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韬光养晦,以退为进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楔 子

三国时期,魏王曹睿病故,曹芳即位,司马懿和宗室曹爽同为顾命大臣,一同执政。对司马懿这个外人不大放心,便想方设法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自兵权落到了曹爽的手里之后,司马懿就托病在家休养。曹爽高枕无忧,经常带着家将门客出外打猎,有时几天不回城去,他的弟弟以及门客都劝他说,几天不回城,恐怕会有人发动兵变。曹爽笑道:“军权在我的手里,司马懿又在家养病,有什么可怕的?”后来,曹爽的弟弟曹羲求大司农桓范规劝曹爽,曹爽听了,多少注意了一些。

恰在这时,李胜升任青州刺史,前来辞行。曹爽灵机一动,有了主意,让他假借到司马懿的太傅府上辞行,趁机察看司马懿的动静。

李胜来到太傅府,只见司马懿面容憔悴地躺在**,由两个丫头扶着,才勉强撑起身来,李胜对他说:“我要去青州上任了,向您来辞行!”

司马懿含混地说:“并州接近匈奴,可要好好防备!”

李胜说:“是青州!”

司马懿说:“你从并州来?”

李胜说:“是山东青州。”

司马懿大笑道:“人刚从并州来?”

李胜最后借用纸笔,才对司马懿说明白。司马懿看了好一会才说:“原来是青州哇,我病得耳聋眼花了,刺史路上保重吧!”说完,司马懿用手指指嘴巴,丫头捧上汤水,司马懿喝了,汤水还洒了一衣襟。最后,他流着泪对李胜说:“我年老力衰,活不久了,剩下两个儿子,要托曹大将军照顾,请李刺史在曹将军面前多多吹嘘!”说完指指两个儿子。

李胜走后,司马懿便披衣起床,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李胜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说,他不会再疑我了,曹爽如再出动打猎,便可动手。”

李胜赶回大将军府,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大喜道:“这老家伙一死,我就什么也不怕了。”过了几天,他带着魏主曹芳,点起御林军,借口出城祭祖,打猎去了。

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儿子和众将,直奔朝中。先威逼郭太后下旨,说曹爽奸邪乱国,要免职办罪,太后无奈,只得下旨;然后又占了城中的兵营,紧闭了城门。曹爽接旨后,本可以大将军印讨伐司马懿,但他生性昏懦,不听众门客的劝告,反而相信了司马懿的话,把大将军印交了出去。

从此,政归司马氏。装一场病可以取得大权,乃至取曹魏而代之,建立司马氏的西魏政权,装病之成功,可谓大矣!

司马懿真不愧是一位善于韬光养晦、以退为进的权谋高手。韬光养晦是一门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学问。它的“守”是为“攻”,它的“晦”是为了“亮”,它的“屈”是为了“伸”。虽然历史上一些反面人物如袁世凯、蒋介石都是个中高手;但也有一些伟大人物如周恩来、邓小平对“韬晦”的经典运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邓小平在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韬晦”策略,为我国赢得了宝贵的十年经济大发展,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