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释迦牟尼佛坐在莲花池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突然拈花微笑,众人不解其意,只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佛祖的意思,他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禅宗的起源。孔子观于后稷之庙,有3座金铸的人像,就在它的背上铭刻了几句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有这样一首诗写道:“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缄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释迦牟尼佛作拈花微笑,孔子铭刻“无多言,无多事”,寓意深刻。它劝诫人们: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状若笨拙,绝对不可以自作聪明,喜形于色,精明外露。

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是人的一种偏好,不管是有水平与没有水平的人,还是能知道与不知道的人,或者是见过世面与没见过世面的人,大都如此。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喜欢议论;看了一部电影,我们喜欢评论;有什么与我们利益相关的事,我们更是说得没完没了;如果有人请教我们,我们会当仁不让地说三道四。一有说话的机会(或者一争取到说话的机会),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海谈起来。其实,忘情于口舌之欲,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圣贤都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缄默守声,不轻易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及他人的看法。这里面有着很深的道理和觉悟。

在佛教中,“沉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当年文殊法师问维摩诘有关佛道之说时,维摩诘一言不发。维摩诘的沉默,在后来的禅师们看来“如雷声一样使人震耳欲聋”。这种“如雷的沉默”,犹如台风中心,看似无声无力,却是力量的源泉。如果我们抛开略显晦涩的禅宗教义,从老子的“大辩若讷”以及庄子的“不言而言”中,都可以感知古代先贤对于沉默的推崇。

《鬼谷子·本经符》中有云:“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这就是成语“言多必失”的出处。为什么言多必失,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任何一个人都客观存在一定的语言失误率,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言”的基数越大,失误的绝对数目就会越大;其次,言语过多,难免把时间与精力侧重在了说上,给思考留的时间与精力过少,必然会增加了语言的失误率。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一个人唯有静下心来,才能集中精力,才能心地空澄,才能明察秋毫之末,才能多听、多看、多想,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且,恰如其分的沉默,无疑给别人留下了足够广阔的表演空间,而你则是一个好听众、好观众,这样无疑会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尊重。

值得指出的是,对沉默是金这句话当然也不应机械地去理解。什么都不表态,什么都保持沉默,并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沉默要恰到好处。火候不足,内不足以修心养性,外不足以亲切感人;火候过老,显然已是身如槁木,心若死灰,又何来生趣呢?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沉默而沉默,沉默不是最终的目的。沉默的最终目的是把话说好。只有这样,沉默方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