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找回来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曾说起过这样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参加儿子家长会,学校从另一个学校请来了一位研究学生心理的专家给家长上课。专家说有个学生问她:老师,中国以前真的有过“**”?专家说有啊。学生说:不可能吧?你们骗我们吧?专家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学生说:我妈妈讲,那时候还不到假期,整个学校都放假了,不上课,她们坐着火车想去哪就去哪,还到农村去学农,到工厂去学工,一天啥也不想,不写作业,也不挨老师训。老师,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绝对不可能。心理专家告诉孩子:当年“**”就是这样的情况。学生说:老师,你们那一代人真是太幸运、太幸福了!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老师,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呀?

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父母们通常以为,现在的孩子就像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几乎要什么有什么,还能不快乐、不幸福吗?可是,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孩子们的感受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感觉自己不快乐、不幸福。

这是一节名为“我的幸福”的主题课,是由一个刚刚参加完培训的老师上的。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被家人当做宝贝,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着我们;在物质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还可以旅游……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话音未落,孩子们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

这个回答太让人意外了。那个老师非常尴尬,愣在那儿了。这也不能怪她,因为过于年轻,她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地。

她以为孩子没听明白,还想继续引导。她说:“老师小时候就不如你们了,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连糖都吃不上。所以,老师那时候所向往的最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能够拥有很多很多的糖,一屋子糖,甚至一间用糖做成的房子,连书桌、椅子、床、枕头也是用糖做成的,这样,当我想吃糖的时候呢,伸出舌头随便在哪儿舔一下就可以了。”

孩子们一听,全都大笑起来,说老师你真傻,太傻了。你怎么会喜欢吃糖呢?糖是吃的东西里面最“洼”的,你怎么能喜欢这样的东西?还把拥有糖当做最幸福的事儿?

这一下,年轻的老师彻底蒙了,她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脸腾地红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就问:“那你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呢?”

这一问全班一下子活跃了,大家全都举起手来。其中一个10岁的男孩,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睡懒觉。”另一个女孩等不及了,抢着喊:“我的幸福是放长假,到沙滩上去玩。”这时,大家的讨论更热烈了,孩子们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门:买一大堆零嘴坐在**吃;爸爸妈妈不要老是叨叨;学校老师少留点家庭作业;他们家买的彩票得了大奖;他的床放在百货大楼里,一边是货架,一边是游泳池……孩子们太渴望幸福了,但是这样的幸福多少让那个老师感到吃惊。

有位教育专家戏称:“傻孩子”“笨家长”“苦老师”越来越多,似乎谁也不幸福。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父母的生活没有了别的主题。最终,父母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成了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上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当今,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反而降低了许多。这一现象尤其在孩子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而抑郁症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低龄化,就正说明了这一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母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传统文化中,把享受看得比较单一,认为有钱了,吃好、穿好、住好就是享受,如果把这一观念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较大。

第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今,饭店、服装店、化妆品店生意火暴,相比之下,书店等地却显得冷冷清清,在学校很多孩子相互攀比,追求物质享受。过多的物质追求使孩子沉溺其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父母逼迫孩子读书学习,不是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只是功利性地为获得以后的物质回报。

第三,不良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形成虚荣、攀比的心理。一方面是一些家长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是父母喜好虚荣,乐于攀比,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第四,没有给孩子真正想要的。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其他就无所谓了,以致不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父母的事必躬亲封杀了孩子的成长空间,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与权利。

第五,亲子之间沟通少或沟通方式不合适。在有的家庭,孩子对父母不信任,甚至有敌意,这就造成了孩子不能及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反馈给父母,而父母则不能掌握孩子的真实想法。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不应夺走孩子的幸福,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父母都应尊重孩子的生活,把幸福还给孩子。有父母感叹,如何才能给孩子幸福呢?其实,给孩子幸福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参照以上的建议,一点一滴去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