击你。

这一手段其实在武林中使用十分普遍,许多武士在决斗时都曾采用过这一战术。他们在摆开架势前故意讲一些侮辱对方的话,使他发怒,出现漏洞。这时候,如果对方上当,就必败无疑。

因为此时他失去了整体性,他身心的各个部位已不能够互相协调地配合,他的整个阵势已经乱了,能量自然就无法聚集,因而就没有战斗力。这时候,你只要窥准他的弱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制服他。

不光是决斗,普通的生活中也一样,不少人都曾因愤怒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奥赛罗》中的主人公奥赛罗就是一个心眼狭小又缺乏自控力以致酿出人间悲剧的一个典型。他听信小人谗言,冲冠一怒,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自己的爱妻一剑送入黄泉。及至觉悟,已为时晚矣。痛不欲生的奥赛罗自尽身亡。试想,如果当时奥赛罗稍微冷静下来,对事件有一个理智的估计的话,就不会做出这样的非理智的事情了。

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当受到侮辱或攻击时,过度的愤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只能使你陷入困境。

由于情绪失控,头脑不清醒,就更难达到摆脱困境的途径。所以,唯一可取的做法就是保持冷静。冷静是一种积极的、由静转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能使自己客观地从对方的攻击中寻找出其不符合事实、不近情理之处,抓住他的弱点,分析他的目的,然后采取对策,加以揭露,予以反击,使自己从劣势转为优势,转危为安。

冲动是魔鬼,面对讥讽、嘲笑、谩骂、侮辱、欺凌、嫉妒时,请不要被激怒!我们应切记,发怒就是玩火自焚。当你怒火中烧时,千万要冷静,把激动的强度降到最低限度,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才能免于被人利用,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失败,或做出令人痛心、后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