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逆耳的话说得顺耳

很多时候,我们对家人、朋友、上司等等,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说。明知道这些话说出口,必定让人不爱听,但是我们本着为了对方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硬是把那些犀利、尖刻的话语说出了口。结果呢,非但没有得到对方的感激,反倒让彼此的关系变得糟糕。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在向他人建议或者评价的时候,不一定都要用逆耳之言,也可以用顺耳之言。

据《列子》记载: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率大军攻打卫国。有些大臣知道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却又不知该如何阻止这场战争。大臣公子锄没有上朝直言相劝,而是在行军的路上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的邻居在路上遇见一采桑女,顿而起了爱慕之心。就在他暗暗打采桑女歪主意的时候,回头一看,却见一男子正在挑逗他的妻子,这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话虽然没有讲破,但公子锄所讲故事的喻义已经十分清楚了。你想去占卫国的便宜,也许人家正在打你的主意呢?晋文公恍然明白了公子锄的用意,于是掉转头率军回国。

果然,晋文公还没有回到晋国,别的国家正开始攻打晋国的北部边境了。短短一段故事,几句话消弭了一场战争,也保全了自己的国家。

如果公子锄直言进谏,势必会因为逆耳之言触犯晋文公。结果,非但不能阻止这场战争,若是惹怒了文公,恐怕公子锄连自身性命都难保。而他通过一个故事,曲折迂回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不但让文公恍然大悟,还自觉地停止攻打卫国。由此可见,向他人提建议,主要是为了帮助对方改正缺点,避免失误,如果语言选择不当,出发点再好也不能达到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遭到别人直言不讳的反对,而且还是尖锐的言辞,无论对方是好意还是恶意,恐怕都会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会对对方产生敌意,进而导致反感、厌恶乃至愤怒情绪。其实这只是一个人正常的反应。大多数人,平常都是听着顺耳的话,突然被人批评,还是如此逆耳,怎么会听得进去。然而,有些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他们觉得,只要主观愿望是为对方好,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都可以。于是,有的不看场合,不顾对象,或铺天盖地,图一时痛快;或自恃有理,搞唇枪舌剑,弄得对方很难堪,结果事与愿违。

我们都有这种经历,我们并不是不愿意听别人批评,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有时,我们还真希望有人来指点指点。我们看书请教别人,做了事情、说了话、写了文章、自己不会或不敢下判断,这时候何尝不希望有人能出来告诉我们哪点好,哪点坏。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别人能够忠实地、大胆地指出我们许多错误而对他感激涕零,永世不忘。可是,有些批评我们听了却觉得难受、委屈和气愤,感到自尊心、自信心都大受打击。

逆耳的未必都是忠言,至少在听者看来。忠言,首先是为了对方好,真心希望对方能够改正某个缺点或者劝说对方不要做出某个错误的决断,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是否能被对方所接受。你的忠言,只有被人听进耳,记入心,咀嚼得越透,领会得越深,别人才会觉得你说的是“忠言”。

让忠言不再逆耳,于人于己,都是大有益处的。提意见的目的是为了让听意见的人接受,然后加以改正。如果意见不能被接受,那就失去其意义了。所以,说话的首要任务是让对方接受,如果顺耳忠言更易被接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地位高的人对这种自尊心的维护就更明显一些。无论什么人在被劈头盖脸的臭骂时心情都不会好,虽然由于涵养不同而表现的方式不同,但大都会产生抵触情绪,又怎么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建议呢?通过运用说话的艺术,把逆耳的话说得顺耳,效果就明显不同了。当然说话的艺术不仅只是语气柔和,态度好,言辞不过于激烈,更重要的是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利害关系,使听意见的人感到不接受就会铸成大错。逆耳的未必都是忠言,利用说话艺术更好地帮助人们及时改正错误,那才是真正的“忠言”。