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小不为,善小莫弃

小恶虽小,但小中有大。任小恶发展,迟早会从量变到质变。对于小恶,最好在其萌芽状态消灭之。荆棘的种子处在萌芽状态时很容易消灭,等他长成灌木并连成片时就难对付了。

千里之堤,因为蜈蚣蚂蚁的小穴窝而毁坏,因为水渗漏越来越大,最终必致决口;百尺长的房室,因为烟筒缝里飞出的火星而焚烧。世间之事,均有一个发展与嬗变的过程,小是大的发端,大是小的聚合。一句恶语、一个恶作剧,一次两次也许不会给自己招来多大的横祸。但有了一次两次之后,谁能保证没有三次四次……失之小节,常常是酿成大错的开始。我们看那些贪污上亿的败类,谁不是从一点“小意思”开始,一步一步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的?

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五回里,刘备写给刘禅的遗诏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告诫刘禅,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

春秋时期,有一次中山君宴请都城中的士大夫,司马子其也在座,中山君分羊肉羹没有分给他,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讨伐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亡。

逃亡途中,有两个人拿着刀尾随保护他。中山君回过头来对两个人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这两个人说:“我家有老父,有一次饿得要死,您拿出壶中的食物给他吃。在我父亲将要死的时候,他曾说:‘如果中山君有难,你们一定要以死相报。’因此,我们追随着您,愿为您而死。”中山君听后仰天叹息说:“施恩不在多少,在于他正当困危之时;结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心。我因为一杯肉羹而使国家灭亡,以一壶饭得到两位义士。”中山君穿透历史的喟叹,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坤·文言》中云:“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二百四十年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细恶不绝之所致也。”细恶就是小过错,小不慎则酿大祸,甚至于亡国。

传说中,有一个劣迹斑斑的农妇死了,阎王命令小鬼将农妇扔进油锅里永世不得翻身。看着农妇在油锅里的惨样,一个新上岗的小鬼心软,想帮助这个农妇逃脱油锅,便努力地启发、询问农妇生前是否做过什么善事。在得到农妇的回答后,小鬼禀报阎王:“大王,这个农妇并非十恶不赦,她曾经在自己的菜园里,摘了一根大葱给一个乞丐。”阎王听了,觉得既然不是十恶不赦的话,也没必要让农妇永远待在油锅中。于是便对小鬼说:“那你就去拿根大葱,到锅边把她拉上来。”小鬼遵命,跑到油锅边,把一根大葱的一头递到农妇手边。农妇抓住大葱爬出了油面,回头看了一眼在锅里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苦鬼们,挖苦他们说:“你们这些脏鬼,就在油锅里继续待着吧!”她的话刚落,其他苦鬼一哄而上,抓住了她的脚。农妇拼命地想甩脱,但终于没有成功。突然,“啪”的一声,大葱断了,农妇又掉进了油锅。小鬼叹了一口气,对农妇说:“我生前就是你给过我一根大葱的乞丐,我能够做的就是这些了。”

善行哪怕是施舍一个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重报;恶语哪怕是一句,也会招来油锅之痛。不要以为这仅仅是虚构的因果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因小事而导致的大祸或大富,不是经常可以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